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断除疑惑,坚定信念
    
        
要使智慧光芒四射,有一项很重要的前提——「断惑」!惑就是惑、疑惑。凡夫都有疑心,为什么会有疑呢?因为我们的智慧还没有具足显露。
    
        同样是修行,有的人说:「念阿弥陀佛,直到临终一心不乱,弥陀、观音就会来接引,就能即身解脱,所以要赶快念佛。」有的人又说:「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最后还要等阿弥陀佛来接引,倒不如修禅,靠自力,不用靠他力,坐禅就可以自己得解脱,」
    
        其实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专心由一门深入,最后都能有所成就。就怕有人三心二意,原本修持念佛法门,可惜念佛持名的工夫,已经念到举手投足都是一声阿弥陀佛;不小心滑了一跤念「阿弥陀佛」,欢喜时念阿弥陀佛,烦恼时也念阿弥陀佛,好不容易培养到脱口而出都是佛号的程度。但是一听到别人说:「这是靠他力、靠佛力,这样不保险,我们还是来坐禅比较好。」便放弃念佛法门,改修坐禅。这就是自己的信念不够坚固。
   
        有的人又因信念的偏差,认为:念佛既要念得一心不乱,所以世俗事都不要涉入,这样才能解脱。但是,他却忽略「善根」与「福德」要平行,而慈济的菩萨道正是「福慧双修」的法门。
   
        有些人说:「你们光是做慈济,就像小鸟用一只翅膀在飞!」
     
        我说:「如果小鸟用一只翅膀就能飞,那只鸟就是神鸟.这已经超越凡间的境界,不是普通的鸟。」
    
        其实,做慈济的志业也是修行的法门之一;是「福慧双修」的菩萨行。看看慈济的委员,虽然天天做得很辛苦,心中却充满喜悦。
     
        我们若能对所做的一切都不求回报,心中就没有污染,只有清净的善根,这就是「无垢」。既然能欢喜又心无污染,智慧也就能具足:再加上精进不懈,以恒常心、一心一志对治三心二意,自然能时时散发出智慧无染的大爱。
     
        我常说,业来的时候要「欢喜受」,委员们知道「如是因,如是果」的道理,所以每天心无挂碍,精进地做利益社会的工作,所发挥的就是「焰慧」的功能:这已同时在培养善根、福德,为何说慈济人像用一只翅膀在飞的小鸟呢?
     
      忍而无忍,自利利他
   
        总之,精进就是要破除那分「迷惑」,不要只是想着:我要怎么修,才能得到解脱?其实,平常的付出就是在修行了。时常欢喜待人,就是在修养自心:如果对人不能起欢喜心,任由怎么修,还是一样会困在迷惑中、有「人我是非」的烦恼相在。
    
        可见精进是要达到「修而无修、忍而无忍」的程度。不要说:「我对你已经很忍让了!」这就是还有「我相」的烦恼在。要修得很自然,比如,有人为我们打抱不平说:「刚才他回应你那番话,难道你不生气吗?」自己就要想:「我觉得他刚才讲那些话很平常,有什么好生气的?」若能忍到面对任何境界都不起心动念,这才是真忍、才是真正的精进。
   
        所谓「修而无修」,就是不必执着「我要怎么修?」就像驾车技巧纯熟的人,当前方有来车时,会很自然地闪过,而不会把方向盘抓得紧紧的。飞机驾驶员也是一样,若技术很熟练,飞行时只要起动按钮、顺着仪器操作,他在高空上照样能够谈笑风生,非常安然自在。
    
        我们修行,就要和那些驾驶员一样,要不断地向前精进,但是一点也不紧张和多虑。若能修到什么都不挂意,就是「修而无修、忍而无忍」的境界,自然能「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这就是断「修惑」。智慧的本性自然炽盛、光芒四射,这就称为「焰慧地菩萨」
    
        我们要好好地培养这四个阶段的心地,这样菩萨地就很容易达成。学佛是学习一颗菩萨心,大家要好好追求心的根源——要达到「修而无修」,才是精进行。
       
第五地 难胜地
的习气
     
        所谓「修心」,是不是修我们身体内的「肉质心」呢?其实不是。人的器官,只不过是具有功能、感觉而已,真正要修的是我们思想的根源,与肉质心——心脏器官毫无关系。如某人心念不好,就是换个心也改变不了他原本的观念,他以往的习惯依旧会存在。
     
        记得几年前,台大医院曾经有一位五十多岁的患者,她需要动心脏移植手术。当时有一位年轻人车祸往生,经家属同意,医师就把年轻人的心脏移植在妇人的身上。等到她恢复知觉送到普通病房时,大家问她:「妳平时最爱吃什么?」
     
        她说:「我住在澎湖,最爱吃海产,还有竹笋。」虽然这位妇人已经换心了,但是仍带着过去的喜好、习惯。从这里就可以证明:「修心」不是修人体内的肉心,而是要改变凡夫患得患失的思想和习气。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不能脱离菩萨的轨道,而菩萨有等级的区分。要培养欢喜心、喜舍心,才能登上「初地菩萨」的境界。
     
        舍,要「舍得欢喜」,若是因为一时的欢喜心而舍出去,之后却越想越舍不得,换来了一身烦恼,这些烦恼就是「垢」。有了垢秽,就像一盏灯蒙上了一层雾;又如眼疾,眼前忽然有小黑影遮住,但并不是东西变黑了,而是眼睛出了毛病。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心有了烦恼,就会遮蔽智慧的光明;为了发挥智慧,将光芒照亮人间,所以要勤拭「心」,恢复鉴照的功能。
     
        初地之后,仍必须时时精进,然后才能进入第二「离垢地」。就像我们爬楼梯,爬了第一阶再爬第二阶、第三阶……
     
        欢喜心就是「布施」,清净心就是「持戒」。我们的心若没有贪执和污染,就不会犯戒,自然能够散发出清净的光芒。像玉石要经过琢磨才能显现美丽的本质。要成为第三地菩萨,就得学习忍力,因为布施就得割爱,持戒也需要一番毅力,这都要经得起一个「忍」字;具足为法忘躯的「法忍」及日常生活中的「生忍」,这样心地自然会清净、光明,所以第三地称为「发光地」菩萨。
     
        第三地之后,接着踏上第四阶——「焰慧地」。「焰」是光明四射的意思,不只是智能光明返照自身,还要将光芒向外发散照亮。若能登上「焰慧地」,就能到达明净的彼岸。
    
        台北每逢庆典时,就会有放烟火的庆祝活动。站在比较高的地点,就可以看到烟火冲向天空后,爆出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火花;烟火发射到很高很远的地方,它的光亮,即使再远的人都能看得到。
     
      舍弃名利我相
    
        修行的确需要忍耐,这种忍耐并非只在一时,而是要恒常的时间都能忍耐、精进,才能有所成就。若有人说:「修行要忍耐,只好多多少少忍一忍。」这种忍是短暂的,一旦忍不住了就会退步,这样如何精进呢?真正要使我们的智慧发光、光芒四射,就要再加强毅力与忍耐力,两者非常充分,智慧自然光明。
     
        由生忍而法忍,先由人与入之间开始,不从别人的脸色或工作上起分别心。不要想:这么辛苦、卑微的工作为什么叫我做?我是执笔办公的人,你却叫我拿扫帚扫地?真是大材小用!像我这么好的人才,你却叫我去厨房捡莱、煮饭。若一直觉得很委屈,为自己抱不平,这样的心态怎么能精进呢?
    
        修行,要先舍弃社会上的「名利我相」。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基础做起、耐心去学,否则绝对无法进步。例如:若想享受品茗之乐,必须先学习如何烧水、泡茶,这就是从基础开始学茶道。除此之外,还应该知道水源从何处来,茶树如何种植、采收、烘焙等等……。若能这样按部就班地踏稳每个脚步,就能不断进步、充实智能的功能,进而达到「焰慧地」的境界。
    
        总而言之,不论处在什么环境,都要下决心去适应,并以发光地的生忍、法忍为基础,不断地再精进,才能达到「焰慧地」。
    
      断除疑惑,坚定信念
    
        要使智慧光芒四射,有一项很重要的前提——「断惑」!惑就是迷惑、疑惑。凡夫都有疑心,为什么会有疑呢?因为我们的智慧还没有具足显露。
    
        同样是修行,有的人说:「念阿弥陀佛,直到临终一心不乱,弥陀、观音就会来接引,就能即身解脱,所以要赶快念佛。」有的人又说:「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最后还要等阿弥陀佛来接引,倒不如修禅,靠自力,不用靠他力,坐禅就可以自己得解脱,」
    
        其实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专心由一门深入,最后都能有所成就。就怕有人三心二意,原本修持念佛法门,可惜念佛持名的工夫,已经念到举手投足都是一声阿弥陀佛;不小心滑了一跤念「阿弥陀佛」,欢喜时念阿弥陀佛,烦恼时也念阿弥陀佛,好不容易培养到脱口而出都是佛号的程度。但是一听到别人说:「这是靠他力、靠佛力,这样不保险,我们还是来坐禅比较好。」便放弃念佛法门,改修坐禅。这就是自己的信念不够坚固。
   
        有的人又因信念的偏差,认为:念佛既要念得一心不乱,所以世俗事都不要涉入,这样才能解脱。但是,他却忽略「善根」与「福德」要平行,而慈济的菩萨道正是「福慧双修」的法门。
   
        有些人说:「你们光是做慈济,就像小鸟用一只翅膀在飞!」
     
        我说:「如果小鸟用一只翅膀就能飞,那只鸟就是神鸟.这已经超越凡间的境界,不是普通的鸟。」
    
        其实,做慈济的志业也是修行的法门之一;是「福慧双修」的菩萨行。看看慈济的委员,虽然天天做得很辛苦,心中却充满喜悦。
     
        我们若能对所做的一切都不求回报,心中就没有污染,只有清净的善根,这就是「无垢」。既然能欢喜又心无污染,智慧也就能具足:再加上精进不懈,以恒常心、一心一志对治三心二意,自然能时时散发出智慧无染的大爱。
     
        我常说,业来的时候要「欢喜受」,委员们知道「如是因,如是果」的道理,所以每天心无挂碍,精进地做利益社会的工作,所发挥的就是「焰慧」的功能:这已同时在培养善根、福德,为何说慈济人像用一只翅膀在飞的小鸟呢?
     
      忍而无忍,自利利他
   
        总之,精进就是要破除那分「迷惑」,不要只是想着:我要怎么修,才能得到解脱?其实,平常的付出就是在修行了。时常欢喜待人,就是在修养自心:如果对人不能起欢喜心,任由怎么修,还是一样会困在迷惑中、有「人我是非」的烦恼相在。
    
        可见精进是要达到「修而无修、忍而无忍」的程度。不要说:「我对你已经很忍让了!」这就是还有「我相」的烦恼在。要修得很自然,比如,有人为我们打抱不平说:「刚才他回应你那番话,难道你不生气吗?」自己就要想:「我觉得他刚才讲那些话很平常,有什么好生气的?」若能忍到面对任何境界都不起心动念,这才是真忍、才是真正的精进。
   
        所谓「修而无修」,就是不必执着「我要怎么修?」就像驾车技巧纯熟的人,当前方有来车时,会很自然地闪过,而不会把方向盘抓得紧紧的。飞机驾驶员也是一样,若技术很熟练,飞行时只要起动按钮、顺着仪器操作,他在高空上照样能够谈笑风生,非常安然自在。
    
        我们修行,就要和那些驾驶员一样,要不断地向前精进,但是一点也不紧张和多虑。若能修到什么都不挂意,就是「修而无修、忍而无忍」的境界,自然能「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这就是断「修惑」。智慧的本性自然炽盛、光芒四射,这就称为「焰慧地菩萨」
    
        我们要好好地培养这四个阶段的心地,这样菩萨地就很容易达成。学佛是学习一颗菩萨心,大家要好好追求心的根源——要达到「修而无修」,才是精进行。
       
第五地 难胜地

学佛的因缘确实很难得,佛教中有一句话:「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要得到这个人身,在六道轮回中确实很困难;得到人身又能听闻佛法,更是不容易!有人很有心想深入佛法、依循真理,但也要因缘具足才能如愿。今天我们有福亲近佛法、实行佛陀的教法,是多么有福啊!听以更要知福、惜福。
    
      菩萨人间化
   
        学佛,要学习当人间的「活菩萨」,学「生活中的佛法」,将佛法应用在人与人之间,将菩萨「人间化」。学佛要先行菩萨道,要如何才能「即身成菩萨」呢?必须一层层、一步步地向上迈进。
     
        世间一切的苦恼,大都因瞋恨而起;小则影响个人,大则波及整个家庭、社会、国家。
   
        记得日本广岛和长崎两地,五十多年前分别被美国投掷了一颗原子弹。使得当时整个广岛像座废墟一样,死了几十万人。几年前,世界环保单位去当地勘察,发现尚有原子尘存在,而它所导致的病变还在陆续出现中。一颗原子弹的威力,竟然造成如此重大的惨况和苦难。现在则出现更厉害的化学、核能武器,多可怕啊!
     
        这些苦难的罪孽,究竟从何生起?完全起于人们的愚惑无明,而起贪瞋痴毒念,才会演变成残酷的心态,甚至会毁灭人间的幸福。所以,学佛人应去除贪瞋等毒念,每天都要殷勤培养欢喜心,接受当天的人与事,唯有勇于承担,才能付出无所求而得轻安欢喜自在,成就初地菩萨。
   
        另外,无烦恼,无挂碍则是第二「离垢地」。离垢等于「持戒」,做人的规矩要好好把握,心镜要勤于擦拭;把心镜擦得雪亮,就能照出世间一切的真相。
     
        无垢污的心地就是「发光地」;此时,我们的智慧就能发挥在人与人之间。除了能照耀自己心地的黑暗之外,还能照耀人群,这就是第四地「焰慧地」。
     
        慈悲济世的精神就像一股清流、像长夜中的一盏明灯。凡是有心人,自然能洗涤自我的烦恼,学习教富济贫,使得人人快乐,这就是智慧的功能已经照耀于人群。
    
      禅定与断惑
    
        接下来是第五「难胜地」。真正想要学佛就必须步步上升,套句现代人的话,称为人格升华。何谓「难胜地」?也就是「六波罗蜜」里的「禅波罗蜜」。学佛要修习「禅定」,心能定下来,就能达到禅的境界。如何让心定下来呢?要断除「思惑」,将心中的明镜「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且不是一曝十寒。
    
        比如:看到东西发霉,天气正好艳阳高照,就赶快把东西拿去晒一晒,之后又把东西收藏起来,时日久了再拿出来,还是同样会发霉,这样就达不到效果了。
     
        若能时时用心观照,就能常保平静,也就没有利害得失的挂虑,常常处于「定」的境界中。但是,修行不只是学坐禅而已。其实,「禅」的真正定义为「正定」。正,就是不偏差。心要时时守住「诚与正」,绝对不可「想的是一回事,说的、做的又是另一回事」;若是如此,就缺乏信用了。
     
        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挽,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做人的基础若是少了「信」字,就像古代的车子少了主轴一样,根本无法行走。人生的道路要走得很平坦,就不能缺少「正信」,没有正信,行为容易有所偏差。所以,学佛要修得「禅波罗蜜」。
     
        修行若是达到禅的境界,则担柴运水无不是禅,举手投足无一不是禅。过去有一位修行者,请教一位祖师:「如何才能达到禅的境界?」祖师只回答他一句话:「无烦恼。」但是,他一直参不透是什么意思。
     
        有一天,他正打坐时,祖师从那儿经过,就拍拍他的肩膀,问他:「你在做什么?」他抬起头来说:「我在坐禅练功夫啊!」
     
        祖师说:「你坐禅练功夫要做什么呢?」
     
        修行者回答:「要成佛啊!」祖师听完,未发一言就走了。
     
        过了几天,祖师端了一盆水来,然后在大粗石上磨砖;他坐在庭院里很认真地磨着那块砖。修行者看了觉得很奇怪,趋前问道:「和尚,你为什么在磨砖呢?」
    
        祖师就说:「我要把砖磨成镜子啊!」
     
        修行者说:「砖只会越磨越薄,怎么可能磨成镜子?」
     
        祖师微笑说:「既然砖不能磨成镜子,那你坐禅又怎能成佛呢?」
     
        虽然这只是一则小故事,里面却充满了哲理。学佛不只是坐禅,一味坐禅非但不能解脱,也不能成佛。
     
        真正的学佛,是要修练我们的心,在任何境界下,都要能保持一分定力。时时刻刻都很清净,对于任何境界都不起烦恼,这才是真功夫。
     
      真空与妙有
     
        学佛人想登上「难胜地」则必须断惑、断烦恼,并且要了悟「真俗二谛」。何谓「真、俗」二谛?以物质而言,它在佛理中,可以从「有」分析到「无」、把「整化为零」,因为它是四大假合的物体,从真谛来讲,到了最后就是「真空」。但是,我们也要回复到俗谛,因为我们生活在人间,所以,要了解物质「化零为整」的功用,它可以把没有的东西、组成有的东西,这称为「妙有」。
     
        因为若只是谈「真空」,则容易陷入「断灭空」,认为一切都空掉了,还计较什么呢?观念偏差的人就会说:「既然都是空的,那造恶有什么可怕呢?造善又能得到什么呢?」如此变成造恶不可畏,造善也没有可喜之处,这就大错特错了!
    
        在「真空」里有「妙有」的存在。我常说:「种子如毫芒,它很小,却可长成一棵合抱的大树。」「因」明明是有的东西,就像种子里面蕴含着生命一般,可是整棵大树的形状并非包藏在种子里面,这就是「真空」一旦种子与土壤、水分、阳光等因缘和合之后,那颗种子就会长成一棵大树,这就是「妙有」。
    
        而「俗谛」就在妙有之中,随着因缘而「化零为整」,因为「有」,就得好好把心修好,避开「有」的障碍。人并非一生下来就有烦恼,而是受到环境的染着,增长了无明烦恼:也不是每个人都缺少欢喜心,其实欢喜心也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修行就是在培养这一念心,才能常常欢喜自在,不被境界所转,这样就是「禅」。
     
        我们对「真俗二谛」若没有障碍,不相互冲突,就可以体会到「真空」的道理。
    
        譬如:修行者既已出家,追求真理,就应以佛法的真理引度父母,使他们蒙受法益得安乐,这是出世的大孝。在家人则是给予物质的回报,这就是「俗谛」,世俗的孝道。兼顾这两种孝道是我一直提倡的,这样真谛、俗谛就不会相互冲突,可以成就真俗二智。若能推而广之,在菩萨道上做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修而无修」,到达自在解脱之时,就能达到「难胜地」的境界。
   
        不过,要经过这阶段并不容易,因为凡夫心随时都在动摇,有的人有很好的修行环境,但是,才刚安定下来,又经不起一颗小沙粒的撞击。所以,必须具足毅力与勇气,才能顺利地迈向第五地——难胜地。
          
</P< p>

学佛的因缘确实很难得,佛教中有一句话:「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要得到这个人身,在六道轮回中确实很困难;得到人身又能听闻佛法,更是不容易!有人很有心想深入佛法、依循真理,但也要因缘具足才能如愿。今天我们有福亲近佛法、实行佛陀的教法,是多么有福啊!听以更要知福、惜福。
    
      菩萨人间化
   
        学佛,要学习当人间的「活菩萨」,学「生活中的佛法」,将佛法应用在人与人之间,将菩萨「人间化」。学佛要先行菩萨道,要如何才能「即身成菩萨」呢?必须一层层、一步步地向上迈进。
     
        世间一切的苦恼,大都因瞋恨而起;小则影响个人,大则波及整个家庭、社会、国家。
   
        记得日本广岛和长崎两地,五十多年前分别被美国投掷了一颗原子弹。使得当时整个广岛像座废墟一样,死了几十万人。几年前,世界环保单位去当地勘察,发现尚有原子尘存在,而它所导致的病变还在陆续出现中。一颗原子弹的威力,竟然造成如此重大的惨况和苦难。现在则出现更厉害的化学、核能武器,多可怕啊!
     
        这些苦难的罪孽,究竟从何生起?完全起于人们的愚惑无明,而起贪瞋痴毒念,才会演变成残酷的心态,甚至会毁灭人间的幸福。所以,学佛人应去除贪瞋等毒念,每天都要殷勤培养欢喜心,接受当天的人与事,唯有勇于承担,才能付出无所求而得轻安欢喜自在,成就初地菩萨。
   
        另外,无烦恼,无挂碍则是第二「离垢地」。离垢等于「持戒」,做人的规矩要好好把握,心镜要勤于擦拭;把心镜擦得雪亮,就能照出世间一切的真相。
     
        无垢污的心地就是「发光地」;此时,我们的智慧就能发挥在人与人之间。除了能照耀自己心地的黑暗之外,还能照耀人群,这就是第四地「焰慧地」。
     
        慈悲济世的精神就像一股清流、像长夜中的一盏明灯。凡是有心人,自然能洗涤自我的烦恼,学习教富济贫,使得人人快乐,这就是智慧的功能已经照耀于人群。
    
      禅定与断惑
    
        接下来是第五「难胜地」。真正想要学佛就必须步步上升,套句现代人的话,称为人格升华。何谓「难胜地」?也就是「六波罗蜜」里的「禅波罗蜜」。学佛要修习「禅定」,心能定下来,就能达到禅的境界。如何让心定下来呢?要断除「思惑」,将心中的明镜「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且不是一曝十寒。
    
        比如:看到东西发霉,天气正好艳阳高照,就赶快把东西拿去晒一晒,之后又把东西收藏起来,时日久了再拿出来,还是同样会发霉,这样就达不到效果了。
     
        若能时时用心观照,就能常保平静,也就没有利害得失的挂虑,常常处于「定」的境界中。但是,修行不只是学坐禅而已。其实,「禅」的真正定义为「正定」。正,就是不偏差。心要时时守住「诚与正」,绝对不可「想的是一回事,说的、做的又是另一回事」;若是如此,就缺乏信用了。
     
        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挽,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做人的基础若是少了「信」字,就像古代的车子少了主轴一样,根本无法行走。人生的道路要走得很平坦,就不能缺少「正信」,没有正信,行为容易有所偏差。所以,学佛要修得「禅波罗蜜」。
     
        修行若是达到禅的境界,则担柴运水无不是禅,举手投足无一不是禅。过去有一位修行者,请教一位祖师:「如何才能达到禅的境界?」祖师只回答他一句话:「无烦恼。」但是,他一直参不透是什么意思。
     
        有一天,他正打坐时,祖师从那儿经过,就拍拍他的肩膀,问他:「你在做什么?」他抬起头来说:「我在坐禅练功夫啊!」
     
        祖师说:「你坐禅练功夫要做什么呢?」
     
        修行者回答:「要成佛啊!」祖师听完,未发一言就走了。
     
        过了几天,祖师端了一盆水来,然后在大粗石上磨砖;他坐在庭院里很认真地磨着那块砖。修行者看了觉得很奇怪,趋前问道:「和尚,你为什么在磨砖呢?」
    
        祖师就说:「我要把砖磨成镜子啊!」
     
        修行者说:「砖只会越磨越薄,怎么可能磨成镜子?」
     
        祖师微笑说:「既然砖不能磨成镜子,那你坐禅又怎能成佛呢?」
     
        虽然这只是一则小故事,里面却充满了哲理。学佛不只是坐禅,一味坐禅非但不能解脱,也不能成佛。
     
        真正的学佛,是要修练我们的心,在任何境界下,都要能保持一分定力。时时刻刻都很清净,对于任何境界都不起烦恼,这才是真功夫。
     
      真空与妙有
     
        学佛人想登上「难胜地」则必须断惑、断烦恼,并且要了悟「真俗二谛」。何谓「真、俗」二谛?以物质而言,它在佛理中,可以从「有」分析到「无」、把「整化为零」,因为它是四大假合的物体,从真谛来讲,到了最后就是「真空」。但是,我们也要回复到俗谛,因为我们生活在人间,所以,要了解物质「化零为整」的功用,它可以把没有的东西、组成有的东西,这称为「妙有」。
     
        因为若只是谈「真空」,则容易陷入「断灭空」,认为一切都空掉了,还计较什么呢?观念偏差的人就会说:「既然都是空的,那造恶有什么可怕呢?造善又能得到什么呢?」如此变成造恶不可畏,造善也没有可喜之处,这就大错特错了!
    
        在「真空」里有「妙有」的存在。我常说:「种子如毫芒,它很小,却可长成一棵合抱的大树。」「因」明明是有的东西,就像种子里面蕴含着生命一般,可是整棵大树的形状并非包藏在种子里面,这就是「真空」一旦种子与土壤、水分、阳光等因缘和合之后,那颗种子就会长成一棵大树,这就是「妙有」。
    
        而「俗谛」就在妙有之中,随着因缘而「化零为整」,因为「有」,就得好好把心修好,避开「有」的障碍。人并非一生下来就有烦恼,而是受到环境的染着,增长了无明烦恼:也不是每个人都缺少欢喜心,其实欢喜心也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修行就是在培养这一念心,才能常常欢喜自在,不被境界所转,这样就是「禅」。
     
        我们对「真俗二谛」若没有障碍,不相互冲突,就可以体会到「真空」的道理。
    
        譬如:修行者既已出家,追求真理,就应以佛法的真理引度父母,使他们蒙受法益得安乐,这是出世的大孝。在家人则是给予物质的回报,这就是「俗谛」,世俗的孝道。兼顾这两种孝道是我一直提倡的,这样真谛、俗谛就不会相互冲突,可以成就真俗二智。若能推而广之,在菩萨道上做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修而无修」,到达自在解脱之时,就能达到「难胜地」的境界。
   
        不过,要经过这阶段并不容易,因为凡夫心随时都在动摇,有的人有很好的修行环境,但是,才刚安定下来,又经不起一颗小沙粒的撞击。所以,必须具足毅力与勇气,才能顺利地迈向第五地——难胜地。
         第六地 现前地

前面已分析到第五地。为了让大家加强印象,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之前所研习的部份。
     
      回首来时路
     
        第一是「欢喜地」。难得人身,来到人间应欢欢喜喜地过一生。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一生当中都能保持欢喜心很难;就是因为难,所以才说是「修行」。
     
        要修得天天欢喜,就得下一番工夫,必须发大心、立大愿才行。首先,要先给别人欢喜。若能天天以欢喜心待人,并给予爱的布施,使得人人自在欢喜,自然我们也会感到无限欢喜。
     
        第二是「离垢地」。垢就是污浊;有形的指外在环境的垢染,无形的是指个人内心的烦恼。烦恼心就是无明,就像污染环境的垃圾,当看到周围的环境很清净时,就会起欢喜心:反之,就会起烦恼。因此,我们必须去掉这些垢染,才能时时保持欢喜心。
     
        有一位离开台湾很久的居士,他返回台湾之后,好几年都没看到我,当他再度来访时说:「师父,这里进步好多!医院、学校和我离开台湾之前完全都不一样。尤其是精舍,感觉上也不一样。」我就问他:「精舍一直都这样,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他说:「周围都是绿地,一片绿油油的,没有杂草丛生。」
    
        他又说:「要让一片草地绿油油的,而且没有任何杂草,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辛苦啊!这一点我在美国有很深的体会。」
     
        因为他自己有一片小小的庭园,要照顾得没杂草又很青翠,就得付出很多的时间、体力,非常辛苦。看到精舍周围都是绿油油的、没有杂车,可见已付出相当多的心力。
     
        同样的,修行平时就要用心拔除心草,尤其是人与人之间,要常常培养欢喜心,有了欢喜,就表示心无烦恼、心地一片善良,这就是「离垢地」;当这些心灵垃圾完全去除时,那就成为「发光地」了。
     
      云开见月现光明
    
        每个人都有一分智慧的光明本性,只是常常被无明所遮蔽,而无法显现智慧的光芒。譬如:天上的太阳被乌云遮住时,它的光芒就透不出来;等到乌云散去后,太阳又会露出脸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时拂去无明的烦恼,才能「云开见月」,看清眼前的一切景象。
     
        「发光地」之后,再来就是「焰慧地」——不只是自己的心地发光而已,还要能光芒四射、照耀他人。学佛不是要当自了汉,还要利他,要尽我们所知的一切去教导别人;就像以手中的烛火,再去点燃其它的蜡烛一样,使光芒得以照耀每个角落。
     
        第五地是「难胜地」。难胜地是非常殊胜的,必定要达到心不动摇的程度,而且不只是短暂的时间。
     
        佛经中曾记载佛陀来回人间八千次。他在每一生、每一世中,都抱着长久心,不断在人间行菩萨道、为人群服务,为的就是要消除众生的烦恼,让人人幸福、欢喜、互爱。
     
        凡夫之所以无法成佛,就是因为内在的欢喜善念、满足感恩的时间很短,要我们奉献一生好像就很为难了,何况要如佛一样往返人间八千次!但是,不容易的事却能做到,这就是难行能行。
     
        其实,修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功夫,最要紧的就是把起心动念、喜怒哀乐的情绪稳定下来,把短暂的私情、迷情换成为菩萨的觉有情。这种难为能为,称为「难胜地」。
     
      现前地与慧波罗蜜
    
        菩萨的第六地是「现前地」。例如:一面擦得十分洁净的镜子,不管它所照的外境是多么污浊,只要境、物移开后,这面镜子依然十分洁净;就像世间的喜、怒、哀、乐已经影响不了修行人的心,所以面对周围的环境时,即能了然分明,这就称为净性「现前地」。
    
        如何才能达到「现前地」的境界呢?这就要先成就「慧波罗蜜」,亦即「大圆镜智」。要修到心如明镜的境界,就要断「见思惑」——见解和思想上的疑惑。在修行道上,难免会有执着。比如:执着自己已修到某种程度,自认是个心地清净的人,因而与人隔离,认为对方是个受污染的人,多数人都会起分别心。其实,这样的分别心不能有,应当「境来照境,离境则清净」,这才是真正现前地的菩萨。
   
        心镜无杂染,才能观照其它的境与物。就如老式照相机的原理,一格底片上已摄入景物,如果没有把底片卷过去,下一次所拍摄的影像就会重叠。所以,一定要记得卷过底片,每张照片才能清晰明白。因此,过去的事,不要让它的影子留置在心中;才能时时清朗、没有人我是非的牵绊,这就称为「现前地」。
   
        要断惑、返璞归真,才能发出那分最清净无染的智慧,而没有染、净的差别:这就是智慧的明朗境界。我们都具有天真无邪的本性,但是每天累积来自社会的各种讯息,久而久之就变得很老练,这种「老练」,其实只不过是「世智辩聪」而已,应该回归纯朴的心境。
     
      大智若愚见真性
     
        有些人自以为懂得很多,听到别人在谈论一件事,对方还在说前面,他就赶快插嘴,要让人知道「你们所说的我都知道,我懂好多耶!」这样的人只是「聪明」而已,事实上缺乏圆融的智慧。我们学佛要学得「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人,总是沉着稳重的。人生的经验是用心听来的,听了再用心运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有才华、有智慧的人必然言行一致,让人信任肯定,这才是有修养的人。
    
        学佛,不应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否则真实的景象就无法照映出来,明净心灵——大圆镜智也无法显现;这就失去真诚修行的意义了。若是修到心镜能清楚映照生活万象而不起心动念,就能日日欢喜、心地清净,使智慧发光,并且把光芒照耀他人,进而达到「难为能为」的境界,也就是「现前地」菩萨的境界。境来照境,境离心净,不至于被迷惑!在六度之中称为「智慧」。大家若用心精进,必能日起有功。
           第七地 远行地

菩萨十地行,前面已谈到第六「现前地」菩萨。「现前」就是智慧现前,遇到任何境界都能一一判断分明,不会受人事纷扰而混淆自己的心地。前面六地,配合了「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远行地与方便波罗蜜
    
        第七「远行地」,则是成就「方便波罗蜜」,就是心和境接触时能观照得很清楚,但又「即境不染心」。
     
        心中若有所执着、烦恼,修行就不能轻安自在,也就无法再进步。就像自己绑着自己的脚,自闭于门户之内,因而无法体会外面的境界,智慧也就无法开启。
    
        学习佛法、成就佛道,必定要体会「方便法」,且要「施用方便」自如无碍:方便法是教化众生、成就道业的一种工具。这里说成就「方便波罗蜜」,波罗蜜是「到彼岸」的意思。比如我们若想从此岸到彼岸去,必须使用交通工具——船,才能如愿;船就是渡到彼岸的工具。
     
        我们要渡过烦恼河,不但要自度、还要度人。所以,我们要成就方便的智慧,也就是「方便波罗蜜」,要发大慈悲心,广度众生。
     
        「大慈悲心」不忍众生苦,是行菩萨道的工具之一,我常说「用慈施悲」,用宽广的爱心去服务遭受苦难的人,而且要切实力行「拔苦予乐」的工作;不要只在口头上说:「我也有爱心啊!看到病患在喊苦时,我也觉得很不忍心……」只说自己有爱心,却不肯付出行动去表达关怀,这又有什么用呢?一定要切实去做才行。
    
      用慈施悲的实践法门
     
        例如慈济医院曾有一位年老的患者,因为没有眷属来照顾,中午时想上厕所,就自己把点滴的针头拔掉,结果血管的针孔一直淌出血来:而他下床后又无力站稳,就跌坐在地上。
    
        那天,正好委员志工没有午休,一一到各病房再巡视,于是发现这位老人危急的情况。由于病人的体型高头大马,而委员志工却都是女性、身材又娇小,因此必须由好几位志工合力搀扶,好不容易才把老人安顿好。志工们抱持爱心而来,将良能发挥出去,这就叫做「用慈施悲」。可见方便的实践法门,源自这一分心——大慈悲心。
    
        地狱很苦,地藏菩萨抱持大悲的愿力,发愿到地狱救度众生: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世界」,观世音菩萨也发挥大悲心,不断地倒驾慈航来救度世人,这种大悲心就是发挥良能的推动力,由此众生才能得救啊!
    
        因此,要成就「方便波罗蜜」,必须发大慈悲心;立大悲愿,这就要先断烦恼障碍。什么烦恼会障碍我们付出呢?那就是执着于自修自了,在修行中有人会产生这种迷惑。
    
        譬如有的人会执着于修「声闻乘」,有的人则执着于「缘觉乘」,这二乘都是小乘。有的人认为修行要常常听经,才能开智慧、成就道业;或是必须找一个很清净的地方念佛,才像是在修行。若是这样,就是执着在声闻小乘行。
     
        也有人说:「既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只要有佛心,就与佛的智慧同等。只要找个清净的地方,体悟世间春夏秋冬的嬗替,观众生心理的生、住、异、灭,和身体的生、老、病、死的形态,万物一统皆是无常,由此细心观察就会开悟。」像这样的方式叫做「独觉乘」。  
     
        如果不能利益他人,只想利益自己,就算智慧再高,也只是一个独善其身、修小乘的行者。所以,若要成就菩萨行,就要先施行方便法,发大慈悲心、断除迷惑,这就需要教育。过去佛陀的教育,是从佛陀口中流露智慧法语,而后听闻者便「依教奉行」。
     
        现在的社会强调教育,而且科系愈分愈精细。但是学生毕业后,却不一定要选择本科系的工作。不像早期的学校教育,学了哪一科,踏出校门后就会从事相关的工作。虽然古代并没有建筑系,不过那时他们盖的建筑物,有些到现在都还很完整地留存下来。过去日据时代所造的桥和隧道,尽管有的已经八、九十年或超过百年,仍然十分坚固、安全。
    
        反观现在的土木工程都有专门的科系,但是,往往一座才造好没多久的桥,在经历一场台风或水灾之后,这座桥就被大水冲断了,那是为什么呢?
    
      专科与专心
    
        因为早期先民很专心地探讨「如何能做好那件工程」,所以他们具有充分的知识。现在却都是讲「专科」而不讲「专心」了。过去的人,从事每项工作时都很用心:而且要想学好任何一项技能,都得低声下气、好好地学;师傅怎么讲,学徒就很认真地学。他们非常尊重师傅,当学徒的人三年不能领钱,要不停地学习这件工作,还要在师傅家里打杂、专心忍耐,才能得到师傅的肯定,学到真正的工夫。
     
        而现代人只讲求「专科」,拿到文凭才有晋升的机会:若是没有文凭,不管他如何有心、做得多好,职位还是升不上去,这就是「舍本逐末」。所以,所做的工作也就难以尽善尽美。

菩萨十地行,前面已谈到第六「现前地」菩萨。「现前」就是智慧现前,遇到任何境界都能一一判断分明,不会受人事纷扰而混淆自己的心地。前面六地,配合了「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远行地与方便波罗蜜
    
        第七「远行地」,则是成就「方便波罗蜜」,就是心和境接触时能观照得很清楚,但又「即境不染心」。
     
        心中若有所执着、烦恼,修行就不能轻安自在,也就无法再进步。就像自己绑着自己的脚,自闭于门户之内,因而无法体会外面的境界,智慧也就无法开启。
    
        学习佛法、成就佛道,必定要体会「方便法」,且要「施用方便」自如无碍:方便法是教化众生、成就道业的一种工具。这里说成就「方便波罗蜜」,波罗蜜是「到彼岸」的意思。比如我们若想从此岸到彼岸去,必须使用交通工具——船,才能如愿;船就是渡到彼岸的工具。
     
        我们要渡过烦恼河,不但要自度、还要度人。所以,我们要成就方便的智慧,也就是「方便波罗蜜」,要发大慈悲心,广度众生。
     
        「大慈悲心」不忍众生苦,是行菩萨道的工具之一,我常说「用慈施悲」,用宽广的爱心去服务遭受苦难的人,而且要切实力行「拔苦予乐」的工作;不要只在口头上说:「我也有爱心啊!看到病患在喊苦时,我也觉得很不忍心……」只说自己有爱心,却不肯付出行动去表达关怀,这又有什么用呢?一定要切实去做才行。
    
      用慈施悲的实践法门
     
        例如慈济医院曾有一位年老的患者,因为没有眷属来照顾,中午时想上厕所,就自己把点滴的针头拔掉,结果血管的针孔一直淌出血来:而他下床后又无力站稳,就跌坐在地上。
    
        那天,正好委员志工没有午休,一一到各病房再巡视,于是发现这位老人危急的情况。由于病人的体型高头大马,而委员志工却都是女性、身材又娇小,因此必须由好几位志工合力搀扶,好不容易才把老人安顿好。志工们抱持爱心而来,将良能发挥出去,这就叫做「用慈施悲」。可见方便的实践法门,源自这一分心——大慈悲心。
    
        地狱很苦,地藏菩萨抱持大悲的愿力,发愿到地狱救度众生: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世界」,观世音菩萨也发挥大悲心,不断地倒驾慈航来救度世人,这种大悲心就是发挥良能的推动力,由此众生才能得救啊!
    
        因此,要成就「方便波罗蜜」,必须发大慈悲心;立大悲愿,这就要先断烦恼障碍。什么烦恼会障碍我们付出呢?那就是执着于自修自了,在修行中有人会产生这种迷惑。
    
        譬如有的人会执着于修「声闻乘」,有的人则执着于「缘觉乘」,这二乘都是小乘。有的人认为修行要常常听经,才能开智慧、成就道业;或是必须找一个很清净的地方念佛,才像是在修行。若是这样,就是执着在声闻小乘行。
     
        也有人说:「既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只要有佛心,就与佛的智慧同等。只要找个清净的地方,体悟世间春夏秋冬的嬗替,观众生心理的生、住、异、灭,和身体的生、老、病、死的形态,万物一统皆是无常,由此细心观察就会开悟。」像这样的方式叫做「独觉乘」。  
     
        如果不能利益他人,只想利益自己,就算智慧再高,也只是一个独善其身、修小乘的行者。所以,若要成就菩萨行,就要先施行方便法,发大慈悲心、断除迷惑,这就需要教育。过去佛陀的教育,是从佛陀口中流露智慧法语,而后听闻者便「依教奉行」。
     
        现在的社会强调教育,而且科系愈分愈精细。但是学生毕业后,却不一定要选择本科系的工作。不像早期的学校教育,学了哪一科,踏出校门后就会从事相关的工作。虽然古代并没有建筑系,不过那时他们盖的建筑物,有些到现在都还很完整地留存下来。过去日据时代所造的桥和隧道,尽管有的已经八、九十年或超过百年,仍然十分坚固、安全。
    
        反观现在的土木工程都有专门的科系,但是,往往一座才造好没多久的桥,在经历一场台风或水灾之后,这座桥就被大水冲断了,那是为什么呢?
    
      专科与专心
    
        因为早期先民很专心地探讨「如何能做好那件工程」,所以他们具有充分的知识。现在却都是讲「专科」而不讲「专心」了。过去的人,从事每项工作时都很用心:而且要想学好任何一项技能,都得低声下气、好好地学;师傅怎么讲,学徒就很认真地学。他们非常尊重师傅,当学徒的人三年不能领钱,要不停地学习这件工作,还要在师傅家里打杂、专心忍耐,才能得到师傅的肯定,学到真正的工夫。
     
        而现代人只讲求「专科」,拿到文凭才有晋升的机会:若是没有文凭,不管他如何有心、做得多好,职位还是升不上去,这就是「舍本逐末」。所以,所做的工作也就难以尽善尽美。

    
        由于有这样的教育文凭趋向,所以有些上班族虽然在工作上表现得很好,可是却还要「留职停薪」再进修,就是为了将来能有再晋升的机会。其实所谓的再进修,有时并不见得比他原本所知、所学的更专精。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却无法提起「披战甲、入沙场」的勇气,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现在的教育,应该要延续过去人们的那分专心,而不是只执着于文凭;只要专心学习,虽然是「方便」的教育,也会有所成就。教育并不仅限于学校,必须自小就从家庭环境中培养起。其实,童真时候的那分智慧,才是真正清净的智慧。
    
      童心如秋月
     
        赤子之心就如明亮的秋月,我们常会发现大人没想到的,都被小朋友们想到了。几年前,花莲有一次遭逢台风,在风灾过后,台中一位只有五岁多的小朋友,立刻打电话来问安。
     
        当时我正好出去勘灾,不在精舍。回来时听到这件事,心想:难得这位小朋友有这分爱心和关心,所以那天晚上我就回个电话给他。
     
        我就问:「郭镇元,你打电话找师公有什么事啊?」
     
        他回答:「师公,花莲不是有台风吗?」
     
        「是啊!」
     
        他随即用大人的口气说:「我跟您说,台风天,您少出去啊!」
     
        「可是我早上已经出去了,怎么办?」
     
        「您出去做什么?万一被台风刮倒了,怎么办呢?」
    
        「有很多人的房子都被水冲走了、没地方住,很可怜哟!」
     
        「哦,那您是出去救人啊?」
    
        「对啊!」
    
        「那您要早一点出去、早一点回来,不要摸黑回来喔!」
     
        「为什么不要摸黑回来?」
     
        「因为外面黑漆漆的,万一您跌倒了怎么办?」
     
        这就是赤子之心,也是他善解人意的智慧。他知道台风来时,不要出去外面;但是当他知道外面有很多人需要救助时,只好要我早点出去、早点回来,还担心我万一跌倒了怎么办?
    
        后来,三岁的小女孩「草莓」听了这个小故事,就跟妈妈说:「妈妈,您跟师公说好不好?请师公出门的时候带一支手电筒。」这也是她的善巧慧思。所以,童心就像月亮一样,那么温柔又能发出光芒。只要大人平时能以「用慈施悲」的心来教育下一代,便能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善解与纯真之爱。
     
        这也是「方便的教育;人人若有这分虽处于污浊、烦恼的环境中,却能不被薰染、又能发挥清明的智慧,这就称为「远行地」菩萨。
     
        所以,要达到「远行地」菩萨的境界,必定要有成就方便的智慧,也要发大悲心才行。要使我们的智慧有朝一日能光耀人间,必须选远离「独善其身」的迷惑与障碍,这就要时时用心、善用良能。
         未完  下一页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