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自然的阶段,天真,幼稚,单纯。第二是学习、奋斗、建功立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和完善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收获自己辛勤耕耘的成果,体验利害、宠辱与得失。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分水岭,有的人沉溺在名利和物欲的享受中,有的人超凡脱俗。第三是超凡脱俗的阶段。随着人格魅力的形成,能力、品德、胸怀、气度、修养、智慧都达到了极致,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彻悟了人生的真谛。在这个阶段,有一部分出家人虽然在世间知识方面并不渊博,但心灵境界纯洁高尚,具有佛的思想和境界,散发出高贵的气质和尊贵的品质。达到第三阶段(境界)的人稀有难得,尊贵无比。此境界即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万物同一体”“回归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
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如果境界不改变,不提升,永远无法知天命。大家问问自己:是处于累积知识的阶段,还是进入了增长、发挥能力的阶段,或是达到了提升境界的阶段?是否拥有超凡脱俗的境界?内在是否散发出高贵的气质、尊贵的品质?如果哪一样都不具备,但能比别人付出更多,肯花时间下工夫,仍然可以弥补。
出家人不需要在衣食住行、家庭上耗费时间和精力,这就省下了一大半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用来累积知识,培养能力,尽快步入境界提升的阶段。如果心中没有一套清晰的为人处事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必将蹉跎一生,永远是个该学习时不学习,该发挥能力时没有能力可发挥,该提升境界时无法提升的糊涂人。一个人之所以缺乏人格魅力,就是因为在成长的这三个阶段没有按部就班、严格规范地进行训练,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结果成了空壳子一个,如同行尸走肉。
是假我带着真我走,还是真我指挥假我行事,分水岭就在第三阶段。散乱的人之所以魂不守舍,反应迟钝,喊他好几声才有反应,就是因为十分魂魄走掉了两三分,身体里只剩下七八分。魂魄健全的人头脑敏锐精细,反应迅速灵敏。对治散乱的方法有多种:一个香板可以打回来。还可以用古人在头上烧戒疤的方法,十天烧一个,连续烧九个,在此期间你无法将念头从头痛中分离。就如同盘腿打坐,前二十分钟特别舒服,魂魄就游荡出去,打妄想走掉了。三十分钟后腿痛了,魂魄就回来了。这时候你巴不得打妄想再走掉,但腿痛得你走不掉。古人的修行方法都是在自己身上下过工夫,身体疼痛时,心才会回来专注在身体上;身体愉悦舒服时,心就打妄想走掉了。但是,当身体真正产生大愉悦时,身心是一体的。
训练专注力的方法很多,比如念佛、观呼吸、观想头顶莲花、结手印,或者守身体的某个窍位等,都是为了使身心统一,达到身在此心在此。身心不能完整合一的人,做任何事都达不到最高境界,只能达到六七分。魂魄不健全只有六七分的人,做事永远拖拖拉拉,更不要谈造就完美的人格了。
有些人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做起事来一塌糊涂。大家牢记:只看他行,不听他言。真假功夫遇事就知,检验功夫真假都在为人处事中。这种现象几乎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未经过正规训练的人往往身心不统一,言行不一致。在座的有谁受过正规方法的训练?如果没有,你将始终如上面所说,平时不觉得自己特别散乱,也不会特别集中,当需要集中时又集中不了,于是做起事来颠三倒四。各行各业都需要通过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的方法来训练和培养人才,才能达到行行出状元。
尤其是修行佛法,绝不是凭空想像的那么简单,必须按部就班系统地把一个方法修完。任何法门你只要修过一个,以后无论再修什么法门你都能上路。你们之所以不能上路,就是因为从来没有正规、系统地修过一个法门。包括你们千里迢迢来到东华寺修万行的莲花生法门,但是在座的有谁系统地把它修完呢?东华寺这么多常住,谁系统地修过万行的方法?让你们讲都讲不出来,又如何在心灵上系统地修炼?就算万行的方法你讲不出来,其他的方法你是否能系统完整地表达出来并如法地修炼呢?不能。这就是在座每一个人的状态。凭这种心态,此生必将一事无成!都把自己看得比佛还高,都想一步登天,知识阶段和能力阶段都不经历,就想直接进入境界阶段!小学、初中、高中都不读,就想读研究生课程!即便你做十年的研究生,也是个不着地的学生,越学越糊涂!你必须回小向大,系统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打下基础,修行才可能真正上路。
打不了妄想又提不起念头,所以成就不了。万行系统完整地修炼过的法门不下十个,凡是听到的法门、向往的方法,他都会系统严格地去学习一个阶段,学完之后才有资格评论。会修一个法门,再修其他法门就轻而易举。一切法门都是靠这颗心,靠专注力来修。就如同无论什么牌子的车都要靠人去开一样,只要会开一个牌子的车,其他任何牌子的车都能驾驭。之所以不会开车,就是一个牌子的车都没正规地学过。
初学一个法门,如果不踏踏实实地修上三年,没有资格再修其他法门,也没有资格去评论。任何法门都有最高境界,你只要系统成功地修炼了一个法门,凭着你的经验和一颗虔诚的心,再修任何其他法门,三个月就能修完并达到这个法门的最高境界,与道相应。我们的身心对于一百天似乎有个共性,学世间的任何学问和技巧,差不多都是一百天就会进入状态。也就是通过一百天对某种技巧的学习就能超越头脑。一百天之内都是靠头脑在修,都是边想边做。过了一百天会突然不经过头脑,自然而然地进入状态。
问:我喜欢看书,有时站着读书两三个小时也不觉得时间已过,别人喊我好多声才能听到。这和上师在《降伏其心》中所讲的入定似乎不同?
师:你所说的定是旁门左道的定,没有觉照,六根不能互用。佛门里讲的定是:看书时你不仅能定在书上,和书中的境界打成一片,旁边的各种形色声音也在你的视觉、听觉范围内,即所谓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身处境界之中,却不被境界干扰。这就是佛教讲的一心不乱,真正与万物融为一体。在六根范围内不可能只顾到书中的境界而听不到耳边的声音,看不到视觉范围内的东西。真正的入定是六根互用。就像我跟你们聊天、讲开示的时候一样,只要在听觉范围内的我都能听到,在视觉范围内的我都能看到,绝对不存在我专心地给你们讲开示而失去了对视觉、听觉范围内的见闻觉知。大家往往误以为入定就是这样的,那是大错特错!只要入定,六根就处于同时互用的状态,并与万物融为一体。
至于我的头脑,那是因为曾经按部就班地受过严格的训练,已经超越了头脑,所以现在做任何事都是本能反应,不再使用头脑。即便要经过头脑,也是刹那间就完成。如果不经过严格的训练,做任何事都超越不了头脑。
当初我们观香观得头脑发晕、呕吐、头痛欲裂时,因为相信师父所说是正确的,所以一直坚持训练。经过这个极其痛苦的成长历程,这一生头脑的问题就解决了。只要投入半年时间,这一生你都不用在它上面下工夫了,可以拿来就用。就如同眼前的画面,开始注意到一个点,你能很专注地注意这个点,然后视觉扩大,把眼前的整个画面都涵盖进来,尽收眼底,既能随时注意在一个点上,又能同时把整个画面都收拢进来。只要经过一个时期这样的训练,以后你看任何东西、任何画面,都可以随时集中在一个点上,又可以随时把整个画面尽收眼底。
如果刚开始修炼,你能按你所修炼的法门正正规规地修上三年(不是绝对),这时候你放下这个法门去修其他任何一个法门,你很快就会达到那个法门的最高境界。因为这颗心对事物已经形成了一种本能熟练的反应,已经铸造成型了。
不经过正规有为的训练,如何达到无为的境界?就像我们出家人盘腿一样,很多人认为修行在心,不需要盘腿,结果这一辈子他的腿都盘不起来。腿都降伏不了,谈什么降伏其心?当然,腿即便盘得再久,也未必能进入心灵的状态。有时候没盘腿,在心灵上也能捕捉到一些影子。但想要长期捕捉到,长久地处于这种境界中,必须有身体的配合。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心灵没有载体如何稳定呢?
问:刚才打坐时我的腿很痛,于是我就在心里跟自己商量,暗示自己,结果就渡过了难以忍受的这一关,坐了这么长时间。
师:小伎俩也不失为一个道,但为什么不采用大道手法——发菩提心呢?所有的自我心理暗示都比不过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就是将你的身心、你的愿望、你的社会地位、你所拥有的一切,无论精神还是物质的,全都融为一体。作为出家人,你的所作所为不能和你的愿望,和佛教事业,乃至和你的身份地位融为一体,你所做的一切只会与你所发的菩提心背道而驰。说句实在而庸俗的话:出家人想追求名闻利养,那就踏踏实实、死心塌地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仅此一径,绝无它途!就像世间上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样,他的下手处和所想所为必须利国利民,否则他心中的愿望无法实现。你想开悟想成佛,就必须做让众生受益的事。如果你关起门来一味地修炼、打坐、诵经,不要说开悟成佛了,来世连人身都保不住!你没有做过利益众生的事,没有福报,来世连人身都难得。打坐、诵经、闭关只是修行途中的某个阶段,绝不是全过程。我曾经说过,如果修行十步为圆满,封闭式的修炼只能占两三步,还有七八步绝对不能以这种方式来获取,而是用付出、奉献来获得。
记得当初我闭关到八个月时,教务长担心我没有用功的方法,他去看我时在闭关的小窗口给我传授了一个方法。当时他讲到哪里,我的心灵境界就跟到哪里,提升到哪里。当他用四十分钟把这个方法传授完,我也修完了。他不知道我在闭关期间已经非常系统、如理如法地训练了这颗心和六根,已经降伏了心的野性,把六根训练得统一听话。在这种状态下他传法给我,因为心有灵犀一点即通,所以达到了如法相应的境界。当时他并没有告诉我这个法门的最高境界,当我修完,把身心的感受告诉他时,他非常震惊。
拉蒙上师给我讲《大威德金刚法》时,二十分钟讲完,我也是同步修完,他讲到哪里我跟到哪里。比如当他讲到观想时,舌头要吐出一尺多长,在心灵的画面上我就观想到自己的舌头伸出一尺多长;他说两只眼睛像狮子,似铜铃,我就观想出这个画面,而且还能锁定这个画面不动,不散乱;他讲到头顶放光,在我心灵的画面上就放出一米多高的光……总之,他讲什么,我马上就在心灵画面上就勾画出什么,并锁定这个画面不动摇,不散乱。之所以能这样,就是身口意六根经过系统的训练,已经听话了。就像已经驯服的野牛野马一样,可以用来拉任何货物,任何人骑在它身上都不会再狂奔,尥蹶子。我想在座的很多人都知道禅宗牧牛图的故事,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当初的艰苦修炼成就了日后的功夫,任何一个法门拿来,几个小时、几天就修完了,功法状态很快出现。因为任何一个法门都是靠身口意来修。
即便观想是幻想,也是身心高度统一,心灵专注到一定程度,禅定达到某种程度才能把画面幻想出来,太散乱是幻想不出来的。有谁能在一秒或者数秒之内把释迦牟尼佛像在心中准确地勾画出来?净土宗讲极乐世界的种种现象,你能否随文入观,如法相应?讲到七宝池、八功德水和各种莲花,在你的心灵上是否能迅速地勾画出整个画面?说到你的母亲时,她的形象刹那间在你的脑海里是否清晰可见?修行人必须达到这样的状态:一秒钟之内在你心灵的画面上能清晰地看到你母亲的形象。当你观想你的上师,观想佛陀,观想你的本尊,或者你所修法门的某种境界时,就如同观想你母亲的形象一样,一秒钟之内就能观想出来。这个本能我们每个人都有,否则不会一提到母亲,刹那间在我们心灵的画面上母亲形象便清晰可见。既然有这个能力,为什么在修行上却达不到呢?
从无相到有相,从有相再进入空灵状态。禅宗讲放下万相,就是把心灵的画面全部空掉——这是更高的手法。只有具备了专注力才有资格谈修法,否则都是妄想。凡是妄想,最终的结局就是心灵的迷失和死亡。心都死掉忘掉了,还谈什么修法?一个人把心都忘掉了,还能做什么?“亡字从心”就是此意。刚才说到读书能入定,这是小道,是小定。通过这个小道、小定慢慢地扩大,稍微一转就能进入大定,入大道。在日常生活中做事都不能专注,想专注大道是不可能的。能专注小,就能专注大;能专注大,同样也能专注小。
为什么在我们身上体现不出一个出家人的样子,看不出像个修行人呢?修行人应该怎么走路、睡觉、说话、吃饭、穿衣,包括微笑、向人打招呼,这些方面你从来没有按佛门的要求和出家人的标准来塑造和约束自己,从来没有训练过自己的身口意,所以这一生你所展现的就是僧不僧、俗不俗的样子。如果你肯拿出半年一年时间来训练自己,这一生在身口意上你都不会再起烦恼,不会再被它所转。否则你一生都无法超越,你的身口意永远不可能入道。最根本的都不具备,这一辈子注定一无所获。 刚起步时虽然感觉自己和别人差不多,但你可知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所谓的“四两拨千斤”?就像我们拉车拉不动的时候,别人给一点力就拉动了,只那么一点点就产生了质的变化。
问:弟子心念阿弥陀佛,就在虚空中看到了佛,还需不需要再观?
师:好啊!你没有经过净土宗的十六观,就直接见到阿弥陀佛,那不是很高吗?你能否把那个画面锁定几分钟?
答:不能。读经三年,但没有随文入观。
师:那跟读广告有什么区别?你读得越多,我执越大。净土宗的《大乘观无量寿经》讲如何修净土法门,你只是读这个方法,不去修,有什么用呢?
有没有人跟我探讨人生境界的三个阶段?你是处在哪个阶段?目前经历的是自然,是有为,还是无为阶段?如果你没有处在任何一个阶段,说明你是一个迷失的人。
你们有没有在心灵上勾画并锁定一幅画面的经历?你们能否专注到随文入观,如法相应?听到不等于体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