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老,您的生命将在无数佛子身上延续
2012-04-01
学 诚
本焕长老,是我国当代著名高僧,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近代著名高僧来果禅师的上首弟子,虚云和尚的衣钵传人。今年4月2日,本老于深圳弘法寺舍报往生,世寿106岁,戒腊84夏。 本老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的生命长度横跨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代和20、21两个世纪,亲眼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百年沉浮,亲身感受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拼搏、百年崛起。本老毕生爱国爱教,深明民族大义,高风亮节,可歌可泣。他的一生也是中国佛教百年迂折、百年复兴的缩影。他为了正法久住、普度众生,耗尽了毕生心血,付出了毕生精力。如今,本老安详的离开了我们,而他那“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则必将久住人间。本老的人生经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体会、仔细品味。
一、青年——精进修行,矢志求法 本老俗名张志山,湖北新洲县李集人,公元一九零七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日出生于四代务农之家。本老自幼聪明好学、勤劳纯朴,通达文理,长大成人后,亲近佛门,常常到家乡的报恩寺听经闻法。他亲睹社会腐败,民不聊生,深感世事维艰,众生多难,怀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出世大愿,在一九三零年一月十五日,剃度于报恩寺传圣法师座下。同年四月初八,到武昌宝通寺在持松和尚座下受具足戒。本老随即前往扬州高旻寺,投身来果禅师门下,安住高旻寺潜心修学七年之久,不出山门,刻苦求证,为法忘身,曾经打了八个禅七、五个生死七,昼夜不倒单,为了防止昏沉甚至采用“头悬梁”的方式,因而深得来果禅师器重和厚爱,位列来果和尚的十大弟子之一,并委以维那、堂主等重任。 本老励志苦行,于1937年孤身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风餐露宿,不避寒暑,手足破裂,膝盖磨出层层厚茧,历时65天,行程三百余里,抵达五台山。本老继续朝礼五座台顶,又经过半年时间,四百余里路程,终于功德圆满。本老从此在五台山一住就是十年。1939年,本老从广慧老和尚接法,在碧山寺担任监院。此时,日军占领五台山地区。本老积极配合抗日工作,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八路军受伤同志躲避日军追捕。1942年,本老又巧妙摆脱日军的控制魔掌,隐蔽于古西天寺,在那里闭关三年。闭关期间,本老白天深入经藏,博览群经,晚上怀着深切悲心,施放焰口,超度阵亡军民往生,共阅四千多卷藏经,施放一千多台焰口。出关后,本老为报答佛恩,效法佛陀在因地中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的精神,共写了《楞严经》、《地藏经》、《金刚经》、《普贤行愿品》、《文殊师利法王子经》等十九卷血经,过二十万字。1947年3月,为了保护碧山寺里的珍贵文物——华严宝塔,本老只身辗转北京、天津,将宝塔送至上海的碧山寺下院。1948年,因为母亲病重,本老从上海返回湖北老家,每日早晨步行十五里,回家照顾母亲,晚上返回报恩寺,共放一百台焰口,为母亲回向延寿。母亲临终之际,本老燃臂为烛,行孝送终,日夜诵读《地藏经》,守孝四十九天,体现出一片拳拳赤子之心。
二、中年——坚毅忍辱,艰苦磨练 1948年7月,本老应虚云老和尚的邀请来到六祖惠能大师的祖庭——广东南华寺,深得虚老赏识与信任,于11月正式从虚老接下临济宗法脉,成为第四十四代传人。虚老将本老的法名由“本幻”改为“本焕”,表现出虚老对他光焕佛门、绍隆佛种的殷切期盼。虚老视本老为得力股肱,将重兴禅宗祖庭的重任委托与他,1949年正月十五,本老接任南华寺方丈,109岁的虚老亲自步行一百多里从云门寺赶来为之送座。四月初八,举行传戒法会,虚老为得戒和尚,本老担任开堂。此时正值解放前夕,国内时局颠簸动荡,本老不避时艰,毅然赴任,从此将振兴佛门、续佛慧命的重任一肩挑起,矢志不渝。本老在住持南华寺的十年之中,连续举办传戒法会,并带领僧众坚持农禅并重,自力更生,继承百丈遗风,使南华寺重现祖庭光辉。 1958年,本老被错误打成“反革命分子”,蒙冤下狱十五年。1973年出狱后,又在劳改农场继续工作七年。对于如此这巨大的人生遭遇,本老坦然处之,视其为宿业所感,安然忍受,白天在劳作中磨练心性,夜晚在禅坐中体悟真如。可以说,本老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磨难之下,对党和国家的忠诚都未曾改变,对佛陀的信仰都从未怀疑,堪称爱国爱教的佛门典范。
三、老年——光焕法门,接引众生 改革开放以来,各领域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展开,本老的不白之冤终获彻底平反昭雪。我国佛教一片百废待兴之景象,重建丛林、重光佛门的事业急需高僧大德主持。在关键时刻,本老毅然出山弘法,再创人生的第二个春天。1980年,本老由门徒接至丹霞山别传寺,主持重建别传寺。1984年,举行殿堂落成典礼。1986年春节期间,中国佛协赵朴初会长视察丹霞,因为由衷敬佩本老的功绩而赋七律一首《丹霞山寺赠本焕和上》:“群峰罗立似儿孙,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经沧海换,丛林尚有典型存。一炉柏子参禅味,七碗松涛觅梦痕。未得遍行堂集看,愿将半偈镇山门。” 本老毫不在意自己已处耄耋之年,以廉颇未老、只争朝夕的雄心壮志,不断开拓进取。1985年7月,本老在深圳特区筹建弘法寺。1986年12月,出任广州光孝寺方丈,担当起重建广州光孝寺的重任。1988年,重修湖北新洲报恩寺。1995年12月,重建黄梅四祖寺。1996年11月,重建南雄莲开净寺,1999年3月,创建南雄大雄禅寺。这七所寺院的建筑总面积六万多平方米,募化金额达一亿九千多万元。本老功成不居,在这些寺庙建成之后,秉持选贤任能的丛林古制,皆将其交付与同门或弟子住持。 本老重视戒律,为中国佛教培养了一大批僧才。1993年,本老于深圳弘法寺正式升座第二年,便设立戒坛,传授三坛大戒。自1980年以来,本老在南华寺、柏林寺、祇园寺、四祖寺等地开坛传戒,担任得戒和尚,摄受戒子五千多人,广布法缘于海内外。 本老在继承传统禅法的同时,注意与时代相结合,亲自主持禅七活动,传授禅规,接引后学。本老还付法与藏传佛教的第十七世东宝·仲巴呼图克图等八位活佛,传为汉藏佛教交流融合的一代佳话。 本老不仅致力于中国佛教复兴,还非常关心佛教在世界的普及弘扬。本老是最早发起创立世界佛教论坛的八位高僧之一,并亲临世界佛教论坛现场,为世界和谐、人类福祉祈福祝愿。本老更是捐出百万巨资,组建大型佛教交响乐团——《神州和乐》,将中国佛教文化传播于世界各地。本老还亲访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开堂讲经说法,开展文化交流,参加者云集景从,皈依者不计其数。
四、暮年——造福社会,广结善缘 本老自己曾说,每年受到来自广大信众的功德捐款达数以百万计。这些巨款本老除了用于寺庙建设之外,还以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方式直接回报社会。本老曾为贫困地区造桥引水,捐建医院、学校,解决了当地人民的实际生活问题;本老曾为孤残儿童捐助治疗费用,帮助他们及时获得治疗、恢复健康;本老曾为瑶胞子弟捐资助学,帮助他们重返校园,这类善行义举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充分体现了佛教慈悲济世的情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本老在重大自然灾难面前,总是急众生之所急,在第一时间内解囊相助。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本老从报纸上得知灾情之后,立即拿出个人积蓄10万元,托人当天送到广东省民政厅捐给灾区,是第一个向民政厅捐巨款救灾的人。他说:“长江洪水来势凶猛,灾情严峻,捐款要及时才能发挥最大的救灾作用。”并且不顾病体,头顶酷暑,亲自主持赈灾法会,筹集善款。2003年,我国“非典”重大疫情出现的时候,本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说:“抗非典,有我一份!”先后为抗击非典捐献130万元,并向全国佛教界发出倡议,为解救人民痛苦,减轻国家负担,贡献一份爱心,号召全国各地寺院拜《大悲忏》,持念大悲咒,得到全国各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本老“一个百岁老人的心愿”的信上亲自批示:“请转告本焕法师,感谢他为防治‘非典’所作的工作和对国家、民族的良好祝愿。”温家宝总理批示:“对本焕法师的爱国热忱和捐赠的义举表示感谢。”2008年发生了四川汶川大地震,本老立即指示弟子奔赴灾区救助,并在寺院举办祈福超度法会,为国分忧,以尽绵薄之力。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本老以百岁高龄,仍然坚持每日与广大信众结缘,接待香客数万人,或以墨宝,或以经书,或以祝福,或以开示,令每人满愿而去。本老总是以活泼乐观的心态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展示出一位真正的禅者所独有的彻底的洒脱和自在。 本老精神矍铄,定力功深,其精力之充沛,丝毫不逊于年轻人,这得益于本老几十年如一日的修行功夫。本老每日以读诵《普贤行愿品》为定课,从未间断。 本老的一生是光明坦荡、无私无我的一生,真正体现了舍己为人、随缘度化的大乘菩萨道精神。本老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韶关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及广东省、深圳市、仁化县等地的政协委员等诸多要职。面对这些头衔,本老总是以从容淡定的心态泰然处之。在他看来,这些并不是他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更像是一份殷重的嘱托。本老已经将自己的生命完全献给了中国人民,献给了中国佛教事业,献给了芸芸众生!我们相信,他的生命将在无数佛子身上延续,直至人间尽成佛土,众生同趣菩提!
转自《龙泉之声》
发布时间:2012年6月16日 10时55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