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25.身体端正是入道的基础

师:今天大家能聚在一起,你们说是什么缘呢?
  众:法缘、佛缘……
  师:为什么佛缘那么吸引人呢?
  答:因为佛有智慧,佛很慈悲。
  答:佛能满我们的愿,帮我们了生死。
  答:佛能给人带来快乐。
  师:一般人也能给人带来快乐,为什么佛的吸引力那么大呢?
  答:佛已经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得大自在,这种快乐是无漏的。
  ……
  师:为什么佛缘有这么大的魅力,人缘却没有呢?刚才有几个人回答得非常好。佛有大智慧,很慈悲,能满我们的愿,帮我们了生死。如此说来,因为佛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才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满足或者说不能完全满足大家的需求呢? 
  答:因为我们没有力量。
  师:为什么佛有那么大的力量,能满足众生的需要呢?佛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
  答:愿力……
  师:呵呵,愿力!我看我们每个人的愿力比佛菩萨的愿力都大!谁敢说自己的愿力没有超过佛啊?我们都想成佛。佛陀当初可没想成佛,只想了脱生死,免受轮回。他真的做到了,破了无明,开了大智慧,了脱了生死,获得了大自在,并生起了无量的悲心,把修行方法告诉了弟子们,带领弟子和信众修行,结果他们也了生死了,所以大家才称他为佛。佛当初可不是为了成佛才修行的。可是今天大多数人修行都是为了成佛。当然,有这么大的抱负很难得,可是,有几个人能把自己的抱负坚持到底,一生都不动摇,不改变呢?现在学佛的人,无论出家在家,都是到处乱跑。当然,他并不认为自己在乱跑,而认为自己是在参学,在拜访明师,是为了道,为了追求真理。凡夫做任何事都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无论怎么做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大家有没有想过,悉达多太子是怎么得到众生的认可,得到那么多的头衔(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众生都愿意称他为佛的呢?他从未认为自己是佛,那他认为自己是什么呢?你们说一说。
  答:他认为自己就是自己,是老师。
  师:他认为:我和你们一样,彼此彼此——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心态。但是我们众生偏偏不肯彼此彼此,总是:我是凡夫,你是佛。释迦牟尼佛没办法,只好恒顺我们——好!好!好!你们是凡夫,我是佛。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我们是佛,我们不承认,不敢承担,偏偏要把他尊称为佛呢?学佛参禅要在这些问题上下工夫,不要坐在那里心不用功,一上座就打瞌睡。刚才是谁从台子上摔下来啊?(众笑,一居士打瞌睡,从坐垫上滚下来,弄出很大的声响)刚才男众那边有好几个人打呼噜,哎呀!我真羡慕他们,睡得那么香!(众笑)
  我天生就是操劳命,睡不着,过去六七个小时就睡好了。现在可能有一点点禅定基础,睡四五个小时就足够了。中午休息也就半个小时,感觉身体就像充足了电,脑袋就不昏沉了。有时候身体很累,双盘半个小时疲劳就消除了。如果你们每天也修炼打坐,一样会受用,会有同样的感受。可是你们又不相信,说什么自己业障深重 ……总之,有一大堆理由说你们做不到,只有你万行才做得到。最后我没办法了,只好说:“对!对!对!你们做不到,只有我万行做得到。”所以我就成“大师”了。实际上只要你相信,接受了并去做,你也能做到。
  我一直主张四大菩萨,大行摆在第一位。万事成功由行开始,行到了无我,一定会有大智、大悲、大愿。不去行,悲、智、愿都是空的。释迦佛也是听了他的几位老师说人可以通过修行破无明,了生死,他深信不疑,投入全身心去修。修到最后,发现这几位老师的法都不够究竟,他感到很疑惑,于是调整心态,调整方法,调整理念,重新用功。经过一番苦行终于大彻大悟。实际上他在苦行的过程中还没有大彻大悟,直到面黄肌瘦,皮包骨头,奄奄一息,两边的肋骨都可以弹钢琴了,有一天终于支撑不住昏迷了过去。醒来后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羊奶,喝了以后精神大振,元气复苏,继续用功,终于有一天大彻大悟。但是大家记住:释迦佛绝对不是喝了一碗羊奶就复苏了元气,而是喝了一段时间。可见营养对我们的身体、对修道有多么重要。释迦佛不仅仅是凭他顽强的毅力,而且是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极致才成就的。他是怎么成就的?他的功夫是怎么修起来的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回去思考。
  现在我们转一个话题。我向大家提一个问题,我们这个禅堂为什么叫“养正堂”?究竟要养什么,正什么?
  答:心正、气正、正知正见。
  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就是正姿势。要是你往这里一坐,腰弯下来,胸口就会顶得难受;要是腰一挺,气就通畅,脑袋就不缺氧,你就不昏沉了。越是弯腰,气越升不上来,脑袋就越缺氧缺血。长期缺氧缺血,脑细胞就死亡。结果人还没老,已经得健忘症、老年痴呆症了,多可怜啊!
  不记得哪位祖师说过,原话不记得了,意思是:蒲团一坐,跏趺一盘,腰杆子一挺,下颌微收,目视一米,双肩一沉,脖子上伸。保持这个姿势从一七到二七、三七,乃至七七,如果没有与道相交,与道感应,你来找我。可是现在我们坐在这里东倒西歪,想用功都用不了。你的血管打了几个折,气血不畅通,所以越坐脑袋越缺氧,越缺氧就越昏沉,越昏沉脑细胞死得越快,结果小脑袋越修越瘪。如果往这里一坐,腰杆子一挺,从小腹猛呼几口气,就像拉风箱一样把气吸到底,呼彻底,吐故纳新之后,肩膀往下一沉,脖子往上一伸,氧气血液马上就输送到头部,这时候一定是越坐越有精神,怎么还会昏沉呢?
  但是,有了精神以后,接下来脑袋里面就开始开运动会了,像万马奔腾,有百万大军在里面呼喊拼杀一样。这是好事,脑袋从没有念头,到有很多很乱的念头,到念头越来越多,越来越迅速,一秒钟有成千上万个念头。达到这个程度,说明你的思维打开了,智慧打开了。尽管这些是妄想,但妄想也是智慧的显现,也是生理机能活跃的体现。
  打坐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个非常散乱的阶段,必须有这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出现,你想开一点点智慧都是千难万难的。当妄念纷飞的这个过程结束后,你才能抓住一念持续下去,入道才有希望。但前提条件是:必须把养正功夫做正,做足,做到家。
  如果你的头脑连妄想也打不起来,几秒钟只打一个妄想,当你真的想思考问题时也思考不了了,因为你的脑袋已经僵化迟钝了。所以就怕你坐在这里昏沉,不怕你打妄想。
  晚上DZ来了没有?(答:来了。)你是我们东华寺的高材生啊,把“八正道”背一背。
  答:正见、正思唯、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师:八正道是围绕“身口意”三业而设的,我们还可以在前面加一个“正身”,就成“九正道”了。记九正道有个诀窍,当一盘腿,大家首先问自己有没有“正身”,身体坐端正了没有,姿势调好了没有。然后再问自己有没有后面的八正。如果我们能把这“九正道”学到家,何愁不入道,不破无明,不了生死?破无明、了生死做到家了,大家不尊称你为佛,又称你为什么呢?佛首先是做到了九正道,然后才破无明了生死的,所以我们众生一定要封他为佛。当佛祖做到这些后说:“我们彼此彼此。尽管我做到了也没有增加什么,你们没做到也没有减少什么,彼此都一样。”
  佛祖只不过是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走完了这个过程。我们尽管也在走,但没有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走完这个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昏沉就是散乱,不是散乱就是昏沉。昏沉、散乱就像两个魔鬼始终折磨着我们。但是,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尽管散乱、昏沉折磨着你,如果你的姿势正确,在坐一支香的某个时刻你还是会有感应的,不可能一直都散乱。有的人一上座就散乱,有的人是快结束了散乱,有的人是在中间昏沉散乱。而我们的头脑有个共性:昏沉一阵后一定会清醒,散乱一阵后一定会专注。因为我们的气血是上下循环的,当气血走到下面,脑袋缺血缺氧,自然会昏沉。当它走完了下面的过程,开始往上升时,头脑得到了供血供氧,自然就清醒了。就在这清醒的几分钟里,如果你捕捉到了,你就进入状态不会再昏沉了;如果捕捉不到,气血又开始往下走,你又会进入第二次昏沉。当走完这个过程,气血又开始往上升,脑袋的供血供氧又足了,这时候你又开始散乱了。如果你的功夫用得好,就不是散乱而是专注。如果始终都能保持专注,接着就是心安,喜悦了。如果这个过程中你身体的姿势很正确,再往上走,自性的光芒就会出现。
  修禅修得好的人,没有一个肩膀是平的,尤其不会耸肩。一个人的气没有降下来,从外相上看就是缩脖子,耸肩膀。而坐禅坐得好的人是细脖子往上伸,塌肩膀。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样的人往往不愿意承担责任,再大的任务交给他,他甩甩肩膀就甩掉不管了。
  我们身体有个秘密的运行规律:肩膀越往下沉,中气越往上升。中气越往上升,头鼓得越圆,越不缺氧,细胞越活跃。你自然就有正念,自然能正精进,从而产生正定。有了正定,怎么会没有正语呢?实际上,八正是在一念之间完成,不存在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再到第三步……刚才讲到八正道不外乎身口意三业。如果这三业都降伏不了,你凭什么修道悟道呢?更不要说是弘法了。身口意降伏不了,你连与人共事,获得别人信任、信赖的本钱都没有。
  我曾经说过我们东华寺的三个禅堂(养正堂、自在堂、兜率天),养正堂就是养“八正”,在这里把八正养好了,就到上面的自在堂;在自在堂里获得自在了,再到“兜率天”去。如果你在东华寺常住没有经历这三个阶段,想有很大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不是说你不可能成就,而是你的成就不可能圆满。就像一篇文章你搭了个架子,写了个提纲,但没有内容,或者内容不充实一样。为什么以前的修行人悟道以后,他们投入养道的时间比修道的时间还要多呢?我们佛教讲的“修养”“修炼”,实际上修是修,养是养,炼是练,修、养、炼是三个层次。不像社会上的人谈到“修养”就一个意思。过去的祖师讲“修道容易,养道难”。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还在修的阶段,能养什么呢?
  可能你们会问:“祖师不是说过‘本自具足,本自圆满,一切现成,我们都是佛’吗?”没错,话是这么说,实质上也是这样。但是,为什么这句话一到我们身上就不灵不管用,放在祖师身上就灵就管用呢?尽管我们具备了正信,相信自己就是佛,跟佛相比不增不减,可是为什么佛能起妙用,我们就起不了妙用呢?因为八正里面我们只具备了一项两项,或者四项五项,而不是八项都具足,缺一项就不能圆满地生起妙用。就像一部机器一样,缺少任何一个部件都不能正常运转。
  我们都很羡慕古人的成就,羡慕古人开悟那一瞬间的感受,可是都不去研究古人是怎么用功,怎么修身口意的。总想找一条捷径,让明师传一个秘诀、一个咒语,或者一个手印,一用马上就能顿悟,十地顿超。实际上,无论心态还是身体上的功夫都靠日积月累,靠方法加时间的投入,沉淀再沉淀才会出功夫。不投入,不沉淀,怎么会有功夫呢?
  有的人听着听着又开始打哈欠了。瞌睡就是脑袋缺血缺氧。我不是教过你们对治的方法,迅速把血和氧送到头部吗?怎么不用呢?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气血,想迅速静下来,迅速入睡是很难的。我曾经和一个朋友打赌,他说晚上睡觉前不能喝咖啡,会睡不着。我说:“我睡得着,不信我喝给你看。”他平时喝咖啡只放半勺,我放三勺冲了一杯,他偷着乐,说:“看你今晚怎么睡觉!”我说:“不用十分钟,保证睡着。”他以为我开玩笑。我喝完,往床上一躺,用吉祥卧,一吸一挺就睡着了。后来他说:“我以为你是装的,喊了两声你没应,原来你真的睡着了!”当时我也不是入定,就是把脑袋的气血迅速调下来,让脑袋的供血供氧变弱。咖啡会刺激大脑皮层,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往上输送,让人变得清醒。但是,只要你的心能沉下来,把气血降下来,你自然能够入睡。
  有些人晚上容易失眠,就是因为气血不平衡,一直停留在头部不往下降。这时候你想静都静不下来,更不用说入定了。有一种人特别爱说话,不说身体就不舒服,尤其是老人。为什么老人话特别多,年轻人话少,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话更少,特别不爱说话呢?人成年以后,特别是结婚以后,身体越来越弱,气就开始往上浮,沉不下来。当气憋在胸腔的时候,说话就是一种宣泄,说多了,把胸部的气泄出去,就不会憋得难受了。而年轻人阳气很足,他的元气是完整的,沉在下面不往上浮,所以就不爱说话,甚至连思考问题都不愿意。因为他的元气是一个整体,不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越来越虚,元气越来越少,气就越动得厉害,杂念就多,话也就多,不说就觉得难受。
  但是,有一种人虽然嘴巴不说,内心却自言自语地说个不停,睡觉的时候还在说,这就叫六根内摇,比说话消耗的元气还多。所以有一种修行人,你看他不说话,脾气也很好,很温和,可是身体却很弱。其中就有一个原因——心语不停,他的心门关闭不了,心语从未停止过,元气都内耗掉了。你的心有没有静下来,你的心门有没有关闭,看你的眼神就知道。
  大家平时打坐,哪怕只坐十分钟、二十分钟,姿势也一定要正确。刚开始静坐姿势没有坐正,以后就很难纠正。因为身体的神经有一种记忆功能,它会形成一种惯性。如果刚开始学静坐你的姿势不正确,七天以后它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再想纠正就不容易了。所以七天就可能决定你一生的命运!你能二十分钟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二十一分钟、二十二分钟,乃至三十分钟、四十分钟都能保持这个姿势,随着时间的增加,你的姿势就永远保持这样。我们的身体有一种非常微妙的功能,当你的姿势正确了,一定会有一种感应,能接收到某种力量,身体里面的力量自然会苏醒。
  姿势不正确,再好的法给你,不要说你不能感应,修不出东西,一旦修出一点点力量,由于姿势不正确,你的身体也会生病。因为姿势不正,气就会在体内调整。如果调整不过来,就像水管一样,里面的水充足了,可是你把它折了几个九十度,水冲不过去怎么办呢?中间一定会破裂,水从中间漏掉。如果水管子很顺,水就畅通,管子就不会崩裂。
  今天好几个信徒向我请教修行的问题。我一看就知道是身体出问题了,就是姿势不正确导致的,根本不用问他的用功方法。姿势不正确,阳气就产生不了,坐得越久身体越消沉,越招感阴性的力量。阴性的力量一多,思维就偏激,就容易进入狭隘的区域,形成恶性循环。大自然的力量让阳光的人更阳光,让阴暗的人更阴暗。就像一些补药,比如人参,它让身体好的人吃了更好,让身体差的人吃了更差。不是身体虚的人吃了人参就好了,不是这样,虚不受补,所以身体虚的人不能吃人参。人参是“欺弱怕硬”。大自然的力量也是这样,你的姿势摆得正确,接收的都是正面的信息和力量。一个心正、有正念的人,姿势一定正。姿势不正的人,一定是身体里面的气偏邪了。气偏邪,念头就偏;念头偏,思维就偏;思维偏,身体就偏,就变形。

录自释万行上师《其心无住》

发布时间:2015年6月27日 13时56分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