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荒漠,立不起伟大民族
资料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曹静 张澍
在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的当下,“信仰”一词一再被人们提及。
信仰究竟是什么?信仰是否遥不可及?信仰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面对这些“信仰之问”,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在参加山东卫视《新杏坛》节目录制期间接受了《解放周末》的独家专访。
对当前备受关注的信仰危机,他忧心忡忡:“信仰的荒漠上,立不起伟大的民族。”
“三无道德”的引导下,必然生产出“三无产品”
解放周末:今天我们谈论信仰,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么一个抽象、宏大的概念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关联?因此不免产生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信仰?
叶小文: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我们正好在山东,所以我想用孔夫子的话来回答。《论语》里有一段“子贡问政”。子贡请孔子说三个为政最重要的东西。孔子的回答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请他去掉一个。孔子说:“去兵。”子贡请他再去掉一个。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孔子看来,信仰、信誉、信念是最重要的。国家可以不搞军备,甚至可以忍饥挨饿,但不能把信仰丢掉。
解放周末:“民无信不立”,对于现实有什么意义?
叶小文:今天我们还能感觉到这句话的分量,的确是“哲人其萎,其言犹存”。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物质创新使得生活既便利又有趣,生活形态丰富多样,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物质的发展也让一些人的心灵迷失,迷心逐物引起了信仰的迷茫和精神的焦虑。
解放周末:而现在发生的一些道德失范的事情,常被归因到信仰缺失。
叶小文:信仰、信念缺乏,欲望吞噬理想,出现了一些冲破道德底线的现象和事件,一次次刺激人们的心灵。比如长春盗车杀婴事件、小悦悦事件等,可说是舆论哗然,人神共愤。
当然,这些都是较为少数的极端事件。但是应该看到,没有信仰,也就毫无诚信可言、毫无善意可言、毫无责任感可言。“三无道德”的引导下,必然生产出“三无产品”,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比如食品作假,弄得人心惶惶: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色素,喝白水都怕有害元素,老百姓慌了——到底吃什么好?似乎好多东西都是假的,有人调侃说,是不是只有骗子才是真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但个体感受到的不安全感和痛苦却有所增加。
解放周末:这是信仰缺失的后果,这些后果是不是也恰恰说明了信仰的重要?
叶小文:对。所以,在这个时候回头看孔夫子的话,就感觉分外沉重。“民无信而不立”,在信仰的荒漠上,立不起伟大的民族。现在中央提出“中国梦”,非常好﹔但不能一边做着梦,一边信仰空虚。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德伦理,没有精神支柱,“梦”就只能是梦。说实话,信仰离我们并不远,它其实就在我们中间,在每个人的生命进程中,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里。
“看不见的手”能够优化资源分配,却无法优化道德行为
解放周末:金融危机要防,信仰危机更是不能不防。您认为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叶小文:当前的信仰危机,主要还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过度追逐物质利益造成的。
虽然市场经济包含着以强调人的独立性和自我价值为特征的伦理精神和道德要求,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在“自由、平等、所有权”的前提下,也产生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维度,比如尊重、诚信、守时、互利、效率等。但是,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调节有明显的局限性。因为市场经济本身是不会分辨善恶的,只要符合 “自愿交换”、“平等互利”的原则,市场就可以接纳各种对整个社会来说极不道德的交易,比如开设赌场、卖淫等。同样,一些人把名誉、良心、权力和官位当做商品和金钱进行交易,只要双方愿意,这些都可以商品化,都可以成为买卖。
解放周末:为什么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优化资源分配的时候是个好手,但在优化道德行为上就“肌无力”了呢?
叶小文:因为市场经济的互利原则实际是各方无意识的一种结果,是各方“自私”利益相互制约的结果。所以,市场经济本身不存在“利他”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机制,不会自动产生为社会整体利益着想的道德意识。
解放周末:于是问题就产生了,开始“一切向钱看”了?
叶小文: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们的社会确实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悄然转换。你所说的“一切向钱看”的风气,不断瓦解着人们心底的神圣感。过度追逐物质利益,导致了发展的片面化。信仰和人生价值或被忽视,或干脆就被无视了。
解放周末:有人说,信仰缺失是中国特有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得很快,但法制还没跟上。那么在市场经济发展得较为充分的西方,信仰就不缺失吗?
叶小文:信仰的迷茫和失落,其实是当代西方和东方的共同感受。当代西方社会在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上帝之死”所带来的信仰迷茫也使西方人陷入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精神焦虑之中。在今天的西方,很多生态性、社会性灾难都是人类自身的失范造成的,比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恐怖袭击、邪教肆虐、黄赌毒等。虽然市场机制和法制的完善能够抑制过度的利己行为,但不可能消除这种行为的产生。
无神论不等于无精神论,没宗教信仰不等于没有信仰
解放周末:重塑当代信仰,已经迫在眉睫。但具体谈到重建信仰,有些人会有疑惑——难道要提倡宗教信仰吗?
叶小文:从全人类来看,说到信仰,首先想到的确实是宗教。因为,世界上自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约占全部人口的84%。也就是说,五个人之中约有四个人信仰宗教。
解放周末:信仰是否等同于宗教信仰?
叶小文:信仰不能和宗教划等号,没有宗教信仰不等于没有信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将“信仰”解释为:在没有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句话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在不同的精神领域都存在信仰。人类信仰是多元的,除了宗教信仰外,还有科学信仰、文化信仰、政治信仰乃至生活信仰等等。比如科学信仰,它就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与执着。
解放周末:从历史上来看,宗教和科学似乎是矛盾冲突的。您所谓的宗教信仰和科学信仰有什么异同?
叶小文:打个比方来说:科学是个“,”,它依循着科学的逻辑始终在不断推进﹔哲学是个“?”,不断地追问事物的本源﹔而宗教则是“!”,不告诉你为什么,就告诉你是什么,强调的是“信”。
而科学信仰是“,+?”:科学信仰除了笃信科学的力量之外,还需要哲学一起来论证。譬如共产主义是我们的信仰,但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是什么样?需要依靠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指导,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历史的演进,而修正、完善、丰富我们的认识。而宗教信仰则是“!+?”,因为宗教信仰同样需要哲学来论证,甚至是唯心主义哲学,否则难以维系发展。
解放周末:您的这个说法很有意思。那么精神信仰与科学信仰和宗教信仰有何区别与联系?
叶小文:精神信仰介于科学信仰、宗教信仰之间,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把科学信仰和宗教信仰的长处结合起来的信仰。也就是说:精神信仰等于“,+?+!”。
首先,精神信仰可以是科学的信仰,它要朝着理想前景前进﹔但是还需要通过哲学思考进行论证,进而坚定我们的信仰﹔在某些时候,还得靠感叹号“说了算”——信仰是需要敬畏和无条件相信的。
解放周末:有人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按照您的分析,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叶小文:不少人确实存在这种认识误区,尤其是西方人,总说中国人没信仰。事实上,无神论不等于无精神论,没有宗教信仰不等于没有信仰,不怕鬼不等于无所畏惧。今天我们说重塑信仰,不是指回到狭隘的宗教信仰,而是重塑广义上的精神信仰,寻找到契合当前时代特征的价值观、世界观。
转自《龙泉之声》返回目录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2日 14时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