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科学与佛学

物质的本质是什么?

「所有物质都是来源于一股令原子运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认定这个力量

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想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

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

------菩萨处胎经卷第二》

 

法相唯识是佛教的心理学,弥勒菩萨是唯识专家,他是法相唯识宗第一代的祖师。

 

佛问弥勒菩萨,说「心有所念」,这是我们凡夫,我们心里都有一个念头,我们自己知

道这个念头是善念还是恶念,这一个念头里头有多少个细念组成这一个念头?他说有几念、

有几相、有几识?这些话我们问不出来,只有佛才问得出来。相,物质现象;识,精神现象,

这一个念头里有精神现象、有物质现象,佛还问他有几多?弥勒菩萨回答的是一弹指,一弹

指的时间很短,「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十万,一百个千,三十二亿乘十万,三

百二十兆,我们起一个念头是多少细念,一念里头?在一弹指这么长的时间,有三百二十兆

的细念。这微细的念头。如果我现在用秒做单位,这一秒钟能弹几次?我相信比我弹得快的

有,至少可以弹五次,再乘五就是一千六百兆。这一念多长的时间?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

这个速度我们怎么会知道!这是一念,一念里面有物质现象。所以弥勒菩萨说「念念成形」,

形就是物质现象,就是答复释迦牟尼佛有几相,物质现象;「形皆有识」,识是什么?就是受

想行识。受就是它有感受,这个物质现象它有感受;想,它有分别;行,它有相续,就是它

有相续的相,它的想一个一个接着不中断;识就是阿赖耶,它里头等于像一个数据库一样,

是个信息的数据库。

 

二十世紀初,欧洲科学家把分子分裂之后,发现了原子,這是八十年前的事情,分子是

由原子组成的。然后把原子再分析,发现原子是由电子、原子核、中子组成的,愈分愈小。

原子我们知道看不见,肉眼看不见。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有很多电子围绕,就像太阳系一

样,真的像小型的太阳系,由电子这样组成的原子。

 

  一九八0年以后,科学家发现微中子,这大概是最小的。中微子又译作微中子,是组成

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中微子不带电,质量非常轻(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几乎

不与其他物质作用,以接近光速运动。太阳内部核反应产生大量中微子,每秒钟通过我们眼

睛的中微子数以十亿计。

 

现在哲学、科学都是在探索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古今中外多少人在探讨,宇宙从哪里

来的?为什么会有宇宙?过去几十年当中有个说法,宇宙是从大爆炸发生的。这个说法是根

据什么?根据宇宙不断在膨胀,这是天文学家在望远镜上看到的,发现什么?我们地球四周

围这些星,都往远处很快的速度移动,好像膨胀,宇宙在膨胀,星球都远离去了,这种现象

就像爆炸一样,这种现象。再找不到更好的说法,所以这个说法很多科学家都接受,应该有

几十年了。但现代的量子力学家把这个说法推翻,他们知道宇宙不是这种爆炸的,不是,这

个讲不通。

 

他们现在是在物理学里头用更深的探索,把物质,什么是物质,物质究竟怎么回事情,

把这个东西搞清楚,现代科学家发现了,整个宇宙都在变化,宇宙好比是弹琴的弦,这就是

弦的定律,弹琴的弦,波动,那个音声是从波动里头产生的。整个宇宙就像弦一样,频率非

常之高,高到我们无法想像。统统都是动的。

 

物质为什么有这么多种?有固体、有液体、有气体,甚至于还有光、电磁,这是波动频

率不一样。频率慢的就变成固体,快一点的变成液体,再快的就变成电磁波、变成光,这统

统是物质现象。

 

宇宙是个全息的现象,非常不可思议。全息的现象结论是什么?结论是一体,无论是

大是小,确确实实是一体,全宇宙。一粒芝麻粒里头是全宇宙,一个地球也是全宇宙,一个

银河系也是全宇宙,一粒微尘也是全宇宙,它没有分割的。就像全息照片一样,科学家给我

们举例子,一张照片你把它剪成两张,两张里头是完整的现象,并不是一半一半,完整的。

切成四张,每一小片也是完整的,你把它切成一百张、一千张,那一点的微粒你在显微镜底

下去看,它还是完整的,永远是完整的,这个现象大家都看到了。那么小的中微子,里面也

是完整的宇宙,这是近代科学家发现的。

 

在经上佛告诉我们,讲物质最小的,肉眼还能看得见的,要很好的眼力,能看得见的,

牛毛尘。牛毛粗,牛毛尖端上有一粒尘土,放在这个牛毛尖端上,不会掉下来。甚至於倒过

来它也不会掉下来,它有吸引力,牛毛比它大,它很小,这叫牛毛尘。把牛毛尘再分,分成

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尘;羊毛尘再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尘,兔毛更细了;兔毛尘分成七分

之一,叫水尘。水密度虽然大,里头有空隙,这一粒尘土它在水里头游来游去没有障碍,叫

水尘。水尘七分之一,分作七分,七分之一,叫金尘。金属密度就大了,但是还是有空隙,

现在在显微镜里面可以看到,那个空隙里头,这一粒尘在空隙里面跑也没有障碍。用这种分

析的方法。金尘再分成七分之一,才叫微尘,佛经上讲微尘是这个定义。

 

微尘,肉眼看不见,佛说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大概微尘就相当现在所说的原子,

应该就这个东西。原子在科学是八十年前,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才被发现,八十年前发现。那

这个微尘还不是最小的,佛说微尘还能分,再分就叫极微,这个极微还可以分。佛经上讲的

色聚极微,色聚极微,这个色聚两个字很好,说明它还可以分,大概就是现在科学家所说的

所说的基本粒子、所说的夸克。那基本粒子有几十种,夸克也有几十种,能不能分?还能分。

最后分的,分成小的,更小的,佛经叫极微之微,这个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所以极微

之微也叫邻虚尘,跟虚空做邻居了,再一分就没有了。这个东西被今天科学家发现了,科学

家给它定的名词叫微中子。

 

德国的普朗克博士,这是量子力学家,爱因斯坦的老师,他一生可以说最大的贡献是研

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他们用分析的方法,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用这种方

法来分析。这物质现象愈分愈小。发现到微中子。微中子多大?他用电子来做比喻,电子是

围绕原子核旋转的,这电子,这很小,我们都无法看见的。微中子,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起

来这个体积等於一个电子;换句话说,微中子的体积是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我们肉眼看不

见。微中子能穿透十亿公里,比地球大多了,地球没有十亿,十亿公里厚的钢板,它从里头

能穿过。也就是说,钢板还是里头有隙缝、有空隙,它从空隙里头穿过,毫无障碍。十亿公

里厚的钢板,这是用比喻来说,小到这种程度,在佛法讲极微之微。这种极小的、微细的佛

法讲微尘,极微之微,它们散布在太空当中。不能再分了。可是科学家继续把它分,这一分,

分没有了。这一分是什么东西?原来是思想的波动,就是意念的波动,这时才发现物质到底

是什么。所以普朗克发现之后就告诉大家,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物质这个东西存在,物

质的形成原来是意念波动产生的现象。没有波动就没有物质。波是什么波?思想的波,我们

起心动念。物质从哪里来的?从意念发生的,意念是物质的基础,物质存在的时间非常非常

短暂,几乎没有办法控制它,而是前念灭后念又起来了,所以看到的物质现象是一种相似相

续的意念产生的幻相。

 

这句话跟《金刚经》上一句经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一个意思,被他发现了。

物质现象是什么?物质现象是意念波动产生的幻觉,它不是真的,意念没有了,物质现象就

没有了。这个发现意义很深,影响很大。为什么?科学家自己认为这个事实要成立,会把过

去四百多年科学的成就全部推翻了。因为这四百多年的研究都是以物理为基础,都认为物质

是真的。这一下宣布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的是念头,那就不是唯物,要

搞唯心了,心能控制物质现象。这是最近科学家的报告,说我们这四百多年的科学研究,最

大的一个误会就是把心跟物分开,分成二分,这个二分法错误。现在终於搞明白,心跟物是

一不是二,而且是什么?物质是心理变现的。

 

 

换句话说,心、念头能控制物质现象。这是科学的大发现,是科学的一个大的革命。这

个发现说明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健康长寿。用什么?用意念。正确的意念就健康长寿,邪恶的

意念就带来病毒。邪恶,佛说了五个字,贪瞋痴慢疑,这是错误的,这种意念会带给你疾病,

带给你不是健康。如果我们生病,这个五毒,在佛法叫五毒,贪瞋痴慢疑,在中医上讲,对

应我们五脏六腑。

 

释迦牟尼佛为了要把这些真相说出来,他教学分好多个阶段。四十九年,前面十二年等

於说办小学,阿含,十二年。阿含讲些什么?讲伦理、道德、因果,今天我们称它为普世教

育,就是人民的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这个教育能帮助社会安定和谐,伦理、道德、因果,

今天世界社会动乱,如果普及这种教育的话就有救。往上提升那就是高等教育,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讲什么?还不都是研究诸法实相吗?心理学在研究它,物理学在研究它。就像现

在科学家所讲的,我们最大的一个误区,错误,就是二分法。让我们这两种都遇到障碍,研

究物理的、研究心理的都产生障碍,都得不到一个真正好的效果。不知道心理跟物理是一不

是二,不能分,这现代科学家提出来,不可以分,分错了。偏在一边是没有办法得到真相的,

诸法实相得不到,真相是不能分的。         未完 下一页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