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万行上师
问:请上师诵一下六字真言。
师:我简单讲一下六字真言的念法。在打坐时念六字真言,不像平时那样——嗡(weng)嘛(ma)呢(ni)呗(bei)咪(mei)吽(hong),一口气就念完,而是一口气念一个字。用鼻子深吸一口气,沉入丹田,停留三到五秒钟,然后开始念。为什么要停留几秒钟呢?如果气一吸进丹田马上就呼出去,气就来不及扩散到全身,无法达到末梢神经。气不到达,血就不到达,也就不会产生氧。我们的身体是由气推动血,血流动产生氧,有氧才能滋养我们的五脏六腑和全身的每一个细胞。细胞只要缺氧三分钟就会死亡。要想保护自己的脑细胞,不让脑缺氧,就要学会深呼深吸。
打坐时,先往外呼气,把体内的浊气呼出去,浊气出去了,身体腾出了空间,气再吸进来才储存得多。气沉入丹田后,停留三到五秒钟,让它扩散到全身,然后开始念咒语。在念的同时,气就在往外释放,念完,肚子就瘪了,然后鼻子再深吸一口气沉入丹田……
念咒语就是采用这种深呼深吸的方式。在念的过程中,肚子就相当于一个风箱,把气吸到丹田,就相当于把风箱拉到底;念完咒语,气释放出去了,就相当于把风箱推到底。拉风箱时,如何才能让风力达到最大呢?就是慢慢地拉到底,然后再慢慢地推到底,这样推拉,风力才大。如果没有推拉到底,无论你怎么使劲,风力都不会大。
我们的呼吸也是如此,嘴巴一合,用鼻子把气慢慢地吸进来,停留几秒钟,然后慢慢地念咒语,让气慢慢地往外释放。每吸一口气都要停留几秒钟。每一口气都是用鼻子吸,用嘴巴念(呼)。该张口的时候就张口,该闭口的时候就闭口。
在念的过程中,由于气流的震动而产生了音波,音波与气流是融为一体的。音有音波,光有光波,味有味波。比如我在这里炒菜,为什么你那边闻得到呢?因为气味有味波。所有的东西都有波。念咒语的作用和目的就是通过金刚诵的方式产生音流振动,把身体的经络震开,同时让它们保持畅通。经络震开后,音波就从毛孔出去,与大自然的能量对接。有些老和尚一百多岁了还耳聪目明,就是因为经常用金刚诵的方式念咒语,由于头部不缺氧,自然听力好,视力好,记忆力也好。
念六字真言,平时可以六个字连在一起快速地念。打坐时则主张配合呼吸缓慢地念,一口气念一个字,也就是念咒与呼吸配合,这样产生的功用比较多,力量比较大。如果单念咒语,不配合呼吸,念咒的力量就不大。不要小看念咒哦,咒语都是梵语,发的是梵音。梵是天,梵音就是天音天语。过去的宗教是特别注重梵音的!但是,现在梵语梵音已经快灭绝了,包括印度也是如此。就像中国的唐音一样,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只有在韩国日本的一些农村里还能听到一点。据说广东客家的地方土话很类似唐音。
佛教的咒语里,很多字看上去是汉字,为什么却不按汉字来发音,而是保持古印度的梵音呢?最初天人下来的时候,说话就是用梵音,也就是佛教现在念的咒语。看上去嘴巴动得很小,是靠振动力来传递音波。所谓的千里传音,是在内心说,通过音波把声音发出来,传递给对方。因为人与大自然、万物是一体的,只要我把音发到大自然中,你就能接收到。比如你把耳朵贴到这边的桌面上,我在桌子的那一侧敲,为什么你会听到是在你耳边响呢?因为你耳朵和桌子融为一体了,我敲桌子的那一侧就等于在你耳边敲。
整个宇宙是一个统一的能量场,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能量场中。只要我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我在这里说话,声音就释放到大自然中,你自然就能接收到。所以古人有千里传音的功夫一点也不奇怪。我们常人起心动念时,与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能感应到,因为他们的频率与我们很接近。尤其是父母与儿女的心是相连的,磁场是一体的,所以会有母子感应、父子感应。
一个人如果平心静气地说话,他的声音就会特别有磁性。发音,有鼻音、唇音、齿音、咽喉音和丹田音。宗教里还有个脑音,也就是从头部发出的音。念六字真言和三字明时,就会产生脑音。脑音不需要刻意引导,只要放松,静静地感受就好。当你身体的能量饱和了,声音自然会从头上出去。所以打坐时,首先要调姿势、调呼吸、调意念。姿势调好了,呼吸就顺畅,意念就容易专注在当下,也就容易开智慧。
问:请问修六妙法门如何下手?
师:六妙法门是天台宗的止观法门。止观法门分童蒙止观、大止观和小止观。大止观也来自小止观。童蒙止观里有讲到六妙法门。修六妙法门是从呼吸下手,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当做到念头与呼吸融为一体,拧成一股绳时,念头就不会跑了。比如我现在在呼、吸,念头就随着我的呼和吸。心念与呼吸融为一体就不会打妄想。
刚开始,可能念头无法与呼吸融为一体。怎么办呢?所以就有一个铺垫和过渡,刚开始是数数,从一数到十,然后再从一数到十,如此不断地重复。数上一段时间后,你的妄念就会逐渐减少,你的念头渐渐地就能与呼吸拧成一股绳了。这时候就开始第二步——随,念头随着呼吸进进出出。随息修成后,念头就能相对地止住,这时候就可以放下随息的方法,开始观了……
这是天台宗一套系列的修行方法,非常实用。尤其是现在,大家工作忙,压力大,这个方法很适合大家修。当呼吸顺畅了,生理和心理的压力自然就释放掉了。呼吸和思维是紧密相连的,呼吸和健康长寿也有密切的关系。
比如一个人的呼吸是又细又长,还是又粗又短,是慢还是快,这和他是否健康、长寿,是否有体力、魄力,能否开智慧都有关系。呼吸又细又慢又长的人长寿;呼吸粗的人,肺活量大,胆量也大;呼吸又粗又猛又短的人,寿命就短。就像煤气罐的阀门,开大一点,煤气很快就释放完了;开小一点,则可以多用几天。胆量小的人可以通过练呼吸,把胆量练大。呼吸的粗与细、肺活量的大与小,跟一个人的健康、寿命和体力有绝对关系。比如电灯开关的设计是用一万次就报废,汽车的设计是跑50万公里就报废,每样东西都有它的使用寿命。
我们的五脏六腑也是如此,也有它特定的使用寿命。如果你很爱惜身体,做事的节奏比较缓慢,同时能保持愉悦、平静的心情,那么你身体的使用时间相对就长一点。如果你不把身体当回事,性格急,走路像跑,说话像打机关枪,吃饭狼吞虎咽,你身体的使用时间就短。看一个人的修为,首先就看他说话的语气、肢体的节奏,两者都要慢,不能快。但太慢了也不行,要适中才好。而且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该快就要快,该慢就要慢。
问:吕祖的百字碑中讲“养气忘言守”的忘言,是停止语言的意思吗?
师:你的回答沾了个边!忘言不是真的忘了。当一个人修到一定程度,向别人传递信息时,不一定要通过语言,可以通过眼神来传递。但往往苦于你对接不了他的眼神,他的眼睛一直看着你,可你就是不懂他的意思,不得已,他只能用最次的交流工具——语言,来和你交流。
上等人用心灵交流,中等人用语言交流,次等人用语言加手势交流。天人交流就像我们做梦一样,梦中交流的时候,彼此眼神一碰,就已经沟通了。圣人之间不需要用语言交流,直接用心灵传递信息,因为彼此都在道中,他们的起心动念就是语言。看住心,就养住了气。养气先止语,止语先止心。
问:阿赖耶识是否究竟?
师:阿赖耶识不究竟。它类似电脑的一个软盘,比如C盘或D盘,开悟的人能随时把阿赖耶识里储存的信息调出来使用。但打开了阿赖耶识并没有开悟成佛,只是掌握了生命信息的开关。人的生命很短暂,就身体而言,只能储存几十年的信息。但阿赖耶识就像千年古树,数千年、数万年,乃至生生世世的信息都储存在里面。而且阿赖耶识这个“软盘”是不会坏掉的,就像网络中的“云端”一样。
法堂前面的那两棵菩提树都过千年了,比在座任何一位的生命都长。它见证了千年的历史,也储存了千年来中国历史的信息。过去的修行人若想了解某段历史,在书中查不到,就用心与一棵几百上千年的树交流,这棵树就会把他想要的那段历史还原给他。但准确率就要看这个修行人功夫的深浅,以及与树沟通的密切程度了。
问:宇宙生命奥秘的唯一真理是什么?
师:整个宇宙是由能量和信息两大部分组成,是一个统一的信息能量场。能量是能量,信息是信息。宇宙是先有能量,后有众生,是众生赋予能量信息。比如修行人往那里一坐,心一静,就能吸收到能量。有时候吸收到的不仅是能量,还有信息,能量是带着信息一起来的,有时候只有能量。
问:请问佛教是怎样看待宿命论的?
师:宿命的确存在,但命运也能改变。只是一般人改不了,必须是懂得命运的人告诉你才能改,或者说必须是过来人告诉你才能改。人的命运有一半是无法改的,它已经形成了既定的轨道和惯性。古人说,一个人40岁之前的荣华富贵是祖上给的,不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40岁之后的命运如何,则看他40岁之前的努力。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
一个人少年得志,凭的是什么?就是凭祖上的余威和余荫。你说你很努力,你才三十来岁,努力了什么?就像我三十来岁就筹集了那么多资金开始建寺庙,在这个圈子里已小有名气,我努力了什么?虽然你们觉得我很努力,但是更多人比我努力得多,为什么他们没有功成名就呢?所以这不是我这一世努力的结果,而是前几世我就已经在努力了,这一世只是把凉饭剩菜热一下而已,所以才可能在三十岁就开花结果。
虽然你30岁之前也在努力,但你可能是第一次努力。而我所谓30岁之前的努力,已经是第三次、第四次的努力了,前几世早就在努力了。而40岁以后是否能功成名就,则完全看在40岁之前你是否真正努力了。命运的确可以改,但要看你怎么改,谁来教你改。如果你连自己的情绪都掌控不了,你是无法改变命运的。凡是在世间法上成就的人和在出世间法上成就的人,都是能主宰自己情绪的人。能管住自己身口意的人才能改变命运!
问:通过修学佛法,人最终是回到最初来的地方,还是可以通过提升能量而到达更高的层次?能到达哪些地方呢?生命会以什么形式存在?
师:修行的确是要回到生命的源头,回到源头以后就没有更高的层次了。但多数人都无法回到源头,除非开悟得道了才能回到源头。回到源头就意味着你这个个体消失,融入到整体,与万物同一体了。这时候你就是整体,你就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了。
生命的本质是无形无相的,她以万物的形为形,以万物的相为相。当她进入人身的载体时,就是人;进入牛的身体,就是牛;进入兔子的身体,就是兔子。其实,所谓的人、牛、兔子,都只是一个载体而已。为什么自性会进入人体,或牛的身体、兔子的身体呢?这与一个人修行的等级、证量,生前的业力、嗜好、追求,乃至生活习惯,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一个人生前就知道吃喝玩乐,追求物质的享受,那么命终之后他就容易进入畜牲道。如果一个人生前很有正义感,为人很正直,命终之后就会往上走,成为天人。
你生前的性格、嗜好是什么,内在哪一类信息最多,就决定了你命终之后的去向,以及你与什么道对接。有些人脑袋里就记得吃肉,临终还不忘记吃肉,他就会带着这种记忆去投胎,与畜牲道对应。而学佛的人生前天天念佛,如果临终时还记得念佛,就与佛对应。所以活着的时候就要熏修熏习佛法,你生前熏习什么最多,命终之后就与什么相应。
问:请问如何关注当下,不受外界与内在因素的干扰?
师:你能把心放在当下,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就意味着你已经关注当下了。我们之所以被外界干扰,是因为心没有住在当下,而是住在外面的事情上。就像你们这么多人坐在这里,如果我的心里没有你们,也就是我的心没有住在你们身上,就我的内心而言,你们存不存在?肯定不存在。如果你们在座的几百个人都不在这里,但我的心里有你们,就我的内心来讲,你们在不在?肯定在。
佛教有个观点:如果我心里没有你们,你们存在关我屁事;如果我心里有你们,即便你们不在我身边,也会干扰我。所以不是你们干扰我,而是我被自己的心干扰了,是我的心跑出去住在你们身上了。佛法是心法,是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任何时候都不要从外在环境去找答案,都要在自心找答案。
问:如何循序渐进地放下我执?如何放下、解脱?
师:你的心要是真的放下了万缘,你就解脱了。要想放下,先努力,不努力你是放不下的。一般人都是如此。只有大根器的人才不需要通过努力,说放下就能放下。放下还需要方法吗?如果有方法就不叫放下了。
但是没有这么多大根器的人,所以只能给你设计一个方便善巧的法门,让你去努力,努力到最后,你就放下了。这个道理相当于我让你把手放松,你可能无法放松,所以我就告诉你把手握紧,当紧到一定程度,握的力量结束了,你的手自然就放松了。给你一个有为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让你以无法为法,用无为法。
如果修到最后还在修方法,说明你是在玩技巧、玩方法。方法不是道,而是一个梯子,一个通向道的工具。道是超越方法之外独立存在的东西。但是,要想得道,就要通过梯子,也就是方法。当你把法修得非常熟练了,就可以不依赖法而直接与道沟通了。当修到某个阶段时,你要学着把方法撤掉,看自己能否安住在当下。
刚开始我们无法安住在当下,只能通过做某件事,让心与事融为一体,也即让心安住在这件事情上,这就是安住在当下了。想知道你的心专不专注,就看你能否专注在一件事情上。若能,就意味着你的心专注了。到最后一步,把这件事撤掉,你还能安住在当下,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安住。
问:我能看到很多个我在打架。比如遇到别人对我不好,一个我就会生气,想过去给他两巴掌。第二个我就会跟自己说:这样做不对。然后这两个我就打架。而第三个我就为此感到焦虑。请问,遇到这种自我矛盾和挣扎的情况该怎么办?
师:这是正常的,是理智和情感在较量,最终要让理智战胜情感。
问:打坐一段时间后,感觉身体能量强了,可是同时也感到很燥热。这是能量上来,心态没有转变、跟上的原因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该如何解决?
师:静坐时,身体在与大自然对接,当接收到大力量时,可能会不适应,会有一个适应和整合的过程。静坐到某个阶段,身体出现清凉、热、燥、有点晕等现象,都很正常。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只要放松,不去对抗就好。
问:偶然梦见过上师几次,梦很清晰。上师或上师的灵体知道吗?这是人的思想或灵体在灵界交流互动吗?
师:你梦到我,我怎么会知道?(众笑)是不是上师的灵体我也不知道,反正我是没有梦到你。平时我是几乎不做梦的,只有在疲劳,不够放松,睡得不够深沉时,才会做梦。
问:冥想时,偶尔会看见眼前出现朗朗的圆月或者蓝天白云,可这时候是处于半睡半醒之间,稍微一警觉,画面就会消失。请问打坐入定是在找这种状态吗?半睡半醒仿佛是梦的感觉,这时候该怎么办?
师:打坐时,你不在方法上用功,而在身体上用功,找感觉,这是不对的。你越是暗示自己放松,越是不放松。你不需要刻意放弃方法去修,只要把心放在方法上不断地重复,当你与方法融为一体时,身体自然就放松了。一切境界皆是沿途风光,无住即过。
问:请问慈悲与同情心有何区别?慈悲心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发出的?
师:慈悲是没有目的的。慈悲是爱的力量,是世间最强大的力量,它是要付诸行动的。而当你产生同情心时,你只是一个旁观者,还没有把你的同情化为行动。当你把你的同情化为行动时,那就是慈悲了。
问:人修行之后,既可以上升,也可能堕落。超脱六道轮回是进入天道,还是佛道?
师:佛门说的超越、超脱,指的是超越了六道。超越六道自然就与佛道相应,进入了佛道。
问:成佛之后不是也有可能堕落六道吗?
师:成佛之后会到六道中去度众生,而不是堕落到六道。比如地藏王菩萨已经成就了,但是他有悲心,所以到地狱里去度众生。但他在地狱里可以做主,任意出入。不像堕落在地狱中的众生做不了主,出不了地狱。
问:既然一念即可成佛,那修行奉献多年的人还没有成佛是怎么回事呢?
师:一念即可成佛,意思不是动个念头就能成佛。如果你这一念生起的是大悲心、菩提心、出离心,那么在起念的这一瞬间,你就与佛的境界相应了。但是,你要让这一念持续下去,并在日常的行持中体现出来。如果你只是起了一念,这一念并没有持续,更没有付诸行动,那有什么用呢?而你所说的那些修行奉献多年的人,是否念念都是慈悲心、菩提心、出离心呢?若不是,怎么可能成佛呢?
问:当我把意念集中在眉心时,感到有东西在发光,一闪一闪的。当我用力时,它就没有了。放松下来时,它又开始闪动。请问这是什么情况?
师:非常好!说明你很单纯,内心很清净。就是要放松,能量或者说信息才会出现,眼前这个“视频”才会打开。你刻意求,反而没有。因为当你刻意求时,你就加了个意念,它就被干扰了。
2014.8.7
发布时间:2015年6月27日 17时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