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这个演变下来,“余执”,另外演变起来的有一派执着;“有一大梵”,这个道体,也可以叫做大梵天。这里头我们注意了,所以学佛的同学更要注意,我们经常把自己的修行也叫做梵行,是吧?经典上也有。那么同这个大梵天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又是两个观念,没有关系。有关系的话,“梵”字啊,这个在印度当时我们中国称“梵”,还是翻音过来的。这个梵字有关系呢,就是印度的这一派婆罗门教哲学思想演变,配合他的修道,也是打坐做功夫,把身心气质都变化了;变化了以后人可以放光,也可以修到自己要求得不死。乃至观想、三脉,我们现在密宗所讲的、同世界上流行的讲气脉、三脉七轮,身上的气脉的变化,统统是瑜伽学派、印度学派、婆罗门学派来的。那么中国的气脉不讲三脉七轮,讲奇经八脉、任督二脉。在秦汉以前、在周朝的时候这两种气脉都是东方的理论。有没有关联呢?大问题了。所以有学者研究,认为印度的密宗这一套理论是中国道家传过去的;再有一派认为是道家的老子晚年出函谷关,西出流沙一去不返,传道到印度去了,所以是老子传下来的,这一派是站在中国立场的学者;有一派站在外国的立场的学者呢,认为中国道家奇经八脉、任督二脉这一套学问是原来周朝、秦始皇的前后,印度传过来的、演变出来的。就很难办了!
所以你们修炼气脉,如果讲学术的研究啊,估计有百八十篇博士学位的论文可以写。所以你们不要认为说写论文没有题目,这些都是题目啊!只是恨自己读书不多啊。你读书多一点,一看:哎呦!世界上文化思想有那么多啊,复杂得不得了!我们今天想的,古人都想过;我们今天做的,古人也做过。人没有古今的,就是这么大一点思想。所以讲大梵这个“梵”字啊,也叫做大梵天,我们讲佛学里提到这个有相同。不同呢,在哪里啊?梵字的意义翻成中文解释,“清净”的意思,绝对的清净,也可以说“清净圆明”,四个字,这叫梵。所以我们出家修行也叫做修梵行,因为修清净圆明。所以这两个观念不能混淆起来哦!那么清净圆明的梵行那就是大梵天的修持吗?两回事。
那么大梵天他那个天神修到了,是不是清净圆明?也是清净圆明。那么这个中间的见地上、逻辑差别在哪里呀?一个执着了清净圆明实有;一个认为清净圆明(是)形容词,也空;如此不同。这个逻辑差别就太难了。所以我们今天讲全部人类的哲学,乃至讲东方哲学、西方哲学的差别,很难哦!哲学虽然说今天看起来不值钱,真正懂哲学这门学问也太难太难了!没有几十年的功夫、读书、好好地学,没有周遍了解人类这些哲学思想啊,很难融会贯通起来,往往一个观念不清楚就错了,这是要注意的。
所以瑜珈学派这一派是属于婆罗门演变出来,因此在《成唯识论》的原文上加两个字,我们研究自己的文化,“余执”,古文就那么简单。由婆罗门教派演变出来的,变成了瑜珈学派。这个瑜珈不是我们《瑜伽师地论》的瑜珈;这个瑜珈学派也流传了几千年了。连现在在外国、在美国最流行的教瑜珈术,比太极拳还吃香。这个瑜珈术的各种运动是瑜珈学派里的十分之一。这一种练身体的叫做“身瑜珈”;念咒子的,包括密宗的咒子,这叫做“声瑜珈”。念咒子的,传你一个咒子五千块、一万块的,再第二次一传一万二的,你们有许多人都学过的嘛,这种价钱一个咒子……这一种是声瑜珈。瑜珈学派在印度有一个东西没有了,“心瑜珈”没有了,心行瑜珈没有了。这个学问呢,经过佛法的洗礼,把它变了,就是变成我们无著菩萨所著的《瑜伽师地论》。那么瑜珈学派里头本身没有了、不懂了,这个道不懂了,所以变成有形的动作。
可是他们也注重打坐修禅定哦!禅定的路线,他们修的同四禅八定还是同一的原则,因此我们不要轻视了瑜珈术的人哦,修过瑜珈术的比我们一般走学佛的正道的路还厉害哦!他们可以一打坐把呼吸停止了,放在棺材里头,统统钉了、把水泥封了;过一天一夜再打开棺材,还是好的,因为他呼吸可以停止到那么久了。也等于气住脉停,呼吸停掉、脉搏也停止跳动、心脏停止跳动;不是完全停止,心脏是很慢很慢轻微动一下。功夫好的,还有好几天的。这个是身瑜珈的功夫就能够达到,实际上是禅定功夫的一种。所以我们自己号称修禅,能不能做到还是问题哦!
那么现在我们了解了,我大概介绍了一下瑜珈学派的这些思想同他的修行的技术。所以“余执有一大梵”,这个也叫做大梵天。不过现在的瑜珈术上,“天”字没有用,这个东西这个道体代名词就叫做“大梵”。“时、方、本际、自然、虚空、我等”,他有他哲学系统的理论。
这个大梵啊,包括了时间(我们现在新的名称“时间隧道”),方(空间、方位,八方、十方),这是空间。时、方这两个名称。你们注意,“时”就是我们现在观念的时间;“方”就是我们现在观念的空间。“本际”,我们注意啊——本体。但瑜珈学派这个本体叫做本际,所以我们有出家人也称为本际法师,有这个名词。过去我有个朋友出了家,诗人,安徽人,后来叫本际法师,那么他并不是起外道名字哦,因为中国佛经上也用过这个名词,也有“本际”,本际代表了本体。
而这一个东西,大梵呢,包括了时间、空间,他是宇宙万有的本体——本际;不叫本体,因为叫本体你容易抓住一个体了;他叫“本际”。这个大梵怎么样来的啊?宇宙万有的发生,先有男的先有女的啊?先有鸡先有蛋呢?先有太阳先有月亮呢?第一个人是先有白种人还是先有黄种人啊?这些问题在瑜珈来讲,这个本际功能一发动,自然而来。
自然,你说什么叫自然?在学哲学的人不同意哦!什么叫自然?那么学瑜珈的人只讲:自然就是自然,不要再问了。所以我经常说,宗教是个什么叫宗教?门口挂个牌子:“游人止步”,不准参观,这是宗教。进一步你说上帝、你这个大梵,谁造他的啊?大梵的外婆是什么啊?哎,不准问!信就得救;不信,下地狱去!这是宗教。哲学家说:不要,你不要那么凶了,我绝对信;不过,你把本体后面那个外婆或者外公,你给我看到一点影子,我马上跪下——这是哲学家。你总要给我一点影子啊!你不给我看可以,你告诉我道理。科学家不同意:不行!要把门打开,进去要看,而且要摸得着——这是科学。三个精神都是一个东西,追求这个本际,人类文化到今天还在追求这个东西。
那么在瑜珈学派这个本际呢,就说你不要问,自然来的;怎么叫自然?哎,自然就是自然,不要啰嗦!再不然,“你怎么不信我的道?!”不信道菩萨不答应了!他吓疯了,只好:就相信吧!那不是哲学,那是宗教信仰、情感化的。所以真正的佛法是理性的,不是迷信的,这里非常理性。
他们这一派的认为,“时、方、本际”,时间、空间、本体,自然而来的;这个本体啊,包括了这个虚空都是他变的,这个里头就有我;我们每一个“我”跟大梵的我两个相通的。如果我来讲天主教、基督教,“我的大梵啊!你要救救我啊!”就是这样。因为“我”相通的啊!为什么使我堕落,那么痛苦、变成这样啊?一样哦,他们的祷告也是这样,“大梵啊!哎呀大梵啊!你要慈悲我啊!我今天堕落了……”因为我们跟大梵是同一个我的,同一个“我”。所以大梵是我们的真我,我也就是大梵的一体,万物与他一体。如果我们引用东方哲学思想,也可以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了——这个大梵讲的话,大梵也可以讲这个;实际上这个是中国哲学里头的话。(这两句话不是这个解释,这两句话是佛教融汇了庄子、老子的观念,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僧肇法师这位大法师的名著作《肇论》里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他讲的大梵的理论几乎也接近这个样子。
那么,他说大梵这个东西啊,“常住实有”,不生不死,永远存在这个真我。所以我们修道,生命练到最后,回到那个本体去了。哎,有些学佛的人也是这样的看法哦!回到那个本体,跟本体归还合一了,就是回到妈妈怀抱了一样:“妈妈,我不会死了!”是不是这样?所以是常住的、实有的;“具诸功能”,也是全能的,这个大梵。能“生一切法,皆同此破。”这一派的理论,同认为有个主宰的天主存在,这两个观念是一样的,这个逻辑他说不要批驳了,同上面的批驳是一模一样的。
刚刚所讲到瑜珈学派的学术理论思想,刚才我们也介绍过,这些瑜珈学派同时又有分派。这个分派,有聚众念咒子的,现在讲咒子:“有余偏执明论声常,能为定量,表诠诸法。”这都是我们古文,佛教学术文化里头的一套章法,非常难办,写一个哲学论辩性的科学的东西,用文学境界来把它表达出来,没有研究过作文章的人不晓得艰苦;真研究过文学作文章的人晓得这几个字用下来是千锤百炼,非常困难!一个哲学性科学性的东西,用文学表达文字表达非常难。尤其是古文要简化,不准字多,因为字一多了不得了!一本书的份量如果我们用白话写,现在这一本书(《成唯识论》)起码要三、四本那么厚,越来越厚了,将来不得了了。
他说“有余”另外有些其余的派别,偏了、执着明论(因明的理论),由逻辑上推理,说明世界上“声常”,一切万物以声音为根本来的,音声为根本。这个声音啊,我们讲了一句话,马上没有了,其实有的。科学上现在也有这样一种说法,这个声音还是存在的;慢慢传播开去,扩大、扩大、扩大,遍满整个的宇宙。等于我们在海上如果丢一块小石头下去,看到一个圈圈,但是马上这个圈圈第二个大了、第三个更大了;后来看到没有圈圈——不是没有圈圈,还在圈、还在圈,永远在圈;这颗石头这一股动的力量尽虚空遍法界,动能无所不遍。科学也是这样看法。那么,声音的道理也是如此。
那么这个里头我们岔过来很有趣的。中国文化哲学思想诸子百家里头,譬如老子的哲学、老子的思想,也有这个话(相同的话,不一样),老子有句话:大音希声。世界上最大的声音我们人听不见的,有时候蚂蚁听得见、动物听得见。现在科学证明,我们银河系统里头有一种音量,声音大得不得了、大得很,经常有爆炸的声音,星球与星球之间,那一种声音大得很。可是到达这个世界,我们人一点都没有感觉,听不见。可是有些生物它会听见。
那么,在古代印度的声明论者这个学派,他认为这个音声是不生不灭的。因此,佛教里头出了一位菩萨,从远古以来——观世音菩萨,用这个法门度一切众生,那么佛教的说法这叫做寻声救苦。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一切众生,不止我们人哦!乃至一个小蚂蚁、一个细菌,它心念观世音菩萨,嘴巴不念出来,这个心声一动,观世音菩萨就有感应,所以寻声救苦。但是这个瑜珈学派的理论讲“声常”,不懂观世音菩萨这个法门,看起来表面好像差不多,其实不一样,中间差别很大。
现在我们介绍的《成唯识论》里头讲,那一些学派执着“声常,能为定量,表诠诸法。”这个声音的威德很大;换句话,宇宙万物开始形成,为什么有这个天地,生长万物?这个声音是第一个来的。所以声音“能为定量”,它的功能大得很,左右宇宙万物的一切。这已经脱开了宗教了,已经是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了。所以讲到印度当时古老的文化学术思想,我们没有办法不推崇。我们当时有诸子百家,印度也有诸子百家,尤其它最发达的是哲学与科学方面的研究。“能为定量”。
“表诠诸法”。表就是表达,“诠”字照我们现在的观念来解释就是“能够解释”。它能够表达我们的意志,它能够解释我们的意志,所以叫做表诠。在古文的解释不同了,能诠、表诠,表达得出来,有解释。譬如我们写一个中国字,这个声音:“虎啸”,老虎的叫,我们文字上的解释、音声的表诠不同,叫虎啸;“狼嚎”,那个狼的叫不叫做啸了,叫做嚎。是声音不同。猴子叫“猿啼”,像小孩子哭一样,很悲伤,猴子叫叫猿啼。狗叫叫“狗吠”。这个字是中国字啊,啸也好、嚎也好、啼也好,所谓鸡叫叫“鸡鸣”,你不能说鸡啸,叫鸡嚎也不对,所以中国文字,这就是中国文字,不能随便代用的。这个道理也就是说,声“能为定量,表诠诸法。”它表达、解释,所以我们懂了一个中国字,它的表诠的功能就知道了。我们假使说某某人,这个人讲话他不是在讲,在“啸”,大概他老虎一样“嗷!嗷!”这样讲话呢,这叫做“啸”。哭泣一样讲话,我们可以用猴子的形容:他在啼啊!不是在讲话。这就是我们在说明、表诠他的声音是这样。
同样的,因此有许多修持方面的人,乃至说拼命念咒子,念一种佛号、念一种菩萨号,认为念了以后多少功德多少功德,而且我一天念一万声,十天一亿了;念了二十天,两亿了;死的时候带到棺材,很重哦!那么多的数量。而且数量越多啊,好像往生西方的本钱越够。或者我咒子念的越大,菩萨一定帮忙,因为我天天念他。这一种观念对不对呢?没有错。完全对吗?不合佛法的道理。他没有懂佛法。所以念咒子啊什么,真讲唯识的道理,所以我经常说,修行很容易,明理太难了!教理不明,盲修瞎练,统统走错了路!一定要通教理。这个道理要明白。
现在我们看他讲声音的这一个学派,因为我为了青年同学们再三注意,反复念这个文字,希望你们多努力一点,多念几道多记得,不然听过了算了,很可惜!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神。“有余偏执(偏掉了),明论声常,能为定量,表诠诸法。”这是一种,偏差地执着。
“有执一切声皆是常,待缘显发,方有诠表。”表诠、诠表一样,这是玄奘法师玩弄文字的手法。他说有些人执着了认为念了咒子、一切声音不变,永恒存在。这个声音将来在这个宇宙之间,现在我们假使说讲了的话、讲了《成唯识论》,我这个声音在这个宇宙间永远存在的——他们学派的(认为)。有啊,录音了,存在的;但是录音带坏了还是不存在;可是他们认为这个声音坏了录音带没有关系,这个声音永远存在。那你说我的祖母我的祖父过世了,我想听他讲话怎么听不到呢?“待缘显发。”因为你耳朵没有神通;耳朵有了神通、有了这个缘就听见了——可以那么解释。他认为声音是常。因为现在因缘不凑;因缘凑合了,我们听古人的声音还是听得见。所以我们入定的时候,以定力的关系,听诸佛菩萨说法,坐在这里听得清清楚楚,就靠你的定力够了。所以“待缘显发,方有诠表。”它这个声音、作用就出来了。
我们现在看了原文,有一点特别注意啊,我们现代人大家诸位同学至少中学念过物理吧,世界上光速来得快、还是音速来得快?现在我们只晓得光速来得快,任何东西先看到光;声音来得慢。现在科学物理上都认为光速,没有认为声速;声音比光速慢到多少,科学家也计算得出来,都有一个数目字。所以现在在科学上假使承认声是常在的话,在科学上还没有通过、不承认。你说光是遍满一切处,还承认,有道理。我们是现代人,现代的青年,乃至到未来,所以我经常说研究佛学要路线变了,非要同科学配合不可哦!不然你是关门闭屋自尊,关起门来在里头称王,外面人家已经进步到不得了了,一概不知道。这是我顺便岔过来的。
那么现在呢,你看我们佛菩萨的智慧,他的说法至少在这一段,同现在二十世纪的末期,自己认为科学很昌明的时代,并没有跳出佛的手心,他也不承认声是常的,“彼俱非理。”他们这种理论不合理的。“所以者何?”什么理由?
“且明论声,许能诠故,应非常住。如所余声,余声亦应非常。声体如瓶衣等,待众缘故。”这一段。我们一看,我们常常读这些书啊,对玄奘法师发生无比的顶礼膜拜。真辛苦啊!怎么样翻译哟!把这个逻辑观念的道理用这种中文翻,文字很好啊,非常美。他说“所以者何?”什么理由?现在举理由。他本身的文字就是因明,先是一个前提,前提是什么?你这个理论错误。为什么错误呢?等于现在我们写科学的文章,主题是什么?提出来了;下面是理由,再说理由了,就是说话的方式。所以学了因明应该会说话很有条理。比如说我现在反对你这个思想,为什么?因为什么理由?次第说明了,那么因此把主题跟理由说明做一个结论,说因此我反对。
“且明论声。”现在我们姑且跟你俩谈谈,讨论世界上一切音声的问题。
“许能诠故,应非常住。”这个“许”字拿现在观念就是“你承认是吧”。你承认音声能够表达一切人的思想与感情,对不对?我们说话就是声音发出来,声音可以表诠人家的思想和感情,对不对?“许能”,你承认。“应非常住”,这个声音发出来的时候,譬如我们受了痛“啊哟”叫一声,是表诠什么东西?表诠我现在很痛。声音过了,已经把意思表达完了,就没有了。所以他这个文字写法:“许能诠故,应非常住。”应该它不是永恒的,这个声音过了就完了,有生就有灭嘛。
“如所余声。”为什么呢?如果你这个声音,我讲一句“啊哟!”永远存在的,“啊哟啊哟……”永远是那个啊哟,第二句话讲不出来的,第二个声音插不进来了嘛,没有第二声了嘛。所以你看古文这个文字难懂吧!“许能诠故,应非常住。”
“余声亦应非常。”我们说法的还要发出所有其余的声音,怎么办?如果你这一个声音这一句话讲过了,永远是这一句话,我们两个钟头不要听课了嘛,只听一句话。“如所余声”,他有不断的话、声音插过来啊。那么,“余声亦应非常”哦!根据刚才的道理,我们讲一句话,这个声音过了就过了;后面所有声音来,每一句话、每一句话都是过了就不存在了,是不是呢?他说是当然的道理。
上面讲因明逻辑,宗、因、喻,主题、前提,现在因(理由),申述理由。好,现在论辩。这个论辩就是正、反、合合拢来论辩的道理,因明同一般西洋的正、反、合不同,它用喻来辩。有些道理直接讲不出来,必须要比喻,喻的因明是什么呢?声体是并一的。那么这个因明的论辩是什么?因明的道理,声是无常的,声音不是常在的,每个声音过去了就过去了,生灭法,无常。因明上面的话,你翻开《因明入正理论》就看到了。声是无常,“如瓶衣等”,这就叫做喻,如瓶子、衣服等等。你看古代玄奘法师翻译逻辑的书籍用这些文字这样翻。他说声音它本身不是常在的,它待因缘而生,我们讲话如果没有声带,或者感冒了喉咙哑了,或者掉了牙齿、或者嘴唇缺了,声音就讲不出来了;或者没有思想了也讲不出来。所以发一个声音,很多因缘凑合拢来的,而且每一个声音讲出来,无常,讲过了就没有了。犹如一个瓶子,这个瓶子本来没有的,靠化学的泥巴、水、人工机器硬把它做拢来。譬如这件衣服,本来世界上没有这件衣服,靠纺织品把它凑合拢来,靠裁缝裁剪、人工、种种凑合拢来,穿在身上,它是无常的。当我们第一下穿在身上,就开始在破坏它,慢慢衣服变烂了、变皱了、没有了,生灭了,无常。所以他说声音也是这样,比喻像瓶子一样、像衣服一样,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过了不存在的。这是宗,不是因。
刚才这位同学问的是因明的名称,逻辑论辩,因明宗、因、喻(比喻)。“余声亦应非常”,他说声体(声的本体功能)犹如瓶子、衣服一样;“待众缘故”,它靠一切因缘凑合而存在的。所以,他批驳有一派(瑜珈学派)专门崇拜修练自己的音声就可以成道,他的哲学理论基础太错误了;声是无常的;不对的。
另外,印度的这些学派很多,“有外道”,干脆他叫外道了,社会上当时很多理论。“有外道执地水火风极微实常,能生粗色。”好了,问题来了。所以我们现在研究佛学不简单哦!像我都是外行的,我这是外行人随便讲话,你们诸位同学注意哦,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努力。牵涉到科学了,现在就来了。
但是你看,如果我们研究希腊哲学的人,研究印度古代上古哲学、希腊古代哲学的,我们今天所谓原子、我们所谓核子,这些思想在希腊在印度当时早就有了。今天我们人类文化自己号称科学到了现在这一代,是人类的光荣——一点都不光荣,古人早有了,不过没有去发展它。但是这一套科学家的这些理论,在上古我们人类的祖先们早提出来了,中国也有,不只印度、希腊、埃及。现在提到,这个在佛法认为呢,这一些叫做外道,因为它是偏向于唯物论的,不是偏向唯心的。他说有些外道坚执地水火风这些物质的元素。物质的元素是现代科学的名称,在佛学古代叫做“极微”。要注意,青年同学们,这是个常识了。佛学里头“极微”这个名称在现在的学术上,就是物理学所讲的“元素”。认为物质的元素这些原子的东西是常,物质不灭、不变的,这个就是上古的印度的物质不灭论;当然现在科学不承认了,物质是变的,不是不灭。但是后面又有了,物质是要灭的,可是物质的能(能量)互变。但是现在科学没有提出哲学的理论说“能是永远不变的”,这个话科学家现在没有讲,可见现在科学家很谦虚,因为不敢断定是常、是无常,很难!现在还在追究。你看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之间,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根据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初期那个唯物思想来,认为是物质不灭的——早错了,错得一塌糊涂!在科学上就站不住了,现在科学家根本听都不听,那些理论是陈腐的。但是这个陈腐理论在古代早有了,认为地水火风这些极微(元素)是常,“能生粗色”,认为物质不变的,物质不灭论,它能够造出物理世界、物质世界这一切东西。
“所生粗色,不越因量。虽是无常,而体实有。”这个地方要注意了。他说,所生出来物质世界的各种物质,包括我们人的身体也是物质之一,并没有超越它的因,并没有超越它极微因素,物质的各种因素凑合拢来变的,它有它的定量,没有超越的因量。其实我们转差一点,同我们现在的原子理论差不多,原子的那个东西是一样,排列的方向、次序不同,形象就不同;可是原子的因量还是一样的。假使有现在学科学的也可以那么兜拢来。所以它叫“不越因量”。“虽是无常”,这些物质生出来慢慢变成没有了,看起来是生灭不停;“而体实有”,物质是不灭的,它的元素因子是实在的。这一派的理论。
那么《成唯识论》批驳:“彼亦非理”,他说他们这一派也不合理。这一派哲学的理论,刚才我讲过一个话,印度任何学派有个共同点,共同点是什么?都在追求生命的真谛。虽然他偏向于认为一切唯物的思想,但是同欧洲文化、同西方文化、同别处不同,他们还是注重修道,这一派的修道……(本卷结束)
(2008-4-10雨辰 听录。玉树临风2010-12-29二校完。)
转自《实修驿站》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