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四禅五净居天(五不还天) 1.五净居之因
【义贯】
“阿难,此” 第四禅天“中复有五” 种“不还天”,乃不还果(三果阿那含)圣者所暂居之处。此五天之天人已“于下界”(欲界)“中九品”思惑(贪嗔痴慢)之种子“习气”与现行“俱时灭尽”,而证三果圣位,达于“苦乐双亡”,心无欲界苦乐生灭,故其于“下”欲界已然“无卜居”之处,是“故于”第四禅“舍心”之“众同分”地“中”,暂时“安立居处”,以断余七十二品思惑,而证阿罗汉。
【诠论】
净居天之所以有五种之别,依《俱舍论》云:“杂修静虑,有五品不同,故生五净居天。“静虑即禅定之别名。又云:”杂修者,初起无漏观,次起有漏观,后复起无漏观,间杂而修故。“又释《五品》云:”五品者,下、中、上、上胜、上极也。问:何故名为净居?答:三果圣人,于下界中九品思惑俱时灭尽,故名为净。净者所居之处,故名净居也。”
2.净居五天 ①无烦天
【义贯】
“阿难,”已达“苦乐两灭”,忻厌争“斗”之二“心不交”战,烦热寝息,初得清凉“如是一类”“圣者,名无烦天”。
②无热天
【义贯】
此天之圣者,其心念之收放,有如弓弩上“机括”(弹簧)之收放一般,是或收或放、单“独”运“行”的,故其心念极其单一,从不间杂余念,吾人若“研”求其心中“交”诤之第二念,则“无地”可求(了不可得);第二念既无,故连微烦之热亦无。“如是一类” 圣者,“名无热天”。
③善见天
【义贯】
此天之圣者,于此大千世界内之“十方世界”,以其已修得天眼智通故,其“妙见圆”满大千、“澄”清明彻,所见“更无”外境“尘象”之隔障,亦无内心“一切沈垢”之留滞,故内外虚融,妙见无碍。“如是一类”圣者,“名善见天”。
④善现天
【义贯】
前之善见天既已证天眼智证通而“精”妙之“见现前”,此天更以定慧力“陶铸”修证神境智证通,而得变现“无碍;如是一类”圣者,“名善现天”。
⑤色究竟天
【义贯】
此类圣者,“究竟”研穷“群”动之“几”微(一切有为法极微之生住异灭相),推“穷”诸“色”法之“性”至于空“性”(析色入空),而“入”于“无边”虚空境界之边“际。如是一类” 圣者,“名色究竟天”。
3.结语:五净居天为四禅诸凡夫天所不能知见
【义贯】
“阿难,此” 圣人所居之五“不还天”即使对于“彼诸”第“四禅”天中之“四位天王”而言,亦唯“独有钦闻”其事,而“不能知见”其依正。犹“如今”之“世间”中,于“旷野深山”中若有“圣道”之“场地”,以“皆”是“阿罗汉”等圣众之“所住持故,世间” 烦恼“粗”重之“人,所不能见”,非其境界故。
4.总结色界天:不出色界
【义贯】
“阿难,是十八” 禅“天”之天人,无欲、无侣、离爱“独行”而与五欲“无交”涉,虽已离欲,以尚有化生之色质(色界天质)故仍“未尽形累,自此” 五净居天“已还”,下至于梵众天,统“名为色界”。
节录自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第九卷
发布时间:2019年3月22日 18时4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