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里的眼睛
作者: 然教法师
天之精神藏于日月,地之精神藏于山河,人之精神藏于二目,古人此话说明眼睛的重要。1996年,国家卫生部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一直以来,我的视力都很好,从没有考虑过眼睛的问题。近日,由于家父患眼疾,辗转几个医院,看到芸芸众生苦不堪言,从怀抱的孩子到年迈的老人,都因眼睛问题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都因视力带来烦恼重重。
有人称眼睛为‘智慧之门’、‘灵魂之窗’,眼睛能够明辨物象、增长知识。眼睛是很重要的,人依赖他看见东西,确保自理能力。佛教也经常用眼睛来说明修行境界、所证智慧,比如佛教有五眼、正法眼的说法。
五眼,是指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修行的层次越高,心眼作用的范围越广。(一)肉眼,为平常凡夫肉身所具之眼。(二)天眼,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三)慧眼,为二乘人之眼,能识出真空无相;亦即能轻易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总相。(四)法眼,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照见一切法门之眼。(五)佛眼,即具足前述之四种眼作用之佛眼,此眼无不见知,乃至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
佛的心眼通达真理智慧,叫做“正法眼”,此“正法眼”能洞彻实相万德含藏之无尽“藏”故又称为“正法眼藏”。正法眼藏就是禅宗所传之心印,也就是由释尊付嘱迦叶,辗转相传,佛所彻悟的不可思议、无有分别的涅槃妙明真心。《联灯会要》卷一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观音菩萨通过无尽行愿感得千手千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记载,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亿劫中,跟随千光王静住如来修行菩萨道,闻听如来宣讲“大悲心陀罗尼”,并发下誓言,要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不度尽众生誓不成佛。于是他用了无量劫的时间从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人道度众生无数。但当他从天界回转身回来,惊诧地发现地狱众生丝毫没有减少。他悲叹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的微弱,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誓言。顷刻间他的身体炸裂,他凭借仅有的一点力量和信念,向诸佛祈求!这时奇迹出现了。在无数诸佛菩萨的加持下,观音菩萨被炸碎的身体再次聚拢成形,全身长出千手,每一手中长有一眼,号千手千眼观世音。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一切事物,度一切众生,广大圆满。
观音菩萨因为大慈大悲而具有千手千眼,舍利弗曾因为布施眼睛的因缘而坚固菩提心。尊者于六十小劫前行菩萨道,不但愿意把所有的房屋,田园,财产等资财布施与人,甚至连身体、生命也愿布施与人。一天,一位青年对他说:母亲患有不治之症,医生说要一位修道者的眼球作药引,才能治好母亲的病。舍利弗毫不犹豫地将左眼取下,交给青年。青年手接眼球说:医生说是要右眼。舍利弗接着又挖出右眼球交给青年。青年接着眼球放在鼻下嗅了一嗅说:你是一个什么修道的人?眼球臭得难闻!扔在地下,用脚一踩,拂袖而去。舍利弗听到青年的话和踩眼球的声音,叹了一口气说:众生难度,菩提心难发,菩萨行难行,我还是当一个自了汉算了。立即有人对舍利弗说:刚才那位青年是你的大善知识,是考验你的菩萨行是否坚定。你不应退失菩提心,应更勇猛精进,上求佛道。舍利弗听后,更加坚定菩萨的行愿,所以一些大乘佛经,几乎都有舍利弗为当机众。
在佛灭度之后,具足慈心的拘那罗王子,也因自己眼睛的因缘,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最终得到解脱自在。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是位虔诚的佛教徒,心地善良,对百姓施以仁政。他有一个儿子,这孩子的眼睛非常美丽,几可媲美印度的一种美目之鸟——拘那罗鸟。因为国王很喜欢这种鸟,便以“拘那罗”来为儿子命名。
太子长大后,生得剑眉星眼,相貌堂堂,而且行为端正,非常慈悲。国王开始为王子找对象,有一天,他带着太子到寺院去礼佛,并请长老耶舍尊者开示。尊者看看年轻的王子说:“人生无常,身体有生、老、病、死之苦,还有种种的不净,有谁能永远年轻永保俊美?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就像王子这对眼睛,虽然看起来很美,其实是最垢秽不净,招灾惹祸之源。”尊者这一番话,令王子感到疑惑:大家都赞叹我的眼睛很美,为何尊者却说它是垢秽不净之物,招灾惹祸之源?这些话不断在太子的脑海中盘旋。
国王的宫中有很多嫔妃,其中有一位很年轻的嫔妃,被王子的仪表深深吸引,对王子早有染着之心。有一天,她看到王子一人独处,就百般献媚,向王子求爱。王子为人端正,怎会做出乱伦之事呢?他深自警惕,摆脱了她的纠缠。后来,王子结婚了,那位年轻的嫔妃看到梦中情人跟别人结婚,不免妒火中烧,由爱生恨。
王子婚后不久,国王忽然得病,那位嫔妃细心地照顾国王,直到国王恢复健康。国王感念她长时间的照顾,于是问她:“妳照顾我这么久,心中有什么愿望,我愿意成全妳。”她说:“我只要求接掌国政七日就好了。”国王心想:君无戏言,我既然答应她在先,怎能食言?何况只有七日,并不算什么,于是答应了。
这嫔妃登位之后,写了一封爱恨交加的密函,派人送给太子,要太子挖掉双目——不要让她再看到他的眼睛,唯有如此,她的怨恨才能消除。太子看了信,终于明白耶舍尊者开示的用意了。只不过一切似乎已经太迟,现在嫔妃的话就如国王的旨令,是不能违抗的。
不得已,太子挖下一颗眼珠,他把眼珠放在掌心而恍然大悟:“原来它这么腥臭,为何这么不净之物,会得到许许多多的赞叹,又惹来这场大祸呢?”他想:既然要我的两眼,就全挖掉吧,两眼挖掉后,他眼前一片黑暗,但是他的内心突然一片光明,身心清凉,那分安稳自在已是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是佛教圣者们在众生心中的形象。但,佛的弟子中也有双目失明的人,比如阿那律。他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初出家时,曾于佛说法中酣睡,被佛叱责,遂立誓不眠,因而罹患眼疾,导致失明。后以修道精进,心眼渐开,成为佛弟子中天眼第一。此事记载于《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原文:“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万众而为说法。尔时,阿那律在彼坐上。是时阿那律在众中睡眠。尔时佛见阿那律睡眠,便说此偈:
受法快睡眠 意无有错乱 贤圣所说法 智者之所乐
犹如深渊水 澄清无瑕秽 如是闻法人 清净心乐受
亦如大方石 风所不能动 如是得毁誉 心无有倾动
是时,世尊告阿那律:汝畏王法及畏盗贼而作道乎?阿那律报曰:不也世尊。佛告阿那律:汝何故出家学道?阿那律白佛言:厌患此老病死愁忧苦恼,为苦所恼故欲舍之,是故出家学道。世尊告曰:汝今族姓子,信心坚固出家学道,世尊今日躬自说法,云何于中睡眠?是时,尊者阿那律即从座起,偏露右肩,长跪叉手白世尊言:自今已后形融体烂,终不在如来前坐睡。尔时。尊者阿那律达晓不眠。然不能除去睡眠。眼根遂损。”
为什么圣弟子证得果位,具足神通妙用,还会患有眼疾?这是因为一切都是业力牵引,佛教有一句话:神通抵不过业力。任何一个“因”必定要招感“果”,所谓因缘汇集时果报还自受。《法句经》双品第1偈“护眼尊者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问题,讲的是,有一个人叫大护,他信心坚定,不被时间荣华富贵所牵,不被世间染污情感所缠,径自到佛陀处出家了。
五年后的一天,他到佛陀前问:“出家人的责任是什么?”佛陀回答:“年轻时有两条路可选:一是要读书、学习,二是要修习禅定。”他说:“我已经老了,不能读书了,我要修习禅定。”佛陀告诉他一些修习禅定的方法,他便跟着一群比丘到森林里去修习禅定。他非常精进,甚至不倒单。因为他的不倒单,没有睡觉,导致眼疾,两只眼睛都看不见了。
有一次,尊者在慢步经行中,无意间,踩死了一些昆虫。转天,有的比丘发现了那一些昆虫的尸体,就将这事件禀告佛陀。世尊说道:“你们没有看见他杀生,正如他没有看见活着的虫身一样,况且,尊者已经证得阿拉汉果,不可能故意杀害生灵,甚且是滥杀无辜”,会中有一比丘请问世尊,尊者既已证得阿拉汉果,为何还是瞎着双眼?世尊因此说了以下的因缘:
护眼尊者过去世有一世曾经是个医生,靠医术谋生。有一次,一个双目失明的妇人,来请求医生为她治疗眼疾。这位妇人自允,如果尊者能够为她治疗双眼,她将带着她的孩子们,一起来尊者家为仆供他使唤,以报答他的恩情。但当她的双眼渐渐复明之时,妇人唯恐复明后必需履践诺言,当医生的奴仆,因此她就向医生撒谎说,情况变得更糟了。事实上,妇人的只目已经完全复原,医生自己心下明白,知道妇人说谎,意图狡赖。顿时起了一念报复之心,他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地为她换了另一种眼药。从此,妇人的两只眼睛永不复明。由于这一恶行恶业,尊者在他往后的好几世生命轮回当中,都失去了眼根的作用─-双目失明。
具足五眼是佛弟子追求的境界,大慈大悲圣者的行迹,是我们见贤思齐的目标。但审时度势,当我们现在还是博地凡夫的时候,这些都是望尘莫及。爱护眼睛却是当下民众的共识,科学的使用眼睛,呵护眼睛。当在注重医学护眼的同时,作为一名佛教徒,我认为可以做到的,也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忏悔业障。因为没有任何一件成熟的结果是没有因的,这是根本所在。期盼佛法常住每个人的心中,不仅眼睛明亮,心也灵光。
转自《龙泉之声》返回目录
发布时间:2013年9月23日 12时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