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佛道经典

唯识与中观(三十三)

 

南怀瑾

 

原文: “(非和合相异诸极微有实自体。分析彼时。似彼相识定不生故。)

彼和合相既非实有。故不可说是五识缘。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识故。非诸极微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此识上无极微相故。非诸极微有和合相不和合时无此相故。非和合位与不合时。此诸极微体相有异。故和合位如不合时色等极微。非五识境。有执色等一一极微。不和集时非五识境。共和集位展转相资有粗相生。为此识境。彼相实有。为此所缘,彼执不然共和集位与未集时体相一故。瓶瓯等物极微等者缘彼相识应无别故。共和集位一一极微。各各应舍微圆相故。非粗相识缘细相境。勿余境识缘余境故。一识应缘一切境故。许有极微尚致此失。况无识外真实极微。由此定知。自识所变似色等相为所缘缘,见托彼生带彼相故。然识变时随量大小。顿现一相非别变作众多极微合成一物。为执粗色有实体者。佛说极微令其除析。非谓诸色实有极微。诸瑜伽师以假想慧于粗色相。渐次除析至不可析假说极微。虽此极微犹有方分而不可析。……

  “异诸极微”,同一切物质的成份不一样了。一切物质,“有实”,是真实的,自体、它的本身是真实的。譬如我们看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不但看见,手摸起来它的确有一个硬的,有这么一个三角形的,现在是实在的。“有实”,有实际的它的自体的存在。“分析彼时”,可是我们仔细地分析时,“似彼相识,定不生故。”那么分析的结果啊,我们眼睛能够看东西,这个眼识的这个作用,你把它分析结果,好像看到有个假象,有一个现象,“定不生故”,这是出不来的,假使只知道所缘缘的关系。

  “彼和合相既非实有,故不可说是五识缘。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识故。”所以,举眼睛看东西作例子,和合相;既然说不是真实的,这个是虚假的,那么你们的理论,他说就不成立了。所以不可说是五识(眼耳鼻舌身)这个五识因缘所生,因所缘缘所生的,只认为是所缘缘的关系。等于我们看月亮,月亮就是一个月亮,没有第二个月亮。第二个月亮有啊,是我们意识境界的幻想。那么这一句话我们要加以说明一下,假使眼睛坏了、生病了,譬如角膜炎啊什么,生各种眼病,有时看一个月亮看一个东西变两个,那是病态,病态不属于此限。

  “非诸极微,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此识上,无极微相故。”这个本身的文字讲,我们先管本文:不是一切的物质那个本身的极微,共同和合来,才能够生出来,看见这个现象,和合的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那么,他说假使不是物质的关系,“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物质跟我们眼耳鼻舌身这个五识,每一样各作所缘。譬如我们拿眼识来讲,眼识是看东西,缘就是可以看到外面东西;能缘的本身不是在眼根、不是这个眼睛。能看这个功能啊,是后面有个东西,就是心意识所变的,心能够看。这个心不是讲我们现在心理的心,是本体生命功能那个心,是这个能够看。那么心跟眼睛俩比起来,眼睛已经不是能看的东西;眼睛是能看的这个功能所发出来,变成所看的第一个工具。所以拿眼睛的立场来讲,眼睛是能看的;外面一切人物、山水,这是所看的现象。所以,眼与外面的色相和合拢来,发生看见的作用,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此识上无极微相故”,看见是看见,眼识;眼识的本身上面,能看见那个东西,并不一定属于眼神经细胞、是极微;“无”,不是唯物的功能。

  “非诸极微有和合相,不和合时无此相故。”所以,不是一切物质的本身这个,名词我们不加解释了,“极微”,极微就是最初最初的那个物质的功能,拿现在讲啊,或者是原子啊、电子啊、核子啊这些因素,不过呢,这是只能够借用科学的东西。古人所讲的极微,就是肉眼分析到最后,似看见、似不看见,那个粒子。他说不是那些极微本身具备有和合,和合是因缘作用、合拢来,譬如面粉、白糖、水,和合拢来做了馒头、做了一个面包,它是和合拢来的现象。我们眼睛看任何东西,都是要眼睛跟外面色相的和合。“不和合时无此相故”,光有眼睛看外面东西,没有外面的对象因缘和合,我们看不到。

  “非和合位与不合时,此诸极微体相有异。”假使不是因缘凑合拢来,“和合位”,位不是代表空间,包含了空间。譬如诸位跟我,我现在眼睛一看,就看到大家;大家抬起眼睛也可以看到我,这个现场就是和合位,不是空间,不能完全属于空间的关系;有这个实体、有这个空间、有这个色相,有眼睛,看到了。那么看到了,当下就看到这个现象,和合位。“与不合时”,假使我们眼睛抬起来看一个虚空,虚空里头没有东西的时候,或者我们黑夜看东西,看不出一个有形象的色相,这个眼识同外面色相不和合的那个时候。不过这个里头要注意哟,我们夜里看黑暗,是对于外面色相一切不和合;但是看见了没有?看见那个黑暗。现在问题不是讲黑暗等等的问题,是讲当眼睛看见一切色相的时候,这是和合位。“非和合位”就是没有东西、看不见;“与不合时”,以及眼跟外面的色相一切没有和合的时候。“此诸极微”,这些物质世界的这一切的现象,最后的这个极微的东西;“体相有异”,它的体同它的现象,各有各的不同。

  “故和合位如不合时,色等极微非五识境。”因此他说,和合的位,因缘凑合拢来的时候看东西,以及因缘不凑合、不和合这个时候,外界一切色等,本身的极微,“非五识境”,这不属于前面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的境界。这是一个。

  “有执”,你们集论方面的,也是小乘的学派的理论,执着了,说有一派执着了。“色等一一极微,不和集时,非五识境。共和集位,展转相资,有粗相生,为此识境。彼相实有,为此所缘。”集论方面这一派的观念理论,同俱舍也是差不多,中间的差别很小。他们坚持“色等一一极微”,眼睛所看见的;都拿眼睛来作一个先例,声音、身体的感觉,道理同这个是一样,所以只举一个例子。“一一极微”,各种各样的物质的本身,集论就讲不和集时,中文的翻译,一个字也差别很大,一个讲和合、合拢来;一个讲和集,和合集中起来。“非五识境”,这不属于眼、耳、鼻、舌这前五识这个境界。

  如果“共和集位”,等它这个因缘凑合拢来,到这个情形;“展转相资”,互相的变化所引发。当我们眼睛抬眼一看,我们以前也比方过,看这个电灯的光,我们不研究它、粗看,只晓得这个亮光的存在;仔细地研究呢,电灯光、第一眼看到那个光波,已经是放射、消失了,就没有了。那么后来看到的,是这个光波的不断的放射,连续不断的接上去的放射,所以我们看到前面有光。这个道理就是说明“有粗相生”,很粗的现象,我们认为眼睛看到光了。实际上这个光里头,光波每一个分子随时都是生灭中,分析起来是这样。那么集论这一派也是这个道理懂了。“为此识境,彼相实有,为此所缘。”所以他们认为我们这个眼睛眼识看东西,看一切东西,可是他们认为外相是实在是存在的,光是永远存在,物质的世界一切都是单独本来存在的。譬如我们打坐起来眼睛闭到,不看外界的东西,假使我们觉得看不见东西,那是你的眼识、眼根不去看,因为眼皮关起来,看到内在一个光影去了,你不看外面。可是外面一切万物的境相,并不因为你不看,它就消失了,它还是自己存在的,所以外相彼相实在有。那么外面的有,所以我们眼睛一抬起来就看到,“为此所缘”,就是外界是我们所缘的境界。

  “彼执不然”,他把内外分开了;而他们的这些认为,并不一定对。

“共和集位,与未集时,体相一故。”譬如外界的环境,我们眼睛一抬,就看到外面的色相;加上眼识、我们本身能看的那个功能,眼睛、色相;“共和集位”,和合拢来、凑合拢来、集中起来看到东西。乃至我们眼睛不看的时候,外界一切色相还摆在那里。它的体,一切万物的相,同我们眼识的这些作用,它的体、它的相是心物一元,本来是一体的。可是在现象上呢?

  “瓶瓯等物,极微等者,缘彼相识,应无别故。”这个瓶子,或者这个烟灰缸;瓯就是碗,装东西的。他说外界这一切的东西,“极微等者”,物质的东西是许多的极微合拢来构成了这一个物质的现象。“缘彼相识,应无别故”,我们眼睛看外界的瓶子这些东西,了解它的一切色相,“应无别故”,应该没有差别。就是说,体相一如。

  “共和集位,一一极微,各各应舍微圆相故。”那么,实际上我们眼睛抬起来看东西,共同相和合、集中一点,在这个时候起的作用,外界一切一切的极微;“各各应舍微圆相故”,每一样每一样的东西,应该自己本身舍弃了微妙的、圆满的这个现象。

  我们现在先把文字了解了这一段。因为我现在讲到这里,我的感受上,诸位研究的人发生一个茫然的困难,这就是唯识的讨厌,所以我心里一直想把这一本书用白话的新翻。不新翻,看得很痛苦。现在我们根据文字那么讲,讲了半天一定听得也很茫然,不晓得讲些什么。现在所以把文字先了解了,我们等一下做个讨论。

  “非粗相识,缘细相境,勿余境识,缘余境故。一识应缘一切境故。”“非粗相识”,就是我们刚才讲,眼睛看东西看的是粗的现象。“缘细相境”,有时我们意识加上分析,眼睛的作用能够看东西,分析到最详细的那个境界。“勿余境识,缘余境故”,实际上眼识的作用还是一个。能够加以分析的话,是意识加上的。不是说其它的境界引发了我们眼耳鼻舌其它的识的作用。“一识应缘一切境故”,所以一种识,或者眼识、耳识等等,这个识的作用,能够对其它的,对声音、对别的一切境界都能够起作用。

  “许有极微,尚致此失。”他说,你们承认物质世界这个极微是自身存在的,那么产生的毛病多了。这个极微的本身是个什么东西呢?应该理论上、修证观点上有这个错误。这一段。

我们看《成唯识论》,乃至古代这些唯识、佛学的书,他们批驳小乘观点,承认心物两个单元,各有各的范围。精神世界是精神世界的范围,物质世界物质的范围,小乘的观点。所以小乘人证道,可以了自己;没有办法说真做到心能转物,这个没有办法做到的,那是大乘的境界。不过大乘境界也是很不容易。我们理论上晓得心能转物,没有看到一个人修持到达了心真能转物。所以都还在小乘境界资格还不够。

  那么这个小乘的认为呢?心、这个识,可以了自己,不能够转外物;外物是意识心不相应行法,各有各的范围。那么唯识当然是大乘思想的境界,它认为心物是一元的。这一句话我们听了,尤其是身为中国人,在中国哲学思想上我们听了很高兴,很承认;但是糊涂的高兴,糊涂的承认。怎么样心物是一元的?说我绝对相信这个理,那是你盲目的相信,你没有证到,心不能转物嘛。同样理由,物能转心倒很明显的。所以唯物思想,像共产主义等人相信唯物思想,崇拜共产主义,他绝对相信物能转心,人的一切受环境的影响,一切一切都是受环境的影响。乃至我们现在假使一种麻醉药给你打下去,你这个人就疯了,疯了一样。你说我心里晓得:“哎哟,这是麻醉药的关系,我不管它,我还是不疯。”可是你还是疯了,你抗拒不了的,一切物能左右你。譬如喝下酒去,你酒量最大:“我喝酒不醉。”结果还是醉了。等于会喝酒的人喝醉了以后,老兄你不要喝了吧,醉了吧?“哎,没有醉,没有醉!我怎么会喝醉的!”他早醉了。他说物影响人的一切。这是我们一般人所了解的。

  那么小乘的学派承认物质的极微,它不随你改变而改变,它是存在的。但是它同现在的、同过去一般唯物思想的又不同。他认为自己心,他们是证到罗汉的境界,心一了了,外物怎么转变都没有关系。例如说,我心里得定了,一个人得定了、六根大定,肉体也不会死亡,定在那里一万年、几万年没有关系,这个肉体也不会死亡。出定的时候,五根眼耳鼻舌身照样还可以用,同入定以前一样。那么事实上外界的物质已经变了很多,时间变了。一切万物,本来是这个山存在的;等他过一万年出定了,这个山已经变成平地了,沧海桑田。那么他承认,物质的极微同心的关系是两回事;但是了了心的时候,物质是物质、心是心,两个不相妨碍。所以,同现在人所谓认为……[录音中断]

  ……文字又古老、艰涩,每一句话要经过一道仔细的翻,翻过来以后,前后上下一直连起来,就懂了这个意思。不然你看一句、两句,粗粗的,看不懂。所以这种书、唯识的经典,那么名贵、宝贵的东西,摆在《大藏经》里,永远是摆在那里给书虫吃的。大家尽管也会凑钱买一部《大藏经》,老实讲永远看不懂,很难!那么因此唯识学变成了极少数的有兴趣学哲学、学逻辑的,乃至学佛学的专家,对于古文自己的能力,写作的能力、阅读的能力,都到达了写这个书、文章的人都差不多了,而且都学玄奘法师这种笔调,他慢慢才能看懂。因此,后世以及现在一般唯识学家的书,你拿到了看就非常困难,就是这个原因。

  譬如有一个人,学唯识你们都知道的熊十力,欧阳竟无先生的弟子,当然讲起来现在他已经在大陆过世了;假使在,年纪也很大。那么,他的文字,写了一本书《新唯识论》,他不同意旧的这些唯识的观点。他把唯识的道理与中国《易经》的道理,加上儒家的有许多的观念,所以他自己提出来唯识的心得,他自己认为他所讲的是对的。因此他自己创造一个名词,叫“新唯识论”。那么,这几十年来很多人著作,辩他的也很多。熊十力先生他固然不对,可是一般辩他的人也很难。无论如何怎么样批驳他,对于文字已经没有他的深刻了解。而且古人、前辈子人的读书,用力很深。之所以不对的地方、错在什么地方,自己在唯识上拿来做功夫,所谓修定、求证那个境界他是没有的,专讲学理;一讲学理,中间的差别、错误就很大。

  么这一段我们大概做了这个研究,说明一下,想快一点把它跳过去。我们选到后面,关于唯识学本身,真正我们可以体会到、实际有用到的,多详细分析一点。

  不过我们既然讲了这个东西,每一段文字至少照西藏一般学佛的观念,过拢一下,至少耳朵里过一下、溜过去一下,懂不懂还是个问题。这个溜过一下,拿唯识的道理,已经进入了阿赖耶识变种子了,将来不晓得我们过多少生、多少千生万劫转来的时候,算不准自己拿到这个书一看,就懂了,因为这一次的过拢的关系,哈。所以我们还不妨过拢一下。

  “况无识外,真实极微。”况且一切都是唯识所变,这是唯识学家的认为。大乘佛法认为“一切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说心外无法,也就是识外无法。“况无识外,真实极微”,除心识所变之外,说物理世界有个真实的极微的分子存在,没有这回事。

  “由此定知,自识所变似色等相,为所缘缘。见托彼生,带彼相故。”因此啊,我们晓得一切外界的物质,以及我们眼、耳、鼻、舌、身(身体上)前五识这个作用,都是唯心所变出来的。但是有一点,我们听了唯心这个心的功能,不是现在思想的心哦;我们现在大家在听话,譬如我们前五识、六个识现在我们要自己体会一下。不要光看书,对唯识研究没有用。我们眼睛看到前面,当然你们诸位看到有一个对象——我在这儿,后面这个样子,有一个佛像,这是眼识的作用;同时你也听到声音,对于眼识没有关系,是耳识的作用;同时你晓得自己在呼吸,眼、耳、鼻,呼吸作用也知道,鼻识;嘴巴也知道,咽口水,在这里;眼、耳、鼻、舌,身体感觉坐在椅子上舒服不舒服,或者是空气热一点了、凉一点了,眼耳鼻舌身,这个前五识都有;那么,你现在脑子里这个思想呢?这个道理我懂了、不懂了,这个思想不是眼耳鼻舌身哦,不是前五识,是第六意识,这叫做意识。现在我们六个识都摆在这里,这个不要开眼、闭眼的,我们自己要体会自己。

  现在我们六个识,这六识的这个意识,你不要认为这个意识状态就是佛经讲的“心”,心不是指这个。所以为什么看佛经,有时候这个心是讲本体的代名词。就是我们心,身体内,同意识、同外界的万物,综合起来那个现象、那个功能,那个叫做“心”。所以一切唯心是这个心,“心外无法”是这个心。譬如禅宗的韶国师的有四句名言,韶国师,五代末年到宋朝初年的,在浙江天台山,永明寿禅师同他有因缘有关系,也跟他学过的,他就有四句名言:“通玄峰顶,不是人间,白云万里,满目青山。”有人问他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他说:“心外无法。”那么看起来他的心跟物两个分开的,心、法两样,他最后加一句注解:心外无法。那么这四句名言,在一个出家人住山的,修道到达这个境界,那是够伟大,够美丽的。“通玄峰顶,不是人间,白云万里,满目青山。”这个境界。那么,实际上韶国师他所表达的是心物一元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拿这些闲话说明了“况无识外真实极微”,一切物质的极微、世间相都是唯心所变的。“由此(理)定知”,决定可以了解;“自识所变,似色等相”,我们自己内在的,就是不只身体内在;心的内在。“自识”,识就是心起的作用、这个波浪。譬如意识能够思想,眼识能够见色相。自识所变,变出来“似色等相”,看起来就外面一切物质、光色等等现象出来了。好,这句话我们很难懂,说明心物一元之体。

  可是有一点,我们在座的有许多同学都在修道,打坐做功夫的,千万要了解这个道理。这两天,很多国内国外同学有时候用功,打起坐来,或者认为是发光啦、看到什么现象啦,看到光啊,甚至有人看到天人啊、看到鬼啊,看到什么;害怕的也有,欢喜的也有。我们千万要知道,所以《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句话,佛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在般若中,《金刚经》的道理就那么简单,一切有现象的,都不是真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一切的外相、内相、一切相,不要被现象所转,自心放下,自得清净,这是如佛的境界,这是《金刚经》的道理。

  那么唯识呢,告诉我们,“定知自识所变似色等相”,当你在打坐,不管你修净土的、修密宗的、修禅的、修止观天台宗的,你所有坐中间所出来的境界,乃至你觉得身体上的气脉动、不动,或者因为修静坐身体起了变化;好像身体蛮好,结果嘛这里也出毛病、那里也出毛病,有些胆子小的人道理认不清楚,认为这个是打坐坐出来的毛病。我常常告诉他,打坐不会出毛病的,一个人如果打坐坐出来毛病,睡觉也会睡出来毛病,因为这个是休息状态嘛。

  但是,事实上睡觉也会睡出来毛病,打坐也可以坐出来毛病,什么道理呢?因为静定到极点,你本身潜伏的没有发现的毛病,在静止的状态之下很快地爆发,这倒是一个好现象,等于自己做了一个身体的检查。“哦,原来我身体内部有那么多的毛病!”因静坐触发了,发出来,或者找医药,或者自己想办法,才好治疗它。并不是静坐出来的毛病。这种现象是“自识所变似色等相”,还是你心意识所变现出来的。

  那么同样的理由,我们静坐中所看到的这些境界,看到什么现象啦,还有能够看到——真正静定极了,自己将来的事情,或者过去的事情,或者你坐在这里,家在高雄、在台南、在台中啊,家里有些什么事情,你忽然一个灵感了解了;乃至有时候现象都出来了,就是看电视一样,迷迷糊糊就看到了。有些呢是凑起来,拼盘一样,哎呀,为什么我看到什么什么?这样一逗,那个意识就帮着你在里头耍花样:嗯,有什么事了。结果你好像有神通一样,都知道。这一些等等,我们了解不是真实的,是虚幻的。所以在静坐时所看到的一切的境界,“自识所变,似色等相。”

  那么再进一步研究,自识所变的,在表面上看来都是虚幻的,等于《金刚经》上说的,这都是虚幻的。所以不要执着,不要受它的影响。这个了解了。可是如果我的智慧是明朗的、明了的,不会受这个境界欺骗;我的定力是够的,心里还没有动念,好,再进一步研究:现在我在静中,我的意识、我的眼耳鼻舌这个六识,为什么突然会变出这个现象来呢?这个里头是个关键。那么变出现象来了以后,过后跟事实两个一印证啊,果然不错。譬如说,我们大家在座的很少人有这个经验吧?有人一静坐,打坐坐到某一个境界,什么事情自己知道了。譬如说像我们《外婆禅》这一本书上那位老太太,在美国自己独自修持的,她有时候眼睛一定,好像觉得:“哎哟……”站在厨房里一边做事,一边有打坐入定的境界,好像觉得头顶上有个东西怎么掠过了。她一边炒菜一边抬头一看,果然,天空外面有一个鸟飞过了。因为她很定,自己就觉得了;还有房子隔着的。那么这个心意识的功能为何那么伟大呢?

  例如还有,譬如王阳明,你们看王阳明传奇就知道,他过去学过天台宗打坐,而且比出家人还出家,有一度很用功,他也可以说等于出家过。所以他在那里打坐,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要来看他,那么打坐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不过他时间也知道,第三天中午会到。所以到了第三天中午,他从那个山洞早早就跑到外面那个地方。他的朋友说,哎,你怎么在这里?“我来接你啊!”你怎么知道?“我自然会知道。”那么这个道理,这些都是自识(内在心意识)所变的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个作用呢?这要值得研究了。我们先休息。

  我们研究佛经、佛学,有时候抓住、注重一句话,对自己的修证、做功夫的见解与做功夫的进步很有关系。现在就是讲到:“定知自识所变,似色等相,为所缘缘。”这一个道理。刚才说了一半,讲到王阳明在定中,也谈不到定中,我们讲定是普通的话;在那个止定、静定的境界上,就发现这个样子。那么像这一类,普通人认为这个就是神通;还不是神通,那差远了,神通不是这个道理。这些境界是“自识”自己内在心意识的功能所变现出来,属于相似于外界的色相是一样的,是属于因缘当中的所缘缘的道理。

那么因为它是自识所变的,所以在般若性宗方面,所谓《大般若经》、《金刚经》、《心经》这一类所谓性宗,很简单就告诉你,就是自性空,这一切都是虚妄幻相。虚妄幻相,叫我们不去执着,不要认为这个是真实。但是这句话也是有问题,不是真实是什么呢?《金刚经》上认为的,“如梦如幻”,我们看佛经经常有这四个字。所谓如梦如幻这四个字,我们懂了唯识以后就了解了。大家读佛经、看佛经,都是自我下的错误注解。佛经说如梦如幻,它只告诉我们这个样子;没有说如梦如幻都是没有的、彻底空,这是没有的,对不对?我们觉得如梦如幻“那是没有的,都是如梦如幻”,这已经加上错误的见解了。

  梦、幻,当我们在梦中的时候,梦中是真实的有,不是没有。当我们看到一个幻象,一个幻象来的时候,那个幻象的现象,那一刹那之间是真实的,不是假的。对不对?过后我们讲:“哎呀,这不是同做梦一样嘛,说梦话。”那是醒了以后讲的啊!在梦中没有。假使一个人在梦中的时候,正在做梦,自己觉得:“哎呀,我在做梦。”他已经醒了。对不对?所以“梦幻”并不是否定一切,只是告诉你这是个幻象,幻象也是象。

  所以,因为学般若的人偏于这个空的注解的错误、见解的错误,所以唯识学家起来补救。补救什么?幻象,当幻象这个“有”的存在,是存在的,不过这个存在叫做“幻有”,不是真实有。如果认为是真实有,是错了。

  譬如我们现在生在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这个肉体,有这个世界、有这个一切的物质世界,这个也是幻有。不过这个梦觉得很长,我们或者活了一百岁,做了一百年的时间这个梦;如果活了二十岁,他只做了二十年时间这个梦。等他清醒的时候,当然不是这个身体了,觉得前面一段也是梦一样过去了。所以这是说明一个幻象。唯识告诉我们,所谓一切的有,不是那个样子的空,是幻有的存在。这是唯识的道理。

  那么小乘境界的人呢?所谓落于偏空之果,他那个空又不是般若的空,他是意识上,我意识上什么东西都不管、都没有了,就空在那个地方。把意识空了,认为外界一切有没有同我不相干,这是小乘境界的,所谓落在偏空之果,偏于空,这个空还是意识上空。

  性宗般若境界谈空呢,不是偏空,他是彻底空,这一切都把它扫除了。那么佛法里头出来补救的唯识呢?落在彻底的空,也落到一边,虽然比小乘境界的……把意识的空也否定了,空也空,但是毕竟还是有问题,偏在一边。因此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幻有。这两样合起来,唯识的道理在哪里?在中观。空也非真空,空也是相对的名词;这个有也非泛有。空非真空,有非泛有。所以佛经上连起来就是四句话:“即空即有,非空非有。”因此我们研究佛学,不从各种经论来详细讨论啊,就很莫名其妙了,这四句话讲的什么?不知道。即空就是空的嘛,即有就是有的嘛,非空就是有的嘛,非有就是空的嘛,那讲些什么呢?所以这个中间产生中观的道理,不落在一边,所以叫做中观,中观也叫做正观。一切法是空,但是这个空里头一切的幻境、变出来的“色等相”不是没有,是幻有。

  好,因此我们回转来自己做功夫的时候,你在定中、静中,不讲定吧,定太深了,就是我们在静态上;或者是睡眠,睡眠是个假的静态,了解了唯识,晓得睡眠是假的静态,不是真的静态,怎么讲呢?睡眠、闷绝,一个人昏过去了,譬如脑震荡昏过去了,或者是人情绪上、心理上受了重大的刺激也可以昏过去,那不是脑震荡,我们可以说心理受刺激所发生。闷绝、睡眠、得无想定,或者是罗汉证得涅槃等等,这些境界是无心位。学了唯识我们应该知道,上次也考试过诸位,能够完全答得出来的并不多,听过了都白听。这个无心位中,认为这一切是静态,没有。但是当我们在定中、在睡眠中,“自识所变,似色等相”,在因缘法上讲是所缘缘的范围。可是它有没有呢?它真实有。所以你不要执着,叫你不要认得死死牢牢的,“哎呀,这是我得了神通了,我有了道了!”你疯了,就是神经了,那是真的神通的老二、老弟,就是神经了。

  如果我们了解了静中的这一切法、一切的境界,“自识所变,似色等相”这个道理,我们在道理上了解了它,所以不执着。有没有这个事实呢?也是真实,不过是虚幻的真实,暂时的、偶然的过去了。等于我们看的电影、看的电视,是真的吗?不是真的,绝对不是真的。可是我们看到是完全同真的一样。你不能认为电视、电影刚刚放的时候,你说“这是空的”,对不起,他是有的,他笑硬是在笑,他跳硬是在跳。这个道理懂了,诸位所谓在禅修、静观的中间,对于一切境界,所谓不著、不迷,那就是对了。

  不但是自修的人,我们在座年纪大了的朋友们都要注意。譬如我们年纪大了的人,当这个色身肉体的身体这个机能衰老、变化,快要接近另外一个境界了,这个境界就叫做死亡,我们的观念叫它是死亡,就是这个肉体生命快要结束了。这个衰老到死亡这个阶段,我们心灵有时候同恢复到年轻一样,返老还童,反是特别有灵感。这些灵感那里来的呢?注意!“定知自识所变,似色等相。”还是心意识所变。因为这个机能衰老了,它出来这个功能了。不管你信不信宗教,学不学佛,有时经常就感到,年纪大的人,譬如一个人在房间,或者觉得哎哟,好像后面有个人一样。回头一看,有没有?“哎哟!”害怕了,“有鬼了,抓我了,大概快要死了!”自识所变。有没有那个东西?也许有,也许没有,根本不要理。唯识道理学了以后,这些用不着怕。就是鬼又有什么可怕?就站在你面前,它吐一个舌头那么长,脸变成红红的,你也吐给它看看啊!比一比看啊,哪个长一点?虽然我比你短,我还会打你,你那个身体空的,也没有关系嘛,这有什么关系啊?等于我们看到一个很丑陋的人站在前面,讨厌是讨厌,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一切都是唯心识所变的。

  譬如还有,一个朋友今天问的,年纪大了有时候眼睛看到黑影子,在医学上有一个病名的了,眼病,看到黑点哪,零星光点点……因为这个眼根神经或者视觉神经衰败,发生这个现象。在中医讲呢,肝脏同肾脏的功能差了。那么中医对于眼科不管你这个地方视觉神经不视觉神经老化了,他是补肝脏的,培养肝脏肾脏的功能,使你恢复。西医也对,只管把你自主神经把它强健起来,强健起来,这个病也慢慢可以恢复了。那么这是讲病的道理,在哲学的道理、修持的道理,就是生理眼睛的神经衰老了,发生这个毛病,那个是色法衰败。色法何以衰败了?也是自识所变,心物一元。

  所以啊,这些道理。有许多人问:为什么我做功夫不上路?道理不清楚。道理清楚,心里非常放心了。刚才讲看到这个影子,那是唯识所谓讲带质境。有没有一个鬼呢?不一定。我们普通人有句俗话,夜路走多了,总要见到鬼的,呵。夜路走多了,怎么一定要见到鬼?不是的。你精神衰败了,忽然看到一个其他的幻影,我们意识就加上:哎哟,这大概是鬼!那个下意识就加上去了。如果懂了以后呢,这些都没有事。这不过是“自识所变,似色等相”,还是自己跟自己捣鬼。所以不要理它,这些境界,那么一步一步就在进步了。这是讲到这里顺便告诉诸位同学,为了用功,为了了解深切的唯识道理,所用到的。未完 下一页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