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佛道经典

解深密经【白话译文】(2)

2 真理究竟是什么样子

原典

胜义谛相品第二

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即于佛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言。最胜子。言一切法无二。一切法无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二。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告如理请问菩萨曰。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如理请问菩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言。最胜子。如何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善男子。言有为者。乃是本师假施设句。若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执言辞所说。若是遍计所执言辞所说。即是究竟种种遍计言辞所说。不成实故非是有为。善男子。言无为者。亦堕言辞施设。离有为无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然非无事而有所说。何等为事。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等正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谓之有为。善男子。言无为者。亦是本师假施设句。若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执言辞所说。若是遍计所执言辞所说。即是究竟种种遍计言辞所说。不成实故非是无为。善男子。言有为者。亦堕言辞。设离无为有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然非无事而有所说。何等为事。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等正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谓之无为。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言最胜子。如何此事。彼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等正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或谓有为或谓无为。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善男子。如善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积集瓦砾草叶木等。现作种种幻化事业。所谓象身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若诸众生愚痴顽钝。恶慧种类无所晓知。于瓦砾草叶木等上诸幻化事。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见者实有象身。实有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坚固执著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愚妄。彼于后时应更观察。若有众生非愚非钝。善慧种类有所晓知。于瓦砾草叶木等上诸幻化事。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见者无实象身。无实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然有幻状迷惑眼事。于中发起大象身想。或大象身差别之想。乃至发起种种财谷库藏等想。或彼种类差别之想。不如所见不如所闻坚固执著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愚妄。为欲表知如是义故。亦于此中随起言说。彼于后时不须观察。如是若有众生是愚夫类是异生类。未得诸圣出世间慧。于一切法离言法性不能了知。彼于一切有为无为。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决定实有有为无为。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坚固执著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痴妄彼于后时应更观察。若有众生非愚夫类。已见圣谛。已得诸圣出世间慧。于一切法离言法性如实了知。彼于一切有为无为。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决定无实有为无为。然有分别所起行相。犹如幻事迷惑觉慧。于中发起为无为想。或为无为差别之想。不如所见不如所闻。坚固执著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痴妄。为欲表知如是义故。亦于此中随起言说。彼于后时不须观察。如是善男子。彼诸圣者于此事中。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等正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谓之有为谓之无为。尔时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佛说离言无二义  甚深非愚之所行

 愚夫于此痴所惑  乐著二依言戏论

 彼或不定或邪定  流转极长生死苦

 复违如是正智论  当生牛羊等类中 

译文:

当时,如理请问大菩萨就在佛陀面前问解甚深义密意大菩萨说:最胜子(从佛的教法获得新生命的大修行人)!佛陀曾经说过,对一切存在现象都不能用表示对待关系的世间概念来理解。什么叫做「一切存在现象」呢?什么叫做「不能用表示对待关系的概念来理解」呢?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对如理请问菩萨说:善男子(修行佛法的善人)!佛陀所说的「一切存在现象」概括起来指的就是这样两种事物:其一是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其二是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什么叫做不能用表示对待关系的概念来理解「一切存在现象」呢?这意思是说,对於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不能认为真的有那样一种实体,它的名字是「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也不能这样想:既然「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并无实体存在,那么此种现象就必然是没有生灭变化的,它有永恒不变的真实本性。显然,用这些对待关系的概念来理解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是不妥当的。同样,对於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你也不能认为真的就有那么一种实体存在,它的名字就是「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你也不能认为既然此种存在现象没有实体存在,那它就必然是有生灭变化的现象了。显然,用这些对待关系的概念来理解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也是不妥当的。

  如理请问菩萨又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说:最胜子!不能用对待关系的概念来理解存在的两类现象,这话说得太抽象了,您能不能为我们更详细地解说呢?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对如理请问菩萨说:善男子!你应当知道,所谓「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这只是佛陀假借语言成立的一个名称、一个概念,如果它只是佛假借语言成立的一个名称,那就是说,当人们周遍感知、到处观察万物时,人们总是用语言把所观察到的一切素材、内容用名称标志出来,如果人们只是运用名称把感觉、知觉到的一切素材、内容标志出来,那么,这就说明那被标志出来的对象本身只是周遍观察、处处计较的意识虚构之产物,它本身是绝对没有实体存在的,可见,那被称为「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就不是说有这样一个存在现象,它能发生作用,能生灭变化。

  善男子!如果据此就成立一个新的名称,说这「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其实是「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现象」,这一概念仍然只是个名称,而名称又只是周遍观察,处处计较的意识用来标志其感知内容的,因此,「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现象」这个名称所指示的实体也是不存在的。有人认识到概念的此种矛盾性,企图在以上两种现象之外再成立一个概念,说这个概念所表达的存在既不能被看成有生灭变化,也不能被看成没有生灭变化,它的本性是不可用语言称说的,这种人的企图仍然是要失败的,因为「不可用语言称说的存在」仍然只是个名称,意识企图用这个名称标志它感知到的某个内容,因此,也绝不能把这个名称看作有实体存在。然而,佛陀并不是毫无缘故地成立「有造作、有生灭变化」这样一个名称概念,佛陀这样做的原因究竟何在呢?那些根据真理践修的圣者,用他们与真理相应的智慧和见地,彻底舍弃了对语言名称的实体性执著,对於存在的本性认识得清清楚楚,他们知道存在的本性是必须在突破语言的实体性执著以後才会灿然显现的,为了让其他众生也能对存在获得圆满觉悟,他们就假借语言成立一个名称,希望一般人也能根据这个名称进行思考以引发智慧,这就是「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这一概念的由来和含义所在。

  善男子!所谓「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这也只是佛陀假借语言成立的一个名称,一个概念,如果它只是佛陀假借语言成立的一个名称,这就表示,当人们周遍观察、了解一切存在现象时,人们总是借助语言把观察到的一切内容和素材标志出来,如果人们只是运用名称把感知到的内容和素材标志出来,这就表明,那被标志的对象本身只是意识虚构之产物,它本身也是绝对没有实体存在的。可见,那被称为「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就不是说有那样一个实体,它没有造作、它没有生灭变化。

善男子!如果据此就成立一个新的名称,说这「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其实是「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这一概念也仍然只是一个名称,它也绝对不指向能发生作用,能生灭变化的实体。有些人为避免以上同样的困难,在两种存在现象之外再成立一个「不可用语言称述的存在」概念,如上所说,这些人的企图注定会失败。那么佛陀究竟为什么要成立「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这样一个概念呢?那些根据真理践修的圣者,用他们与真理相应的智慧和见地,彻底打破了对语言名称的实体性执著,对於存在的本性认识得清清楚楚,他们知道存在的本性是必须在透破语言的实体性执著以後才会灿然显现的,为了让其他众生也能对存在获得圆满觉悟,他们就假借语言成立了一个名称,这就是「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这一概念的由来和含义所在。

  当时,如理请问大菩萨又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说:最胜子!您刚才说到,那些觉悟了的修行人以其智慧和见地,透破语言的实体性执著,对存在已获得正确见解,才假借语言成立「一切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和「一切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这两个概念、名称。现在我想知道,这其间的细微奥妙之处究竟应当怎样思考?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对如理请问菩萨说:善男子!你观看过魔术表演吗?打个比方说,这好比一个魔术大师带著他的弟子们在四通八达的市集中表演魔术。他们搬来枯草、落叶、树木、砖瓦、石块等,利用这些材料,把它们当场变成各式各样的东西,如大象、战马、车辆、行人等动物,如意、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各种珍奇以及钱财、谷物、仓库等杂物,魔术表演精彩夺目,市集口围拢了一大群人观看,大家都深深为之倾倒。其间有一些观众愚昧无知,看到魔术师用神奇手法变幻出的种种事物後,这些人心裏就想:我们看到大象、战马、车辆、行人了,我们看到如意、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种种珍奇了,我们看到钱财、谷物、仓库等种种杂物了,这种种神奇的事物真的让魔术师给变幻出来了!於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听见听闻,这些愚昧无知的观众就牢牢地执著著自己的错误观念,说他在市集场上看见的魔术大师变幻而出的种种事物都真实存在,而其他各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这些人实在不懂得魔术表演的性质,要想对魔术表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还需要多多观察、多多思考。

  另外一些观众有智慧、有知识,他们对一般事物往往都有清晰的见解,在观看魔术表演时,看见魔术师把枯草、落叶、砖瓦、石块等变幻成了种种事物後,这些人就根据所见所闻在心裏揣摩说:我们看到大象、战马、车辆、行人,看到如意、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奇珍,看到钱财、谷物、仓库等种种杂物,但这种种事物都不过是魔术师用神奇手法制造出来的幻象,这些幻象能迷惑人的眼睛,让人看上去感觉这一切好像都是真的,於是就习惯性地根据感觉到的幻象推测说,这是大象,这是大象身上各个不同的部分,乃至於推测每一个所看见的事物,推测它的自身结构,它与其他事物的差别。这些观众在这样思考後,就不再执著自己亲眼看见,亲耳听见的一切,不会说:我所看见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其他人的看法都是错误的。同样,为了把自己的正确看法陈说出来,他也必须借助於语言概念这个表达工具。这些观众已懂得魔术表演的特性,他们对此已认识得清清楚楚,不需要再去观察、再去思考了。

  如上面所举魔术表演的例子相似,有那么一类众生,他们的心识尚处在蒙昧状态,他们在痛苦烦恼中流转变动著的生命,还没有获得超越世俗生存之上的智慧,对於一切存在现象必须透破语言的实体性执著才会显示其本性这一道理无法理解,在听到「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和「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这两个概念之後,他们就在心理这样推测:我听到那些有智慧的人说有这样两种存在现象,其一是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其二是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这就是说,世界上确确实实有两种实体,它们存在著。根据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这些众生就牢罕的执著著自己的错误观点,说: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其他人的任何看法都不过是无知和虚妄的表现罢了。这些众生尚未对存在的本性获得认识,要想体会教法中包含的真正义旨,他们还需要多多观察、多多思考。

  另外一些有知识的众生,他们已如实研究过佛陀教法中的四种真理,并且获得超出世间生存活动之上的智慧,他们对於必须透破语言的实体性执著才能如实认识存在的本性这一道理已非常理解,在听到「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和「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这两个概念之後,他们就思索说:我听到关於存在现象的两个名称,这两个名称绝不指向两种存在著的实体,只不过当我们运用语言去分别事物、称呼事物时,那被语言标志出来的现象就像是魔术师幻化出来的事物那样,极易迷惑人的感觉和理性:我们习惯性地把被语言指称的对象看成是有实体存在的,说这个实体是有造作、有生灭变化的,那个实体是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的,同时,我们还千方百计地在这两类被虚构的实体间寻找其差别。在这样思考後,这些众生就不再执著於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语言概念,不会说: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其他人的看法都是无知和虚妄的表现。这些有智慧的修行人为了把他们自己对存在的正确理解表述出来,帮助他人,仍然也必须借助於语言工具。他们已经看到语言概念的本性,他们不需要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观察、继续研究了。

  因此,善男子!那些觉悟了的修行人根据其与真理相应的智慧和见地,他们舍弃了对语言的实体性执著,因而清清楚楚地认识了存在的本性,为了把透破实体性语言执著後显示出来的存在本性向其他人揭示出来,以便帮助更多的生命获得对存在的正确知识,所以他们借助语言,成立了「有造作、有生灭变化」和「没有造作、没有生灭变化」这两类存在现象。你应当知道,佛借助於语言向我们陈说教法,而我们则只有透破语言的实体性执著才能领会教法,我们先前说过,存在的真正本性是无法用对待关系的世间概念来表述的,其道理正是如此。

  当时,解甚深义密意大菩萨想用简明的语言把以上教法的大旨概括出来,以便一般人记忆和掌握,就说了不面一些偈颂。他说:

  佛陀说存在的本性是透破语言的实体性执著的,不能用表示对待关系的语言概念来称谓真理,这其中的意蕴深奥无比,寻常人的思维绝对无法理解。愚昧无知的人被无知状态束缚著,他们喜欢那些为生存状态的语言概念,凡语言指称的一切,他『都说那是有实体存在的,他们颠倒所说,无非偏见。这些生命有的还不能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的则势必堕入邪恶的生存状态,他们在漫长的生死苦痛中流转著,忽上忽不,起伏缠绵,对於真理的声响则充耳不闻。那愚昧而又执著的生命真是可怜,他们将来势必变成畜生和饿鬼,他们势必在地狱之中饱尝苦辛!

原典

尔时法涌菩萨白佛言世尊。从此东方过七十二殑伽河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具大名称。是中如来号广大名称。我于先日从彼佛土发来至此。我于彼佛土曾见一处有七万七千外道。并其师首同一会坐。为思诸法胜义谛相。彼共思议称量观察遍推求时。于一切法胜义谛相竟不能得。唯除种种意解。别异意解。变异意解。互相违背共兴诤论。口出矛[矛*(替-曰+貝)]更相[矛*(替-曰+貝)]已刺已恼已坏已。各各离散。世尊。我于尔时窃作是念。如来出世甚奇希有。由出世故乃于如是超过一切寻思所行。胜义谛相亦有通达作证可得。说是语已。尔时世尊告法涌菩萨曰。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我于超过一切寻思。胜义谛相现等正觉。现等觉。已为他宣说。显现开解施设照了。何以故。我说胜义是诸圣者内自所证寻思所行。是诸异生展转所证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复次法涌。我说胜义无相所行。寻思但行有相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复次法涌。我说胜义不可言说。寻思但行言说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复次法涌。我说胜义绝诸表示。寻思但行表示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复次法涌。我说胜义绝诸诤论。寻思但行诤论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法涌当知。譬如有人尽其寿量习辛苦味。于蜜石蜜上妙美味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或于长夜由欲贪胜解。诸欲炽火所烧然故。于内除灭一切色声香味触相。妙远离乐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或于长夜由言说胜解。乐著世间绮言说故。于内寂静圣默然乐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或于长夜由见闻觉知表示胜解。乐著世间诸表示故。于永除断一切表示。萨迦耶灭究竟涅槃。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法涌当知。譬如有人于其长夜。由有种种我所摄受诤论胜解。乐著世间诸诤论故。于北拘卢洲无我所无摄受离诤论。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如是法涌。诸寻思者。于超一切寻思所行胜义谛相。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内证无相之所行  不可言说绝表示

 息诸诤论胜义谛  超过一切寻思相 

译文

  当时,法涌大菩萨禀告佛陀说:世尊!从这裏向东方去,越过七十二条恒河沙数的世界,有一个世界被称作「美名远扬的地方」,在那片国土上,那位与真理相应的佛被人们称作「美名远扬的觉者」。我是刚刚从那个国土来到这裏的。世尊!我在那个国土上,曾看见过一个地方,当时七万七千之外道正在聚会,上首坐著他们的导师。当时他们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从真理的角度看,一切存在的本来样子究竟是什么?这些与会人士在一起研究、讨论、比较、观察,可是他们都无法清清楚楚地了解一切存在本来的样子,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偏见给予一个解答,这些解答千差万别,有些人还不断地修改自己的意见,一会儿说存在是这个样子的,一旦被人们驳倒又赶紧说存在是那个样子的。大家观点各异,无法统一,各人坚持自己的意见为是,他人的意见为非,纷纷指责其他人观点的错误,纷纷然争论不休。最後与会大众还是不能达成一致的看法,各人心怀怨愤,离会而去。

  世尊!当时我私不想:与真理相应的佛出现在与其他生命共在的世界上,这真是奇妙、难得。为什么呢?因为有佛出现在世界上,对於那超越意识思维、超越语言描述的存在实态,修行人也就能从理性上完全把握它,从修行上亲身实现之。

  法涌菩萨讲完这段话後,当时世尊就告诉他说:善男子!一切正如你所说的,我已经能清清楚楚地看见存在的真实相状了,为了让其他生命也有领会真理的可能性,也能享受那完美的知识,我就成立了一套教法语言,希望把真理揭示出来,为其他众生的向上进化提供方便。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一切存在的本来面目,这是修行人在其精神生活中自己亲身体会出来的,这是他的直接知识。而意识猜度、语言描述的一切对象只不过是从他人那裏辗转而得的一些间接知识。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存在真正的实态是超出间接知识的经验范围的。一切存在的本来面目,它只会呈现在消除一切实体执著後的认识中,这种认识裏绝对没有认识对象与认知活动二者之间的对立并峙了,而日常意识则是充满实体性的执著的,在日常意识的思维活动中,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认知分庭抗礼、互相对峙:据此我们可以结论说,存在的真正实态是超出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的。一切存在的本来样子,这不是能用语言来称说或传达的,而日常意识所针对的内容则始终不出语言指向的范围: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存在真正的实态是超过语言的陈述范围的。一切存在的本来样子,这不是可用某种具体事物或某种具体活动表现出来的,而日常意识所认识的则始终只是可用具体事物、具体活动加以表现的东西: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存在真正的实态是超过日常意识的范围的。一切存在的本来样子,这绝对不是说,它是既可用这一套概念来描述,又可用另一套概念来描述的,而日常思维所及的内容则往往既可以这样来界说,又可以那样来界说,有时各种界说会互相抵牾,但却都是同一个内容的不同表述: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存在的真正实态是超越互相矛盾的语言表述的。

  法涌菩萨!打个比方来说,你应当知道,如果一个人一生一世都只习惯於辛味和苦味,他的口味已定型,那么,你跟他谈起蜂蜜和石蜜的美妙滋味,他是无法设想、无从比较,也绝难相信的。同样道理,如果一个人的所有立场、观点都被内心中的贪欲所支配著,他贪求著各种感官的感受和享乐,贪求著名誉、财产、权势等,他内在的欲望非常强烈,像烈火一般烧灼著他,以致於覆盖住他的灵性,使他无时不处在无知的暗夜裏。那么,这种人对於放弃一切声色娱乐後内心中那种奇妙、愉悦、宁静和喜乐也是无法设想,无从比较,也绝难相信的。如果一个人的所有立场、观点都被语言所支配,他爱好世间那虚伪的、浮夸的、不真实的、有染污的闲词碎言,他喜欢玩弄语言、玩弄修辞,他不知道语言的真正本性,不知道语言上固有的实体执著性,以致於他无时不处在无知的暗夜裏。那么,他对於那种摆脱一切语言系缚後内心裏那种静穆感受也就不能设想、无从比较,难以相信了。如果一些人的任何立场、观点都被见闻觉知这些具体、可感的东西所支配,他们执著於世上那一切感性的东西,你要他稍稍超出可感事物之外去思考一些抽象的问题时,他就非常困难,以致於他完全被见闻觉知这些感性行为困缚著,无时不处在无知的暗夜裏,那么,对於那种摆脱了一切感性活动,同时也消除了对所有感性活动中主体的实体性执著後的生命绝对自由境界也就不能设想,无从比较,绝难相信了。

  最後,如果一些人的任何立场、观点都被诤论的爱好所支配著,他喜欢辩论,喜欢指责他人的不是,他的本质上并不是为了认识真理,他爱好争论,只是因为他过分地执著著自己的偏见,他无法从自己偏见织成的网上走出来,以致於他对争论的这种偏执态度使他无时不处在无知的暗夜裏。那么,这种人对於北拘卢洲人豁达和平的精神品性也就不能设想、无从比较、绝难相信了。法涌菩萨,同上面那些例子相似,一切习惯於日常意识日常思维的人,对於那以超越日常意识思维的智慧所体认的存在实态就必然不能设想,无从比较、绝难相信了。

  当时世尊想把以上教法的要义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以便一般人记忆和掌握,就说了下面这个偈颂。他说:

  那自己亲身体会的存在实态是超越主客对立的认识之对象,它不能用世间语言来描述,也不可用具体活动来显现,在真理面前,种种争论到此止步,真理绝不是日常意识和世俗思维可以理解的。

未完  下一页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