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从人到成佛之路

——在马尼拉大乘信愿寺讲

印顺法师

学佛即向佛学习 

关于从人到成佛的路,先得认识自己是人。由人来学佛,应该学些什么?要怎样学?现在只能讲一些重要的,浅显的初步,使大家知道从人到成佛的关要。
 

佛法应从两方面去了解:一方面是究竟理想,最高目的──成佛。另方面,因人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有种种方便法门,不同的修行方法,但最后终归是成佛。这好象我们所走的路,有的平坦,有的高低不平,有的迂曲,有的直截了当。但如认清最后目标,还是「条条大路通长安」。今天所要讲的,是从人到佛的路,直捷平坦的路;依此行去,不但稳当,又容易到达。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以佛为我们的模范而学。佛是怎样修学而成的,我们也这样照着学。所以真正的学佛,是:
 

一、不但为后世的福乐而学:修行布施等功德,希望来生能比现在更好。这在佛法中,名为以「增进心」而学,目的在求来生的福乐果报,如生天国等。这只是佛法的方便法门,不是以佛为理想而学。这并不是说,学佛的不求来生的增进;在没有成佛以前,当然希望能生于人天中,但这不是学佛的目的。大家要以成佛为目的,如真能依法做去,一定能得到的,只要我们有高超远大的理想。与切实地遵行。 

为什么生人生天不够呢?因为不彻底、不究竟。生人间,财富、金钱、寿命、地位、人事,都在变化无常中,不彻底、不圆满。说生天吧,就是帝释天(近于玉皇大帝)、大梵天(近于希伯来的耶和华),也还是不圆满,还是在变化中,还是会堕落的。相信耶和华上帝的,一定不同意这个见解,其实耶和华是不彻底的。以大梵天王为例吧,他说:万物与人类,是他创造,从他而生的。我们要问:天地未创造以前是否有天地?人类未生以前是否有人类?假使是没有,那为什么要创出天地与人类呢?婆罗门教就有一种解说:「为了戏乐」。这是说,为了表示自我的自在(自由)、自我的满足,所以从此而引生一切。这像一所新房子空洞而没有什么,觉得空虚而不满意,就得买家具花瓶等等来装饰一下。所以,如说神能创生人类万物,这只是表示他的「不甘寂寞」,显示他内心的空虚,内心还有问题,不能无事。如人在繁忙的时侯,会感觉到麻烦,希望能独自地安安静静休息。可是真的给他幽静的安息,又会感到空虚,又要出来眺望,静极思动。为了自我的自由与满足,要天地男女万物,弄到无边苦痛,真是自找麻烦。所以,凡是内心有不足而有所要求的,就表示内心有问题,不彻底。学佛的说到修行了生死,不但要在万人喧嚣处安住而无所不足,还要能于无人处自静其心,做到名符其实的「无事道人」。神教所想象的神,还有要求,不能心安,便是要堕落的主要理由,所以我们不能以此为正确的路子。
 

二、不但为自身解脱而学:人间、天上,一切都不是彻底的,所以要了生死,超出人天三界。但这还只是为自己解脱而学佛,是狭小的路,是迂曲的路。佛法当然要了生死,但应注意到自利利他。小乘的了脱生死,好象吃酒的,一时沉醉而以为完成了。又如行路的,跑了一段,急急在路旁休息一下。这种急于达到目的,而实际上更慢。好象龟兔赛跑,兔子跑得快,而急于睡觉休息,结果兔子不免落后。学佛如急于了生死,离苦得乐,只为自己而学,还是歪曲迂回的路子。
 

三、为佛之大菩提而学:所以真正的学佛,应为佛之大菩提而学,这才是达到正等正觉的正确的路,直捷的路。说起大菩提内容,可说是信愿、智能、慈悲的一切完满。但在初学者,可能有所偏重。A、重信愿,求菩提。 众生根机不同,多少有差别。如初学而着重在信愿,相信佛有无上功德,最究竟圆满;有最上智能,最大慈悲。 对佛发生信仰心,以佛为理想而立愿上求菩提。B、重智能,向法界。另有一类人,以佛的圆满菩提为对象而重在智能。参究宇宙万有真理,宇宙究竟是什么?人生真理是什么?只有佛才是最圆满究竟,最洞明一切。所以学佛的大智能,从智能的增长中,到达佛的地步。C、重慈悲,救众生。 也有赞仰佛的大慈悲,想到人类众生的苦痛,没有彻底救济的方法。普通所说的提倡道德文化,增加经济等等来救济,其实都不彻底,只有佛的大慈大悲,才是圆满究竟,所以就学习慈悲心行,向佛菩提。

学佛的路很多,如念阿弥陀佛的是重信愿,为了解佛理而诵习研究的是重智能,着重在救济慈善事业的是重慈悲。这几种功德都要学,无论从那方面入手都可以。不过真正学佛的,必然三类都渐渐学习,以大菩提为目标而学。 

唯人为能学佛
 

一、人类的特胜:一般来说,人虽自尊心极强,却都看轻自己,觉得自己太渺小,不肯担当大事,为最高理想而努力。这是顶错误的,其实人是顶有意义的。佛法说,在六道众生中,地狱太苦,饿鬼饥饿不堪,那里会发心学佛?畜生也大多是愚昧,不能了解学佛。阿修罗猜疑心大,不能坚信佛所说的话,又加上瞋恨心强,喜欢斗争。天国,享福都来不及,更没有心学佛。所以「三苦八难」中,长寿天便是八难之一。因此,佛经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只有人最为难得,才能学佛。

有人问:神教与佛教有什么不同?我说:神教说人间不如天上,佛教说人间更好。既得人身,不要错过他,应该尊重人身,发挥人的特性而努力向上,这是佛教的一大特色。 

人有什么好呢?经说人有三特胜,天上也不及我们。大梵天、上帝,虽然高贵,但都不及人的伟大。因人有三种特胜,所以佛特地在人世成佛,教化人类,向佛学习。 三种特胜是:A、忆念──「人」,在印度话中,是「忆念」的意思。人的忆念,比什么都强,小时的事情都记得,几千年来的历史,千百年来的经验,都能保存而传下来。这在牛羊猪狗,甚至天神,都不及我们。人的智能最强,一切文化,科学发明,都是依着过去经验的忆念、累积,而后能日渐进步,日渐发明。 由于忆念而来的智力,是一切所不及的。B、梵行──克制情欲的冲动,为了他人的利益,能营为道德的行为,宁可牺牲自己,利益他人。这种由于梵(清净)行而来的道德,是人类的一大特色。 C、勇猛──人生存在这娑婆世界,什么苦都可以忍受,无论怎样困难都可以克服。这种一定达到的决心与毅力,也是人的特胜,在天上是没有的。这三种特胜,如用以努力作恶,滥用聪明,也会造成大坏事,使人类的苦痛加深。不过种种好事,也是从这里面发展出来。用以向善,就等于中国所说的大智、大仁、大勇。

大家都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经说佛性有四种功德,就是智能、慈悲、信乐、三昧。德行通于慈悲,信乐必有精进,所以人的三特胜,也就是佛性四德中的三德,在人身中特别发达。也就因此,人身容易修学成就,人类容易学佛。唐朝宰相裴休说过:一切众生都可成佛,但六道中真能发菩提心而修菩萨行的,唯有人。佛性功德。人身最为发达,所以人才能学佛成佛。 

二、从人道直趣佛道:在学佛的方便中,如生天,得小乘果,多是弯曲而迂回的。如修天法而生长寿天,为八难之一,障碍了学佛。有以为,学小乘法,证阿罗汉,了生死后再说。小乘如中途醉眠,不彻底也不迅速。所以我们应该走直截了当的路,就是从人的地位,求生人间,一直到佛的地步。不求生天,不求证小乘果。依人身,求人身,不离人身而向佛道,都得从不离人事做起。有的人自以为修学佛乘,而信修天帝的神秘法门;或不重慧而专重禅,实是天法。有的没有大悲心,虽究大乘理,而等于走着小乘之路。天法与小乘法,终究也可转成佛道,但到底是迂曲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应该先修人法──不离家国的人间正行,从人直向佛道,以免世人的误会。现代众生的根性不同,尤其是中国人,重人伦,所以中国佛教徒,更应该从人伦道德做起。人间正行修集增长,佛道因行的功德,也一天天增长,会渐近成佛的境界。我们不要糟蹋自己,应该利用这人生短短的时间,向这个目标而努力行去。
 

学佛所不可少的信解
 

要学佛道,有不可缺少的信仰与了解,这在圣典中,说有八事,现在简要的略为六类。
 

一、三宝威德──三宝就是佛法僧。以佛僧来说吧!大乘法中佛菩萨(大乘僧)有高上的智能慈悲,值得崇仰;更有难思的神力,能为一般所不能为的事。不但信佛菩萨的威德神通,还要信法,即成佛的法门,也确是有功德、有力量,依法修行,能使我们到达究竟成就。
 

二、诸法真实──诸法即所有一切事物,我们所知的世间一切,都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呢?可用两点来说明:一、一切都在变化,人以至地球都不是永恒的,都是不彻底的。二、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有善就有恶,有生就有死,有兴就有衰;有这个就有那个,有这家就有那家,有这国就有那国;同一个国家也有派别,党外有党,党内有派。世间就是这样相对差别,充满矛盾,所以都不是究竟的真相。世间的一切,是相对的变化的世间;所以存在这世间的人类,也不彻底。真正学佛的,要信解在变化无常、种种差别之中,有永恒的不变,平等无差别的真理。如以正当方法去理解,依着去修行,就能得到真理的体验。苦痛从此解消,佛菩萨也因此而成就。
 

三、清净因果──一般人都懂得佛法,重视因果,但因果不一定清净的。不单是杀、盗、淫、妄──恶因恶果不清净,就是一般的布施、礼佛、念经,也不一定是清净的。如布施功德,固然是善的,如心目中觉得我能行善;或我比其它人布施更多;或者为了使人服从,故施小惠。有自我的成份,有为未来得到善果报的意念,这便不清净──不纯洁。所以,学佛的要相信有清净因果──就是离烦恼,离自我见的无漏因果。纯洁的因行,能得到清净的成果。必须以佛为理想,对清净因果,生起坚定的信解。
 

四、能得菩提──信解了以上三点,还不一定能学佛成佛。有人说我太愚笨了,或太忙碌了,自己不信任自己,那里能发心修学?所以要加强信心,一切人有佛性,我也决定能得大菩提。有一分力量,就尽一分力量。今天不成,还有明天;今生不成,还有来世。坚定信仰,一定能得菩提,只要肯发心修学下去。
 

五、得道方便──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可是佛是从修学得来的,依方法去学,人人都能得到;这修学方法,叫得道方便。如相信地下有水还不够,必须知道怎样去开掘,用怎样方法取水上来。如不这样,即使地下有水,我们还是没有水喝。要以方法去得到,所以说:没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
 

六、如来圣教──我们都不是佛,怎能知道成佛的道路呢?释尊成佛后,大慈大悲地把成佛的方法说了出来,记载在经典里面。相信经律论所说的,依之求了解,有了信心,才会增加学佛的力量。会看的看,不会看的听,里面开示我们种种成佛的方法。
 

从十善菩萨学起
 

对佛有了充分的信解,就得从十善菩萨学起。很多人对菩萨的名义不了解,多有误会。菩萨是印度话,菩是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是萨埵,就是众生的意思。所以,菩萨是求大菩提的众生。菩萨的程度不一,高的高,低的低。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听见菩萨,就想到文殊、普贤、观音、地藏顶高的大菩萨,其实凡发心成佛的,就是菩萨。佛与菩萨的分别是:佛是至高至上究竟圆满,如读书毕业了;菩萨是向上修学的学生。开始学的,如幼儿园生是学生;在小学、中学、大学以至研究院,也还是学生,差别只在学问的高低,而在修学的过程中是一样的。菩萨也是一样,有初发心菩萨,初学的与我们凡夫相同,只是能发菩提心,立成佛的大志愿。慢慢修学,到顶高的地位,如文殊、观音等。不要只记着大菩萨,觉到我们不能学。在学校里,由幼儿园一直学到研究院;菩萨也是由初发心菩萨学到大菩萨。现在讲最初修学的初心菩萨,与我们凡夫心境相近,切实易学。
 

一、大悲为菩萨发心──菩萨发心,当然包含了信愿、智能,而重心在大悲心。有大悲心而后想成佛度众生的,就是菩萨。上面讲过,成佛,如没有慈悲心是不能达到的。就是能参究绝对真理,如没有大悲心,也还是落于小乘。所以菩萨的最要处,便是大悲心,见众生苦,好象是自己的苦痛,想方法去救度他们,才是菩萨心、佛种子。发心,是立志,时时起慈悲心,立下大志愿,不会忘失。此心发起,坚决不退,便登菩萨位。修发大悲心,方法很多,佛法里有「自他相易」法,把自己想作别人,把别人想作自己,这么一下,大悲心自然会发生起来。试问大家:心里顶爱的是什么?你们一定回答是父母、夫妻、朋友、国家、民族。其实,佛说「爱莫过于己」。父母等,凡是没有损到自己利益的,当然能爱,否则就什么都不爱了。大家都以私心为爱自己而爱一切,假使能想到别人的苦痛,等于自己的苦;不但爱人如己,而且以自己为他人,不专从自己着想,那才是真爱、真慈悲。自身有苦,谁也巴不得马上去掉他。别人的苦等于自己,怎能不动悲心,设法解除众生苦痛呢!能有这种观念,大悲心自然生起来。大悲心发生,立愿成佛度众生,就是菩萨了。所以初学菩萨,并不一定有神通,或者身相庄严。但是单单立志发心,还不够,必须以正行去充实他。
 

二、十善为菩萨正行:菩萨与凡人的分别,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菩提心去行十善行,是初学的菩萨,叫十善菩萨。十善,就是对治十恶的十种善行。不杀生就是爱护生命。不偷盗是不要非法得财,进而能施舍。不邪淫是不要非礼。不妄语是不说谎。不两舌是不挑拨是非,破坏他人的和合。不恶口是不说麤话骂人讥讽人,说不对也得好好说,不可说尖酸刻薄话。绮语是说得好听,而能引起杀、盗、淫、妄种种罪恶,就是诲盗、诲杀、诲淫的邪说,或者毫无意义,浪费时间。不绮语,是要说那些对世道人心有好处的话。不贪是应得多少就得多少,知足、少欲,不是自己的,不要妄想据为己有。不瞋恨是有慈心,不斗争。不邪见是学佛的要有正见,要相信善恶因果,前生后世,生死轮回,圣人境界──阿罗汉、菩萨、佛能了生死。不要起邪知邪见,以为人死了就完了。十善菩萨,是初心菩萨,发大悲为主的大菩提心,要成佛度众生,依这十种善行去修学,可说人人能学。如说不会做,那一定是自己看轻自己。佛法说:人,要有健全的人格,就得从五戒、十善做起,十善便是人生的正行。如有崇高道德,能行十善,缺少大悲心,还只是世间的圣人,人中的君子。佛法就不同了,十善正行,是以发大悲心为主的菩提心为引导的,所以即成为从人到成佛的第一步。
 

大家以佛为理想,发菩提心,修十善行。此外,如忏悔、发愿、礼佛、念佛以外,还要热心注重护法,把佛法当作自己的生命,不要以为我学佛就好了。如佛法受到损害,受到摧残,应为了自己的信仰,众生的慧命来护持。菩萨应行的甚多,现在不能广说。最后我希望大家,开始学这大乘的第一步,作一菩萨幼稚生,从发大悲心,修十善行学起
 

(明道记) 

转自《乐至报国寺》  返回目录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