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独影意思懂了,独影境,啊。
还有个叫“带质境”。带质境分两种,有“真带质”与“假带质”。真带质是什么呢?
依第八阿赖耶识,整个的山河大地、我们这个身体、宇宙万有的——真带质。
什么是真带质?我们这个生命怎么来的?因为依业的果报,业力所生,带了我们四大这个身体。这是真带质。
所以你说我这个身体生来怎么这么多病?我的脑筋怎么那么笨?你既然学佛,你要追究三世因果,你前生不肯去用心、不肯去参究。或者现在迟钝一点,慢慢开发了就懂了嘛!这是带质来的。所以每个业果不同,所带的四大的质就不同。
第八阿赖耶识山河大地,像我们众生的共业,这个世界——我们的阿赖耶识的共业所形成的,是我们的真带质。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同等愿力、同等修持的造成了西方极乐世界。药师如来的世界是药师佛的那一种同等愿力、同等的修行、愿所造成的那个共业的世界。这些就是真带质。
真带质,阿赖耶识作用、种子,种子造成了那个现行,种子造现行。
要注意哦!这个名词:种子造这个现行,现在的现象、这个行为。所以我们人生的过程,一切的遭遇,那么种子变成现行这个业报。现在这一生的作为,带给来生的现行跟未来的种子。所以种子变现行,现行变种子。
还有个假带质是个什么意识境界呢?唯识上讲——意识境界。譬如我们走夜路,或在黑暗的地方,如果我们摆一个扩音器在这里,假设进来是黑的,突然我们门一开进来,一进来,不知道这个地方的环境,一看不得了!那个台子上有个菩萨的手有个魔鬼的手,唉哟抓我!——这是幻境,就是说,独影境、非量的境界就出来了。这种独影、非量的境界、这种非量的境界出来了——假带质来的。把茶几看成老虎。
就是我也经常讲我有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我以前(民国)三十九年在基隆住,有一天夜里——那个时候建筑都不是这样,有两个热水瓶摆在那儿。我一个小老弟给我当会计主任的,跟着我,两个床睡觉。那个时候的床是随便一个木床竹床,都摇动的——睡到半夜,我正在打坐完了躺下去睡,——哎?我怎么听到他的床“嘎嘎嘎……”很有规律的“哒哒哒……”我听一下,干什么呢?我越听越不对,我就叫他,“喂!某人!”灯都关了,黑的。我听他牙齿都在战抖,我想不得了了!不要得了什么急病吧?我拼命叫某人某人,他说:“哦!哦!”我问什么事?他说“有鬼啊!有鬼啊!”我问鬼在那里呀?压到你了?“没有啊,你看,鬼在叫啊!”我说在哪里呀?我一听,哦,是有个鬼叫,“嘘嘘嘘……咝咝咝……”,是很吓人。我听了半天——我平生有个愿望,我说有鬼你就要给我看看哪!我想这下好,有机会看到了!听了半天——鬼在哪个方向?格老子非把他抓住不可!后来啊,我终于听晓得了这个鬼在哪里,我“啪嗒”一下把灯打开,我说:我来,抓到鬼了,给你看!灯一开,他还在抖啊。我说好了,灯已经亮了,你睁开眼睛看看!哦,一张被都湿了。我说鬼被我抓到了,不要怕。鬼在哪里呀?在这!热水瓶没有盖紧,水烧开了,那个“嘘嘘嘘……咝咝咝……”就把他吓得啊!……
我说鬼在这儿,你听,这不是鬼吗?他说:“啊!是这样的啊!”我说还是那样的啊!我说你这个年轻人一点出息都没有!现在让鬼不要叫!把热水瓶一塞好了嘛!这种情形叫假带质,懂了吧?
有一个东西,比如我们有时候做梦,突然梦到一个人;或者一个东西掉到地上,你梦到打一个雷——这就叫假带质。
(那么,)按过去的讲唯识的先生们讲,梦是独影境,不能说是带质境。过去有一次我讲这个道理,有一位学佛的老居士就偷偷来跟我讲:“哎,先生啊!你那个恐怕有问题吧?”我说怎么呢?“根据唯识道理,这个这个……梦境只能说是独影境啊,不能说是带质境啊,你讲梦境也是带质境恐怕你讲错了吧?”我当场不好意思,他好像给我留面子,我说“是是是!”,因为他是老前辈嘛,我说“谢谢谢谢!”但是我也只讲是是,我也没有答复他我错、你错。因为老前辈了、几十岁了,跑来跟我讲。讲的有道理,一般唯识就是那么呆板,他没有参通,就是整个的《瑜伽师地论》没有研究完,通不了。
梦境,大部分梦是独影境,有些梦是带质境,不一定。所以有时候做梦眼睛动啊,那时眼神经、眼识、眼根已经有一点醒了,滴溜溜在转;那个转、眼睛没有完全张开,但是眼睛开了一点缝,已经看到某一个东西有一点影子,那么,配合意识的独影境形成梦,是其一。第二有些病,比如说人生有一种病:夜游症、梦游症,梦游症的人夜里睡着了他还会起来做事。乃至梦游症严重的还会起来开车子的,自己可以把汽车打开,还到外面兜风一圈,回来以后车子停在车库,然后关门睡觉,第二天早上他自己不知道,这种属于梦游症。梦游症的人更是属于带质境的非量境界,因为它不是比量,(是)非量境界,带质境,可它也是独影境,有些是属于独影境。因为他在梦中有个幻想,另外一个幻想。
可为什么一醒来就忘了呢?所以要晓得,每一个人,没有人没有梦,人人都有梦,因为几乎你醒起来以后你已经忘记了。所以修行修得好的,醒梦一如,那不是带质境也不是独影境,第六意识现量境永远清明、明了。那么自己在梦中能够作主,作主的成分看有多少,这个里头有差别了。这所谓三境。现在了解了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前五识是性境。
那么我们严重来讲,前五识也是阿赖耶识共业所形成的独影境啊!现在我说我的唯识。要证实弥勒菩萨唯识、弥勒菩萨传的要他自己作证明去。何以故呢?娑婆世界的形成的现象同他方世界、每个星球不同,共业不同;每个独影构成业力不同,带质不同。拿阿赖耶识讲、拿阿赖耶识说来的道理。
所以啊,我们要把,唯识因为共业所生或者是所生的别业与共业不同,带质不同;别业的不同,独影同带质不同,那是意识的业力的结果。阿赖耶识种子所形成的共业,这个带质境、独影境不同,所以形成各个世界的业报不同,现状不同。这个是我们特别要了解、要注意的。
所以三境、三量。现在我们再看第一句,前五识属于性境,不属于带质境,也不属于独影境,严格的分别啊!所以因此,我们上座打坐的人不管你修哪一宗派,神智(身子?)一定,意识只要不加分别,你本来就清净嘛,又何必另外去求个清净呢?性境现前了嘛!这懂了吧?
那么你自己在这个前五识、前五根摆好的时候,偏要自己求一个清净境界——你第六意识破坏了前面的性境的清净了。所以,般若告诉你“不增不减”。一般人用功啊,不是走“增”的路线,就是走“减”的路线。“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懂。性境现前,你为什么不知呢?——(因为)你理不通。
所以前五识是性境,前五识也就是现量,阿赖耶识现量。所以前五识声、色,我们这个六根——六根六尘不恶啊!“还同本觉”,它有什么对错啊?你硬要把它抛了,厌弃它,那么痛苦干什么啊?!这不是凡夫自造愚蠢嘛!当然它也并不是值得你非常酷爱非常宝贝。酷爱与宝贝那是意境的差别念;不要加意境。
“性境现量通三性”,三性,放在后面讲。哪三性?三性有两个东西哦,普通所讲三性:善、恶、无记——三性。(怕有些新的同学不知道,有部分人不知道,要写一写给他们看。)这叫“三性”。唯识还有个名词也叫三性,可以加这个(无)——三无性,那个再说。所以学了唯识更要知道,我们讲善恶,转识成智啊,拿儒家的道理讲就是“去恶为善”。所以真正的佛法就是八个字,没有什么,你不要认为打坐啊、神通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转恶为善”,就是佛境界。
不过善恶这两个相对中间,中间还有个路线的——无记。我们这个无记等于是中性。我们这个人性,这个人性不是讲本性啊!阿赖耶识后天的人性染污以后,我们这个思想心理不属于善的、就属于恶的,善恶两个。
昨天我在下面听我们显明老法师讲《法华经》,很大胆的告诉大家一句话,《法华经》的道理,他说,一切佛还有恶法,不要搞错了,认为一切佛没有恶;也有恶。我在下面听着,哦,好!这位师兄不错,很大胆的;也是真正佛法,并不是大胆,是天台宗的道理。不然的话,佛的种性就不具足一切;具足一切——具足一切善,也具足一切恶。[引磬响]但是,成了佛的人,纯善无恶,念念恶起来他就转了,转成善的一面。等于善恶是阴阳面,他阴面一转了,他就翻过来是阳面了。凡夫是翻不过来。但是有三面,有个中性的一面,阴阳两界中间是无记。
无记我们很多哦!常常有时候我们思想停留住,脑子愣住了,发愣了、发呆了,看花也好、读书也好,你们读书经常你看,读了半天看不进去,就是这么……尤其年轻人看书所以记忆力没有,记忆力不好,书也看不进去,你们年轻读书,都造的无记业太多,脑子昏的,真的哦!畜生道、猪、牛就是无记多,无记生昏沉,昏昧状况。所以我们记忆力不够,容易失念等等。所以失念也是过错,造无记业。因此大家不要搞错了,以为打坐啊、学佛啊、求空啊,你拼命求空,这修的是无记啊!无记不得了的啊!所以诸佛菩萨慈悲,尤其是弥勒菩萨吩咐无著菩萨著《瑜伽师地论》,把这个修持道理非常清楚地分析告诉你。往往把无记的境界当作入定,很多很多不计其数的人这样下去,很严重!
佛者,觉也,是觉性清明啊!不是无记啊!呆住了、停留不起念头,正在无记中啊!要注意啊!
但是修持的境界、经过呢,有时候必然要想让它有这样一个经过,不经过这个又不行,理由很多。所以说,真正的修持要依师而修。当然要找个明师,但是我们的明师只有一个人:释迦牟尼佛,可惜他老人家过去了。我们现在只好照他的遗教来修啊,否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修行一步之差,一个见解之差,就造无穷的业果。见解上的差别就造无穷的业果。这个道理哦。
我们今天,(下课引磬)敲了?我无记!(一笑)
……看了《华严经》,不敢接触了。现在我们重点还是归到《华严经》来。至于十三部大论,譬如说我们这次要讲《成唯识论》。真正的唯识,一部大论,包括一切经,最重要的:《瑜伽师地论》,因为大家对这些经论没有下过功夫,实际没有。
我们现在目前大家所看到的是,这个几十年,可以说是一百年来,满清末年到民国以来的这七十年代当中的,差不多有九十年、一百年当中,杨仁山居士之后,这一般唯识的著作,尤其现在人看唯识著作很严重,还有日本的唯识著作更严重,问题更多,你们特别注意哦!这不是对日本人有一种片面的反感,不是这个意思;学术就是学术。杨仁山居士的下面大弟子,唯识学两位大师,他的弟子,梁启超还等于是他后辈的后辈了,梁启超还跟过这个欧阳竟无先生是师友之间。所以他两位唯识的大弟子,所谓:南欧、北韩。南面是欧阳竟无先生,北方就是我们刘教授刘老师刘世纶老师的父执,就是她父亲的把兄弟韩清净,这位大师。南欧北韩。跟着下来,欧阳竟无居士之下,比较专门研究唯识的王恩洋,熊十力还是其次的。那么这以后啊,越来越不同(通?)了。熊十力已经是对于唯识论,自己又转到儒家研究易经,把易经跟唯识两个配起来,所以著《新唯识论》,那么后来很多人驳他不对……这个中间很麻烦,我们暂时不去讨论它。那么对与不对?当然不太对。——不是“不太对”,是客气话——不对。那么他等于说犯了一个错误,易经也没有搞通,唯识也没有搞通。
但是你看熊十力的文章很难看,因为文字大家觉得写得看不懂!越看不懂啊,越高了!学问就是这样,写的书给人家看不懂文字啊,就高了!等于马克思写的《资本论》,大家越研究越不懂,那个文字的别扭!就是他本国人都看不懂。熊十力先生这个文字——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学的文字——连欧阳竟无先生都有这一点点的文学上的毛病——学的《瑜伽师地论》玄奘法师的翻译体的文章。玄奘法师两性化,佛学、佛法都很高明,可文学并不高明,翻译的东西很差劲。所以《瑜伽师地论》我们读不懂,除了唯识学的本身实在很艰难以外,玄奘法师要负责任,那个文字翻得呀——很老实,就等于现在人翻译一样很老实。“吃饱了没有你?”“吃饱了我。”——等于这样翻译。我们中国人讲“你吃饱了没有?”我们答复的话:“我吃饱了”。照外国文翻译就是“吃饱了没有,你?”,“已经吃饱了,我。”就是这样翻译的。唉,这个翻译要命!
所以你看玄奘法师的传记,他想把佛经照什么路线翻译呢?照鸠摩罗什法师的路线翻。譬如说《大般若经》六百卷,嗨呀!我们当年看大字的佛经,堆积了好几个书柜,结果我看了几十卷以后,以后就是翻就是了,就是翻过去了,六百卷很快看完。它是个什么道理呢?
翻译的东西三个重点:信、达、雅。要很老实、很信实、不能够变了样的。这个中文翻英文,英文翻中文,要很信实、忠实地翻译。但是要把道理说清楚啊!外文跟中文两个倒装的啊!要通达,两方面,换句话说,达还包括你中文好,还要梵文好;不是“好”,要“达”——很高手的,两方面的文字都很高手。然后翻译的文章要雅致,文学要高。鸠摩罗什翻的《金刚经》、《维摩经》,那没有话讲,那个文字多美呀!可玄奘法师不行啊!
所以啊,譬如说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心经》,两百六十个字,把头、尾、序言,不重要的拿掉了,它中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话,下面还有四个:“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同这个道理一样,就完了嘛!如果要“信”的话,要翻译怎么翻译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反正啊,一大堆!那么玄奘法师翻译,他本来想走这个路子,“亦复如是”,就过了。正想那么做,夜里做个梦,很糟糕!不敢了,呵,白天起来还是照翻!所以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后面啊,六根六尘十八界,给它翻完了头已经看得呀斗一样大了!这是翻《般若经》。
所以六百卷《般若》浓缩了。所以在玄奘法师以前,古人翻译的《般若经》重点的《放光般若》,比他翻译得好,意译到达了。但是“信”呢?忠实呢?这是要选玄奘法师的翻译。
要理解、合于中国人、很快地透过中国人的思维的法则,很容易接受这个高深的道理而悟进去的——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那玄奘法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这些都是那么别扭,所以看哪,很吃力!这一很吃力,好么,后来他们学这个文字,糟糕了!所以到了欧阳竟无先生写的文字已经很艰辛了;再到了熊十力手里啊,那不是十个力量做得到,要一百力来读他的文章了!所以我们看看呢,看看文章,就笑了——何必如此呢?
所以我常说,告诉你们大家写文章要注意,我们尤其写传世的文章,像佛学的文章,我们的目的是,拿佛教的名词度人,使人家看得懂。所以我们常常写了东西,我有时候写东西,你看,这些同学们都改过我的东西。高中程度的,都改过我的东西。为什么?哎,我说你都看不懂,我这个写出来干什么呢?!我目的要你们懂撒!你尽管改,改了不对,我又改回来;对了,就照你的办。这个东西不是说写一篇《滕王阁序》啊,给人家摇头摆尾去念;你要玩那一套文字我们也会玩,那个是独自欣赏的呀!尤其现在变成王大娘裹脚布,可以摆到故宫博物院的,有什么用啊?!我们的文字写出来就是说,要普及,人人(都看得懂。)但是也不想写得太白话,太白话,过了几十年要没有用了,变古文了。这一段话插进来耽误了很多时间,就是说翻译的名词,所以唯识学难研究。
那么我们现在的观念,一般,在近代一百年中间,乃至最近的这些唯识的文章,都看,越搞越不是唯识学了,这很严重!因此唯识拿来做功夫是毫无道理。你要晓得弥勒菩萨叫无著菩萨记录,讲出来两部大论:一部是《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怎么样作功夫成佛的,怎么样修道、成佛。另外一部是《现观庄严论》,中文没有翻译,藏文有翻译。所以到民国以来,太虚法师的弟子……,像太虚法师也是杨仁山先生的学生。所以杨仁山居士对于近代以来的佛教那是影响之大,无与伦比;这些大法师们都出自他门下。
我刚才讲到著作方面,你们千万注意,现在我们这个问题不想扯开了,所以我刚才脑子想停留一下,不要拉长了。
现在,我们把这三个观念搞清楚,三量,基本上的道理在唯识啊,依因明而建立。因明就是佛法的逻辑,就是在世界上——这个里头有个道理,讲逻辑学的人素来有个辩论:站在东方学者,不只中国,包括中国、印度、日本乃至中东一代学者(的立场的人),认为西方哲学家之所以有逻辑,(是)受佛学里头、受印度因明的影响,而慢慢有了西方文化里头的逻辑学的产生;站在西方文化立场的人,认为佛法里头的因明学,是受了希腊逻辑、辨证这些道理的影响,而产生因明的。这个东西文化的论辩我们不参与,太麻烦了。
不过因明是非常久远的东西。像我个人的观念,认为西方的逻辑是受因明的影响,可以拿出很多的证据来;但是不去讨论它,太学术化了。
因明,所以菩萨、学佛的人要通“五明”。“内明”是得道,“因明”就是懂逻辑。拿现在来讲,因明就是:一个学佛的人,第一内在要得道;外面的学问,因明——就是逻辑哲学、宗教哲学,一切等等都包括在因明里——辨证、思辨清楚。所以因明的道理,我们讲有三支因明、五支因明,学唯识都要了解。譬如说佛经里头,你们讲看大藏经,大藏经原始的翻译,有一本论:《因明入正理论》,陈那菩萨作的。(注:查了一下资料,发现陈那菩萨所造的是《因明正理门论》,而《因明入正理论》乃其弟子商羯罗主菩萨造,是介绍陈那菩萨论理学的书籍,是一本言简意赅的入门书。老师讲的疑是《因明正理门论》)几乎你很难看得懂,翻译的文字也很困难。
这个因明里头,讲的道理有三个东西:宗、因、喻。宗——宗旨,因——不是原因,引申理由,有演绎的因、有归纳的因。
这个“宗”字,譬如说——因明我们大概讲一下,注意一下。
声是无常的,这是“宗”。声音是无常的,不是永恒存在的。我们人讲话的声音、耳朵里听到声音,它是无常的,立刻变去了。“因”,因缘和合,它是空响的。讲出的话,人为什么会(讲话呢?)有喉咙、声带、嘴唇、牙齿、舌头,种种的关系,意念一动,促成了这个生理乃至脑神经的思维,那么多的因素构成了声音。这个声音是因缘参合拢来而发出来偶然的、暂时的、表达性的作用,因此,用过了便空,所以他是无常。声音的宗、因。
“喻”,声音像什么?就像人两个掌拍一样,像水流、像风声,一切皆是无常。宇宙间一切音声皆是无常。那水流、拍掌、呼响,叫做比喻。所以“宗因喻”,喻就是比喻,有时候一个道理,我们用道理讲不清楚,用一个比喻就说清楚了。那比喻的方法就很多了,到了中国禅宗,有歇后语,有藏头语,譬如说我们大家讲,“唉,怎么样,你最近好不好哇?”中国人讲老话,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照着娘舅。这还不说。嗯,你这个事不要说了,和尚不吃荤——知道了,嘿嘿,大家一笑——“肚子里有数(素)”。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也是“喻”的道理。有时候理讲不清楚,但是用比喻呢,就清楚了。这也是因明的道理。
所以三量的东西,开出的重点,摆着因明的道理,换句话说,三量的东西,在唯识的观待道理上比证成道理更重要。三量的东西偏于讲意识境界的东西,尤其是第六意识境界,第六意识清净的现量。清净面的现量是意识不起分别,意识清净面的现量,这是我给它加的啊——“清净面”,加了三个字——这个是现量。
我们一切思维分别,能够讲话、能够思想、能够感觉的,这些意识都是比量来的,比较性的,因为比量是因缘所生,就是各种因缘所生。
譬如我们的思想,中国人的思想跟外国人的思想习惯性的、同一个东西,思想观念两样。为什么两样?第六意识作用是一样,为什么中国人、外国人两样?譬如说我们学英文,中国人学不好,因为我们大家学英文,脑子里肚子里讲话、思想,是用中国话来讲,等于上海当年“洋泾浜”的英文一样,点头“Yes”,摇头“No”,因为大家是想表达出来,拉车子的就讲了,点头“Yes”,摇头“No”,知道了就好了,脑子里头、心里头讲的是中国话,嘴里头要说的是英文。它两个比量搞出来,很麻烦了。等于外国人说中国话讲不好的也是一样。所以学外文有个原则,你的思想里头、心里头讲的话、意识讲的话都是那个作用,那就很容易学得好了。所以现在有种语文训练走禅定的路线。开始是苏联发明的,现在美国国防部大家都很流行了,三个月可以把一个人训练成功,通外文。那是用什么方法?打坐的方法。怎么样把你的思想、平常的思想习惯一概叫你空空空……拿掉了,等于白纸一张,没有思想了。然后教你语文哇哇哇哇,你思想只能有这个东西,一下就会了,逼得就会了。这个方法我一讲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前他们告诉我,说苏联有这个方法训练人,后来我告诉一个美国的朋友、将领,我说你们国防部不晓得去偷啊?哎,这个东西……后来他们告诉我已经弄到了,说就是打坐这个办法,就是学禅的办法。哦!我说对,这个办法很快的。脑子空白了嘛,新的(就能)接受。做任何学问皆是如此啊!
所以说三量是这样来的。至于非量呢?就是乱七八糟的思想,原则上不合于因明。但是,也不限制于用因明。所以这个我们晓得,扩大一点,这个现量境界,你譬如说讲前五识的现量,性境它属于现量,通三性,这个三性(是)讲善、恶、无记。人性分三种,我们讲的注意哦!讲人性究竟是善的恶的?这就是佛家的哲学最高明了。我们普通东西方的辩论人性总是两面在辩——阴、阳,不是善就是恶,不是好就是坏。佛学是三个,有中性的——不能叫它中性,这是勉强讲——无记性,属于非善非恶,不善不恶的。
我们于人性中间,有时譬如说,现在我们注意啊,一般人做错了一件事或做对了一件事——我这个是下意识的,是没有意识做的。——不然!这还是意识境界,这属于意识无记性的范围,不是“下意识”,这下意识是借用西方心理学讲的;它还是属于无记性的。
所以啊,我们晓得,再扩大来讲呢,现在我们的观念,所谓有同学怀疑说,老师大概讲错了。没有错!整个的宇宙、一切万有都是阿赖耶识的现量,都是它的现量。何以见得?
(你们还早,有几个年轻学生听了,在这里……,慢慢看唯识的书,不要早期来问我。早期问我,我怎么办呢?把后面的书都要搬到你肚子里去。啊,做学问不要着急。你说他这书还没有搞好呢!慢慢来,后来就会讲到的。这就是告诉你们思想的方法,你把《八识规矩颂》读完了,大概也会知道一点。)
那么上次我特别提起你(注意,)告诉你,第八阿赖耶识所、它呈现什么呢?根身器——都是它变的。生命作主——“去后来先作主公”也是它。那么山河大地“器世界”,佛学讲器世界就是我们讲的物质世界,就是这个宇宙,都是它变化出来的——第八阿赖耶识。那么“器世界”里头具备了宇宙万有,万有都是它变的,好坏都是它变的,是它“所变”。阿赖耶识具备能变、所变的道理。一切都在变化。所以前五识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境。
所以,前五识我们修道成佛了——你要晓得最容易成功、悟道是第六意识呦!第六意识容易清净。前五识很难喽!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要最后成功了,前五识才跟着转过来呦!所以它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你说我们打起坐来,意识很清净,说格老子两个腿痛——腿就是身识啊——我不理它!你不理它,它愣痛得你汗流浃背。(卷三终 2007-4-12) (妙音缘录入,玉树临风等校对)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