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善心与能力

很难得,夏令营让我们聚在养正堂,一起来学佛,探讨人生!今天想和大家讨论一个话题——善良与能力。在此之前,大家先说说,是善良的品质,也就是善心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众:善心重要。

师:是善心好培养,还是能力好培养?

众:善心。

:能力。

师:大家的观点不同,有的说能力,有的说善心。我比较赞成能力好培养。善良是人的天性,但是由于后天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先天本具的善良品质被埋没了,就像太阳被乌云遮蔽了一样。结果变成获得能力容易,拥有善良的品质反而不易。

能力是后天培养、锻炼出来的,受环境的限制。而善良是人的本能,是一种境界,由自己说了算,不受环境的限制。人的成长要经过三个阶段:知识、能力和境界。第一阶段是学知识。但知识再渊博,如果没有能力,为人处事一塌糊涂,也是个书呆子。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把所学的知识、理念和智慧运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更好地服务社会,利益人群。否则就会像佛教所说的那样——诵经被经转。当你有了知识,获得了能力,这只是人生的第一、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才论境界,这时候境界才可能高,才显得重要。

人活得是轻松还是累,是成功还是失败,全在境界上下功夫。许多人成功之后并不快乐,因为他只获得了知识、能力和财富,境界并没有提升。世界上很多功成名就的人最后都郁郁寡欢,甚至寻了短见,就是因为境界没有跟上。人生到最后是要靠境界来引导的。

在座的看看自己现在是处于哪个阶段,是知识、能力,还是境界?这三者是阶段性的——在三十岁之前是学知识,之后就应该出来做事,培养和锻炼能力了。倘若三十几岁还在读书,博士读完了还继续读,让别人养着,那就说不过去了。倘若到五十岁还在培养锻炼能力,你就落后于别人了。人一旦过了五十岁,当别人评价他时,就不会再评价他的知识、能力,而是他的境界。人,提起来靠的是能力,放下靠的是境界。但好多人连提都提不起来,又何谈放下、超越?

一个人再有知识,再有能力,倘若没有境界,大家也会说他俗。一个人被人喜欢、受人尊敬的关键是他有思想有境界,真正取胜于人的也是他的思想境界。在社会上竞争,最初拼的是知识和能力,最后拼的是心胸、器量和格局,也就是境界。境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可以把境界体现得淋漓尽致。回避了人和事,没有了载体,境界也就无从体现。就像风要通过树叶的摇摆、飞沙走石等来体现一样。包括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人品道德,也是在做事的时候体现出来。没有无心而为的行为,只要做了,就说明内心有这个想法,外在才会有这样的行为和表现。越是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越能体现出内在的思想和境界。

无论是环境所逼,还是自己求上进,大家都在努力。今天从樊老师所讲,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忍辱负重型的人,天生就有上进心,每天必须做事才会心安,否则就会感到空虚。按佛教的观点,只要你心安,同时不妨碍他人,你什么事都可以做。否则就会有人阻碍你,不让你做,甚至让你受到惩罚。世间的报应是法律的制裁,出世间的报应是因果法则的自然运作。

境界与知识的学习有密切关系。跟有知识没境界的人学习,学到的可能只有知识,不会有境界。而真正有知识的人会集知识、能力、境界于一身。实际上知识、能力也是境界的一部分,在学习的时候分为三,实际上就是一。比如对某些事情的认识和观念的转变,你很难分清靠的是知识、能力还是境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问题所在,继而管住自己,最后才能超越。此时,知识、能力与境界就同时体现了。从事各行各业都会有一个启蒙老师,这个老师决定了你在这个行业里终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广度,也就是境界。

在修行上有句话叫“宁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着魔”。把它理解得广义一点,就是一件事可以不做,但做了就不要做错。一旦做错,心灵上就会留下烙印,无论怎么擦洗都会有痕迹。但只是等待也不行,只有付诸行动,答案才会逐渐显现。成功的人都是精力充沛、喜欢做事揽事、善于折腾、不停地折腾的人。大家要想有所成就,就不要怕做事,要不停地做事。实际上没有一个人走过弯路,所谓的弯路都是探索、学习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会走上正途,归到道上。走过了,才知道什么是弯路。但是,当时你会认为自己走得很正,别人告诉你走偏了,你也听不进去,不会相信。

人不是一步就能走上正道,走弯路对人的成长是有必要的。倘若你把一个人直接拉到正道上,他可能会不适应。作为父母、老师、师父,有时候明明看到你走错路了,也只能等着,让你自己醒悟。因为这是你的人生经验,缺了这个经验,你不可能真正成长。学生都渴望找到一个有正知正见的老师,老师更渴望找到心灵相通的学生,大家都在找!学生找老师难,老师找学生更难!

比如在学校里,有的老师学历很高,很有水平,但他讲的课大家听不懂。还有一种老师学历虽然不高,但讲课大家容易理解。原因就是后者是为了做人做事而做学问,他把学问当作工具。而前者是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无论学什么,到最后都要能运用,而且要运用得好,否则就是被知识所转。

既然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很多人在日常行为中会做出一些凶恶的事情呢?在人性当中,究竟是善多还是恶多?或者是善恶皆有?你们是否想过这个问题?是否想过为什么?

人的思想、行为与环境密切相关,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改变,却难以改变环境。只有得道的圣人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独立性,不受环境的干扰、影响和制约。因为他已经在心灵上找到了支撑点,不需要外界的事物来支撑他。

很多人以为升官发财了就会幸福。其实一旦拥有了,你会比过去更忙,烦恼更多。人往往是没有得到总想得到,得到以后又觉得没有意思,想把它扔掉。人不一定凡事都要亲自经历、尝试,才能看破、放下、超越。我们完全可以把别人的经历当作自己的写照和参考,吃别人的一堑,长自己的一智。但多数人都达不到这个境界,必须等到刀子割破手了,才知道什么是痛,才会真正放下。

在某个阶段,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但最终都会与万物融为一体。独立时,随时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活在别人的眼光下、嘴下。只有与生命的源头融为一体,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扰。

小到一个家庭,中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要想和谐和睦,必须靠善良的品质,也就是境界。在世间上,处级以上的干部,个个能力都达标,不需要考核。就像在寺院里,能做到当家、住持位置的,都通过了知识、能力的考核,只要考核境界就可以了。而当家以下,如八大执事,就需要看能力。倘若做住持的没有境界,下面的人就会很辛苦,要受气,只有受得了的才可能留下。

古人修行,最后都是在修善良的品质,修境界。一个人连善良都达不到,又谈何慈悲?慈悲只是善良的放大。善良就相当于一粒种子,没有它,就不会有参天大树——慈悲。倘若你只有能力而没有善良的品质,最后只会伤人伤己,给大家带来烦恼,给社会带来危害。

有能力的人好找,善良而又有思想境界的人不好找。有些人抱怨:部门领导的能力还不如我,为什么老板用他而不用我呢?因为老板知道,虽然你有能力,但不够善良,思想境界不高,用你他不放心。

寺庙的修行人都注重思想境界的修炼和培养,往往忽略了方法和技巧,所以能力强的人不多。正因为如此,社会上的人才相信我们,高看我们。没有能力不要紧,只要心地善良,有思想境界,让人放心,支持你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他们有能力,可以帮助你实现你的愿望。

只有能力没有善心,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伤害。一个人有善心没有能力,是不能用的;有能力没有善心,更不能用,起码不能重用;有善心但能力不足,可以教,可以培养。善心是本自具足的,不是这一世修来的。

能力是可以通过做事培养锻炼出来的。而善良仁慈的心要靠生生世世的累积,由量变达到质变,才能形成本能。有些学佛人遇到麻烦的事情时,不是不敢去做,而是他知道这样做虽然能证明自己,暂时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过后会给自己和大众带来伤害。所以他宁可暂时让别人误解,认为他胆小怕事或者不负责任,也不去做。

师:大家喜欢追随善良的人,还是有能力的人?

众:善良的人。

师:回答得很好。光有能力,没有善心,对人对己的伤害都很大。成功的人必须让能力和善心并驾齐驱,甚至善心还要略高一筹。善心是属于境界的范畴,走在人类最前沿的永远是境界。境界指的是思想的境界、心灵的境界,是它在引领着社会和人类前进。

文人墨客的思想通常都比较狂放,正因为如此,才会留下传世之作。但是,因为恃才傲物,行为桀骜不羁,他们多数都穷困潦倒。做人,思想可以狂放一点。但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行为上要低调、收敛一点。做人和做事有很大差别。

古人说,学问半斤可以冒充八两。能力八两只能说半斤。因为能力是要马上兑现的,而学问、思想境界需要一个过程才能体现出来。最终评价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好坏,是通过他的境界,也就是他的善心。

有一种人能力很强,做副手帮助别人,会做得很轻松,游刃有余。他帮谁,谁就成功、致富、提升,他心里不服,于是就拉一帮兄弟自己干。刚开始可能会有很多人追随他,但渐渐地,大家发现跟着他干不仅一事无成,而且也没得到什么好处,于是就陆续走掉了,最后只剩下他自己光杆司令一个。

这个有能力的人看别人越做人丁越兴旺,而自己越做越成了孤家寡人,可能会抱怨自己命不好,无贵人相助。实际上,他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忽略了一个问题。人固然认为物质很重要,但真正看重和渴望的是什么?

答:尊重和认可。

师:对!在某个阶段,人确实需要金钱、职务等物质层面的满足。但是到了某个层次,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倘若老板给了你很高的职位与不菲的报酬,但没有给你尊严和尊重,你也会离开这个老板。每个人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在境界上,这才是真正的成长。真正的解脱也是在境界上。

两千多年来,为什么有无数的人追随佛陀,崇拜佛陀?我认为是因为他有智慧、有境界,用他的智慧和境界可以指导自己的人生,用他的思想观点为人处事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双方都需要认可,都需要被尊重。

佛教讲,一个成就的人要达到四种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只有如此,才能与万物很好地相融共处。四相之中,最先突破的是我相。什么叫我相呢?就是什么都以“我”为中心、为代表 、为权威,不尊重他人的想法看法,不听他人的意见,不给他人施展、发挥、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这种人是一个独裁者。

适度的独裁是可以的,但不能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凡事都有个度,把握不好就会坏事。什么是真正的善良?难道不杀人,不杀生,给人方便,别人打我我退缩,这就是善良?这就是境界?学佛的人、出家人说一说,什么是善良?

答:能成就别人就是善良。

答:能给团队带来利益,给大众带来实惠,就能体现这个人的善良。

师:你们都答对了一部分。佛教讲的无我,不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才是真正的善良。善良的对立面是什么?是处处考虑自己,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剩下一点残羹冷炙,才拿去打发别人。

印度和几个南传佛教国家,寺庙里都没有斋堂,和尚每天早晨都要出去托钵化缘。而且只能化缘七户,无论别人给多给少,都不能要第八户,否则就是没有信仰。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当年也是每天托钵,托完了放在一起共享,佛陀总是让大家先吃。按理说,应该让佛陀先吃,然后大家再吃,或者先盛一份给佛陀。可是佛陀都是让大家先吃,他最后一个吃。因为他是一个成就者,已经无我了,有好东西都是先给弟子们,只要他们开心高兴就好。这是一种境界,一种善心慈悲的体现。可是现在的人首先考虑的都是自己,所以尽管很有能力,但追随他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樊老师讲到一个观点,倘若你出去找工作,具有别人不给你薪水你都愿意干活儿的心胸器量,你肯定能找到工作,而且是好工作。可能前几个月老板不了解你,认为你是因为没有能力,没有真才实学,才找不到工作。可是只要你有这个境界,坚持做下去,早晚有一天老板会发现你。这种现象在佛门里、宗教圈子里太多了,为什么在社会上几乎没有呢?

答:没有魄力。

师:不一定只有在宗教团体里才有这种现象,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团体,凡是加入的人几乎都是做义工,甚至自己贴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宗教团体和传统文化团体经营的不是钱,而是比钱更珍贵的“钱”——崇高的思想和理念。人们在这样的团体里能得到精神上的滋养,学到究竟的为人处事之道,完善自己的人品人格,提升自己的灵性、智慧和境界,把自己的才学、能力发挥在净化社会、服务人群的事业中,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社会上的企业经营的只是钱,大家都是冲着钱和所谓的前途而去。但是,已经有少数受到佛法与传统文化影响,思想走在前沿,有格局、有使命感的有志之士,开始在他们的企业里经营普世的价值和思想文化。

各位将来若是出去开公司,不要只经营经济效益,还要学会经营思想,经营人文文化和人性文化。每个企业到了最后阶段,都必须经营这两种文化,甚至要靠到修行上,引领员工走上自我完善的道路,这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否则不会有真正的竞争力,不会得到长远、持久的发展。当然,这种经营并不需要宗教形式,只需要其内涵,这是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

我相信在座的将来都会到社会上去独当一面,大家记住,最后跟别人比拼的,是你的思想和境界,是你善良而高尚的品质。经营产业和人生都是经营思想,而不是品牌。品牌的生命力太有限,思想才是常青树。只有把崇高的思想和境界注入企业和品牌中,你的企业和品牌才会成为常青树。

释迦牟尼佛经营的就是一种思想,一颗心。所以佛弟子,包括出家人,做事常常让人啼笑皆非。因为做事不是出家人的专长,做人才是。当然,做人也体现在做事上。只有当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者发生在你我之间时,才能真正看清你和我。无论做人还是完善人品人格,都离不开做事。只有在为人处事中才能修炼我们的善心,完善我们的心性,提升我们的境界。善良是要通过事情来体现的。

佛说,一个真正的佛子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下化众生就是出去为人处事,普度众生。这时候与其说你在传播佛法,不如说你在流露、展现、传播自己的人格魅力。就像两个来自同一个工厂的推销员向你推销一样的佛像,A推销员,你感觉他的人品很好,相信他承诺的售后服务,于是就买了他的佛像。而B推销员给你的感觉不踏实,你没有接受他这个人,自然也就不会接受他的产品。

推销产品就是推销自己的人品。同样,推销佛法也是在推销自己的人品,或者说在推销“我法”——“我”的法。别人不接受你的思想,不接受你的人品,也就不会接受你传播给他们的佛法。所以,如果你在社会上碰了钉子,或者得不到他人的认可,不要抱怨,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佛成道后开始传法度众生时,最初讲的是苦集灭道,讲人生的各种苦。越讲,身边的人越少,最后没人去听他讲法了。于是,佛陀调整讲法的内容、思想和方式,再次开讲——讲常乐我净,说人生是快乐的,告诉人们怎么获得喜悦和快乐。于是听法的人越来越多。当众生接受了常乐我净的观点后,佛就开始讲大智慧的般若法了。

讲到最后,烦恼和快乐都来自你本人,取决于你的思想境界,你的善心是否萌发,你做人的立足点是不是落在善良上。以索取的心态和方式做事肯定不会快乐,也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佛教的六度般罗蜜首先讲布施,不是仅仅让你布施钱财,钱财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真正难做到的布施是什么?

答:尊严。

师:对,具体一点讲就是面子。佛教说无畏布施最高。什么是无畏布施?就是不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到了某个层次,物质方面我们都能超越,最难超越的还是自己的尊严、面子,也就是我执。

只有把面子、我执都布施出去,真正的境界、快乐才会建立起来。耶稣已经无我,不要尊严了,才会说:“你打我的左脸,我把右脸也转过来让你打。”你是否善良,是否有尊严,是否值得他人尊重,根据你的为人处事自有定论。

佛教有个始终不渝的观点,要看一个人的人品、一个人的心,和他内在一切看不到的东西,只有在他做人做事的时候才能真正看到。佛教说心物一元。当你本能地,无所求地行善时,你就是在行无相布施,之后的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会随之而突破。

对现代人而言,布施一点钱财可能都能做到,但布施时间就很难。再进一步,布施尊严就更难了。所以佛教说真正能做到“布施”这一法,后面的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比如父母总认为自己的话就是权威,子女要绝对服从,不能有异议。所以子女会希望自己赶快长大,也成家做父母,做权威,能够说了算。一代一代都是如此,结果我们的我执越来越重。

但是,如果你懂得并能接受这些道理,就不会在乎谁说了算或者不算了。真正有自信又有实力的人,不需要去争是否由自己说了算,自己是不是权威。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给知音,也就是能与自己相应的这个层次的人看的。高过你的人不需要你为他做,低于你的人也不需要你为他做。

所谓的有缘无缘,说的是彼此的素质、境界是否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倘若双方的思想境界、素质相差甚远,一方再怎么努力也是无缘。首先心灵能沟通才叫有缘。学佛的人总爱说:“哎呀,我感觉和他很有缘。”可是,没有思想的交流,没有心灵的相应与共鸣,怎么能说有缘呢?

有缘是彼此能心心相应,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基本都一致,甚至当有些事情发生时,能异口同声地说出相同的观点或感受,这才是心心相应,这才是真正的有缘。有缘无缘是要通过事实来证明的。所以,老板、同事、朋友,或者夫妻之间的缘要想长久地持续下去,双方必须一起成长,思想境界要共同提升,否则缘分只在刹那间。到那时,可别抱怨对方当初爱你是假的,否则为什么现在不爱了?不是这样,当初你们的层次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对方爱你是真的。但是,由于你不努力,不进步,而对方始终在努力,在进步。若干年后,你们之间拉开了距离,彼此的心灵无法再共鸣,再沟通了,慢慢地,你们就会说:咱们的缘尽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他人的认可。很少有人不需要他人的认可。但往往这种心态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认可他这种不需要认可的心态和境界。人活在世间上是需要他人认可的,不需要认可也是一种希望得到认可的表现方式。有些人不停地做事,努力地帮助别人表现,其目的还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为什么数千年来那么多人都认可佛祖呢?因为谁接触了佛,谁接触了佛法都受益。作为受益者,你自然会认可他,感恩他。要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必须做一个施予者,而不是一个索取者。真正大善、大慈大悲的人都是施予者。佛教讲,最终的成就是无我,也即所谓的三轮体空——施者、施予物和受者,三者皆不存在,这才是大善、大境界。

问:请问师父,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达到最崇高的境界,但是这个境界应该怎么修炼呢?

师:我刚才讲了,人生,无论是成长还是修炼,都分为三个层次:先读书,再培养能力,最后才体现境界。这是一种次第。

读书又分为三个层次:读书、读人、读己。最笨的人读书,稍微聪明一点的读社会,最聪明的人读自己,把自己读明白。这三读也是人学习的三个方面。即便你很会读书,也了解社会,但不了解自己,你还是不会读书。

社会上的知识比书本的知识更重要,自身的知识比前两者又更重要。三方面都读好了,能力就容易培养了。能力是在不断的重复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就像一个武术动作,重复三千遍就形成本能,不需要经过头脑。而境界的提升则需要经过反复的历练和考验。只有在利益面前,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人的境界。

因此,要想修炼,就从学习知识,努力做事开始,这些是看得见摸得着很容易把握的。比如你到了一个单位,就默默努力地工作,无论给你安排什么工作,你都心平气和地去做。每个老板都渴望人才,但你不必刻意表现自己,也不必去了解你的老板。只有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拿出真实的业绩,老板才会了解你,认可你,重用你。

问:您刚才说善良就是无我相,就是要忽略自己,帮助他人。我想到了一个场景,比如战乱中一个城被攻破了,很多难民逃出来,逃到水潭边,你也是其中之一。当你快饿死的时候,得到了一份食物。这时候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你吃一部分,把剩余的分给其他人,你还有体力去获得更多的食物,照顾更多的难民。另一种是你把食物全部分给其他难民,这样你就面临被饿死的危险。这两种选择,哪一种的境界更高呢?

师:大家说,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佛教徒应该怎么做?

答: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都给他人吃,舍己为人。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师:(师笑,众笑)我不饿死谁饿死?该我饿死!这个做法是对的。作为一个信徒,你要相信:佛菩萨会保佑我,我把东西给别人好了。人不保佑我,佛会保佑我!这才能体现出你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一个有无我境界的信徒。你不要考虑:哎呀,要是全部给他我就死了,给他五分之三,我留五分之二,他不死我也不死,我还能做很多事情。其实这是一种诡辩,还是私心在作怪。给别人就给了嘛,干嘛还要考虑给自己留一部分,自己就不会死呢?

问:那万一确实会死呢?(众笑)

师:那就是该死(众笑),使命已经完成了,与佛菩萨融为一体了。其实,事情是不会发展到这一步的,当你真的把食物全部给别人时,相信别人也不好意思把全部都吃了(众笑)。

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只有一个苹果,但有几个人,你很想吃,这时候就有两种做法:一是不管别人,你拿起来就吃。这时候别人可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如果你的境界高,就会先让别人吃。对方一看,就一个苹果,一般都会说:我不吃,你吃吧。其实你本来就想吃,但是以这种方式吃,大家对你就不会有想法。其实他们心里也想吃,但是你先尊重了他们,他们一般都不会吃,而会让你吃。这就是用境界做事的不同之处。用境界做事让人口服心服;以能力做事让人口服心不服,别人还可能找准机会反叛你。

人就是这样,当你尊重我,认可我的时候,我可以把自己忽略了;当你不尊重我,不认可我的时候,我偏要争一个、讨一个我在你心目中的位置和形象。这种情况在家庭里、夫妻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用境界做事,体现出的是善心,处处都是广结善缘,幸遇贵人。用能力做事,与其说是有能力,不如说是霸道。懂得了善良与能力的区别,希望你们回到社会上之后,处处都能先出善良、境界这副牌,把能力放在后面。

问:刚刚听您说有的人可以吃他人一堑,长自己一智,而有的人必须割破手指了才能放下。我想问:看破能算放下吗?还是必须承担了,超越之后才算真正的放下?

师:看破是认识,认识到了只是有了正确的知见,要做到了才算放下,才是境界。在日常生活中,前两者都不乏其人,既有能力也知道如何去做,甚至只要去做了也会成功。但是,多数人由于私心作怪,往往会犹豫不决,不敢这样做。

只有当一个人无欲无求时,胆量才会超常地大。有私心则会有恐惧。在日常生活中,当你跟别人较劲时,不要考虑自己,考虑的范围要大一点,大小都要考虑。当两个旗鼓相当的人较量时,最后失败的,一定是那个怕死的、怕失败的人。而不去想成败,脑袋空白没有第二个念头,只知道拼的人,反而会赢。

我三十岁时,有个人常给我打电话,打通之后总是让我给他打过去。因为我打过去他就不用掏钱了。那时候有人对我说了一句能让我受用一辈子的话,他说“与其用心省钱啊,不如用心去赚钱。省钱也要用心,赚钱也要用心,不如把心用在赚钱上,干嘛这么刻意去省钱,显得那么小气,让别人不愉快呢?”

当时他说得轻描淡写,但对我触动非常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类似这样的道理太多了。懂得这个道理,学会举一反三,你就会受用无穷。其实你多给别人一点又损失不了什么。谁都知道,把财富分一部分给别人,无非是账户上少个零,不给别人就多个零,有什么关系呢?但这是一种境界,很少有人做得到。

能力容易培养,但善良、慈悲的境界不容易获得。一生当中,我们就在修这两样——善心和能力。出家人或者学佛人在关键时刻是要体现出善心,而不是能力。

论能力,出家人比不过社会上的人,他们是冲着我们的思想境界而来的。但是你必须真的有思想境界,确实能让人感受到你的善心,你的所想所做确实是在利益他人,为他人着想。世上没有一个傻子,都很精明。所谓的笨,只是反应慢一点。

佛教说众生早晚都会成佛,所以佛菩萨来了一个又一个。每一个来了之后,把与他有缘的人度走了。剩下与他无缘的,就留给与他有缘的佛菩萨。

在座的同学们,我非常羡慕你们还没有迈入社会就闻到了佛法,你们心灵的道路已经比别人多了一条。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碰到想不通的事,你们就可以用世俗和佛教这两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看待和处理。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在帮助我们成长。人生的修炼不一定非要信教、入教或通过某种形式。只有管不住自己的人才需要通过某种形式。比如入了教,他认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如果做错了会影响整体的形象,这时候他就会约束自己。

宗教有其局限性,必须打破它的外壳。否则,如果沉醉其中,执著它的形式,就会背离真理。只有超越了宗教,才能认清真理,融入真理。任何一种学说、体系都有其局限性,最终都需要超越。

佛教讲修行的最后一步是无法无门——以无法为法,以无门为门。也就是要从有规矩达到没有规矩,有方法达到没有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证道、得道。倘若到最后你还是在重复方法,那还是在修方法,而不是在修心,更没有入道,还在借用船只。船对于初学者是非常重要的,但你不能总不上岸,要学会登上岸,把船放下,也就是超越方法,提升自己的境界,在思想和心灵境界上解脱,而不是始终抓住、依赖知识和能力。

好多人讲起理来头头是道,当碰到利益时,才显露出真实的内心。一个人的境界就体现在利益当头时。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展现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境界。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当你有能力帮助对方转变时,可能因为担心对方误解而不愿意帮助对方。倘若不抱任何目的,看到不好的现象本能地就去做了,过后就放下,那么在你的心灵上就不会留下痕迹。倘若有目的或者有挂碍,越想越多,就畏首畏尾而不敢去做了。即便做了,也是用头脑的力量,而不是全然的力量,过后还是会留下痕迹。

现在人的思想开放了,佛教徒可以读《圣经》《可兰经》,其他教派的信徒也可以读佛经。在过去,这是不可能的,只要你读了,被发现了,就会被斥为外道、叛徒。其实,什么经都可以读,但一定要把它们融会贯通。

所有的宗教,乃至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有真理。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道在红尘,福在人间。一个真正的成就者,不是坐在神坛上让众生朝拜。要鉴别他是真神还是假神,就要看他能否从神坛上走下来,服务众生,与众生打成一片。

如果当初佛陀成道后一直坐在菩提树下,他早就死了,不会活到现在,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但至今他还活在我们心中,因为他成就后,只在神坛上稍坐了一会儿,就下来和我们一起玩了。在玩的同时就把我们给度了——培养了我们的善心,唤醒了我们的佛性,最后我们也解脱了。

所以,当一个人学有所成之后,就要去服务社会,服务众生,不能一直依赖父母。如果你始终依赖父母,不能自立,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不懂得理财,父母走后,就算留给你万贯家财,你也很快会把它挥霍光。有些父母有这样一种观点:儿女的能力不如我,我给他留下这点钱,他很快就会挥霍光;他的能力比我强,我留下这点钱,他也看不上。所以,有思想有境界、有高度的父母,不是给儿女留钱财,而是培养儿女的能力、境界——这才是真正无穷无尽的财富。所以,做父母的要记住: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境界。当你要走的时候,可以把钱财捐出去。倘若留给孩子,只会养成他的贪心和惰性。

问:您所说的善良、舍我,最终目的是否为了达到无我——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吗?

师:最终是要达到无我、解脱,达到佛的境界。佛离我们并不遥远。他让世人崇拜、追随的,是他的善心,他无我的境界。一个人只有靠境界,才能让别人口服心服。想长生不死就要提升境界。当你有了忘我奉献的精神和境界,不就像雷锋一样吗?雷锋不就是活佛吗?他就在我们身边哪!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修行,并非剃个光脑袋才是修行。同桌吃饭,尽管你吃荤,我吃素,但大家都在修行。

未完  下一页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