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38.真假明师与法门

问:您说在修证上达到百尺竿头之后,更进一步是回到人间行愿。请问要行愿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佛的境界?
  师:行愿无止境。把三身四智行出来就是佛的境界,就达到了佛的等级。佛的行愿是无止境的。所谓“众生度尽方成佛”,佛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成佛了。如果一定要说佛的境界,那么行愿度众生就是佛所享受的境界。
  问:到佛的境界已经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在佛的眼里怎么还会有众生呢?众生究竟需不需要度?
  师:在佛的境界里的确已经没有四相了。佛的境界是从佛坛上下来与众生为伍。当他下来的时候就有四相有众生了。为什么佛要从佛坛上下来,不坐在佛坛上享受他的三摩地呢?这就是佛的境界!我们说人的一生,酸甜苦辣什么都要去尝试。佛的一生也一样,除了享受佛的境界以外,人的工作、人的生活他也要去做,去经历,去体验,否则这个佛的境界和果位是不圆满的。佛获得三身四智是因为他达到了佛的境界,但只有回到众生当中行愿,他的三身四智才会圆满。
  问:老师看到学生做题时很辛苦,是帮他一下呢,还是让他自己度过这一关?从实质上来说,这样的帮并不是真正的帮,甚至可能害了他。佛对众生是否也如此?
  师:我经常说一句话:有求必应的佛不是真正的佛,有问必答的明师不是合格的明师。有些问题必须由众生自己去解答,去解决。众生必须自己度自己,不是佛去度他。否则佛就不是真正的佛,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就像很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长大以后对所拥有的一切,无论是物质还是情感,都不懂得珍惜,更不懂得感恩。因为这些都不是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得来的,得到太容易就不会珍惜。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贪欲和嗔恨之心会比较重,他求十次,如果有一次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抱怨,甚至嗔恨。不知恩,又如何感恩呢?
  圣人绝对不会让你有求必应。就像上次WA说的明师那样:你痛苦的时候,他会让你更痛苦;你快乐的时候,他会让你更快乐。为什么明师要这样做呢?按常理讲,你已经快乐了,为什么还要让你更快乐呢?你已经很痛苦了,为什么还要让你更痛苦呢?快乐到极致就超越了快乐,痛苦到极致就超越了痛苦。我们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超越。没有超越的,体验了,了知了,就超越了。
  问:您在书中讲到,圣人也有贪嗔痴,只不过前念迷,后念觉,不会被贪嗔痴的念头所转。贪嗔痴不也是习气吗?难道到了圣人的境界,还会有这些习气吗?
  师:圣人所谓的“贪”,是一种无我的贪。
  问:您在书中讲到,开悟的圣人做任何事都合乎道。如果一个圣人抄刀去杀人放火,奸淫掳掠,难道他的这种行为也符合道吗?
  师:一个成就的圣人不会做这种事,除非是为了度化一些特殊的众生。就像观音菩萨有三十二化身一样,众生需要以什么因缘得度,他就用什么方式去度他。但只有达到菩萨的境界才可以这么做。密教讲必须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能按众生需要的方式去度众生。
  佛教是以人的起心动念来判定因果。其他宗教也是以起心动念和动机来判定是非对错。社会上是以人的行为造作来判定是非对错。佛教讲身口意三业,对宗教而言最关键的是意业,用意念诅咒人杀人,比杀人的身体还厉害,所造的业更重。
  问:对于我们没有了悟的众生来讲,如果遇到一位上师用一种非常不符合人文道德的方式度化众生,这时候我们如何判断他这样做是如法,还是不如法呢?如何知道他是一个八地以上的菩萨,还是一个邪魔外道?
  师:一个明师是否达到八地,众生无法鉴别和判断。但是佛教告诉我们一句话:“是法住法位,不乱世间相。”如果他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世间的规则,也就是说破坏了世间的道,那么,即便他证得了三身四智,也是邪魔外道。
  问:现在社会上对某些寺院商业化的现象有很多评论。以某某寺为例,这种侧重商业的做法,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做是否值得?
  师:值得赞誉,值得推崇,这也是一种济世救人的方式。某某寺是一个团体,住着几百号人,抓经济的只有一个,其余的都抓修行。我们东华寺现在几十个人都抓修行,就缺一个人抓经济,一个人抓文化,一个人抓外交。既然这个寺庙有这个优势,为什么不派一两个人去发挥这个优势呢?并不是整个寺庙几百号人都抓商业去了。一个团体需要各种人才,各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应该让大家的才能得到发挥。况且,一个团体在一个地方必须发挥自己的价值,得到地方的认可。我一贯主张自己要扮演一个创造者、施予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索取者、消费者的角色。既然他本身有这样的优势和特长,为什么不去发挥呢?
  问:某某寺这样做,会不会给普通的信众造成很大的困惑呢?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对佛法是真正有贡献,还是有损害呢?
  师:这种做法只会给无智的人造成不好的印象。我们要度的是高素质的人,不是那些愚昧无知的人。愚昧无知的人是“以相论相”。有智慧的人是“见相超相”——这是佛菩萨的境界!以相论相,佛和众生永远一样!
  问:禅宗参话头的殊胜之处在哪里?比如“如何是佛祖西来意”这个话头如何去参?
  师:参话头是四禅八定修完以后的用功方法。四禅八定修完,达到了一心不乱,才有资格参话头。什么叫参话头?首先这颗心要能专注在一个话头上,也就是要能一心不乱地定在一个问题上,才能参话头。如果心散乱,不能专注在一个问题上,又如何参这个问题呢?如此说来,现在参话头的,不管出家在家,都是自欺欺人,都不懂什么叫参话头。话头就是问题。这个问题不能让你茶不思,饭不进,睡不着,把你堵得难受,二六时中不能把这个疑惑放在心中,你又如何参呢?
  你们心中是否一直提着某个问题?你一天提了多少问题,又放下了多少问题?如果你真的能十年如一日地提着一个问题,怎么可能不成就呢?现在众生的话头太多了,一天换几十个,哪一个话头也没有提上十分钟。过去的祖师之所以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十年二十年只抓住一个话头放在心里,提在心里,行住坐卧都在思考,渴望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开悟了。
  问:您书上有一个“悟后起修”的概念。禅宗也有很多这样的公案,比如说一位师父在锄地的时候,把锄头往后一扔,打在了青青翠竹上,“砰”的一声他就开悟了。那么,他悟的是什么?他悟了以后是不是就起修?他修的又是什么?应该怎么修?
  师:他悟到的是本来面目的真相,但他并没有见到本来面目的真相。悟后起修是见到了本来面目的真相。所谓的“悟后起修”是真正的修行开始了。他修的是什么?应该怎么修?我曾经讲过:悟道、见道和证道之间是有区别的,在此之前,还是处于有为法阶段。举例来说,在没有见道以前,你听说有一本《龙树六论》在东华寺,于是你深信不疑地认定《龙树六论》就在东华山,这是悟道。经过你多年的努力和苦苦寻觅,终于来到了东华寺,见到了《龙树六论》,这就叫做见道了。但你还没有掌握《龙树六论》的核心思想。有一天你深刻地理解和吸收了《龙树六论》的思想精髓,和它融为一体,这时候《龙树六论》就是你,你就是《龙树六论》,这时候你就证道了,你才有资格出去弘道,弘扬佛法。
  现在有很多佛学研究者只是悟道了,并没有见道,更没有证道,没有与道融为一体,他们所谓的弘扬佛法,弘扬的只是一些个人的知见和理论。
  问:您宣扬的一个很重要观点:在家人在红尘中修,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方式。做事一心不乱就是一种禅定境界。但是,在家人用这种修法是否能达到究竟?比如您讲本来面目出去以后才是真正修道的开始,在家人通过做事来修炼,又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师:在家人如果真的想了生死,悟道成佛,在某个阶段必须把自己封闭起来修炼。我们出家人所谓的“职业修行”,也并不是整个修行过程都是封闭式的。我们虽然闭关,但只是在修行的某个阶段。如果修行要一百步才圆满的话,闭关只是其中一步,还有九十九步不需要用闭关的方式来完成。所以出家人修行,有九十九步同在家人一样,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在日常生活和做事中修行。出家人在寺庙里每天也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只是出家人的生活和面对的事务比在家人单纯一些。
  问:《楞严经》上有一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淫欲不除,要想了悟,如同煮沙成饭,永远都不可能。在家居士也有修到彻悟境界的,维摩诘居士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修行未必一定要禁欲,但要节欲,这个度应该如何把握呢?
  师:这个问题密宗讲得很清楚,当一个人在气入中脉、开顶的阶段,不仅要节欲,还要禁欲。当中脉打通,梵穴轮打开,本来面目冲出去以后,禁不禁欲就不是很重要了。但是,一个在家修行人一生都要节欲。我们出家人从出家的那一天开始就必须禁欲,必须把普通人的根彻底降伏和转化。如果这个根没有降伏和转化,身上的俗气永远脱俗不掉。我们说某某人很脱俗,那是因为他不仅生理上的欲望超越了,心理上的欲望也超越了。但这种超越必须建立在果位的基础上。果位分生理的果位和心理的果位。
  为什么有些人见到异性眼睛会放光,身体的细胞会颤动(自己都不知道),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摆放呢?那不是他想这样,而是因为我们是欲界的众生,我们本身就是两性欲望和合的产物和复制品,也就是说我们骨子里面就充满了欲望,没有经过修炼怎么可能超越呢?绝无可能!
  但是,我们的灵魂(佛教从不讲灵魂),或者说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的自性,不是两性和合产生的,她来自三界之外,进入我们这个两性和合产生的身体里面。为什么她要进入这个身体呢?她要发挥她的作用,就必须借助身体这个工具。我们的身体就是本来面目的载体。这个载体是由各种因素和合而成的,就像一部机器是由很多零部件组成的一样。如果其中一个零部件坏了,这部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行了。如果这个载体坏到实在无法修理,就只有报废了,本来面目再跳进另一个载体,继续完成她的使命。
  当我们的中脉通了,梵穴轮打开了,最先进入我们身体的那个东西出去以后又再次回到身体里面,我们的身体才会彻底转化。在她没有出去之前,如果谁说他超越了身体的欲望,只能说他不懂。如果他懂了还这么说,那就是自欺欺人。
  为什么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被称为欲界呢?欲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两性和合产生的,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阴阳。什么叫阴阳?阴是负面消极的,阳是正面积极的。是阴阳和合构成了娑婆世界,是一阴一阳造就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本来面目才能主宰我们的身体,改变我们的身体,驾驭我们的身体,因为拥有的是同一种属性。
  有一句话,人的情感有多强烈,理智就有多清醒。我们可以把情感理解为欲望,理智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一个人只有理智没有情感,或者只有情感没有理智,这本身就是阴阳不平衡。为什么要同时具备这两股力量呢?“一阴一阳之谓道”,只有同时拥有这两股力量,我们的身心才能达到平衡,否则无法平衡。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因为存在这两种力量才达到平衡。如果出现问题,就是这两种力量失去了平衡。无论自然界还是我们的四大都是如此。
  修,就是把这两股力量修到平衡。地大不平衡就会地震,水大不平衡就会洪水泛滥,风大不平衡就会刮台风。地震、山洪、台风是大自然自我调整的方式。
  问:您在书中写到,很多禅师悟道以后还在反复打捞,甚至六祖惠能还在禅床上反复打捞了十几年。请问这些禅师都在打捞些什么?怎么才能打捞到?
  师:打捞有两种:一是看自己能否念念入道,是否会被境牵,被境转。二是看这个独立超越于身体之外的东西是否随看随在,是否真的来去自由,无牵无挂。前者是为了用,后者是为了体,有体有用,四大才能如是。
  问:我们学佛其中的一个诱因,就是想知道自己是从何方而来。您在书中提到人是从光音天来的,那么光音天的生命又是从哪里来的?这样持续不断地上溯到源头,我们的生命最初是从哪里来的?
  师:人不是从光音天来的,是经过光音天而来的。我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打一个比方,比如我住在东华寺的方丈楼,要经过牌坊、山门、大殿、法堂、三圣洞,才能到方丈楼。如果我们从方丈楼出来,方丈楼又在哪里?方丈楼只是东华寺的一部分。但是三界的概念不同,三界内外是一个整体。我们原本是整体的一部分,只是我们的起心动念才形成了个体,一旦变成了个体,就无法融入整体。什么时候我们超越了四相,就和整体融为一体了,这时候我们才会没有分别地知道东华寺就是方丈楼,方丈楼就是东华寺。因为众生的根器和素质不一样,无始以来的业力不一样,所处的时空也不一样。只有当你通过修证获得了圆满,你和它们融为一体了,你才不会再分别方丈楼和东华寺。
  问:众生有名利权情的欲望,他们的六根不断地追逐六尘,很难明心见性。所以佛家要我们放下。但是,一旦我们把这些欲望放下,又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变得消极,也无法一心一意、一心不乱地做事。我们应该如何协调这个关系呢?
  师:实际上从究竟位上来讲,六根和六尘也是本来面目的显现,它本身就是佛。但这句话必须建立在三身四智圆满的基础上,也就是要通过实证才可以感受到,不是用头脑能理解到的。为什么佛教讲烦恼就是菩提,这个娑婆世界就是极乐世界?那是站在佛的境界上讲。佛已经圆满了,到哪里都是个快乐、自在、没有分别的人。可是有很多无知的信徒认为:我在娑婆世界有烦恼,没有解脱,阿弥陀佛把我带到极乐世界,我就得大自在,就有智慧了。可能吗?你在中国是个弱智,是个烦恼的人,把你接到美国,你就变成一个高智商、自在的人了?可能吗?可是竟然有很多人都相信!
  至于如何协调的问题,能利益众生和社会的事你就去做,或者以利益众生和社会的心去做你做的事,否则就停止你的妄想。 
  问:南传佛教的小乘修法可以修到四果罗汉的境界。他们也必须经过四禅八定——打通中脉、灵体出窍这个过程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小乘经典对这些问题从来不谈呢?
  师:汉传佛教过去也从不谈这些,只是最近这个时代才开始谈,所以好多人认为汉传佛教没有这些东西。不管你信什么教,修什么法,教和法都是为人制定的。无论你是东方人西方人,古人还是今人,你的奇经八脉、生理结构是不会改变的,只不过现代人的身体比古时候缩小了一点。无论你修什么法,首先必须改变自己的色身,要改变色身,经络必须畅通。无论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的经络,是否刻意去修通经络,在修行的过程中,色身都是随着身体经络的不断疏通而转化。只不过你懂得经络的位置、布局和走向,在修行的时候会知道身体的哪些部位会有反应,反应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些,你可以知道你的身体净化到什么程度,通过了哪个阶段。如果你不懂经络,对身体的反应你只会一概而论,以为这些都是相,不要执著。如果你是后者,你更容易超越身体的反应。因为你不了解经络的流程和走向,你就不会把觉知放在身体的感受上,也就是说你不会把心理放在生理上,这样你更容易超越生理。我们不能超越生理,往往是因为对自己的生理有所了解,但又不是真正的了解。真正了解生理的人,不会把觉知放在生理上,会把身体彻底空掉。过去的祖师大德非常慈悲,很有智慧,所以从来不讲身体的反应,一旦听到你在讲身体的反应,他就一香板打到你身上,告诉你不要执著。对身体执著得越多,越不容易突破生理的反应。
  问:您在《降伏其心》上讲人有八层身体,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突破这八层身体。那么,这八层身体的突破和四禅八定的修行境界是如何对应的呢?
  师:这讲起来很多啊!初禅是突破了第一层身体,进去,看到了第二层身体,但没有穿过第二层身体。这个道理就如同八道墙,你穿过了第一道墙,见到了第二道墙,但还没有钻进第二道墙,更没有突破第二道墙。就算四禅八定修完,最多也只突破了第六道墙,见到了第七道墙。一个四禅八定都修完的人同样还有我执,还有分别,还没有超越第七识(第七识分别是非、好坏、善恶、对错等),更没有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穿过第一、第二、第三道墙,靠的全是禅定功夫,与理论无关。这时候身心合二为一。这个“一”与大自然衔接,再次合二为一。如果连最初身心的合一都达不到,更不要谈与大自然合一了。当第二次的合一完成以后,就可以从整体里面分出千千万万个你,这时候才能起大用,起妙用。
  我们身体里面有一股先天的力量,它来自哪里,来自哪个方向呢?不能给它定方向,也不能说它来自哪个层次,它可以穿透任何一个层次,经历任何一个方向。在进入我们身体之前,它已经遍布每一个空间,穿透了任何一个层次,一旦进入我们的身体,它已经具备了任何一个时空的信息。因为它已经经历了千百万劫,收录和储存了千百万劫的信息。而我们的头脑只收录和储存了二三十年、四五十年的信息,跟它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为什么所有的宗教都主张放弃头脑的知见,把自己的自性、本来面目,或者说灵魂开发出来,发挥它的智慧呢?因为它已经经历了千百万劫,里面储存了无数的信息,什么样的信息都有。用佛教的话来讲,它经过了三界二十八重天,经过每一重天的时候,它都把这重天的信息和智慧储存了进去。正因为它经历了那么多重天、那么多劫,一旦要返回的时候,它才有能力,才有可能返回。它本身就是从那条路下来的,为什么不能再从那条路返回去呢?之所以我们现在回不去,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它,没有和它沟通过,我们用的是头脑,头脑怎么可能返回到灵体的处所呢?这个头脑使用最长也就一百年,况且我们现在还没有历经一百年,只不过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而已。
  理论说多了,大家不容易理解。还是一句话,不要用头脑的思维去修道,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头脑停止思维。如何让头脑停止思维呢?先确定一个方法,也就是把你的千念万念归于一念。比如你念佛,就住在一句佛号上;你观想,就住在观想上。无论你做什么,就住在你所做的事情上。只要能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住在一件事情上,住在一个念头上,你不需要信任何教,不需要修任何法,你的这种状态已经超过了任何教、任何法。哪一个教,哪一个法都是让你持续地执著在一件事上,停留在一个念头上。你能长期执著一件事、一个念头,就是入三摩地。比如我们修莲花生法门,你能时时刻刻把念头放在头顶的这朵莲花上,这样定上半年,你的眼前一定会大放光明。当眼前这个大光明出现以后,你就会住在这个大光明上,这时候你的觉照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丢失,你做任何事都不会被外境所转。因为这时候你已经执著在你自性的光明里面,已经有所住了,怎么还会住在外面呢?之所以我们住在外面,是因为内在无所住。当你内在有所住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是无所住的。
  无所住的时候就是有所住,完全有所住的时候就是无所住。比如你现在的心很清净,很空灵,周围有十种声音你都听到了,但是你的心并没有住在任何一种声音上。如果一定要说你的心住在外面的声音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你把你的力量分散到外面这十个声音上了,是全方位的融入和觉知。但是一般情况下周围的十种声音你并没有完全听到,只听到一两种,为什么?因为你太散乱了,而且你有所住,所以才能听到一两种声音。如果你把自己完全空掉,和万物融为一体,外面有一万个物体,你就分为一万份融入它们,你就能完全地觉知它们。不怕分散,就怕你不能大分散——把自己分成千千万万份就是大分散。普通人是一专就滞,一散就乱。圣人是专而不滞,散而不乱。
  我们再回到现实中来,时刻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当心念被境转的时候,你要知道它被转。不怕心被转,就怕觉知迟,有一念觉知,心就回来了。经过无数次这样:被转——觉知,又被转——又觉知,再被转——再觉知……一年、三年、五年,最后,你就没有来没有去了,也可以说哪里都是你,哪里又都不是你了。
  要善于捕捉道,善于感受道,善于思考道。身体的道、心灵的道要经常去捕捉,去感受,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当做道去做,去体验。千万不要认为盘腿打坐才是修道,才用心去做,其他事就不用心。其他事你不用心去做,修禅修道这件事你也不会用心。你在日常生活中都抓不到心,进入禅堂又怎么抓得到心呢?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你都能用心去做,到禅堂里来打坐,你说你不会用心,那是绝无可能的。三百六十行只要有一行你会用心,行行你都会用心。绝对不会工作的时候会用心,做饭的时候就没有心了。你工作的时候已经找到心了,做饭的时候怎么会找不到心呢?你做饭的时候找到心了,到大殿里诵经,到禅堂里打坐怎么会找不到心呢?如果找不到,只能说你在做饭的时候找到的心是假的。心只有一颗,事情有千千万万,是一颗心在做千千万万的事。如果你说你打坐没有抓到这颗心,我可以坦白地告诉你:你的一生从来没有用心做过一件事,从来没有抓住过自己的心。过去我不是讲过三句话:用心做事——一心一意,做事用心——全心全意,无心做事——无心无意。当一个修行人达到无心无意的时候,就可以多心多意,散而不乱了。欲散先专,欲专先散。

录自释万行上师《其心无住》

发布时间:2015年3月16日 11时57分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