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站在佛的高度看世界

--黄念祖老居士著述学习体会

李学愚

两千多年以前,释迦牟尼曾经预言:末法时代的众生业重、障深、慧浅,难以度化。今天,我们要想达到佛的境界,成就佛的果德,与释迦牟尼那个时代的人相比,注定要多付出千百倍的努力。这是我们生存的时代和环境条件所决定的,是我们自身的业力所造成的。但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而不去实践,不去修行。
  俗话说, "说得千万,不如行得一步。"世界上不管什么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然后才能成就。天上没有掉馅儿饼的好事。做,就要从当下做起,从自身做起,用佛的言行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要站在佛的高度和广度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那么,什么是佛的高度和广度呢?黄念祖老居士在其著述中曾多次提到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佛的高度和广度。"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仅是《华严》的要义,也是所有佛教经论所宣讲的要义。今天,我们大家坐在这里一起学习研究黄老居士的著述,探讨老居士的净土思想,我认为这就是黄老居士净土思想的核心。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观经》)、"只这心心心是佛"(布袋和尚)……这是千佛万祖、往圣先贤所共证的境界。那么,什么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呢?对于这句话,我们又当如何去理解和把握呢?黄老居士讲得比较详细,下面我想分几个层次来说明。
  首先,让我们从 "心"入手去进行观察思考。"心"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心"有很多很多的表象。从时间上分,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等等;从感情上分,有爱心、嗔恨心、嫉妒心、亲近心等等;从好恶上分,有贪心、喜心、偷心、花心、偏心、我心、他心、欺心、野心等等;从佛教的角度分,有慈心、悲心、菩提心、凡夫心等等;……乍看上去,这些个"心"千奇百怪,杂乱无章,简直就无任何规律可循。但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个"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依附性,就是说它们都是在依附于一定的外界形态的情况下产生的,离开了可依附的外界形态,它们便一刻都不能生存。这些外界形态,长期以来一直储存在我们的大脑当中,以概念的形式存在。当大脑皮层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时,对应的概念就会被激活,而成为某一种"心"。譬如,朋友过生日,打电话请我去某某饭店吃饭,当这个信息以声波的形式通过我的耳朵传达到我的大脑时,储存在我大脑中的所有与朋友、生日、饭店、吃饭相关的概念都会被激活,转瞬之间,一大堆"心"便产生了:朋友是男的还是女的--"男女心",是穷的还是富的--"穷富心",老的还是年轻的--"老幼心",胖的还是瘦的--"胖瘦心",关系比较好还是一般--"亲疏心",他喜欢什么礼物--"好恶心",饭店在什么地方--"方位心",他为什么要请我--"功利心",我什么时间去合适--"时间心",……。其实,这些"心"与"朋友的生日宴"这件事没有任何的关系,它只是我们大脑中的概念,被"朋友的生日宴"这个信息活化了的一种形式。"心"只是被活化了的概念,有多少概念就有多少种"心"的表象。当活化进程被中止或概念被剔除时,"心"就会随之而消失。今天,一些临床的例证已经证实,一个因脑外伤而丧失了记忆的人,不会对自己丈夫、妻女和生活中曾经有过的任何关系做出任何的反应,他对世界会变得一无所知。因为,这些个"心"无法离开概念独立存在,所以它并不是"心"的本体,释迦牟尼称之为"妄想"。
  "心"的本体完全是独立存在的,它不受任何概念形式的制约。就像我们不受任何衣服的制约一样,穿衬衫的是这个人,穿羊毛衫的是这个人,穿烂皮袄的还是这个人。它就是它,自自然然,活活泼泼,"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金刚经》),"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乃至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心经》),它不是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东西。不是"空",也不是"有";不是"轮回",也不是"涅槃";不是"佛",也不是"众生";……甚至连这个"心"也不是。它无法用任何事物来比对,也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它就是释迦牟尼所证的那个"如来智慧德相"(权说)。当佛祖释迦牟尼证到这个"如来智慧德相"时,一切的"心"("妄想")都没有了,一切的分别执著都变成了"如来智慧德相",你的心、我的心、好的心、坏的心、这个心、那个心、能知的心、所知的心……统统都是"如来智慧德相",心从现象回归到了它的本体,没有任何差别了,"烦恼即菩提"。这就是"心"的无差别。
  "佛"又是什么呢?它是梵文"buddha"一词的音译,是佛祖释迦牟尼用来表示"如来智慧德相"显露时状态的一个符号,翻译成汉文的意思是"清净正等正觉"。我觉得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汇集本的这个经题取得好,"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恰好表达了这个意思。超情离见,一切即一,不生不灭,不可比量,无有穷尽,"和而不流,孤立而不倚"(《中庸》),寂然常照,无偏无私,平等不二,如阳光普照大地。用藏传佛教的解释,叫做"二障清净,二智圆满"。二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二智就是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当这个"如来智慧德相"显露之时,一切的障都清净了,一切的智都具备了,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所以"佛"又叫"正遍知""世间解"。
   既然 "如来智慧德相"是"心"的本体,这个"如来智慧德相"又叫作"佛","心"与"佛"指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如来智慧德相"。所以说"是心是佛"。这个"如来智慧德相"从哪里来的呢?是一切众生所"皆具"的,从众生哪里来。我们无论处在众生的状态下,还是处在佛的状态下,"如来智慧德相"都是同一个东西,就跟放在盆子里的鸡蛋和放在鸡窝里的鸡蛋没有差别一样,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下面我们引用黄念祖老居士的话来作进一步的说明:
  "《心经》大家熟,正好互相印证。经中一切皆无,无智无得,故云"无所得故",但最后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嘛!这里也是如此。生灭灭了之后,是"寂灭现前"。是"超越世出世间",得到两个"殊胜"。一个"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向上说,和诸佛本来明妙的大觉之心相合,与佛同体。又"与佛如来同一慈力",跟佛如来同样的大慈大悲的力量。与佛同用,大士所证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理体。故本心上合诸佛下合众生,所以我跟六道一切众生也是同心同体。(《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举要》)
  《华严经》说: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当人本心与佛无别,若能了达现前之念即是实相,亦即了达当人之心即是佛心,心佛两者毫无差别。若能了达即是实相般若。若能观照现前一念,虽是水上生波,但全波无不是水,凡有动念何非实相?这即是观照般若。(《心经略说》)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就是佛悟道证道时第一句话。这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证,证明一切众生本有大光明大安乐的本体妙用……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从他的大光明藏中所流现的,给我们众生的一个大安乐法门。也可以说,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典,都是这一句话的注释。所以,现在将来一切众生都依这一句话而得度脱。……一切众生都跟佛一样,同有这个智慧德相,彼此是平等的。佛就是已经彻底觉悟的人,我们在坐的任何一位是还没有完全觉悟的佛。彻底平等,所以《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心,和佛,和众生,无有差别。……所以我们的法身同诸佛的法身是没有分别的。(《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从黄老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是法身的境界,是在法身的层面上说的,是法身显露之后的果德,是"如来智慧德相"的真体妙用。换句话说,就是站在佛的高度看世界。我们只有站在同佛一样的高度,才能见到这样的境界,才能知道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的差别,所有的人都一样,都是佛的法身,大家都不以财富、地位、官阶来论长短,无所谓好人坏人,也无所谓你高我低,无所谓得,也无所谓失,大家同气相求,相互之间和睦相处,没有任何的隔阂和介蒂,没有贪婪与怨恨,没有争论与斗争,没有意见和分歧,没有野蛮与杀戮,……所有丑恶、妄念、劣行都见不到了,大家都发一个愿,一个殊胜的愿,愿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的众生--动物、植物,山河大地,都能住到这样的境界。
  这个站在佛的高度发出来的愿,就是菩提心,发这样的胜愿,就是发菩提心,就是经中所说的 "与众生同一悲仰"。菩提心,就是清净心,就是佛心,就是觉悟心,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它的实质就是大慈悲、大智慧、大方便、大力用。发菩提心,就是要扫除一切"妄想执著",去发现"如来智慧德相"。这个菩提心愿,就是《无量寿经》中法藏比丘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的核心。这个愿的最后境界,就是法藏比丘圆满正觉之后,为我们示现的净土--西方极乐世界。
  下面我们引述经论中的文字来加以印证:
  如来微妙色端严,一切世间无有等,……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如是愿心永不退。法藏比丘说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欲令我作佛时,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诸天人民及蜎蠕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彭绍升居士《无量寿经起信论》释曰: "法藏云:'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当知无上正觉,一切愿王从此出生,一切净土从此建立。才发此心,极乐庄严一时具足,故曰:'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剋果,何愿不得。'所以者何?一切法不离自心故。"(《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唯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世自在王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尔时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于彼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圆满五劫,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所摄佛国,超过于彼。……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由上可见,法藏比丘,从发愿,到成就庄严佛土,经历了很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按经中所说,就是一心发愿, "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圆满五劫"。五劫,如果按最小的四分时的方式来计算,就是两千一百六十万年。这是一个相当长相当长的时间。法藏比丘经过了这样一个长期不懈的努力修行之后,终于明白了世自在王如来向他示现的那个真理--"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二十一俱胝佛土,其功德庄严,就跟一个佛刹一样。二十一俱胝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就是二十一亿,二十一亿佛土的功德庄严就跟一个佛刹一样。(藏文本是八十一千百那由他俱胝佛土,如果换算成现在的单位就是8100000000000000亿)。这正是《华严经》中"一多相容"的境界。法藏比丘将二十一亿佛土的功德庄严纳于一佛土中,成就了极乐世界的种种功德庄严。因此,真歇大师云:"净土不离众生心,是三无别;极乐遍在一切处,举一全收。……见一佛即见十方诸佛,亦见九界众生。微尘刹海,十际古今,一印顿圆,了无余法矣。"一个极乐世界,可以包含所有的净土;一个阿弥陀佛,可以代表十方诸佛。它就是众生和佛共有的"智慧德相"。除此而外,再没有其他的佛,也没有其他的净土了。"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这个境界,也正是藏传佛教密宗"大圆满"、"大手印"和"大中观"的境界。即如印光大师所说:"念佛之人,举心动念,常与佛合,则律教、禅、净,一道齐行矣。"
  佛祖释迦牟尼宣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向众生开解 "智慧德相",引导众生离开妄想执著,"住于真实之际"。所以,这八万四千个法门是"法法平等",每个法门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法",梵文叫"ddharma",意思是"本然",本来都说的是一个东西,都是"智慧德相",哪有什么不同?
  黄念祖老居士在《佛法的基本要径》这篇文章的一开头就告诉我们: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欲证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圣教,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先有正见,才有正修。"什么是"正见"呢?就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时所发现的这个真理--"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禅、净、密三法一味",就是"见一佛即见十方诸佛",就是"一真法界",……。只有树立这样的正见,佛法的修证才有基础。

2007年9月28日

转自《圣水寺》 返回目录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