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朽
问题好办
那么,在这三界内主要做些什么呢?大师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怎样才能有这种改变、这种不同流俗的价值观?一旦达到了,又怎么维持它?答案似乎很简单。它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点,人类是不朽的。”
我们看见的是人只有一生,活得再久也不过一百年,但实际上生命是永远不朽的。
在这不朽的生命中,应该做什么呢?大师说:“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学我们的课程。我们都在学校里,要是你相信不朽,一切就很简单了。”听完大师的话大家不妨自问:我相信不朽吗?如果相信,问题就简单,为什么这样呢?我们想想,刚刚提到的老欢喜扒别人东西的年轻人,他这个问题是前世带来的,这一世既然发现了,他说:“应得的都得到了。”
这样一想,怎么会再去做那种事情呢?现在我们所以会被贪婪、被色欲这些东西所扭曲,就是因为我们并不了解这样的关系存在。
如果我们相信不朽,怎会再做坏事、谋私利呢?但实际上我们常因此而当掉我们的修业,关键在哪里呢?大师说:“想想这些教训。
理智上,答案都已经在那里,不过它们还需要透过实践来得到经验,经由感受和实践这道理,而变为潜意识中永远的印象,才是关键所在。”
大师接下去说的一句话很有意思。
他说:“光在主日学校背诵它是不够的,只有空谈没有行动并无价值。
读到或谈到爱、施与、信仰是容易的,但是去做它,去感觉它,几乎需要意识的改变状态。
不是酒精、药物或一时情绪的短暂改变,恒久的改变是靠知识和体会达到的、靠行动和实践来维持的,必须把这个几近于神秘的东西透过练习,把它转化成日常生活般熟悉,把它变成习惯。”
所以,变成习惯那就对了。
你们看《前世今生》这本书时,是否注意到这个特点?书上说“光靠主日学校的背诵是不够的。”
我们很惭愧喔!学基督教的人还有个背诵,我们学广论的人,背都还背不出来啊!就是背出来也没用啊!反过来,不去背而去实践的话即使背不出来,但是实践的行为具有正知见的话,那就可以了,刚开始学的时候,真正要做、要重视的是指这个,并不是去背它。
所以,我并不是忽视懂道理、能说善道,因为它多多少少可以帮助别人,但是如果以它来衡量学对了与否,那是个很大的错误,所以广论开始就告诉我们一个特点,你讲很多而做不到的,不如讲一点点而做到的好,这个特点从这两本书得到了证明,真是最有利的“喻”。
深入体会
暇满难得
认识了这几个特点以后,再来谈谈暇满人身,就能矫正认为暇满人身好像并不难的负面作用,而且更会发现暇满人身无比的珍贵。
刚刚我们谈到在整个过程当中主要的是学习,但是,偏偏我们一生当中带来的特征不是学习,而是继续的破坏。
我们应该要对自己负责,应该去改善且增加它,使下一世变得更困难,如此一来,请问,我们得到这个人身是暇满还是不暇满?当然不是暇满!如果是这样的人身并不难得。
请问暇满的价值在哪里?“满”一定具足“暇”;“八无暇”一定不会在“圆满”当中。
所以,就看看圆满的条件。
先谈自圆满,包括人、生中、根具、业未倒、信处五个。
“中”是指有佛法中道之国,四众游行之地,不是指中国。
所以“生中”是指一个人生在有佛法的地方。
“根具”是指五官、六根具足。
“业未倒”比较容易具足,通常业倒的人不太多,除非造了五无间罪。
所以这五样当中最难的是“信处”,非常难喔!为什么?我们现在懂了这么多道理,对境的时候,我们信什么?信我们的等流,被它牵走,有没有正见呢?当然没有!所以不是信处!信处在的时候,这是我信的地方,这才是信处。
这绝不是个理论,必须每一个人对境的时候,回过头去自省。
会讲理论的人,台湾可以以万计,可是具足信处的,就不知道了。
仔细想想,是不是“信处”好难好难?如果拿这标准去衡量的话,就会发现具信处太难了,世界上有五十亿人口,信佛的人有多少?具信处的人有多少?恐怕找不到几个。
再看他圆满,包括“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及“有他具悲悯”五个。
实际上,这都是指出家人而言,在家人虽也有,但非常少。
这里边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法住随教转”的意思,广论上说:“法住随转者,谓即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即如所证随转随顺教授教诫。”
意思是说,假如我证正法,而且了解有力能证正法的众生,换句话说,我做老师,我教一个弟子,晓得这个弟子具这条件。
“即如所证”将我所证得的,“随转随顺教授教诫”就照着佛法及弟子的根性,把这个教授教诫告诉弟子,如果弟子也能跟上来产生什么效果?弟子也能证正法,这点做到了会产生什么效果?法住。
这个弟子,这点做到会产生什么效果呢?跳出轮回!现在看看,有没有做到这点的人?在座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不是。
凤山寺的法师,大家一谈,也都做不到。
菩萨本来就已经跳出来了,是为了帮助我们。
Perhaps(或许)当然不算,如果照这标准条件来看的话,找得到一个随教转的吗?如此,你们觉得暇满人身容易得吗?不容易!绝顶的不容易!“信处”还有一些人,“法住随转”找不到了!为什么这么重视暇满?因为难得义大,难得,从果上看,我们这么多人找不到一个,是不是难得?义大,的确有了这个条件才能跳出生死轮回。
我们看了这本书以后,是不是发现:啊!永远缠在这里、永远纠缠不清!唯一的机会是义大难得的暇满人身。
现在,大家是不是觉得暇满人身好像很容易得到?啊!人身是容易,但是暇满人身是很难很难!认识了这一点,读《前世今生》,一方面能更肯定佛讲的业的概念,使正面的效果产生,一方面,反面的抵消力量也消除了。
信心与希望暇满人身这么难得我们怎么办呢?这本《前世今生》所谈到的很多都是宗教共同的特点,不过这是最下限的,向上就有很多不共的地方,《前世今生》很强调要用爱。
因作者是西方人,所以用基督教的精神,信、望、爱来说明。
信是共同的,爱就是慈悲、爱心;望是希望。
希望很重要。
刚才谈暇满人身,怎么又谈信、望、爱呢?我们现在虽然做不到,可是我们有希望!我不但是充满了希望而且信心十足!你们呢?大家想想看。
现在,我看见了某样东西,我的老毛病还在,可是学了广论以后,会觉得心里不安、会忏悔,这就说明我虽然做不到但是有希望,这点非常重要。
而且因为“信”,我会照着去做,“信为欲依,欲为勤依”,有了信,希望就产生;有了希望努力去实践,知性知识就变成智慧;有了智慧就能解决问题!这二本书上面所叙述的喻,把广论上面学不太清楚的地方,更清楚明白的呈现出来。
这是今天我在这里介绍二本书最重要的原因。
这二本书所叙述的是所有宗教共同的特点,说明人类是不朽的。
不过,很不幸基督教在康士坦丁堡的第二次会议中决定改圣经。
圣经上面说人有前世后世,可见以前基督教也说人是有轮回的。
这个特点的重心是业,如是因如是果,该得的就会得到,不该得的得不到。
所以我们要安稳的做一个人,这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点。
如果进一步想到要跳出轮回,这就是佛法不共的地方。
所以,我们要了解暇满人身就是指不共的那一部分。
自圆满中,人、根具是共的,生中、信处是不共的,他圆满中,有他具悲悯是共的,前面四样是不共的。
如果拿这标准去想的话,我们会发现,不仅获得人身不是那么容易,而且很多层面会显出非常深远的意义。
读完了要介绍的概念,接下来,哪一位愿意讲一则书里叙述的故事,我可以穿针引线让大家看见佛法,把它做为佛法的“喻”,然后把佛法的“宗”、“因”在此好好的消化、运用。
好心没好报问:“师父,生命不死里面有一则故事,说到一位叫南茜的人,过去世是个旅馆老板;有一旅店的住客与人打架而死,死前留下三十五元,扣除了旅馆费,剩下的钱,南茜就拿走了。
这一世,为了买卖房子的问题和莎莉闹得很不愉快,南茜想不通为什么好心没好报,后来莫名其妙的因缘变卖一些古董,南茜从中获得的钱,正是原来自己该得的。
请师父开示其中佛法的内涵。”
答:这一则故事在六十一页,题目是“前有一得,必有一失”,我先说明故事的内容。
莎莉托南茜帮她买房子,正巧法院拍卖房子,南茜就用莎莉的名义登记,并代付保证金三万美元,好歹可省下十万美元。
不料莎莉不但不感激,还到处说南茜的不是,三万元更是压根儿不想还。
南茜灰心至极找医生催眠,原来她的前世曾是旅馆老板,有一住店的年轻牛仔与人打架,被人一枪打死,死前托南茜保管三十五美元,南茜扣除一、二元旅馆费,剩下的就没法还给他了。
这是大约一百七十年前的事,那个讨不回钱的小伙子就是现在的莎莉。
医生要南茜,再看看还有哪一世和莎莉碰过面,回答说没有。
南茜想大概前世欠了三十三元,今生要还他三万,因此释怀。
后来莎莉又托南茜把这房子卖掉,说明家里留下的杂物家俱都留给她,并让她抽取一万五千元佣金,最后南茜一算,等于讨回了两万六千八百元,还差三千二,一百七十年前欠莎莉的三十三元换算成现在的币值大约就是三千两百元,所以是现世扯平。
这故事作者下的结语是“这种因果循环的精确性,不是很可怕吗?”诸位看了,对“一切都是业决定的,丝毫无差”,会不会有所帮助?即使余习很强,但是看了这故事以后会增强信心。
现在我们的问题就像在主日学校里面背诵,我们在研讨广论,如何才能转化就必须到南海寺或凤山寺,受八关斋戒也好、精进佛七也好,才会产生功效,去参加的时候,广论上面学的道理暂时放下,先学皈依,等到皈依内涵生起来,再看广论。
这是一般的法则。
什么都不要管,就是皈依。
这是第一阶段。
学会了这个,第二步是个难关!很多人念了半天没味道,就起了怀疑,这时候信心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心里面有一点怀疑,去拜的话是白费力气!有一分怀疑,虽然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心,还是没有用!一点点怀疑就绝对没有用!向上跨一步,不允许一点怀疑存在!所以我常建议大家,做傻瓜照这死方法去做,有几个同学就因此产生了觉受,我听了非常欢喜。
同样的,千万不要找那个觉受,找觉受就白白浪费,虽有信心,但找觉受方向就错了。
如要切一样东西,虽花很大的力气,但弄反了方向会切到自己的手。
这点要特别注意。
如果“皈依”对了,会确实的晓得:啊!这个叫“信处”。
那时虽不是净信心,但已经走到净信心的门口,方向不会错了,只是量的问题。
这是相当重要的特点。
所以看完了这个故事后,不要囫囵吞枣,要细细咀嚼,把这些特点抉择出来。
为何学了广论没有生定解?问:刚刚师父提到那个年轻人在催眠的过程,透过超意识发现,他这辈子要学习的就是:“不是自己的东西拿了也没有用。”
为什么透过催眠的方式他能体会到这道理,而我们学了广论,学了半天都没有产生什么定解?答:“这超意识的确非常高明,为什么我们没有?大家是否有这共同的疑问?《前世今生》中的概念,很多是大师给凯瑟琳的,但这超意识并不是大师给的。
这超意识远远超越平常状态时的能力,他在催眠中有这超意识,我们不在催眠当中有没有这超意识呢?答案是肯定的。
既然有,我们的超意识用上了没有?这不是猜出来的。
所以肯定是用上的,而且平常都用得上。
控制得了自己吗?谁都控制不了。
事过境迁时,控制得了吗?不但控制得了,而且晓得怎么办。
这是不是超意识?我们是不是都有这个能力?这说明当我们在现行时,没有一点办法可想,因为业决定了一切。
广论告诉我们业有很多种分类法,很现实的一类是引业和满业,引业是引这一生到哪里去的。
一生中只一个引业,一生的引业当中,满业是无穷无尽的。
当这业现起的时候,我们完全被它困死。
这一生进入引业时,超意识就陷在它的范围之内而用不上。
比如在跟人家吵架的时候,超意识完全用不上,吵过了以后就用得上了。
不在催眠当中被这个引业所控制住,而在催眠当中超越了这一生。
在满业当中时,被它控制,一点都不能动,离开了这个满业,就能动了,这岂不是超意识?所以,平常我们能用,但我们不懂。
现在学了这个道理,只要我们去实践这个知性的知识就对了!已经有一条路指给我们看了,所以假如我们好好的抓住这一生,完整的暇满是没有的,可是不完整的暇满我们有;一百分是没有,可是我们具足了二十几分、三十几分、五十几分。
大家是否能体会这个特点?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个暇满人身。
愈珍惜,走上去就会愈来愈圆满。 未完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