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清净慧!如螺贝上鲜白色性,不易施设与彼螺贝一相异相。如螺贝上鲜白色性;金上黄色,亦复如是。如箜篌声上美妙曲性,不易施设与箜篌声一相异相。如黑沉香上有妙香性,不易施设与彼黑沈一相异相。如胡椒上辛猛利性,不易施设与彼胡椒一相异相。如胡椒上辛猛利性,诃梨涩性,亦复如是。如蚕罗绵上有柔软性,不易施设与蚕罗绵一相异相。如熟酥上所有醍醐,不易施设与彼熟酥一相异相。又如一切行上无常性,一切有漏法上苦性,一切法上补特伽罗无我性,不易施设与彼行等一相异相。又如贪上不寂静相,及杂染相,不易施设此与彼贪一相异相。如于贪上,于嗔痴上,当知亦尔。
佛陀用十种比喻进一步说明胜义谛与世俗谛是非一非异的关系。
(一)螺贝白色喻。“如螺贝上鲜白色性,不易施设与彼螺贝一相异相。”佛对善清净慧菩萨说:比如螺贝上的白色,白色从螺贝上显现出来,螺贝与白色的关系非一非异。螺贝是自相,白色是共相,有很多东西都是白色的,像白马、白米等等。如果说白色与螺贝是一,那所有白色的东西都成了螺贝了,所以说非一;如果说它们是异,白色的共相又显现在螺贝的自相上,离开自相,白色的共相不能独存,所以说非异。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说它们是一是异都不对。
(二)黄金黄色喻。“如螺贝上鲜白色性;金上黄色,亦复如是。”如螺贝白色喻一样,黄金上的黄色与金的关系也是非一非异的关系。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关系也是这样。
(三)箜篌声曲喻。“如箜篌声上美妙曲性,不易施设与箜篌声一相异相。”箜篌是一种乐器。箜篌乐器与其所发出的美妙声音一样,彼此的关系不能说是一,也不能说是异。如果说它们是一,那么箜篌乐器应该有自己有声音,不需要人弹奏就能发声,但是它必须有人弹奏才能发出声音,说明乐器与乐声不是一个东西;也不能说它们是两个东西,否则,离开箜篌哪里去找箜篌的声音呢?可见,它们是非一非异的关系。胜义谛与世俗谛就是这样的关系。
(四)黑沉妙香喻。“如黑沉香上有妙香性,不易施设与彼黑沈一相异相。”黑沉香即檀香。檀香与其所发出的香味不能说是一,也不能说是异。沉木是木头,妙香是香味,不能说木头就是香味,因此不能说它们是一;但也不能说它们是异,香味不能离开檀木而独有,所以说它们是非一非异的关系。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关系就是这样的道理,既非一亦非异。
(五)胡椒辛味喻。“如胡椒上辛猛利性,不易施设与彼胡椒一相异相。”胡椒即辣椒。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关系就象辣椒与辣味的关系一样是非一非异的。尽管辣味不是辣椒,但辣味并没有离开辣椒,辣味不能离开辣椒而单独存在,因此说它们是一是异都不对。
(六)诃梨涩味喻。“如胡椒上辛猛利性,诃梨涩性,亦复如是。”诃梨是印度一种药果,果味酸涩。如同“望梅止渴”,看到它就会流口水。诃梨果和酸涩味的比喻与胡椒辛味喻相同,也可以说明胜义谛与世俗谛非一非异的关系。
(七)绵与柔软喻。“如蚕罗绵上有柔软性,不易施设与蚕罗绵一相异相。”蚕罗绵是我国产的一种绵,十分柔软,这种柔软性是蚕罗绵上所独具的,离开蚕罗绵就没有这种柔软性可得,所以说非异;而柔软性又不是蚕罗绵,所以说非一。胜义谛与世俗谛也是非一非异的关系。
(八)熟酥醍醐喻。“如熟酥上所有醍醐,不易施设与彼熟酥一相异相。”熟酥是一种奶制食品。印度人制的熟酥很讲究。他们把奶提炼成酪,然后提炼成酥,酥加以提炼变成熟酥,将熟酥再加以提炼变成醍醐。在这些不同种类的奶制食品当中,醍醐味道最美。它超过熟酥的味道,但醍醐是从熟酥提练出来的,离开熟酥就没有醍醐,虽然熟酥不是醍醐,二者是不一不异的关系。胜义谛与世俗谛也是这种关系。
(九)理事一异喻。“又如一切行上无常性,一切有漏法上苦性,一切法上补特伽罗无我性,不易施设与彼行等一相异相。”行,迁流变化义,指有为法。有为法上的无常性,有漏法上的苦性,一切法上的无我性。他们的关系是非一非异的。
(十)烦恼性相喻。“又如贪上不寂静相,及杂染相,不易施设此与彼贪一相异相。如于贪上,于嗔痴上,当知亦尔。”贪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不寂静相。贪等烦恼是扰乱内心宁静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些烦恼,内心就会安详、自在,当烦恼一来,人就不得安宁,不得自在。第二个特点,染污相。凡是烦恼都是染污的,贪、嗔、痴等是烦恼的毒素,人一产生烦恼就会变质,本来清静的心就变得不清净了。
不寂静相或染污相都是烦恼特征的共相,但不能说不寂静相或染污相与贪是一个东西,假如说它们是一个东西,那么贪、嗔、痴等烦恼的自相就分不出来了;也不能说他们是两个东西,因烦恼的共相是建立在贪、嗔、痴等自相上的,所以说他们的关系是不一不异的。
根据以上十种比喻的道理,应该知道胜义谛相与一切行相的关系是非一非异的。这种解释的方法用因明的三支比量列出来,就是:
宗:胜义谛与诸行相非一非异
因:是一则犯三过;是异则犯五过等
喻:如螺贝等十喻
如是善清净慧,胜义谛相,不可施设与诸行相一相异相。善清净慧!我于如是微细、极微细,甚深、极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超过诸法一异性相,胜义谛相,现正等觉,现等觉已,为他宣说,显示开解、施设照了。
佛陀对前文作了一个总结,告诉善清净慧菩萨,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根据上述的道理,应该知道,胜义谛相与一切行相的关系,不能说是一,也不能说是二,彼此之间的关系是非一非异的关系。
胜义谛相的道理太微细、太难掌握、太难证得了,它超过了一、异的概念。尽管这样,佛陀还是证悟到了,并且把胜义谛相的道理开解、显示出来,用名言概念安立种种方便加以说明,让我们也能明明了了地理解它,也能像佛陀一样证得它。
乙四、颂文结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行界胜义相,离一异性相;若分别一异,彼非如理行。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
法会进行到这个时候,世尊又用重颂的形式,把胜义谛相与依他起相非一非异的关系,重新归纳说了一遍。
“行界胜义相,离开异性相;若分别一异,彼非如理行。”行界,指迁流变化的有为事相,即是依他起相。有为事相与胜义谛的关系,是非一非异的。假如有人认为它们是一,或是异,毫无疑问,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众生很可怜,由于愚痴、无知,执著一切现象为真实,被这些假相迷惑、束缚住了。不但被假相系缚,而且为境所转,生起种种贪、嗔、痴、爱、恨等烦恼,长期沉溺在生死苦海中,苦不堪言,不得解脱。世尊苦口婆心地叮嘱我们:你们要修止观、参禅;要真修、实修,才能通过定慧的力量得到解脱。因为定能发慧,有了无漏智慧之后就能断除烦恼,认识胜义谛了。
学习教理也是一种慧,但这种慧是没有定的慧,是一种狂慧,根本没有力量。当情绪发起,烦恼产生时,一点作用都发挥不出来,无法使心安静下来,所学的教理派不上用场。就算多少能用得上,但力量不大。所以要勤修止观,由定发出的慧才有力量证得无漏智慧,见到胜义谛,这样才可以永远得到解脱。
转自《济群法师主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