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道与人才
陈兵
在当今全球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大竞争的浪潮中, 是否占有一批优秀人才, 并充分发挥其才智, 是能否在各种角逐中获胜, 从而保住“ 球籍”的最要一着。弘扬佛法需要人才, 振兴中华更需要人才。
人才,自古以来便被有智者公认为成就事业、振国兴邦的关键,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在英才辈出的春秋末年, 孔子便曾深深叹惜“才难,不其然乎” 清末诗人龚定庵,面对疮庚满目的祖国,万马齐嗜、暮气沉沉的封建社会末世景象,曾祷告上苍“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达了国人渴求英雄豪杰出世振兴神州的愿望,然而将人才涌现的希望寄托于天公的遣降,未免缺少了人定胜天的气概。
从佛文化的观点看,人才的涌现与否,取决于因缘,取决于人自身及人的集合体社会。从自性本具潜能的角度而言,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有无尽心财,都具备成为人才的可能性。人们是否有自造成才、希贤希圣的追求,是能否成才的内因,而是否能成才,尚须倚仗社会提供必要的外缘,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时势,终归为社会人心的共同趋求所造成。
造成人才的外缘中,以社会教化、社会教育最为重要,教化、教育,须先有一套先进的人才培育思想为主脑,就此而言,佛教大乘菩萨道,其实是一种古而常新、圆满周全的人才培育思想体系,在今天益显其宝贵价值。大乘菩萨道, 主要有发菩提心、修六度四摄等内容。
发菩提心,被强调为大乘道的正因和力源,成就佛果的种子,《大日经》云“菩提心为因。”发菩提心,谓发起修行成佛的坚定誓愿,志愿彻底自觉宇宙人生的实相,圆满开发自性潜能,并度化一切众生皆悉圆满自觉,达常乐我净、永恒幸福的涅槃之域,令整个宇宙极度清净庄严。这其实是树立远大、正确的人生理想,即孔子所谓“志于学”的问题。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正觉”的弘愿,被奉为发菩提心的典型。若论志愿之宏深广大,愿力之坚毅持久, 人生理想之崇高伟大, 请问谁家之说, 堪与发菩提心相比目标愈是远大宏伟, 其所能激发的精神能量便愈大, 将人的精神境界能升华得愈高愈纯。何况佛教还有一套通过观修而发起、坚固菩提心的具体方法, 如世亲《发菩提心经论》说由思惟诸佛、观身过患、慈憨众生、求最胜果四缘观察, 发十大愿六大誓藏传佛教流行印度金洲大师观七重因果发菩提心法和静天论师自他相换发菩提心法等。
六度,为已发菩提心者修行的主要内容。六度之度,梵文名波罗蜜多意译“到彼岸”,指能度过生死大海、抵达涅槃彼岸之道。也可以理解为实现一种极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布施度,应众生的需求,修法、财、无畏三种布施。法施,谓以善法、正道、佛法帮助、开导、教化众生,以真理之炬照亮他人的心灵。财施,谓以财物乃至最宝贵的生命施舍予众生,令众生满足所求,获得利益安乐。无畏施, 谓赴急救难, 解除众生的怖畏恐惧,令众生获得安全感。布施度的实质,是培养一种无私奉献、利乐众生、服务众生的牺牲精神。
二持戒度,自觉按佛教的行为轨范—戒律约束自己身、口、意的活动,有摄律仪戒防非止恶,诸恶不作、摄善法戒众善奉行、饶益有情戒尽利益众生的责任和义务三种戒,以十善戒为要。十善戒:身三:不杀、不盗、不邪淫;口四: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意三:不贪、不嗔、不邪见;要求人行为、语言、心灵良善完美。很明显,戒度的实质,是培养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忍度,修耐怨害、安受苦、谛察法三种忍。耐怨害忍,谓能忍受诽谤嫉妒、侮辱打骂等强烈刺激而不动怒生气,不沮丧伤心安受苦忍,谓能忍受寒热饥渴病痛等痛苦的折磨谛察法忍,谓遇赞誉、成功等顺境,不骄不懈,对各种观点和深奥难解的道理,能耐心承受而安然不动心。忍度的实质, 是培养极大的承受力、忍耐力, 锻炼在任何顺逆刺激下都保持平心静气,“安止如高山,不动如大地”的能力。
四精进度,贯串于其余五度中,指在修任何善法时,皆能坚持不懈、坚韧不屈、精勤不息,其实质是培养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拼命精神。
五禅定度,谓通过禅定调心的锻炼,培养恒久专注一境、自控意念和心理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被认为乃成就世间、出世间的事业皆不可或缺,为开发神通异能、出生超越性智慧,令身心优化并获得轻松恬愉的高级精神享受的技术。
六般若度,指获得一种超级智慧,这种智慧大略分根本智、差别智两种。根本智谓体证宇宙万法本来自性空的实相之直觉智,差别智指对一切事理因果无不知晓的智慧。大乘要求修菩萨行者从精通“五明”入手,以获得根本、差别两种智慧。五明:内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因明,包括了哲学、宗教、心理学、语言音韵学、逻辑辩论之学、医药学、理工农商书算等学问技术,实际囊括了人类知识的各个门类。
四摄,为四种度化众生的技术一布施,谓施予其所需所好二爱语,谓以友爱的语言与其交谈,三利行,谓从事有利于众生之事,及引导众生做有利之事四同事,谓走到众生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同甘苦共患难,以身作则带动众生。
六度四摄,总摄为般若、方便两大方面。般若即六度中的第六般若度,修学智慧方便指其余五度及四摄,为利益、度化众生的技术。般若修悲,方便修福, 福、智二者双行,六度齐修,方便般若不二,为菩萨道的基本路线。福慧双全, 方称完人, 方称菩萨。
由发菩提心、修六度四摄的培养锻炼,可以使人在理想、见识、智慧、胆略、道德、毅力、承受力、灵活性、纪律性、知识技术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崇高理想、高尚情操、宏大气度、顽强毅力、超人才智和无私奉献精神的理想人才。具备菩萨道修养的优秀人才“活菩萨”,无论从事于哪种职业,都会成为事业的顶梁柱、大众的楷模,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这种人才多了,何愁国家不振兴,社会不进步?佛法不但有一套系统完美的人才培育思想,而且有完备的修学方法和操作程序,尤其是禅定的锻炼方法,为佛法独擅之学,积淀有大量实践经验。
大乘菩萨道作为一种培育人才之道,还有两大超越世间教化、教育体制的殊胜之处。第一,菩萨道建立的基础至为深固。菩萨道从对宇宙人生和人自性的深撒观照着眼, 植根于人最深刻的精神性需求和向上的无限趋求之上, 以如实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为解决人存在的最根本矛盾——生死问题之道, 立足于信仰而又超越信仰, 这使它比起一般仅建立于社会伦理、世俗功利基础上的教化、教育体系, 具有更大更深的感召力和恒久不衰的生命力,因而能更为广泛、深刻、持久地发挥其社会教化、育才济世的功能。第二, 菩萨道从发心到修行六度四摄, 始终强调以般若智为导首, 六度有般若为首为目, 其余五度为足之喻, 五度四摄, 唯有与般若相应而修, 才叫做波罗蜜, 才成为能度到涅槃彼岸的出世间法。般若智, 主要指对万法本来缘起性空的本性之体证, 其实质是保持一种完全摆脱了自我执着及由此而生的种种无明、烦恼的清净心态, 这种心态自然具有无我离执, 观照明澈、广大慈悲、安乐宁静等性能。以这种心修布施等行, 自然会“三轮体空” 虽无私奉献、精勤利人而又念念解脱自在, 不计报答, 不骄不躁, 任劳任怨, 不生烦恼。
大乘菩萨道的实践,自古以来曾造就了无数彪炳史册、为万世楷模的杰出人才, 对促成东方古国的繁荣盛世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高僧中, 如古印度大乘龙象马鸣、龙树才智冠世, 被奉为国宝中国的道安、慧远、支遁、一行, 日本的空海等, 皆多才多艺, 世称奇才法显、玄奘、义净等数百名高僧不畏艰险, 跋涉数万里取经求法, 被作为献身追求真理的榜样法琳、道衍姚广孝等则以政治才略名垂史册。历史有作为的帝王如梁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元世祖、明太祖、清世祖、清世宗, 越南的陈文宗, 良相名臣文豪如谢灵运、刘舰、白居易、王维、柳宗元、刘禹锡、苏轼、黄庭坚、张商英、耶律楚材、李屏山、袁宏道、龚自珍、魏源、林则徐、梁启超、谭嗣同等, 无不深受大乘精神的浸润, 其中不少人还受过菩萨戒, 为虔诚的佛教徒、菩萨行者。现代的佛门人物如杨文会、蒋维乔、太虚、弘一、顾净缘、南怀瑾, 日本铃本大拙、池田大作等, 也都是才智超人, 有巨大社会影响的一流人才。
长期以来, 大乘菩萨道精神已渗透中日韩等国的传统文化, 历代杰出人才, 鲜有不受菩萨道精神熏陶、影响者。古语云“山中无高僧, 朝中无宰相。”这话颇有无精勤修菩萨道者则国家无人才的意味。从佛法更深刻的学说来讲, 由修菩萨道, 铸成优秀的才器, 形成藏有无量福德智慧种子的阿赖耶识, 是为现在、将来提供优质人才的根本。如果说,封建社会的发达被史实证明离不开菩萨道精神为之培育人才的话, 则具备超时代性的菩萨道, 似乎更易于适应现代社会, 更利于培养出大批具有优秀品质、开放胸怀、高度责任心和严格纪律性的人才, 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高速进展。
转自《龙泉之声》返回目录
发布时间:2012年2月24日 15时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