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讲记·序品
济群法师
甲五、法会听众
乙一、声闻众
与无量大声闻众俱:一切调顺,皆是佛子,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戒善清净、趣求法乐;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捷慧、速慧、利慧、出慧、胜抉择慧、大慧、广慧、及无等慧,慧宝成就。具足三明,逮得一切现法,乐住,大净福田,威仪寂静,无不圆满;大忍柔和、成就无灭,已善奉行,如来圣教。
序品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前四种已经讲完,现在讲第五个方面的内容。这部分主要是介绍听众,这次法会的听众有二类,声闻众和菩萨众。为什么经中先说声闻,后说菩萨呢?根据《大智度论》讲有四个理由:一、常随佛:声闻众经常跟随在佛陀身边,通常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些人是佛陀的常随众。菩萨则不同,他们不一定常随佛陀。二、形同佛:在形象上声闻与佛一样,剃除须发,身披袈裟。菩萨众的身份多样,有的当国王,有的为长者,不一而足。声闻众形同佛,坐在佛的面前,在法会上显得很整齐。三、烦恼尽:声闻众的烦恼已经断尽成为罗汉,而一般菩萨则没有断尽烦恼。四、欲令亲受佛法,舍小向大:声闻众的智慧没有菩萨众强,让他们坐的时候靠近佛陀,佛直接给他们灌输大乘经典,令他们听闻大乘法之后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就佛果。因为以上四个理由,所以在经文中先讲声闻众后讲菩萨众。
“与无量大声闻众俱”,“无量”,指数量之多,参加法会的大声闻众有无量之多。“大”,声闻众中有大声闻与小声闻之分,证前三果的名小声闻,证四果阿罗汉的名大声闻,“大声闻众”就是指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他们听闻佛说四谛法而悟道,所以称为声闻。“众”是僧义,一人不能称僧,三人以上才能称为僧。“僧”,确切翻译应该是和合众,有高度团结和谐的和合众称为僧团,这可以从六和精神体现。六和就是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见和、利和。
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行动一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参加。寺院中每天过堂、上殿、布萨、结夏安居、自恣等,不参加就犯别众过,就是不和合的表现。这叫身和同住。
口和无诤。“诤”就是吵架。在一个僧团里共同生活,大家不能吵架,如果在佛法的理解上各有不同的观点或建议,可以提出来讨论,可以各抒已见,而不能为了一些枝末小事吵骂不休。
意和同悦。“意”指精神、思想。大家同住在一起,在思想上必须以善意的精神彼此相持,不能有敌意或恶意。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的,共同修行,共同了生脱死,共同弘扬佛法,共同广度众生。有这么多的共同理想和目的,应该把个人的得失统统抛开,这就是意和同悦。
所谓出家,一般人认为离开家庭就叫出家。所以很多人出家后,宗派观念、家庭观念都很强,师兄弟、师伯、叔、徒、侄等观念很严重。而真正出家,这些观念都不能有,不但要远离世俗的观念,同时还要远离世俗的习惯,要不然与在家人没有两样。假如出家之后照样有这样的世俗观念和习惯,那么僧团只能四分五裂,各拉帮派,谁也不买谁的账,这就不是意和同悦了。
戒和同修。戒指戒律,是僧人言行的准则。僧团中没有绝对的权威,即使佛陀在世时的原始僧团也没有说谁是领袖,大家都依戒律而生活。如果有人犯戒,僧团就集会,为他做羯磨法,集中大众一起来为犯戒者忏悔,对犯戒者进行批评,忏悔之后就清净安乐了。一个人做错事犯戒之后,心里就不会安宁,而忏悔以后心里没有了负担,就会活得很自在、快活。
僧团中大家都要持戒,根据佛陀在戒律中的规定,出家要五年学戒,不离依止。何谓五年学戒,不离依止呢?就是出家受戒后的五年之内,要跟着师父好好地学习、研究、修持戒律。师父是自己的依止师,一天到晚跟在师父的身边学戒,从行为上、思想上训练自己,通过五年的训练,才能够在僧团中独立生活,才会知道戒律中的开遮持犯,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所以在戒律中规定,一个僧人倘若不先学戒律,是不能学习经论的。因为戒是学佛修行最根本的基础,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这是一种修行的次第。
见和同解。见是知见、思想、观念。一个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在认识上有新的体会或觉悟,就要讲出来给大家听,和大家共同讨论,让大家都能得到这种新的体会和认识,和大家同受法乐,这样大家才能进步得更快。还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知道的佛法让别人也知道,让别人也能得到快乐,这就是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利指利益、好处。僧团中有什么好处、利益时应该大家均分,共同享受,如施主布施财物时,要平均分享。由上所说的六和精神可知,僧团是一个很民主、很和谐的团体。经中所讲的大声闻众,在六和上都已经做得很好了。
“俱”,指诸大声闻聚集在一起。声闻众的人格特点有十三种功德。如下文所说。
一、心善调顺功德。“一切调顺”,调顺有二义。由断除一切烦恼,心得自在,所以名调顺;能随佛语回小向大,发菩提心,也叫调顺。想要得自在,先要调节好我们的心。凡夫众生无始以来之所以流转生死,就是因为心没有调伏好,所以有那么多的妄想执著,活得很痛苦。可以说,整个学佛修行的过程就是调伏心的过程。在《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这个道理。大声闻众已把心调好,把烦恼断尽,所以过得安详、自在;历代的祖师大德也是这样。所以对他们来说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过得特别地安详、宁静、自在。
二、绍隆佛种功德。“皆是佛子”,“佛子”指佛陀的弟子,包括两种人:一是随佛出家、闻法得道、从佛口生、从法化生的声闻众。大声闻众成就的业道称为圣道,圣道从佛陀的教法--四谛、三法印的力量中产生,所以说他们是佛子。二是菩萨,因为菩萨将来也能成佛,继承如来家业,弘扬佛法,转大法轮,所以也称为佛子。经中所讲的佛子虽然指声闻,但他们已回小向大,将来能继承如来家业,而且已经证得圣道,所以说他们是佛子。
三、心慧解脱功德。“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什么叫心善解脱呢?这是相对心不解脱来说的。凡夫的心没有得解脱,因为凡夫有种种烦恼。烦恼是扰乱义,能扰乱内心的宁静就叫烦恼。烦恼一词在经文有多种名。一名盖,众生的心性本来清净光明,但被烦恼所覆盖,清净失去了,光明也显不也来,所以烦恼就名盖;二名垢,垢即不净,心性本来干净,但被不净的烦恼掺杂进去,心性就混浊了,所以烦恼也叫垢;三名缠,众生的心性被烦恼缠缚,如同被绳索缠住一样,不能解脱,所以烦恼也叫缠;此外,烦恼还有障、缚等名。烦恼使我们内心失去宁静、清净、安详、自在,从而造业感果,流转生死。大声闻众则彻底断除了烦恼,解脱了烦恼的系缚,不为烦恼所缠,心里安详、自在,得善解脱,所以名心善解脱。
什么叫慧善解脱呢?慧指知见、思想。一个人在没有学佛前的思想往往是不正确的。知见有五类:1、身见:执身为我。过去中国佛学院明真法师写过一篇《身非我论》的文章,专门讨论色身不是我的问题。一个人最亲近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身体只是五蕴和合的假体,并不能代表我。但是一般人却执着身体是我,是我所有,所以人的一生都在为这个身体而奋斗,劳碌奔波,做五蕴和合色身的奴才。2、边见:执断执常称为边见。认为一切都是实在的,永恒不变的,这是常见;认为人死如灯灭,属于断见。外道执有个实在不变的真我也属于常见。3、邪见:拔无因果属于邪见。有人认为为善为恶没有因果报应,不管是好事、坏事,做了就算了,这就是邪见。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丝毫不爽。4、见取见:把前面几种错误的见解认为是正确的,这种见解就叫见取见。5、戒禁取见:持不正确的戒律。如有的外道持牛戒,学牛吃草,认为做到像牛一样就能得到解脱;还有的外道持狗戒,狗吃大便他们也吃,认为这样就能解脱,就能升天。其实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些观念纯粹是错误的思想观念,所以学佛的人首先要树立正见。在八正道中第一个就是正见。所有的修行都要在正见的指导下,才能成就正果。
大声闻众在智慧见解上已经很正确了,已经没有任何错误的观念和见解,所以说慧善解脱。
四、戒善清净功德。“戒善清净”,要想了脱生死,就必须严持净戒,不去犯戒,就是戒善清净。或者说犯了能忏悔,忏悔则清净。大声闻众持戒清净,就是最微细的小戒也不会犯,所以名戒善清净。
五、求法乐功德。“趣求法乐”,“趣”指趣向,“求”即追求,“法乐”是对真理、禅定的体验。大声闻众所追求的是佛法的快乐。佛法的快乐包括对真理的体验,对禅定的体验。平常人追求外在身心刺激的五欲之乐--财、色、名、食、睡。大声闻已经认识到五欲之乐是不彻底、不究竟的,所以他们不去追求五欲之乐,而去追求法乐。
出家人应该追求的是出世间的法乐,远离红尘世间的五欲之乐。法乐不容易得到,因为它们的功效无法立竿见影,必须经过长时间好好地用功修行,慢慢地就能或多或少体会到一些法乐。假如不好好修行,出世间的法乐得不到,世间的五欲之乐也享受不到,岂不是两头俱失?
六、闻持积集功德。“多闻闻持,其闻积集”,“闻”,听闻佛法,不止听一次、二次,而是经常听,乃至佛陀每次法会都去参加,这叫多闻。“闻持”,经常听,听了之后不会忘记,这就是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对听闻到的佛理,越听得多,积累越多,乃至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力量,把佛法的世界观变成自己的世界观,把佛法的人生观变成自己的人生观,以佛法指导自己的行为。再进一步佛法是我,我就是佛法,佛法与我融洽成一体。假若学习佛法之后,佛法还是佛法,自己还是自己,烦恼、习气、毛病,一点也不改,我行我素,那么佛法就没有起到作用。所以,学习佛法就是要多闻积集,多闻熏习,让佛法的种子深深的种在阿赖耶识中,让佛法在生命中形成具大的力量。
整个学佛的过程就是心理革命的过程,就是有漏和无漏斗争的过程。学习佛法开发无漏种子,灭除有漏种子。凡夫流转生死有种种痛苦,经过佛法的多闻熏习,开发无漏种子,一旦无漏种子现行之后,那么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有漏种子彻底地铲除掉,这样才能出离生死苦海。处在凡夫阶段,无漏种子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比如一般人生活在感情和理智的矛盾之中,如果一个人的感情力量大,那么他的理智很难支配感情。平时我们也知道发脾气很不好,但是事到临头,依然故我,脾气照发,这就是理智薄弱的表现。为什么会理智薄弱呢?因为理智的本身就是慧,慧力薄弱是由于缺乏定的力量。如果有了定和慧的力量就可以把感情净化,把感情升华。假如仅仅有慧而没有定,那么这种慧就变成狂慧了。像有的人经教虽然学得很通,但烦恼仍然非常重,这是没有定力的原因。感情是由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情绪所形成的,已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根深蒂固,所以当感情产生作用时,其影响力非常大,因此我们要用定慧的力量加以排除。而定慧之力来源于学修佛法。
七、三业随智功德。“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思”即思维,“善思所思”即是如理作意思维。学了佛法就要按照佛法如理作意思维,这在修学佛法中非常重要。八正道之二就是正思维,即根据正确的知见去思考,而不是胡思乱想,这就是如理思维。
“善说所说,善作所作”,在说话、语言等方面要符合佛法,要说利益众生的话,这才叫善说。凭着个人的感情、个人的私心所说的话就不叫善说了。“作”指行为。在行为上要依照佛法如理如法地去做。儒家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作”。学习佛法也是这样,不符合佛法的东西不要去看,不符合佛法的话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符合佛法的事不要去做,这样,我们的行为才会做到如理如法,这就是修行。
说到修行的问题,什么叫修行?行指行为,行为包括身口意三业。所谓修行,并非仅仅把自己关在房间打打坐、拜拜佛,上两堂殿、过过堂就叫修行了。真的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怎样约束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净化自己,所以禅宗的修行是“道在日常生活中”,让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真理,因为真理遍一切处。
八、诸慧差别功德。“捷慧速慧、利慧出慧、胜抉择慧、大慧广慧、及无等慧、慧宝成就”,这是介绍声闻乘智慧特征。“捷慧速慧”,捷即敏捷,速即快速。声闻乘的智慧在判断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马上知道好坏、是非;别人提出问题时能立刻回答对方的提问,这种智慧就叫做捷慧速慧。“利慧出慧”,“利”即锋利,“出慧”指出世间的智慧,即无漏智慧。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声闻乘能够以出世间的无漏智慧很锋利、很仔细、恰到好处地分析出来,而不是马马虎虎、粗心大意、似是而非。“胜抉择慧”,胜即殊胜,抉择是一种判断,是对无漏法的一种体证。无漏智亲证真如的智慧名胜抉择慧。“大慧广慧”,大指所了解的范围很大,广指所了解的面积很广。阿罗汉的智慧又大又广。“无等慧”,阿罗汉的智慧超过前三果的智慧,这种智慧在声闻乘中是最高的,故称无等慧。“慧宝成就”,声闻乘已成就了种种智慧,所以称为慧宝成就。
九、具足三明功德。“具足三明”,声闻众已具足三明,讲三明之前首先要知道六通,因为三明与六通有关系。六通是:一神足通。足就是脚,神足非一般的脚,神足就是走路特别快,非一般的凡夫众生的脚程可比。比如从厦门到北京,有神足通的人只一念间就到了,这就是神足通的功用。二天耳通。耳指耳朵,能听到很远的音声,比如说,人在中国,而美国人在讲话他都能听到。三他心通,能知他人心里的所想所思。四天眼通,眼就是眼睛,天眼能见到远方的事,人在房间里,虽然隔着墙,但是他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而不受墙的限制。五宿命通,能知道自己以及他人前生后世的因缘事迹。六漏尽通,漏即烦恼,漏尽即烦恼断尽了。六通中的前五通是佛教和世间共有的,佛教所特有的是漏尽通。许多人说到神通总是不屑一顾,其实佛教徒有点神通还是很好的,有了神通度众生就更容易,更方便。比如佛陀每次说法前都是放光动地,显显神通,这么一来信徒一下就信服了。
六通的后三通--天眼、宿命、漏尽三种又称三明。具足三通就是具足宿命、天眼、漏尽三通。明与通有什么区别呢?“明”不但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明”不但要知道某种现象,而且还要知道这种现象的来龙去脉。如果仅仅知道事情的表相,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叫通。明比通来得更彻底。
十、现法乐住功德。“逮得一切现法乐住”,“逮”是到,“现”即现在、现生、现世,“法”指佛法,“乐”即快乐。这句的意思是说大阿罗汉在现世中已经得到佛法的快乐,因为他们已经亲证真理,断尽了所有的烦恼,又从禅定中得到快乐,从佛法中体验到真理的快乐。所以,真正学佛所得的受用并不是只论来生,而是现生就能从佛法中得到受用,得到佛法的快乐。
十一、胜净福田功德。“大净福田”,“大净”即彻底地清净,因为阿罗汉已经断尽烦恼;“福田”,大声闻人是人世间最好的福田。田是种植谷物的埸所,农民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就能收到丰硕的果实。同样,世间上的人如果要培植福报,只要供养大声闻乘人,就能获得很大的福报,所以说阿罗汉是人世间的福田。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太婆,家里非常穷,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所以她很痛苦,就想去投水自杀。临自杀时觉得很伤心,就痛哭起来。这时,碰巧大目犍连尊者路过,就问她为什么哭,老太婆把事情的原因告诉了尊者。尊者说:那没有关系,可以把你的贫穷卖给我。老太婆惊奇地问:贫穷还可以卖吗?尊者说可以卖,并告诉老太婆,供养三宝就是一种卖贫穷的方法。老太婆说我现在一贫如洗,拿什么供养三宝呢?尊者说这好办,你拿我的钵到河里装一钵水供养我就行了。老太婆依尊者之言而行,改变了贫穷的命运。
众生供养三宝的功德是很大的,好比播种之后必有收获。但田园有的很肥沃,庄稼种下去长得很好,有的穷乡避壤,土地贫嵴,没有肥料,种子播下去也得不到好收成。供养也是这样的,供养阿罗汉就像在肥沃的土地里播种一样,能得大福报。而供养别人所得的福报之大小就要看受供养的人是否有道德、有修行。供养有道德的人功德就大,否则,就小。总之,供养所得之福报会因为受供的对象不同而不同。《四十二章经》中说:“佛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持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
当然,这只是从供养的对象而论,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供养。《大智度论》中记载有一个故事:有人供养佛陀一钵饭,佛把饭给饿极了的狗吃。谁的功德大呢?当然是佛陀的功德大。因为佛陀没有分别,而且佛陀的发心没有限量。而那人的发心有限量,又有分别心。所以,大凡做任何一件事,无分别地发大心去做,所得的功德将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四十二章经》说:“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一个人发心供养时能做到三轮体空,平等而无分别,那么,不管供养什么人,所得的功德不可限量。佛法的深奥之处就在这里,学得好处处圆融无碍,学得不好处处都是障碍。
十二、威仪寂静功德。“威仪寂静,无不圆满”,“威仪”指外在的行为、形象,阿罗汉把烦恼的因素都断除了,所以表现在外的行为显得很宁静、安详、自在,没有缺陷,行住坐卧看不出有任何缺点,所以说威仪寂静,无不圆满。
十三、忍辱柔和功德。“大忍柔和,成就无减”,“忍”就是忍辱,证得阿罗汉的圣人能成就忍辱。比如说在修道过程中,不论是来自生活上的艰苦,还是环境上的恶劣,乃至人为的谩骂、毁谤等,都能泰然处之。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假名不实在,把逆境不当作一回事。不要说阿罗汉,儒家的颜回也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对坚苦的环境充满着快乐,觉得很愉快。不像凡夫稍遇逆境就烦恼重重,满腹委屈。所以一个人失意时,如果不能改变外在的环境就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环境,一旦思想境界提高了,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活得很自在。所以阿罗汉的忍辱是大忍柔和,做到对一切人不发脾气,很柔顺、祥和,不给人难堪,在忍辱方面的成就很高,所以称为“大忍柔和,成就无减”。
“已善奉行,如来圣教”,“善”就是很好。大阿罗汉们已经能够很好地、如实如法地根据佛陀所说的言教去行持,他们真不愧为佛的好弟子。
未完 下一页
转自《济群法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