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成佛之道

(一)资粮位的修学

堪布卡塔仁波切 


  在以大乘和小乘的层次讨论了很多有关佛法的修行后,我现在要讲述成佛之道上的各种不同阶段。
  我们必须了解,唯有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对修行的热诚才能引领我们解脱痛苦。没有任何外力可以消除我们的业障,让我们出离轮回。对佛法生起深信不疑的心后,就必须以全然真诚的虔信和极大的毅力不断去实修。当我们有烦恼业障,也就是痛苦的根源时。便注定要受苦;如果我们能消除这些障碍,便能克服痛苦。了知这点后,我们要再进一步,也就是学习如何在法道上应用善巧方法。法道包括许多可以净除一切业障习气的内在修行法门;而修行时能自动自发,同时虚怀若谷是最首要的条件。以往和现在,经由修行而达高度证悟者大有人在,这是一个法道不虚的明证。没有证据显出任何真正修行的人会堕入恶趣,因此,个人的精进和毅力是决定在法道上能否达到目标的关键。


五道

 在修行佛法的道上有五个不同的阶段,我们称之为五道(五位)。
  第一阶段为资粮道(资粮位)。我们一旦对准方向,踏上通往解脱之路时,便上了资粮道。
  第二阶段为加行道(加行位)。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天到晚制造念头,妄想纷飞,产生极大的恼障。当我们了解到自己的迷惑,并开始移转到不惑的状态时,便上了加行道。此时我们烦恼的心与清明的心联结在一起,好比驶出一条与大马路相连的小巷。
  第三个阶段为通达道(见道位)。“通达”在此意指一种体验,悟到以前我们从未经过的。
  第四阶段为修习道(修道位)。在修习道中,我们继续开展在前一道所体验到的种种功德,就像月亮正满,由半月至正圆。我们在通达道所体验到的,在修习道中继续开展,直到圆熟。
  最后,我们来到了第五阶段——究竟道(究竟位)。事实上是没有像无修道这样的东西的,我们只是借用这个名词,让一般人也能有所领会。在此阶段,我们一切心灵的恼障、毛病、染污、无明、迷惑完全净除了,而同时所有一切善功德,如智慧、觉性,则完全开展,彰显了出来。由于善功德,如;智慧的开展以及恼障的净化均已到达极致,无复再需开发或净化,因此,最终的这个阶段便称为无修道或究竟道。在大乘此称为“开悟”,东小乘则称为“证罗汉果”。总之,究竟道在两乘中,皆指无有再较此为高的成就。
  小乘和大乘对于五道皆使用相同的名词,并且第五道也都是最究竟的。不过,由于大、小乘之间的差异,因此,一个人在最后阶段所成就的完美特质和功德,也不尽相同。大象有眼、鼻、牙、腿、耳以及尾巴,这是一个完整的躯壳;老鼠也有一个完整的身体,它有眼、鼻、耳、尾巴、四只脚……等等,但这两个完整的个体却有非常相异的体能和力气——大小乘的差异就像这样。
  你一定想不通个中道理。修行本身所成就的功德,并不因大小乘而有所差异,分别之所以产生,乃在于个人智慧的深浅,以及了解能力上的问题。假设外面下着雨,我们摆了两个大小不同的容器,很快它就会装满了水。虽然雨是平等的落在两个容器内,但小容器跟大的相较之下,便只能装一点点水。同样地,行者所达到的层次在大小乘里也不尽相同,这是与修行者个人的能力、智慧有关,而非在于其修行的法门。


一、资粮道(或译“资粮位”、“积聚道”)

  资粮道细分为三,即下、中、上等层次。下阶段资粮道包括四种观修,或曰“四念处”(注1),即观视我们身体、情识、心,以及心的对象。这与上章所讨论的为同一类东西,已在前面讲得很清楚了。我们理性的審视这四项东西,以消除对它们要本上的疑惑。
  倘若我们将自己身体内外彻底检视一番,便能了解我们周身遍处无一能永久存在,一切必将改变。同时,我们也能了解到根本没有一个独立存在,或靠已存在的完整身体。这个肉身有的只是各种不同的组合成分,它可再细分为很多微粒,甚至小到原子的集合。了解这点后,我们便到了一个对身体无所依执的阶段。
  以此方法,我们便能消除执着,尤其对自己色身的爱执。在声闻缘觉乘(即小乘),行者在坟场禅修,藉以检视身体的本质。在西藏地方的坟区,尸体仅用少许石块堆起,人们几乎可从外面窥视。行者審视一个死尸和他们自己的身体之间有何差别,发现其唯一的异处仅在于一息尚存与否,除此外,没有一丝不同。倘若我们对自己身上的骨头没有执着的话,便能以此方式禅观,藉以消除对自己身体的执着。
  接着我们要使用同样審慎检视的方法来消除对情感、觉知的攀执。众所皆知,我们一切舒服快乐的觉受都来自外境,例如,钱财、房产等等,当我们检视这些情识,也就是我们的感官觉受时,便能了解它们常在瞬间即起变化,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快乐可以马上变为痛苦,而让我们再一次体验无常。过去由于我们不懂事物的无常性,便只会抓住感官上的欲乐;我们死命的工作以保有它,结果是无尽的失望和痛苦。当我们了悟了情识和觉受的无常后,便能由其中解脱,同时克服对物质的占有、对财富房产等的攀执。
  由于我们把一切当为是真实具体存在、永远不坏的,才会对身体和财富起执着。要舍掉对它的贪执,最主要便是要了悟万法的无常性。当我们谈到“心”(也可称之为“神识”)时,也是一样。过去,我们深信神识的存在,也深信永恒真实的情感,但若经过審慎的检视,便会知道其中无一是恒久不变的。我们或许会想,我们的念头、想法是不变的,但它们在每秒间生起又消失改变,第一个念头是第二个之前的一个念头,第二个念头(当下)则是第三个(未来)的过去一个念头,因此,何来永恒可谈?
  (一个刹那)藏文是“科契”(Kechik)。一弹指间有六十科契,因此,我们所谈的是一段极短的时间。我现在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科契”这个名词。假设我们发射一颗子弹穿透六十张纸,则在我们眼里,子弹似乎是一刹那就飞过去了,但依佛教哲理,子弹穿越一层纸的时间才称为一“科契”。现在继续来检视我们念头的无常和生灭。假设我们在说话,第一个任何我们说出口的字,已是第二个的前一个字,它并非真正是衔接无缝的,但我们也不能把它轮回来。假如我们是重复一句话,则不在此论,因为我们只是把说过的话重复一遍而已,因此,就我们的觉知和神识来说,它是会改变的,它是无常的。
  神识(心)的对象,也就是一切现象界也都是无常的。当我们想着以前曾做过的事、现在正在做的事、以及未来计划要做的事,任何我们所想的,都是心的一个投影对象。既然我们能在心里想着一切过去、现在、未来所经历的事,便表示这些事物本身并非坚实具体、永恒不变的——一切都在改变。
  禅观无常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我们对身体感官的觉受和情感,以及心和其投射对象的攀执。若我们能遵遁这个法门,便能将自己由我执(执持有一个“我”)中解脱出来。当我们以此方法審慎的栓视一切时——身体、神识、感觉或情识,我们指不出有一个可称之为“我”的东西。在这里,我称为“我”的是谁?我们执着的是什么?
  我刚才说,思观无常的法门是为大小二乘的行者所共用的;大乘佛教在了悟无我和无身体存在这点上,还有更高的法门。在了解身体是由无数微粒子组成后,我们还可进一步看到,甚至连最小粒子的原子本身,也非单独立存在的。
  为了使大家更加了解何为“无我”,让我把自己拿来做例子。倘若我向你表白我的身体不存在,而你则刚好看着我时,你一定会说,你明明看到了我的身体。不止如此,一个十分率直的人还会说,我的头是秃的,而且还有一个肚子。不过,所有这些像身体、头和肚子等的名词,都只是我们心灵的一个投射而已。我们所谓的身体可再分为很多部分——两条腿、两双手、头、皮肤、毛发、骨骼……等等。如果我们将此一一拿开,则身体又在何处?身体根本不存在,而我们所执持的这个身体,只不过是心的一个概念、一个投影而已。同样的,以我们的头为例。我们说“头”,而且相信它确实真有这么一个“头”,但我们还可以把它细节分为很多部分——耳、鼻、口、牙齿、头发、骨头……等等;倘若我们一一将它取走,便没有叫“头”的这样东西了。
  观视皮肤和骨头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同一方法。当我们说到骨头时,我们确信真有骨头这样的东西,因为它们是如此坚固实在。但是我们仍可以将它们分解为很多部分,同时可以越分越细,直到剩下原子的结构。以大乘的层次来讲,原子本身还可分为更小的部分,因此,甚至连一个原子都无法自己独存。在大乘层次,我们常讲到万法皆空,因为当我们检视一切时,便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自己存在,或自成独立的个体,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缘,每件东西都是另外一些东西的聚合体。但由于我们迷惑的心,便为它们一一按上一个假名,当这全是真的,就此对事物本身产生了执着。
  当你认知到我们的身体并非实存时,也就能同时了解到,我们的情识和觉受实际上也非真实存在。因为若没有身体,又怎可能有感觉?当你认知到感觉并非真有这么回事时,也便能了解到神识本身亦是空的。你可以找找神识到底在哪里?有人想:“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这个好,那个不好。过去我做了这些,现在正在做这个,将来还要做其他的。”如果你在身体里面到处寻找,也找不出一个具体、确切存在的心,而你可以指着他说:“就是这个人一直在分别好坏,想着过去、现在、未来。”以此方法,你便会了解心的空性。
  你对你的神识(心)是怎么想的?你认为它是真的或不是真的?它在内或外?在西方,大部分人都认为神识是在头脑里面。如果某件东西确实存在,则它必然要有一个外貌;如它有一个外貌,就必然要有颜色和形状。你的神识是什么形状?你的神识是什么颜色?你或许会想,当你看到红色的东西时——例如地板上的地毯——你的心是红的;当你看到蓝色的东西时,你的心便是蓝的。照这样说,倘若你看到一团火时,你的脑袋便要起火燃烧了!你一直想在外面——你的身体外面去找自己的心。在大乘的禅修法门里,你要反观自己,看着自己的眼睛,以内省之力来做观,而非把眼睛置于外在物体上。
  任何人都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心”到底存不存在?你应常思考神识(心)的本质,并且一再反问自己,“神识”是否存在?当我们检视自心,并且看入它的本质时,便会变得无言,几乎是无念的。心是超越于存在与不存在的,神识是无法言诠的,只要把自己置于一个无言的状态,不去想它存在,也不去管它不存在,这就是“止”的禅修法门。以佛教的观点,我们说情(众生)器(现象)世界皆不存在,这倒并非说我们真实的本性不存在,而是说,假设我们以理性的推论来检视一切,把它细分为很多部分时,我们实在找不出一个真正独立存在的个体,因为每件事物都是相互依缘而存在的。
  以此态度来检视一切时,我们便会了解,在佛法里常用的“空性”或“Shunyata”这个字的真实意义。倘若我们只是说一切都是空的,根本不存在,别人听起来便会觉得很怪,以为你疯了。假若有人来到你面前,对你说:“我没有身体。”一定很难令人相信,因为你明明看到了那个人。不过,当此人向你说明身体可以分解为很多部分,还可以再细分成微粒子,直到原子,或甚至连原子本身也不实存时,经此逻辑的推论,你便会开始了解什么是“空性”。当然,此外只限于字面上的了解而已,因为虽然我们的心是在运作、检视一切,但毕竟与我们在“止”的禅修里所获得体悟仍大有差异。
  当然我们还是需要藉由逻辑的解析来了解佛法的观点,否则当我们跟着老师学打坐,老师说:“现在让我们把心安住于无念的状态中”时,我们便很难了解老师在说什么。老师说的是一种无言的状态,一种无法说“是”或“不是”,“有”或“没有”的状态,这就是无念的状态。当然,有一部分我们要靠禅修才能了悟这种状态的;我们可以描述,但文字无法完全涵盖它的意义。一旦我们有了一、两次这种无念的体验,便能学着如何时时安住其中。当我们处于无念的状态中时,便生不起善念或恶念,因此,也不会累积任何善业或恶业。既然没有累积恶业,也就不会经历痛苦的事——这是依循四圣谛法而达断灭痛苦的体验。
  以此方法審慎的检视、实修,并体验到修行的成果时,你才终能了解什么是“佛法”,也才会对法教和证悟的诸佛菩萨生出信心、虔诚和信赖。
  消除一切业障的关键在于了悟“无我”,或者说是一种“无私”的体验。大成就者月称菩萨曾教导,一切业障的根源起于对自我的爱执。当你执持有“我”时,也同时投射了“他”的存在;当有他人时,你便把他们划分为三个小圈圈;第一种是你喜欢的人,你对他们爱上了天;第二种是你讨厌的人,你对他们恨之入骨;第三种则是你说不上喜欢、也不讨厌的人,你对他们的态度是不置可否,而这一切都是无明使然。只要紧抓着这个“我”,便会开始生起欲执、瞋怒和愚痴,再由此产生一切种种的恼障、习气时。当了悟了“无我”后,便不再有一个制造投射的人,也不会再产生任何烦恼业障了。
  要消除业障,你不必和它们角力,只要细思无常以及人、法之空,并住于无念的观修中,便能毫不费力地净除一切业障了。而这也是为何修行,尤其是住于无念、心无任何所思,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我刚刚一直在谈五道中的第一道——资粮道。在讲完了此道中最基本阶段的四种观修后,现在我们要转来谈谈中间阶段。此阶段包括四种圆满自身的方法,或曰“四正勤”(注2)。简单地说,首先我们要净化过去生所累积的恶业;其次,决不重犯过去曾让我们造成恶业的过错;第三则是延续过去所一直在行做的善行,并加以维护,使不遭破坏;最后,过去未曾圆满的功德与善行,未来要更加努力。
  在资粮道的最高阶段,我们要发展“四神足”(注3)。在西方,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四神论”。车子有四轮,藉着四个轮子的帮忙,我们才可以把车子开走;如果车子掉了一个轮子,我们便开不动它了。现在要讲的这四点也很重要,它们就像车子的四个轮子。资粮道里最高阶段的四个轮子是什么呢?
  首先是动机和发心。假如我们的决心和发心都很坚定,则任何东西也阻挡不了我们去修善行、积聚功德,而这些终引领我们获致圆满的证悟。
  第二轮是精进。发心让我们对禅修和行善产生兴趣,而对此项工作的兴趣和欢喜,则会让我们自动自发、努力精进向上。
  第三轮是觉性。每天早、响、晚,日夜我们都要时时留意,行做身、口、意的善行,避免恶行。觉性就是常在心里不忘发心,保持觉醒,处处留心,这样我们才能记得向善,避免趋恶。
  第四轮是专一。这项有点难懂。专一最主要是一种禅修境界的体验;就是打坐时,心完全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无任何一丝念头或思绪生起,例如:想到过去或计划未来。当能体悟到这种一心的专注时,我们便可以算是有点层次的学生了。
  行者若想达到目标,发展这四个神轮是很重要的,而且四个都要同时具足,缺一不可。让我们再温习一遍:
  首先是行善、禅修等等的发心和愿心。发心让我们提高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便不可能不产生热诚。 
  心热了,便会勤勉努力去做,这也就是第二轮。有了精进向上的心,我们才会迫切、坚定决心地去修行。
  第三轮是觉性。就算我们发心修行,并且十分精进,但若缺乏觉性,也总会忘掉。例如,我们想要在早上九点开始修法,但跟朋友讲话分了心,等想到时已是十点半了。我们真的是想修行,但忘掉了!这就是为何等三轮是如此重要的原因,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固定的时间一到,就必须上座。
  第四轮是专一。它常应用在高深的禅修,甚或是“奢摩他——止”的修行上;但事实上,我们平常也应一心专注地来行做每件善业。例如,我们或许会念咒,比如大悲观音的六字大明咒“嗡吗呢呗咩吽”,很多人嘴巴念着,心里却在胡思乱想。由于缺乏专注,很多学生学佛多年,却仍一点也没成就。这不是修行的过错,也不是佛法本身的缺失,而是学生无法专一的问题。
  要修持佛法,行做善行,发展内证,专一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专一非常重要,很多老师便强调“奢摩他——止”的禅修,它是发展专一的其中一个关键。丘扬聪巴仁波切要他的学生年复一年的做“止”的禅修,“止”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专一。而当我们开展了第四神轮后,其他三轮便很容易了。要发展专一是最难的,因为当我们在工作、走路、讲话、睡觉——做任何事时,都必须全神贯注。
  倘若行者开展、具足了这点,并修善行,便会不可思议地快速成就了。因此,这也是为何我们称之为“四神轮”,或习惯上称之为“四神足”的原因。如果我们不具四神足而行善或修行,就会好像使用一支没上子弹的枪射击一样;或倘若我们发心修行,但缺少其他三项,也会像以空杯止渴一样了。
  现在我来摘要地概述资粮道的三个阶段:在基础阶段,学生要藉由理性的思考,认真去了解一切事物的本质;在资粮道的中间阶段,学生要藉由身口意的善行,认真去积聚善业功德;在资粮道的最高阶段,学生要努力开展四种神足。任何在中间阶段行善所积聚的功德,将藉着四轮的力量,更加增长。
  人们常说初机者才要修习资粮道,但事实是:假使我们真正认真的在修习资粮道,则便也可以算是一名有程度而非真的只是初学的学生了。
问:我曾读过有关发展“无我”这方面的东西,但总觉得有些困惑,怕这种心态会让我对别人生不起慈悲心,因此,我不敢去碰它。我不接受一切事物非真,或人亦非真的想法;我热爱人们,爱这世界的美丽,我怕“无我”会让我变得冷酷。
  答:你对空性的体悟有些微误解。了悟一切事物的非实存性,或曰“空性”,并不会破坏你的慈悲和爱心;相反地,它会让你更为扩展。空性就像太阳,而慈悲和爱则像阳光,有太阳的地方便会有阳光。
  当我说,我们可以藉由逻辑的審视,而了悟一切事物的非实有性和空性时,我并不是说它们消失不存在了,每样东西还是好好的在那里呀!让我们举地板上的地毯为例,倘若我把它分解成很多小部分,便可获致一个结论:没有一个具体坚实称之为“地毯”的东西存在,但这并没有把地毯变消失了——一个人了悟了空性后,他也依旧存在。我们只是了解到万事万物的无常和其依缘性,我们也了解到众生的不明此中道理而陷迷惑,因而对他们产生更大的慈悲心。因此,了解空性可让我们的慈悲心更进一步坏长,它不会被此冷却的。
  不过,你的问题也有点破绽。你说你热爱欣赏世界的美丽,很明显的。它是攀附于一个“执我”的想法,就是这个“攀执”在给你制造问题,让你陷入轮回不能自拔的。
  我们同时也要知道,无我的体悟是不能靠文字达成的,我们一定要实际去修行,藉着一而再、再而三的体验,才能证入完全的无我境界。每次我们听到人无我、法无我、众生无我时,便倍感困惑,我们想:“这怎么可能,而且我们也不要这样做。”我们会问:“为何我要无我?”这表示长久以来我们已经执着惯了,因此,现在要接受“无我”这个字眼便有了问题,要证悟它更是困难——那是要经过实修的。



(问:当在做“止”的禅修,甚或在做一些不费力的工作时,我都能专心一致;但在其他时间,我常变得非常散乱不宁。不知我是否修得并不得法?
  答:修“止”时,我们尚未净除本身的业障习气,我们只是让它平息下来。因此,当你住于专一时,便能体验到宁静详和;但当你不住时,利用禅修使其稳定下来的恼障便又上来了。当你又变得多思散乱时,便表示你还未净除恼障,它们还在那儿。在修“观”时,才能真正净除烦恼业障。你“专一”的修习并没有不得法,你做得好极了!但需再配合修“观”。任何时候察觉心神散乱不安或焦虑时,便马上直观其本质。
  你们每个人都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个法门。也许平常大家都有修“止”,但有时在日常活动中——例如:工作、讲话、走路时——感觉焦虑不宁;或任何一种习气业障生起——例如:瞋怒或嫉妒——当那样发生时,便应用“观”的方法,直视当时所正发生的一切事物的本质。甚至当你心静、也无任何恼障时,用这种方法训练自己一下子,也总是有助益的。不管你在哪里(不必是坐着时),花一点时间观观身、心……等等的本质。甚至在走路时,你也可以花一秒钟反观无念状态时的心性。
  问:“奢摩他——止”与“三摩地”有何不同?
  答:佛教本身发展出很多佛法名词,英文里找不到相同的字眼,就像现代社会里,我们有很多技术上的用语,梵文或藏文里也没有一样。“三摩地”与“奢摩他”是同义字,但三摩地是较为笼统广泛的用词。三摩地有很多不同的区分、类别和层次,有一个“似金刚三摩地”,是层次相当高的境界。三摩地也可指“止”的修行,若你能住于专一,这就是三摩地。你也可以修持慈悲三摩地,也就是发展慈悲和爱心,并维持于此种心境中。三摩地的西藏话是“ting nge dzin“。ting意为“殊胜”而bizn则指“握住”。因此,整句的意思是:把握一切我们正在体验的事情的奥妙处。)

转自《乐至报国寺》  下一页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