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东华寺首期禅修班开示

这是我们东华寺第一次举办居士禅修班。为了这次活动,我们多次开会研讨,甚至让常住居士上自在堂演练了六个晚上。可见我们对这个活动有多么重视。因为大家放下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来到我们寺院参加这个活动,我们不希望大家空手而归,更不希望大家一无所得。

其实,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所得,一切感受、感悟和境界都是修学路上的沿途风光。但尽管是沿途风光,我们仍然要重视它。没有圆满的过程,就不会有圆满的结果。只有过程圆满了,结果才会圆满。尤其是学佛的人,特别注重因地。因地纯正,果位就圆满;因地不纯正,果位也不会圆满。佛法的观点是万事从因看,因好,果必好;因坏,果必坏。

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放下身边的俗事,来到我们寺院进修,可见大家的根基深厚,也说明大家在红尘中没有迷失方向。虽然红尘的诱惑很大,但那是对没有定力的人而言。有定力的人会认识到,红尘才是真正的修炼场所。我们学佛的人最后都是要到红尘中去起用。既然如此,修炼的过程也就不能完全脱离红尘。如果完全脱离红尘而修,最后回到红尘中是无法起用的。

所以过去的高僧大德修到某个阶段,都会回到红尘中去修。他们是修在红尘,悟在红尘。所谓的脱离红尘,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是为了将来更好地融入红尘。佛法离开人和社会,包括我们做人做事离开人和社会,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你的生命之所以有价值、有意义,是因为你为社会、为人类都作出了很多贡献,让很多人受益了。我们崇敬释迦佛,不仅是因为他大彻大悟,更是因为他在红尘中说法度众生长达四十九年。

实际上明心见性、开悟成佛的大德祖师数不甚数,可是众生知道几个呢?很多人开悟了,但并没有在红尘中普度众生,为众生服务,这样就算开悟了,也没有什么价值。开悟得道的最终意义就是在红尘起用,服务众生。作为一个修学佛法的佛弟子,你必须以红尘为舞台,以众生为修行对象,以服务众生为修学佛法的动力。

虽然佛教在历史上经历了很多时期,其中有一个阶段流行人间佛教。但我认为要想佛教长盛不衰,永久住世,立足在人们心中,就必须以人为本,推行人本佛教。脱离了人,佛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就是一个人想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所做的事情也必须利益他人,利益社会,而不仅是利益自己。倘若一个人只是为自己活着,他已经死了,最起码在别人心中他已经死了。所以佛悟道以后,看到众生冥顽不化,弘法非常困难,本想进入涅槃。但是经过天人的请求,还是留了下来,并尝试着下山去度众生。

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所以佛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所说的法也大不相同。虽然我们出家人想成佛是对的,但是成佛必须具备成佛的资粮。资粮从哪里来呢?从忘我的奉献中来。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无我,而我们现在连忘我都做不到,比如出坡劳动的时候,太阳大了就怕自己被晒黑晒坏了;割草的时候,又怕自己的手被割破了。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忘我,就能在多大程度上融入你所从事的工作,或者融入你渴望的对象,你也就能获得多少。

我们在修自己的同时,也要度众生;在度众生的同时,也是在修自己。只有在度众生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悲心、心量、定力在什么层次。众生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交流时产生的灵感、心得,也能让我们悟到更多。所以有时候我想,说不准是谁在度谁呢。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思维是很难打开的,领悟到的东西往往也是极端的。

既然我们闻到了佛法,就应该用佛法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如果你不能时刻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你就容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同时,我们还应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无怨无悔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只有负责任,你才能把自己的心量打开;只有为众生服务,你的福德资粮才会培养起来。正所谓在奉献中修福德,在责任中找到平衡,在忘我中得圆满。

倘若一个佛弟子处处计较个人得失,最后你什么都得不到。即便得到了一点点,大家也会忽略你,远离你,你也不可能健康地成长,你的人生更不可能幸福圆满。因为人与众生是一体的,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就是我们人生的失败。千万不要以为你有了钱,有了豪宅、名车、名表,就会幸福,人真正的幸福是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是心灵上的满足。脱离了人,没有为众生服务,你是不可能得到这一切的。

所以希望大家学佛以后,能把它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把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当作修行道场。如果你每天只是打坐两个小时,其余时间心都不在道上,你是无法入道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你只有两个小时在道中,其余二十二个小时都不在道中,有什么用呢?一个真正会修行的人,会以生活为道场,时刻在用功。

如果你自己修得很好,学习佛法得到了益处,但是无法把亲人朋友领入佛门,那说明佛法在你身上还是没有起用。一个真正的好东西,是不仅能让自己受用,也能让他人受用。只有让他人受用了,才说明我们学会使用佛法这个工具了。

这几天在和大家的交流中,我发现大家对修行方法都很重视。其实,无论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我们的心,都是用我们的心去修。只有在遇到人和事的时候,你才能很好地来检验自己。如何检验自己呢?首先是能面对。只有面对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定力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你是否修行,都离不开我们佛门常说的一个词:觉照,也就是警觉。但凡能行禅的,靠的都是觉照功夫。所谓八万四千法门,离开了觉照,你怎么修呢?离开了觉照,无论世间还是出世间,你都无法把握自己。无论是古人提倡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还是未来的人本佛教,都离不开觉照。

有时候我们把事情做好了,说明我们的觉悟功夫把握得好;有时候没把事情做好,甚至做错了,说明我们的觉照功夫不够。一个人进步了,就是他的觉照功夫提升了。倘若固步自封,则说明他没有学会使用觉照。我常说一句话,一个人若能时刻保持觉照,他什么法门都不需要修。世间事都有轻重缓急,轻重缓急靠什么来把握呢?就是觉照。

大家回到社会上,与家人、同事相处、交往的时候,同样离不开觉照。到最后,你会发现觉照也是一种清净的念头,一种正念。只要你保持了觉照,就不会被外境所转。尤其是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若不能每年抽出一段时间让自己静一静心,久而久之,我们的身心就会错乱。

我们的身心不协调,出现问题,是因为我们脱离了整体的力量,失去了源头的力量。比如我们的身体生病了,就是因为和大自然失去了协调。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失去协调呢?就是我们的观念出了问题,思想走了极端,把能量也带到极端,从而导致身体出问题,并以一种病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今我们闻到了佛法,知道了佛法的精髓是保持正念,时刻警觉。在保持正念的同时,我们就已经在自利利他了。

希望学员们回到社会上,能以学佛的心去工作、生活,去与他人相处、共事,这样,不仅你自己解脱了,与你相处、共事的人也解脱了,你自己轻松,别人也轻松。学佛的人应该简单和单纯。你们会说:我简单,我单纯,可是我身边的人不简单,不单纯,我没有办法,也只能复杂。这样想就错了。他可以复杂,但是只要你能保持简单、单纯,他的复杂在你面前根本用不上。如果你和他一样复杂,你就助长了他复杂的力量,他的复杂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所谓他有千条妙计,我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如如不动。他自然会放弃他的复杂,跟着你学单纯。最后的结果是自利利他,双赢互利。

到最后你会发现,简单就是真理,简单就是道,简单就是解脱的开始。过去大家没有闻到佛法,只能用世间法来解决问题。如今闻到了佛法,就应该用佛法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佛教有一个观点,最大的功德是以身试法(指佛法),现身说法。具体来说,就是替佛传播真理,当佛的工具。在当工具的同时,我们就把自己完善了。

学佛的人总怕招感业障。但是,你回避了业障,也就回避了道。如果你敢面对业障,你就超越了业障,进入了道。业障是在道外的,道内是没有业障的。何谓业障?用世俗的语言怎么解释呢?就是与你的思想相左,让你不舒服,不开心,觉得心烦,不愿意接受的东西。

世俗之法是让你处处开心。而刚开始学佛的时候,佛教的规矩很多,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你就会生烦恼。但是我们闻到了佛法,就要从佛法的角度来看问题。有时候你觉得佛法与世间法是吻合不矛盾的,有时候你又会觉得佛法与世间法是矛盾的。其实,这只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认识不透彻,修证水平有限。实际上,一切的显相都是用。只要我们具足了智慧和定力,无论好的坏的来到我们面前,都会因为我们而改变。

既然闻到了佛法,就应该以佛为榜样,以佛的人生观作为我们的人生观,以佛的价值观作为我们的价值观。以前我们所谓的人生观都是我执、邪见,只有学了佛之后,才具备了正知正见。

2014.6.30

释万行上师开示

发布时间:2015年7月20日 13时21分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