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乘佛法乃心地法门。何谓“心地法门”?只在心上用功,不在事相上分别。事本无属性,皆因起心动念而安之。当人清净无分别的时候,外界的万事万物是否存在?当然,肯定存在。但就我们的心而言,你不执着,没有分别,它就不存在。佛法的微妙之处就在这里。比如现在我们这么多僧人在一起禅修,对你来说,这几十个人是否存在?他们确实存在,但对你的心而言,他们是不存在的,因为你已经无心了。六祖说:“非风动,非幡动,乃仁者心动。”这句话上千年来让许多人执著。风和幡当然在动,但如果你的心不动,风动幡动关你屁事!这就是智慧之学,这就是心地法门,这就是佛法的微妙之处。所以一个人要时刻把握自己的起心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与万物同一体,超越万物。 为什么禅宗用“拈花”作为它的象征?答案众说纷纭:莲花代表结果,代表众生的自性,代表万物……一个行菩萨道的人离开了众生,哪里还有法可修,有众生可度?离开了众生,自己的功德福报又何以圆满?可是修行人在没有成道以前,都不是度众生,而是被众生所度,又有几人能像莲花一样,既能和众生在一起,又超然于众生之上呢?如果你们仔细观察过莲花就会知道,莲花开的同时,里面就含有莲子——因果同时。 所以说上乘佛法只有当下,没有过去、未来。所谓“三世因果”全属权宜之说,方便之说。一个行者连当下都不能把握,能把握过去和未来吗?所谓的过去是由无数个当下串联而成,未来也要透过无数的当下来体现。可是,我们都把心思放在回忆过去,计划未来上。殊不知,错过了当下就错过了未来,唯有把握好当下,才能把握未来。这一点你可以做不到,但在见地上你必须认识到,只有认识到了,你才能把握住。临济祖师说过一句话:见过于师,乃可授法。他的意思是说,来跟我学佛向我求法的人,你的见地超过我了,我才把法传给你。如果你的见地没有超过我,我把法传给你,你一修就出偏了。也就是所谓的“想到才能做到”,你想都想不到,又怎么能做到呢?你能做到,首先是已经想到或者意识到了。过去禅宗的祖师们修行都是三步路:见地、修证、行愿。这三步没走通,在修学佛法上不可能有收获。 一个人的见地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呢?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严格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见地和清规如同一个模具——成佛的模具,你能把自己融入模具,接受模具的熔铸与锻造,有一天走出模具,你就是佛!戒律清规是佛菩萨、祖师们尝试过,证明确实可行,由此方可成道,才制定出来让大家行持。清规是祖师们制定的,后人在适应的过程中,某些地方可以因时因地作相应的改变。但戒律是不可更改的。 现在的修行人之所以入不了道,是因为身上的刺太多,我执太大了,不愿意跳到模具里接受铸造和冶炼。凡是成就的人都不是打出来,管出来的。上等人自律,所以高贵。下等人愚昧,要靠别人管教,强制,所以卑贱。高贵和卑贱只在一念之间,就看你能否转变念头去适应规矩和理念。由于你转变不了,所以就有了制度,有了香板,有了领导——你是被迫接受模具的压铸和锻造。但是你接受了,你也成佛了。还有一种人管不住自己,又不接受模具的锻造,结果成了不伦不类的人,永远成不了佛。 佛教有个词语叫“由勉而安”——由勉强进入安详,进入自然,非常准确和形象地表达了我们修道心理转变的过程,对修道人很有启发和帮助。比如有些出家人走路摇摇晃晃,走没走相,坐没坐相,你骂他几句,打他几个香板,他也就改正过来,最后也习惯成自然了。一个修行人必须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变成一种本能的反应,那才是真正的入道。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像在禅堂里一样,这样自然就能看住自己的念头,见色不被色转,闻声不被声转。并不是看到香板,看到师父,看到寺庙,才提起觉照。 一年时间足以把起心动念纳入道中,变成本能。想一想,用一年时间把你的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转变过来,让自己终身受用,你觉得这样不值得吗?我们出家人被香板打过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被打好了,外表的形象规范了,无论内心有没有入道,表象上你已经像个僧人了。还有一个,你不是这个根器,不是这个群体里的人,不适应我们僧团的规矩,结果一打,把你打脱离了僧团;即便没有脱离僧团,也只能住精舍,住小庙了。真正的修行用功办道,只能在大丛林。 我们初发心都是为了信仰,为了学佛,为了生死,所以祖师说:“学佛如初,成佛有余。”我们出家人是来学道,学无为的。如果不能暂时关闭六根,在自性上用功,那真的是白出家了!出家一辈子,你连道的影子都没有见到,道的味道都没有体验过,那真是冤枉啊! 让我们关闭六根,在心地上用功,提起正念——参!!!
2010年4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