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弟子规》第十六课

索达吉堪布

 思考题

69、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如果要找他有事,应该怎么做?这有何必要?

70、怎样对待他人的短处和隐私?你以前是怎么做的?以后准备如何改正?

71、为什么要称赞别人的善行?为什么不能宣扬别人的恶行?假如看见有人没做到,你打算如何劝他?

72、什么叫畏友、密友、昵友、贼友?你平时交的朋友属于哪一种?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吗?为什么?

73、“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你怎样理解这一颂?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还是讲“泛爱众”: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当别人在忙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搅人家。当别人心绪不安时,也不要在他面前说个不停,增加他人的困扰。

这是我们平时做人做事应该注意的。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代表了他的内在修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似简单,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即使只是短短一次接触,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

所以学习《弟子规》,虽未提及甚深空性,也没有前世今生的道理,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它就像佛教的《君规教言论》、《格言宝藏论》一样,讲到了最基本的世间人规。当然,佛教论典在阐明人规的同时,自然会提及前后世、业因果,而《弟子规》若也能补充这些,就堪称完美了。

《弟子规》尽管阐释的是儒教思想,没有直接宣讲佛法,但我们学习它还是很有必要。若能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在阿赖耶上种下种子,我们就可以变成好人,为修行打下稳固的基础,作为佛教徒,此即是解脱之因;作为非佛教徒,这也有利于日常生活。总之,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对众生有利的事都要去做,对众生有害的事都要遏止,所以学习这部论典并不矛盾,而且从基础的角度讲,还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极个别分别念重、邪见深厚的人,可能觉得这些道理太浅显,从而不一定特别重视。若是如此,本论就不会给他带来很大利益。因为学习任何一个法,信心是最为关键的,如果没有信心,即使是甚深中观、无上密法,对他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本论所讲述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倘若舍弃了这些珍贵道理,世界会变得越来越丑恶。这一点,不但汉地的仁人志士在强调,藏地的高僧大德也同样重视,如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云:“依人言行装束等,推知未来贤劣事,是故皆不应违越,昔日优良之习俗。”意思是说,历来的古德先贤,皆依人们的语言、行为、装束等方面,推知未来将发生好事或坏事,因此,世人切莫轻易违越流传至今的优良习俗。

但可惜的是,现在年轻人根本不懂这些,他们把古人的思想,看作是落后、过时的东西,认为只有新科学、新理念才有价值,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下面继续学习:

“人不闲,勿事搅”:别人没空的时候,如正在休息、坐禅、做事,我们应该考虑别人,不要给他添麻烦。有些人平时修行时,明明在门上挂了“请勿打扰”的牌子,但个别人就算看到了,却还使劲敲门;有些人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但你不管人家是不是有空,打电话一直讲个不停,这样都很不好。我们与人交往时,应该懂得察言观色,不能只想到自己的事情,却从来不顾及别人。

“人不安,勿话扰”:别人情绪不安的时候,你不要啰啰唆唆、东拉西扯,以免徒增他的烦恼。如果你能安慰他、帮助他,那说几句也可以,否则,即使有道理的话,也最好不要多说。

三国时期,魏明帝最疼爱的女儿去世了。魏明帝非常悲痛,决定厚葬她,并亲自去送丧。大臣杨阜劝道:“过去,先王和太后去世时,您都没有送丧。现在女儿死了却去送丧,这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理,但魏明帝悲痛至极,没有接受他的建议。杨阜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说个不停。结果,气愤的魏明帝把他赶出了朝堂。

因此,说话要看时机、懂分寸。如果你想什么就说什么,即便对方有时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当面拒绝,但心里也很不舒服。其实,不恰当的语言,往往是一切祸害的根本,诚如憨山大师所言:“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所以,别人心情不好时,千万不要随便打扰,就算有重要的事,也要先问一下:“你现在有空吗?”假如别人不空,则可以另找时间。但有些人不是这样,明明看到对方在忙,他却视若无睹,只管讲自己的“长篇小说”,从3岁至75岁之间的整个经历,滔滔不绝地跟别人倾诉,这样听者也很为难。

所以,说话的技巧很重要。佛教中也经常强调:说话时,所表达的内容要有意义;能表达的语言要清晰;讲话时要诚心诚意;语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麦彭仁波切曾云:“有时缄默不成事,有时默言成办事。”故作为智者,应掌握该说、不该说的分寸。否则,该说的说不出来,什么都烂在肚子里;不该说的却又口若悬河,翻来覆去地唠叨不停,这些都是过错。

这方面,佛教徒一定要学习。不然的话,你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世间有智慧的人一听你说话没水平,就认为佛教不过如此,到时你想用佛理来教化他,恐怕也会很困难。世间有许多聪明人,他们接受一个事物时会反复观察,如果我们佛教徒做人比较善巧,让人家挑不出毛病,甚至令其受益匪浅,那他就愿意与你交往。在此基础上,你再慢慢与他探讨佛教,他或许可以接受,甚至还会皈依三宝,趋入大乘。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讲些高深境界,就算你有一定的修证,也不要不分场合地随意显露。因为世人有世人的眼光,倘若你的言行他看不惯,那他不但不会接受佛教,反而还会进行毁谤。

所以,作为佛教徒,应当以善巧方便,与世人结上善缘。即便你们最初互不相识,但只要你的行为随顺他,逐渐让他接受,以此因缘,将来也有度化他的机会。

这些知识,有人或许觉得浅:“我的空性境界那么高,学《弟子规》是不是大材小用?”这种想法不正确。就我而言,虽然学佛这么多年,但跟世人交往的过程中,这些格言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我自己得到利益之后,很想把这些与别人分享,让你们每个人也能有所收获。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人有短,切莫揭”:发现别人的短处,不要轻易地揭露。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点过失都没有的人,世间上是找不到的。即便是一些功德显赫者,背后也隐藏着或多或少的过失。因此,对于别人的缺点,最好是能观清净心,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惯,也应该当作一种误会,不要随便说出去。

“人有私,切莫说”:知道别人的隐私,不要到处去散播。《太上感应篇》云:“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不揭露他人的短处,不炫耀自己的长处;遏制恶、宣扬善,给予多、索取少。这是古人的行事原则。

可现在人恐怕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喜欢说人是非,稍微看到一点、听到一点,就赶紧召集亲朋好友,添枝加叶地开始传播;甚至骂人的时候,也用这些隐私把别人伤得体无完肤,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古人言:“骂人不揭短。”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留口德。

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应像噶当派大德那样,时时刻刻观察三门,尤其要管好自己的舌头。曾有一则故事说:有个主人对仆人说:“你到市场去给我买最好的东西。”仆人去了,带回来一个舌头。主人又对仆人说:“你到市场去给我买最坏的东西。”仆人去了,又带回来一个舌头。主人问他为什么,仆人回答:“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因而,我们平时对自己的语言应当注意。当然,语言的善恶关键在于心,心里怎么想的,口中才会怎么说,所以要想管住舌头,首先应培养自己的德行。那么,怎样培养德行呢?《菜根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这是古人所讲的甚深哲理,我们也当引以为鉴。

前两天我听一个人说:“某某人修行很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从没听过他说别人的过失。”我想了一下,确实言之有理,作为凡夫人,有些特别爱说过失。前段时间来了些居士,我们在交谈的过程中,一个人一直评论他人的过错,另一个人在旁边就帮他忏悔:“嗡班扎埵吽,嗡班扎埵吽,你不说好不好?嗡班扎埵吽,嗡班扎埵吽,你不说好不好?……”但那人始终停不下来。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曾言:“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我们作为佛教徒,有能力则应宣扬佛教的崇高精神,而不是宣扬他人的过失。然而现在很多人,一说弘扬佛法,谁都没有兴趣,而一提到别人的过失,好多人都兴致勃勃、积极发言,然后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如此对别人的伤害非常大。

一个人如果德行好,听到是非会闭口不言,不参与那些,更不会到处传播,这样的人也值得信赖;而有些人十分乐于传播是非,别人的过失只要让他听到了,用不了多久,就能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当然,这也跟个人的家庭环境、后天教育有关。爱说过失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不对,反而觉得自己很有口才,给人取外号、说是非,甚至添油加醋、颠倒黑白,还自认为特别有智慧。正因为有了这群人,现在善良的人往往得不到好评、认可;特别丑恶的人,却偏偏有无数人恭敬、赞扬。因此,大家应该擦亮智慧的眼睛,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的真相,同时也要经常观察自己的行为。

佛教中有许多审视言行举止的教言,用这些来反观自身并不困难。在儒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中,这样的教言虽然也有,但与佛教相比,窍诀上有很大差别。这并不是我自赞毁他,而是长期以来,自己在这方面作过大量观察。所以,若能用佛教教理经常反观自己,我们的功德定会日日增上,过失也会渐渐减少。否则,只是口头上说要行善、念佛、修加行,实际上却没有约束三门,那么慢慢地,过错将会掩盖已有的功德,这是很可惜的。因此,要想保护自己的善德,就应长期护持身口意。当然,除了利根者以外,凡夫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圣者,故必须要按照次第来行持。

未完 下一页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