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1.忆六祖 话东华

师:欢迎大家来东华寺共度元旦佳节。在新年之际,大家能不忘礼佛,不忘修道,可喜可敬!在广东,提起南华寺几乎无人不知,提起东华寺知者很少。据《韶州府志》和《始新郡》记载:“先有东华,后有南华”,它们的创始者是同一人。公元502年梁武帝天监元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来到这里创建了灵鹫寺,后到曲江创建了宝林寺,后来宋朝皇帝赵匡胤将宝林寺改名为南华寺,并延续到现在。一百七十年后唐朝时期,六祖惠能来到这里,改灵鹫寺为东华寺。寺院曾经鼎盛一时,明清之后被毁。原寺的准确遗址已经无从考证。
  汉地佛教基本上分为净宗、禅宗两大派系。禅宗主要是从韶关地区传播到天下。虽然达摩西来,成为中国禅宗鼻祖,但禅宗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传播,基本上是代代单传的局势,前五代祖师的得法弟子都屈指可数。当时达摩祖师手下的五个弟子,有的得其“肉”,有的得其“皮”,有的得其“毛”,唯有慧可得其“髓”而成为第二代祖师。直到第六代祖师惠能,禅宗才得以广泛弘扬,发扬光大。
  众所皆知,把禅宗推向顶峰的是六祖惠能,而他讲的《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被后人誉为经典的著作,其余都被称为“论”或“语录”。六祖目不识丁,他的语言直白易懂,佛经的白话文正是从六祖这里应运而生。在此之前所有经典的翻译和祖师论著,都是采用佛教风格的文言文形式,和中国传统的文言文还有所不同,非常严谨。六祖去世百年后,禅宗开始走向衰落,佛教也由此走向衰败。由于佛的意境大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太直白,和原意会有出入,过分迎合大众的口味,会致使佛法的品位下降而导致衰败,所以几乎无人能超越六祖,把如此深奥的义理用最浅显、最贴近生活的语言阐述出来。古人评判文章优劣的标准是,深入浅出为第一等文章,深入深出为第二等文章,浅入浅出为第三等文章。此标准时至今日仍放之四海而皆准。浅入浅出往往会扭曲意趣。深入深出一般人又听不懂。要深入浅出,准确无误,透彻地揭示真理,只有亲履本地风光,具备实证功夫。《坛经》就是一部典型的深入浅出的作品。六祖虽不识字,但他将自己亲履本地风光的见闻觉知、甚深义理,言简意赅却透彻地道出,由他的一位大弟子法海(当时的翰林学士)整理成文。师徒二人,一个是实相般若达到了顶峰,一个是文字般若达到了顶峰,二人合作,珠联璧合,诞生了这部空前绝后的举世圣典。古往今来的学佛者只要读到《六祖坛经》,无不叹为观止。
  六祖从五祖处得衣钵后,在始新郡这一带(现在的始新县)隐藏了十五年。当地流传他有一段时间在这里的“三圣洞”隐居,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此洞有一奇特之处,在半年梅雨季节潮气极重的南方,洞内干燥而不潮湿。基于上述因缘,我们在恢复寺庙时,把东华寺定性为禅宗道场。
  不知道在座信佛的比例占了多少,请举手看看。还蛮多!只信佛还不够,还要学佛。信佛与学佛有着本质的区别,信佛成不了佛,唯有学佛才能成佛。有位学友谈到学佛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方法。这种困扰是很多学佛人所面临的,大家都很虔诚,但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学佛有一套完整的修行体系,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所以当问一些出家人如何学佛时,一般都回答:“好好诵经,好好拜佛,好好念佛。”
  按照严格的佛法修学次第,理论学习至少要三至五年,甚至十年。理论学习不到位,师父不会轻易让你修法。理论学习要超过实修的三倍,理论要三年,实证功夫一年就可以完成。现代人刚一信佛就渴望修法,了生脱死,即生成佛,忽略了最重要的“见地”。见地就相当于地图,对抵达目的地的路线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开车上路才能直达目的地。过去的法师对求法者一般要十年左右才为他传法。前十年学习理论,培养见地,打基础,理清则路明。见地明确后,按所传的方法修行,入道就轻而易举了。学习理论的过程也是修行的过程,通达理路必须进入状态,心临其境。
  学佛的人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这是一个可喜的兆头。要想学佛,先在见地上下功夫。什么是见地?见地就是学佛的基础,主要是思想境界的升华。思想境界的升华靠的是什么呢?是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佛教文化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缘起性空;儒家文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之道;道家文化的清静无为,上善若水;还有其他诸子百家那些富有哲理与智慧的辩证的思想理念等。我们以此来完善我们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与人格,但最重要的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对人事物的深刻感悟。学佛是在做人的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思想高度才能学佛,才能开智慧,了生死。但这还不够,还要有一个实践佛法的过程,只有身心感受到佛法的真实不虚,体验到不可知的现象存在,身心由量变达到质变,才会加深对佛法的深信与力行,才能发起菩提心,勇猛精进地修行。这就是见地,这就是实践、体验、修学佛法的开始。
  学佛是以佛为榜样。我们是人,人都没做好是学不了佛的。很多人学佛多年,但用佛的标准来衡量,根本还未入门,所做的一切实际上是在学做人。学佛是七分做人,三分学佛。七分做人的功夫圆满后再去学做佛,花三分功夫你便是佛。可是现代人都不愿意打这七分做人的基础,一上来就想学佛,所以无论学佛多少年,显露出来的还是人不像人,佛不像佛的样子!
  学佛首先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就是以凡夫之心在学佛。凡夫心怎么可能与佛心相应呢?菩提心生起,凡夫心即转为佛心,用佛心学佛就能与佛相应。菩提心一旦生起,就应该伴随自己一生,越遇到挫折,菩提心越坚固,唯有如此,成佛才有希望。
  至于我们内在修行的功夫有多高,谁也看不到,只能通过我们的为人处事、言行举止来判断。请问大家,我们的言行举止是不是内在修行功夫的显现?(众答:是)。答得好,这就叫正知正见!只有内在具备了某种力量,才会有与其相应的外在形式和表现。内在具备好的素质,外在才会流露出优雅、高贵的气质与风范,才会有高雅脱俗的品位,套用风水先生的一句话就是“内有其气,外有其形”。就像我们的东华山脉,有的峰像狮子,有的山似大象。就是因为地气中有狮子、大象的形态,所以随着地壳运动,地气就以狮子、大象的形象鼓出而成形。学佛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众生看不到佛,只能从我们这些佛弟子的身上去了解和感受佛。既然信佛学佛,为什么在我们身上看不到佛的影子?佛教里有个称谓——“法王子”,一旦发心学佛,都可以称为法王子——未来继承佛位,弘扬佛法的接班人。尽管大家现在还做不到,但方向、目标必须明确。
  学佛的人有个弊病,认为发生在身边的事和自己无关,可以不闻不问。实际上只要发生在你身边,让你听到看到了就和你有关,你就要去面对和解决。学佛必须有责任心,这是最基本的前提。责任心不仅是对外面的人、事、物,还包括对自己的起心动念。确切地讲,就是要对自己的信仰和行为负责。对内在的每一个起心动念不仅要清楚,而且还要能把握,对外在的事情同样也要把握。学佛首先要开智慧,在智慧的基础上才能谈解脱。为人处世、接人待物是检验你定力深浅、智慧高低的试金石。 
  问:您2006年开山建寺,到今天这个规模,一定经历了很多困难,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
  师:困难太多太多了!我十八岁出家,读了四年佛学院,闭了七年关,然后开山建寺——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件事。开始什么都不懂,连看图纸都要请教专家,后来明白了一些。出家人本身比较孤僻,也不善言辞,所以不愿意和外界交往。而建寺需要办理手续,协调关系,筹集资金等等,这一系列的事情逼着我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期间的甜酸苦辣真是一言难尽!
  建寺期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中,有二百天我都是全身心扑在工地上。我始终认为建庙是我做的第一件事,只有全力以赴地投入,才能更好地经历和感受整个过程,并建造出理想的作品。至于期间遇到的困难,受的窝囊气和委屈,实在太多了!很多问题想不通,那是自身的问题。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章程和潜规则,不适应就会烦恼、痛苦、无奈,无论理解不理解,都要欣然接受,无论什么样的感受都要心存感恩。能亲力亲为地经历这段复杂的工程建设,我的能力和潜力都得到了超常的发挥,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也是对我的心态、定力和智慧的一次检验。天天讲佛法,实际上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了知佛法和它的大智慧。这段人生经历完成了我由抽象思维转为具象思维的一次整合。总之,非常感恩!无论哪方面我都是受者,那些大德居士才是施者,没有理由不感恩!以后我会把建寺期间的感悟写出来。
  佛教的管理模式是悉达多太子制定的,太子生长于皇宫,是皇位的继承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悉达多出家组建的僧团,必然具有皇家的模式与色彩。且看寺庙的组织架构:设立一个“住持”、四个“班首”、八个“执事”,共十三个“常委”。官方称“方丈”为“住持”,寺院内部称方丈和尚,他就相当于企业的董事长。方丈下面设一个“监院”掌管实权,类似公司总经理。监院下面设八大部门,由八大执事主管行政工作。方丈下面的四个班首对上辅佐方丈,对下监督八大部门的执事。方丈有事先找四大班首商议,五人意见统一后知会下面的八大执事。方丈一届任期为三年,可连任三届,九年后通常要换届。四大班首则为终身制。八大执事于每年的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两次重新任命或换职。寺庙里的每个和尚都必须轮流担任八大执事,以此培养修行人的执行能力。当初释迦牟尼佛创建这种僧团的模式与体制,就是要让每个和尚都具备担任方丈的能力。现在看来,当过执事的和尚未必都能当方丈。因为现在人的素质、发心和奉献精神都不够。当方丈必须倾其所有,全然地付出与奉献。八大执事必须具备好事无缘,坏事一人承担的胸怀和担当。只有那些勇于奉献,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能担任执事。执事退位后就可以住禅堂。禅堂在过去是专门用来犒赏、奖励做出巨大贡献的执事,让他们退位后在禅堂里好好清修,享清福。对寺庙没做过贡献,没当过执事的僧人,是没有资格进禅堂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禅堂的性质已经改变。过去的祖师、大法师和开悟的人都在领导岗位上磨炼多年,然后才去禅堂潜心修行。十年二十年后功德圆满了,才出来建寺安僧,讲经说法,教化一方。 
  寺庙一进门是天王殿,我们这里是哼哈二将殿,性质相同。天王殿里的四大天王相当于民间的门神,怒目圆睁,看似凶煞恶神,其实是告诫、震慑进入此门的人要摈弃一切世俗的杂思乱念,端身正意进入三宝地。出了天王殿,迎面是大雄宝殿,此处是礼佛,学习仪轨、敲打唱念的地方,佛教各种仪轨和寺务要在大殿里学三年。然后再到法堂去听经闻法,学习教理,研读经典,历时三年才可以出法堂。 
  在大殿完成了各种寺务的训练,在法堂确立了理论见地之后,再进入第四重殿——名利殿(也称财神殿)。此殿并不是让信徒在这里求名得名,求利得利,而是告诫学佛的人要看淡名利,放下名利,不被名利牵着走,做名利的主人。名利关过不了,会一直被卡在此殿修学直到过关。然后才能进入最后一重殿——自在堂,也即禅堂,也叫选佛场。自在堂是实修实证,孕育祖师,出人才的地方。有的人在自在堂一住便是十年二十年;有的人三年即大功告成,成佛作祖。在这个大浪淘沙、提炼、成长的过程中,只要身心的承受力差一点,都无法走出四重殿,步入选佛场。能够走完五重殿的,个个都是祖师!东华寺建寺的宗旨正是秉承祖师规定,严格按此程序来培养、造就新时代的弘法人才。准备兴建的名利殿因资金不足而暂缓。
  东华寺例外地盖了三个禅堂。第一个“养正堂”是为四众弟子打基础,培养正知正见的地方。第二个“自在堂”是基本功打好之后深造的地方。“自在”寓意在此堂找到并获得自在。学佛只有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才不失学佛的价值和意义。学任何东西最终都是为了使自己受用,然后让他人受用。佛教始终倡导自利而后利他。如果还不能自利就直接利他,你的悲心和善心肯定不会持久。做生意如果不赚钱,难道你愿意赔钱?做生意就应该赚钱。至于赚到钱后干什么,那是后话。众生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一旦赚到钱,肯定会用来利益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人获得金钱和地位后,都会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只有让芸芸众生受益,他们才会认可你。成功以后就要为众生服务,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培福培德。 
  问:上师,您在“三次闭关纪实”中提到的爱,是什么概念?
  师:我们佛教虽然不讲爱,但是讲慈悲。基督教不讲慈悲,但是讲博爱。实际上它们是相通的。世间之爱也分小爱和大爱,大爱应该是人生最终的追求。人是否一定要先经历小爱,才能将它升华为大爱?我想未必。有些信徒问我们出家人:“你们都没有得到过爱,怎么会爱众生呢?”我问他们:“你所说的爱,难道是指男女之爱?难道出家人只有体验过男女之爱才能爱众生?”其实,我们的父母早就把世间最深厚、最无私的爱给予了我们。而小爱是自私、狭隘、排他的,佛教有戒律,放下小爱是出家人的第一关。唯有心怀真正的爱——大爱,并按真爱的道理去做,我们才可能解脱,我们的灵性才会升华。
  问:怎样才是修行,才算精进,才能与道相应呢?
  师:所谓修行,并不在于信什么教,也并非吃斋念佛才是修行。做任何事能专心致志,高度专注,善始善终就是修行。佛教讲八万四千法门都可以修行,也就是从事各行各业都是在修行,因为从事各行各业都需要专注。专注就是法门,就是修行,就能开智慧,了生死。专注是什么样的状态呢?真正的专注是知道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个言行举止。专注不是忘了自己的言行举止,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这是邪见,非正见。很多人理解的入定是什么都不知道,殊不知,真正的入定是与万物融为一体。既然与万物融为一体,万物的起心动念和所有的信息都应该感受得到。入定后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暂时现象,并不是究竟圆满的定。真正究竟圆满的定是宗教讲的大定,也就是和万物融为一体,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在获得大定之前,必须经历一个阶段——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全部关闭,与外界事物中断联系,成为一个孤体。但这个阶段很短暂,必须尽快走出来。
  问:可否请您解释一下“融、和、合”?
  师:这三个字是一个意思,都是个体消失,融入整体,如同一滴水融入大海。修行到最后就是让我们这一滴水回归大海,从而获得不生不灭的境界。而孤立的一滴水势必迅速干涸、消亡。佛教的最高境界就是“融、合、和”。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最高境界是“人天合一”,包括各个行业、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最后追求的都是“人天合一”。现在却完全相反,追求个性化,提倡标新立异,棱角越多越有个性越受欢迎,否则就被轻视、贬低为缺乏个性,真是颠倒黑白!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随时能与万物融为一体,又不失自己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不成熟的突出标志就是具有独特的个性,浑身是刺,满身棱角,与一切格格不入。西方文化讲人天感应。中国传统文化讲和光同尘、万物同一体,这个境界更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在交流、理解、包容、和合的基础上。这就是我对融、和、合的理解。
  问:“四念住”最后的“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如何修?
  师:这是心灵上的感受,已经超越了生理。在达到“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两种感受之前,还有四加行。修完四加行,继续向上才能感受到这两句话的内涵。汉地佛教也有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 
  问:念阿弥陀佛圣号时,应该怎样用心与佛交流?
  师:不要想着与佛交流,只要保持专注。我们无法与身边的人交流,就是因为心不专注,不能将身心融入对方。学佛就是要把散乱的心收回来,达到身心和谐、统一,然后再融入他人,与他人交融、交流。当你能与人没有障碍地交流,就能与佛交流了。
  问:如何理解“人人都是佛”?
  师:“人人是佛”,是指人人皆具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由于我们的习性根深蒂固,完全以俗人的理念为人处事,所以我们的佛性,也即本来面目,逐渐被忽略,遗忘,束之高阁,我们身上所散发、流露出来的都是人的味道。发菩提心就是转人心为佛心,以佛心学佛并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我们身上才会有佛的影子。佛教讲:“存佛心,说佛话,做佛事,当下即是佛。”同样,如果存凡夫心,做凡夫事,说凡夫话,就永远是凡夫。实际上人与人、人与神的差别就在于思想境界高低的差别。为什么有的人庸俗,有的人脱俗?原因并不在于身份的高下,而在于思想境界的高低。境界高,自然脱俗。日常生活中有一种人并不起眼,既没钱也没地位,但跟他一交流就会发现他的境界很高,内在非常阳光,洒脱,自在。还有一种人有钱有身份,可是一打交道,他内心的阴暗和扭曲就马上显露出来,他总是抱怨,发现不了事物积极、阳光的一面。
  问:请问如何发菩提心?
  师:要众生发菩提心,难啊!
  问:不发心,是否成就不了?
  师:成就一番事业尚需立志,何况成佛?要成佛唯有发菩提心!志向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别人劝出来的。往往有大志向的人都没有被人劝说过,所见所闻都能激发他高远的志向。有的孩子生于农村偏僻之地,孤陋寡闻,照样有志向。如果你是被动地发了菩提心或者立了志向,这种菩提心和志向随时都会退失,难以持久。古人讲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佛门里发菩提心也是如此。没有菩提心的人天天发菩提心。有菩提心的人一生只发一次,他的菩提心从萌发的那一刻开始,始终伴随着他,成为他终生的奋斗目标与追求,遇到任何逆境都矢志不渝,不改其志。超尘脱俗的思想境界所焕发出来的美好与光明,会鼓舞着他一路向上,百折不挠! 
  生活中,有的人近朱则赤,近墨则黑;有的人出淤泥而不染。后者是有善根的人。希望在座的都是有大善根的人,遇到任何逆境和艰难险阻,都不要让菩提心动摇,退失,永远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看到社会不好的一面,诸如贪污、腐败等,要从自己做起,慢慢影响周围的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常常问自己:我给家庭、单位、社会带来过什么好处?千万不要抱怨。一个学佛的人,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凡事要学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才能成长、进步。
  问:方丈任期满后,您去哪里?
  师:方丈退位是不再从事行政工作,只管业务——修行、讲经说法,只做教授,不做校长。万行现在是既做教授又当校长。我计划在东华寺再任七年方丈,就退下来做教授,领众修行。校长兼教授容易荒废专业。我的志向是当法师,讲经说法。对我个人而言,出家人如果不讲经说法,普度众生,做任何其他事都是不务正业。比如我十年一心扑在建寺上,起码有八年时间无暇研究经典,也没有好好用心打坐修炼。在建寺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为了寺庙的建设和发展,不得不频繁地接触社会,天天与人打交道,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与突破。但是继续做就没有意义了,作为出家人,这样的经历八年足矣!只有不断地经历和从事新的事务,人生才能获得更多的体验、经验、感受和感悟。
  问:寺院靠什么凝聚僧侣和信徒?
  师:寺院是领众修行,净化众生心灵的场所。传教士、神职人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心理和心灵医生。和西方国家的传教士相比,中国传教士的工作不如他们得力。西方国家的传教士、牧师、和尚、阿訇的神职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博得了社会的广泛敬重和爱戴。就神职工作者而言,与西方国家宗教相比,我们的工作做得很欠缺。在服务大众方面,佛教的确不如基督教做得到位,因为基本理念不同。寺庙的理念是敞开大门,笑迎八方,有求必应。而基督教的理念是送福音上门。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之处。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在大街上,即便素不相识,老外也会主动跟人打招呼。而中国人没有这个习惯,在这种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产生的宗教理念和传播风格也迥然不同。西方宗教是紧密配合政治并竭力服务于政治,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所利用。而中国的道教和佛教只有在国家需要时才挺身而出,不需要时就关门念经,打坐修行,我们是有求才应。
  问:什么是出家人的快乐和幸福?出家人也有家,如果发生特殊情况,你们出家人会不会帮助家人呢?
  师:出家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国泰民安,人人幸福!对父母,我们会关心,也会负责任。父母老了要养,生病了要回去照看。佛教有规定,父母老了无人赡养,要接到寺庙来赡养,这是祖师爷制定并沿袭下来的。我们每年都回家看望父母。对父母不能尽孝,又怎么可能对众生尽孝,善待和普度众生呢?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问:老人和媳妇如何相处?如何把握在红尘中信佛与尽孝?
  师: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我把它改为:清官不断家务事。两人相处,彼此都要学会互相包容、谦让和理解,否则一切方法都无济于事。前面讲到,成熟的人最突出的标志就是没有个性,能与身边的万事万物融合在一起。而不成熟的人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与身边的人、事、物格格不入。成熟就是无我,无我了还有什么不能接纳,不能包容?一个人要成熟,必须学会谦让、包容。一个真信佛且有智慧的人,必定能和他人友好、愉快地相处。
  问:请您讲一下“缘起性空”?
  师:佛教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是指万事万物皆是因缘和合。既是因缘和合,就做不了主,要依赖外缘。外缘不具备就没办法成就一件事。所谓众因缘和合,就是内在外在的条件具足。要做成一件事,必须内外条件皆具足,成与败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众生是你我他合在一起称的称呼。任何的人与事要想立足,生存,发展,必须依赖和借助你我他。
  问:您的“莲花生动功”怎么练?打坐手脚麻木怎么办?
  师:光盘、我们寺院的网上都有介绍。练动功最重要的是把握呼吸,否则跟做广播体操没两样。坐禅,气血不通导致手脚麻木,属正常现象,是好事,说明你的气血在苏醒,发动,血管堵塞才会有麻木感,继续做下去就会消失。
  问:我觉得一个人生活很和谐自在,为什么结了婚就不和谐自在,而且还生烦恼呢? 
  师:你的个性太强。你要学会让我执死亡,消失一段时间,比如十天。如果你能放下我执十天,对你来说就是质的改变和飞跃。如何死亡,消失十天?这十天就是你老婆说了算,她说怎么样,你就怎么样;她说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能这样保持十天,你就知道什么叫自在、和谐、快乐了。烦恼的根源是你处处想说了算,处处以你为主。这样,你不是在成长,而是在倒退。在成长过程中,首先要学会把握自己,消除个性。修行和生活协调好了,不仅没有矛盾,反而会快乐,解脱,自在。你这么有智慧,佛都敢学,和佛都能沟通,怎么不能和身边的人沟通,和睦相处呢?除非是不想做,不用心做,否则没有做不到的!
  问:观香时,是戴眼镜好还是不戴眼镜好?
  师:最好不戴眼镜,让身体放松,只要长期反复地训练,自然能够进入状态。
  问:佛的本质和精神体现在哪里?
  师:体现在每个人身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问:可是我们平常所见闻的佛,是看破、超脱了红尘,慈悲不杀,也无男女之爱,和我们人并不同啊?
  师:既然是佛,已经超越了此层次,达到彼层次,怎么还会杀生,有男女之爱呢?佛的爱由量变达到质变,成为平等、慈悲的博爱。佛教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男女之爱是狭隘、自私的。两种爱的性质决然不同,一个是给予;一个是占有。
  问:信佛、学佛的标志是什么?
  师:就是奉献自己的一生,无私地把自己奉献给众生,奉献给社会。学佛若无奉献精神,奉劝你不要学,信佛就行了。信佛不需要做到什么。而学佛必须以佛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人处事、行为举止都应该如佛一般,但不执著,保持一颗平常心。
  问:有个出家师身体不好,总有莫名其妙的感应,这是否与他的发心和护法有关系?
  师:身体不好原因很多。真能发大心,就不会被身体所左右。很多人还没做事,就先说身体不行,其实不是身体不行,是心力不够。我常说,我的身体可以生病,但绝不能再让我的心生病!真能如此,你的心从此就不会再被身体拖累,一旦心灵能够超越身体时,病也会随之减轻。心灵有病是导致身体生病的根本原因。
  问:东华寺是否有年度计划?
  师:登陆东华寺的网站(www.donghuasi.org)就能看到全年的活动,包括开示记录都在上面。
  问:佛教对现代经营管理有哪些指导作用?
  师:如果你真能按佛教的理念和模式经营管理公司,你的公司一定会平稳、持久、兴旺。如果能完全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去管理,同样会持久、兴旺、发达。只怕你既不完全按佛教的理念,也不按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而是用自己的头脑去经营管理。社会上最高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宗教的管理模式是相通的。佛教有个基本理念:佛法不破坏世间法,不违背世间法,佛法遵循,尊重世间法。同时提倡“在道言道,在商言商”。在座的很多是企业家、商人,既然进入了宗教场所,就不要再抱着企业家、商人的心态。今天你来拜佛,你就是信徒,不是企业家。明天你回到公司,你就不是信徒,而是企业家,是老板。如果你以佛教徒、居士的身份来管理公司,可能会一塌糊涂。同样,你来寺庙拜佛,以老板自居,也不会与佛相应。到道场要言道,回商场就言商,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则,不能违背,这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保障。企业和寺庙在管理模式上的确有值得相互借鉴的地方,但不能完全照搬。企业多以赢利为目的,肩负着为社会分忧解难的责任。寺庙以普度众生、促进和谐为宗旨。
  祝诸位新年快乐,法喜充满!

录自释万行上师《其心无住》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