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阿赖耶识浅说

作者:暴流

阿赖耶识,又称第八识,梵语ALAYAVIJNANA音译而成“阿赖耶”。为有情根本的心识,八识之根本。它含藏了一切善恶行为的种子,当因缘成熟时,能引生有情的根身器界,所以为一切事物之根源。此识之义译有多种异名。有译作藏识。藏者,具有三种意义:

  一、能藏:

  能含藏一切事物之种子故。

  二、所藏:

  为万法种子所藏之处。

  三、执藏:

  末那识攀缘此识为自我而坚执不舍,故说为执藏。

  又有译作异熟识,能引起生死善恶业之异熟果的缘故。更有译作种子识、阿陀那识、根本识、神识、心等。

  此阿赖耶识之理论乃由弥勒菩萨所开出,经无著论师之传承,而由世亲论师将之扩大充实,在他的《唯识二十论》及《唯识三十颂》中圆满地建立起来,成为大乘唯识宗的根本主张。

  乙、阿赖耶识说是否有违佛意

  虽然初期出现的大乘诸经已谈及第八识,但是小乘各部却不承认大乘经为佛说,亦不承认有阿赖耶识。此等争辩在大乘经中常常见到。其实众多经典之中,较可信为释迦佛所口说而为众弟子结集流传的,乃为《四阿含》。除阿含经外亦有很多小乘经典书秉佛之旨而另有结集的,大乘经典亦理应如此。所以若说大乘经不能视为佛说的话,小乘经出自佛说者亦无几了。况且,佛陀在世说法并无文字纪录,一切义理都是口口相传,乃至佛灭后才有经典结集,以文字将内容纪录下来,此等纪录很多透过弟子们的推演发挥。故此,若要判断经典是否合乎佛说,应以佛教公认的“三法印”为准绳,只要所说的不违背佛陀本怀,皆可视同佛陀所宣说。

  此外,唯识论成立阿赖耶识之说亦有所引据,以《增一阿含经》之密意说有第八识名阿赖耶。佛家本非断见,岂谓死后便断灭无有?若如是,则何用修证?所以,原始佛教虽未显立八识,但亦承认死后生命不断之信念。诸部派亦有此等说法,如大众部的“根本识”、说假部的“有分识”、化地部的“穷生死蕴”等,可以说是不完整的阿赖耶思想。故此,阿赖耶思想与佛意并无相违。

  丙、识变似境

  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即是说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我们的阿赖耶识所现起,而由前七识所执持、攀缘、认识而产生概念。这个原理就是“三能变”。而三能变中最基本的就是阿赖耶识的异熟能变。

  我们多生以来所做的一切善恶行为,熏习成为种子而贮藏于阿赖耶识中,而阿赖耶识具有异熟的作用。异即不同,熟即成熟,异熟通俗名称就是果报。异熟通常有三种的意义:

  一、异时而熟:

  种子由初时至成熟而引起的果报必在不同时间。

  二、异类而熟:

  业种子当在因位贮于阿赖耶识中时必具善、恶、无记等三性之分类,但成熟后之果报必为无记性。

  三、变异而熟:

  种子由因而至果的过程中必经过很多变化才能成熟。

  由于阿赖耶识具备异熟的作用,于是多生以来的种子经时间、变异等而成熟,生起现行,变现起有情的根身及身体所依的器世界。再由第七识的“思量能变”的计度作用,生起“我”的执著;及前六识的“了境能变”的了别作用,攀缘第八识现行的种子而生起认识概念。于是山河大地,他人自我的概念由是而建立。所以说万法唯识就是这个道理。

  丁、识之净化与转识成智

  由于阿赖耶识含藏著烦恼及清净的种子,因而蕴涵著出现烦恼种子所现起的秽土或清净种子所现起的净土的可能。所以我们若能努力修行,把与烦恼相连结的行为减少,而多作引发清净种子起现行的善行,使阿赖耶识中的烦恼种子渐渐减少而清净种子渐渐增多。慢慢地识之种子便能净化,同时开展山趋美好的生命。

  此外,更要修习止观,以智慧之力渐次将烦恼障及所知障的种子清除,体证诸法实相,是为见道。更历经菩萨十地修行,最后入金刚喻定,起金刚心将最微细的有漏种子彻底摧毁。只剩全部无漏种子,于是无漏的功用全部现起,产生一个新的纯粹清净世界。阿赖耶识亦转成一个清净识,称为“大圆镜智相应净识”,简称“大圆镜智”,又称无垢识。因为阿赖耶识是遍虚空界,无乎不在的,而转染成净后,清净似圆镜,清楚照见一切诸法,亦与般若相应,故日大圆镜智相应净识。又因此识至此了无尘垢故称无垢识。由此依次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相应净识”,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相应净识”及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相应净识”。于是成就大菩提、大涅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成佛。

  戊、结语

  当我们明白到,我们的身体及所处的世界不外由第八识的种子所起现行而存在。我们所作所为亦会熏化成种子而藏于此识中经异熟而成果报,大家应该努力净化本身之行为,使能约束身心,更不应对自我及一切事物执为实有而起贪、嗔、痴等烦恼,于是就能开展一个美好的人生,更能向著圆满的佛地进发。

  【完】

转自《佛教导航》  返回目录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