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34.禅茶一味

欢迎各位同学前来参加东华寺首届夏令营。天气这么热,同学们远道而来,辛苦了!今天晚上备上一杯清茶,请大家在这里见见面,喝喝茶,聊聊天。佛教讲禅茶一味,喝茶就是在参禅,禅不离茶,茶不离禅。茶是品,禅是参。茶道和禅道的意境有相同之处,禅和茶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以一颗平常心、清净心去品,去参,去悟。你们长期住在城市里,突然来到山上,感觉会不同,会感觉到身体里面有一股被禁锢的力量释放出去了,会有种很轻松的感觉。希望同学们把身心放松下来,好好融入到大自然中,融入到寺庙的生活里,融入到夏令营的活动中,去品,去参,去悟。
  在座的都是发心的菩萨。佛教里面有一个说法:小沙弥不可轻。为什么小沙弥不可轻视呢?因为发心。经典上说成佛需要三大阿僧劫。祖师们讲一念发心,勇猛精进,可以超百劫。如此说来,这个劫数只要心念转变,刹那间就可以超越。尤其是新发心的菩萨们,由于这颗初发的勇猛心,一念之间就可以赶上已经证果的人。佛教经常讲学佛首在发心,发心是学佛入道的敲门砖。虽然我出家已经二十几年了,但只能说入佛门比你们早一些。《圆觉经》里有一句话,它的意思是一个初发心学佛的人,他的菩提心可以和久学佛的人处在同一个等级。今晚大家的心肯定都处在一个境界里。学佛讲究的就是这颗心。实际上众生与圣人唯一的差别就是思想境界的差别,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心态上的差别。佛教的未来要靠大家来发心,尤其是你们年轻人。
  在座的各位都很发心,一旦发了心不再退失,就能赶上释迦佛祖。临济祖师曾经说过,要具备“意踏毗卢顶,行拜童子足”的气魄才能学佛。它的意思是说,学佛发心的胆识气量可以超过佛祖,甚至可以不把佛祖放在眼里。所以你们千万不要想:我学佛不可能超过我的师父,不可能超过佛祖。没有超佛越祖的气魄是学不了佛的,有这样的气魄才能真正学佛,才能开悟。第二句的意思是说,在学佛的过程中,即便碰到小孩子,只要他的口中有真理,能让我们学到东西,我们也要向他弯腰鞠躬,向他请教。也就是说学佛要从高处着眼,从低处着手,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学佛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佛法最后就是落在“用”上。学佛的整个过程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戒定慧”“体相用”。慧就是用,用就是慧。一个人修行的内证功夫有多高,普通人很难看清,只能从他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和言行举止一窥其貌。
  同学们来参加夏令营学习班,相信大家的发心都是正确的。这一念正确的发心,将来必然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这次来参加学习班的有一大半是学生。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无论做什么都需要知识,需要智慧。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尤其是佛法的弘扬更要靠年轻人。看过祖师传记的人都知道,过去的祖师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小出家,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佛教事业,奉献给了自己的信仰,才有了非凡的成就。诸位在工作中、生活中还能不忘修道,这种精神也非常难能可贵。如果能把佛法融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会更有利于大家学习、工作和生活。因为佛法是用来调整我们的身口意,让我们的身口意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众生。
  中国文化不外乎“儒释道”,三者合一才构成了传统文化。有一句话概括了中国文化的演变:三教生九流,诸子演百家——这就是中国文化最鲜明、最准确的写照。中国文化就是来自三教和诸子。抛开三教、诸子,中国就没有文化了。
  我们都知道唐宋八大家这些著名的诗人和文豪,他们的诗词文采斐然,至今仍然大放异彩。因为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涉入了中国的儒释道,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很多近现代的作家,诸如鲁迅、巴金、老舍、柏杨等,他们的作品也都是以儒释道的思想为底蕴。中国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人墨客,他们以传统文化为食粮,引领着时代的步伐。我们只要花一两年时间,就可以理出一个头绪,找到一个轮廓,再配合现在所学的文化,就会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
  一种所谓的“文化”不经过数百年的沉淀,称不上文化。如果在座的是有心人,就会发现近十余年来,很多企业,甚至很多机关单位都请一些学者去讲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已逐渐为学校、政府、企业和民众所重视。现在,传统文化已经融入到幼儿教育中了。
  很多高学历的学生读了很多现代的书,却跟社会格格不入。而那些懂一点传统文化的人却很容易融入社会,和他人融洽相处。尤其是学了佛的人更容易融入社会,与人沟通交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学了佛以后,曲解了佛的思想,佛学经过他的理解已经不是佛学了,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我学”,变成了“他学”。本来是佛的思想,到了我们身上,由于智慧不够,变成了个人的知见。所以我经常感叹:我们要弘扬佛法,真的要先入佛知见。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境界要跟佛的一样,从我们口里讲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佛法。否则讲出来的都不是佛法,都是自己的法,也就是“我法”——个人的知见。
  这么好的机缘让我们聚在一起,我真诚地希望在这短短的七天当中,你们每个人真的都能放下,把心打开。我们台上坐的这几位法师也会用心地把他们的所学倾囊相授。为什么佛说他成就了以后一定要让大家也成就,把大家都度尽了,他才真正入佛位,才会真正感到自在、快乐呢?因为佛与众生是一体的,众生快乐,他才快乐,众生痛苦,他也痛苦。所以佛虽然成就了,但不入佛位,还在等着我们,希望我们也开悟,和他融为一体,只有这样他的工作才算完成,才告一段落。所以在夏令营期间,我也会把我的个人所学,这些年学佛的心得感悟,用心地介绍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我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要把心灵的大门打开,否则什么也得不到。就像一个杯子,要想把好的茶水装进去,必须把原有的茶水倒掉,把杯子清洗干净。实际上,我们学佛通常说的放下,并不是要你把过去所学的完全放弃、扔掉,只是让你暂时放下。因为你现在要学其他的东西、更好的东西,要跑步,你心里装的、身上带的、手里拿的,要暂放一旁。等跑完步回来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没有失去,什么都没有放弃,你已经全部得到,全部拥有了!如果你舍不得暂时把你的东西放下,你就没办法跑步,没办法获得新的东西;即便跑完回来,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没有得到。大家来到这里,你打开多少,放下多少,我就能给你装进多少。学佛的人有一句话:学佛先学贫,贫来贫去道方亲。这个“贫”就是空的意思。学佛就要先学空,空来空去,空到不能再空了,连空也把它空掉,道才会现前,才会和我们融为一体。大家知道我们喝茶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是我们山上的山泉水。我们整个东华山都是石灰岩地带,在这样的山上有水是不可思议的。石灰岩的山上没有土,存不住水,下完雨,水都沉下去流掉了。可是在我们禅堂背后那么高的山顶上还有泉眼,我们今天喝的水就是从上面的泉眼里流出来的。喝茶要有好水,泡茶以山泉为最佳。古人讲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人长多高,身上的气血就会升到多高。所以水就是山和土的气血。我们的山顶上有一个穴位,把它挖开,山的气血——水就流出来了。古人说地下的石油是大地的精髓。万物都有生命,都有灵性。我们今天喝的茶,用的也不是一般的水。水占人体体重的百分之七十多,这百分之七十几的元素改变了,你的整个格局、命运、心态都会改变。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华山的茶也喝了,饭也吃了,空气也吸收了,我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很好的心态。把心灵全部打开,把你们听到的、看到的全都收录进去。要先听,先接受,然后再打问号。千万不要先打问号,否则你就吸收不到精华了。
  作为“学佛”的人,应该相信一切,而不是怀疑一切。只有相信一切,才能使一个人完全处于深信的状态,他心灵的大门才会完全打开。
  我们台上坐着的几位法师,别看他们年纪轻,也都是“老和尚”了,在佛学里面、禅海里面都已经遨游了一二十年。如果大家把心灵打开,我们这一二十年的所学都会让你们全部复制过去。但前提条件是你们的心灵必须打开,必须空掉。希望你们每个人来到东华寺都能如愿以偿,满载而归。学佛的起点就是终点,你的启蒙老师决定了你这一生在这个领域里所能达到的高度。古人讲,宁做一件新衣服,也不愿改一件旧衣服;宁愿教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学子,也不愿意教一个已经学了很多、学得很杂的学生。你们有的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有的可能已经尝试过了。不管大家属于哪一种,既然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要把过去的所学暂时放下,只有放下才能拥有。在这几天当中,我会用心和大家交流。
  问:您说要打开心量去接受法的灌溉,请您具体讲一下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或者上乘的法器,如何将自己的心灵打开。谢谢!
  师:不要有任何想法,不要有任何知见,不要有任何准备,包括你的恭敬心也要放下,只要来到我面前就行了。相反,如果你有想法有准备有知见,新的东西就很难再装进去了。记得第一次去拜访我敬仰的空有师父时,欢喜、虔诚、紧张、疲劳全部夹杂在一起。去了以后,他给我讲了一个多小时,讲了些什么,我一句都记不得,所以才有了第二次的拜访。但是第二次去的时候,我什么都没有准备,尤其是没有那种崇拜的心理,心里非常平静,在这种心灵状态下我才有所得,有所悟。一个初学佛的人越是虔诚恭敬,脑袋越是一片空白,对方讲的话根本听不进去。等到什么时候他的心平静了,虔诚恭敬心消退了,这时候跟他讲才有用。茶品到这里,该品出点味了吧?大家回去好好休息吧。

录自释万行上师《其心无住》

发布时间:2015年3月2日 11时03分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