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讲呼吸法门:修出入息的入门方法——“六妙门”简述
禅修为渐修法门,一切佛法大小乘皆由渐修而来,所谓的顿悟法门也须由渐修而来。尤其在末法时期的众生
,福薄智浅,更应该重视渐修法门。而渐修是由心地法门起,心法的修持可分为内外两部分,对外包括做人
处事,对内属于心性涵养及如何变化气质,迈向菩提正道。因此,论修持除了于禅堂的静坐之外,更是要注
意到为人处事方面,如果这些做不好,即使功夫到了,也是外道、魔境。
再说:大小乘的法门不离十念法,十念法中的念安那般那为一切修定法门之共法。念此法必须先知道吾身是
由四大(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加上“空”大而构成了身体。加上“识”便成六大。再加上“觉”构
成人体完整的七大。因此在肉体生命有了精神灵魂之作用,而有知觉、感觉纳受之作用。
而天台宗的六妙法门(又名小止观)也是念安那般那的一种,由出入息入门。同时也是修证菩提道果之简要
法门。六妙法门包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一、数
数息为六妙门之第一步。所谓息,即是一呼一吸之间,叫一息,也叫一念。数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计算其
次数。数息的目的在于去除妄想,因为凡夫一念之间具有八万四千烦恼,数息等于是打鱼拉网,慢慢收,心
收拢之后,一到心无散乱时就不要数。如果再数,则是头上按头,多此一举。不用数之后即须随息,若强再
计数,便是自增妄想。至于计数的方法,大致分为下例三种:
1、由一数至十,再由十倒数至一.如此反复,做到呼吸时只有数字没有其他杂念。(1、2、3……10、9、8
……2、1……)。
2、由一、二、三……按次计数下去,数到最后,这中间并没有杂念妄想,数字并没有差错,心念配合呼吸也
就是初步的成功。(1、2、3、4……99、100……)。如果在数息中同,岔入其他妄想,又须再来从头数起。
3、数息分两种即数入与数出。数入乃按呼吸之吸时计数。数出乃按呼吸之呼时计数。体弱多病者宜修数入息
。血气旺盛,欲望多者宜修数出息。
数的过程呼吸对于风大的感受分别为风→气→息三个层次。开始时,呼吸粗,称之为风,静定后,呼吸较细
,称之为气。再进一步,身心宁静,只有感觉自己内在呼吸,却听不到呼吸声音,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
要数了,即进入随。
静坐数息时,呼吸自然,身体要放松,不要练气功(此非佛法的心行法门),耳朵回转听自己呼吸。如在闹
处修,听不到呼吸声,便用感觉来听。
此时至少有三处用心,一为感觉不好或好,二则听呼吸出入息,三于计数出入息时,须注意如有妄想则重新
计数。因此一念之间,具有八万四千烦恼。此言不虚,例如拿笔写文章,半天未落笔前,不知多少念头妄想
产生。然而一旦灵感来时,则运笔如神。光速尽管快,还是不如念速快。西方极乐净土,固然离我们那么遥
远但一念之间,屈伸臂顷,即到莲池。
庄子讲静坐,如表面像似静静地坐在那里,事实上,内部心念,在开运动会、讨论会,此即所谓“坐驰”。
真正的禅定功夫,必须达于“坐忘”,即忘了身体,忘了一切,才是定。
数息过程中,身心会有变化,常会发现病症,这些疾病潜伏在体内,经由修持才发觉。数息功夫好,自然祛
病延年,身心康乐。
二、随
数到了息就不要数,于是进入随的情况。此时即如后世道家所说“心息相一”。心念与气息如同盐与面粉结
合成一体。心念仿佛是探照灯,气息如飞机,飞机飞到哪里,探照灯就照到哪里。
如庄子所说:“常人之息于喉,至人之息于踵。”此时心息相依,气息一吸即到足,产生轻快之感,不想下
坐。但还未到禅定之境。即身上快感升起,对于发大财,做皇帝,男女之欲似乎已不再需求。然还未能达到
如《楞严经》所描述的乐化天对于男女性欲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之境地。
六妙法门的实践,大多只从数息到随息,很少有人由此进入佛法的真定慧之境。可以说大家都在习练轻柔气
功,绝少能超越心息相依的境界。
唯在随息的过程中,身心自然会发生许多变化,外呼吸(鼻)逐渐的微细,内呼吸(腹部)开始发生作用,
一般称为丹田呼吸,最后,只剩下小腹部分呼吸,即一般人所谓的胎息。
此时将可以感受到气脉(包括任督等脉)流通的感受,由此而产生很多修气息的法门。因此可说大多修安那
般那(出入息)法者,都为风大(气息)所困,感觉外呼吸几乎停止,只剩下腹部呼吸,此时身体上的感受
很舒适,如喝了酒有少分醉意时一样,不想起坐。但这一切仍然是困在色身“色蕴、受蕴”之中。
如进而到达真正的心息相依,那是没有呼吸,也无杂念,已经到了初步奢摩他止的境界。但须知到此仍然困
受在“色蕴”范畴。如何由止进入到定慧,则是进一步应该认识的问题。
三、止
息灭之后即止,如密宗的宝瓶气。息也灭了,杂念也停了,称之为止。止通四禅、八定与九次第定。定于禅
学里为共法,因此学佛的人,必须做到“外道会的我会,我会的外道不会”,如此才能方便度众。
此门修法可以祛病延年,此身虽为四大假相,但无它也不能证道。因此对四大的调和非常重要,如麦克风必
须用电,才会产生扩大传声之作用。止为定之母,功夫到了止,下去就是四弹、八定与九次第定。则神通自
然具有。因通由定发,但如《法华经》中所说:“父母所生眼,能观十方界”、“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却不是少定小神通之境界。
到了止,没有妄想杂念,则息灭念无,可能通达四禅八定、九次第定等层次。此时也许岔出许多神通异能,
譬如入水不为水溺,在火不为火烧等事。但这些都因心不动念,直到心风偶然合一所发生的本能。
如在相似定中,感受到与太空融成一体,或者看到光明与其他异相,觉得很舒畅。但这一切包括相似神通在
内的境界,也都是虚幻妄想所起,统属意识(独影境)及身识的变相。
《楞严经》说:“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所谓法,包括一切思惟事物的理念。法尘,就是所思惟
事或理的影像。影事,即如水中月,镜中之相,这是指修定的人,如果自己以为处在空灵的定中,但事实上
,此定仍是潜意识所造成的,犹如误认水中月为真月,镜中之花影为真实,毕竟不能明心见性。
因此如修到止的层次,若只内守幽闲,满足于定中所显发的神通,仍属于外道境界,决非究竟。必须继续修
观,才能通达慧海。
四、观
观,即观察妄惑,达观真理。到了止,不修观,则与外道相同。佛法之异于外道者,在于般若慧。慧从何来?
从起观与修观而得。如何起观与修观?必须研究慧学,如“唯识”学所讲述的,即属于最高智慧的观待道理
和证成道理。
一般说来,显教修观的方法很多,但以天台宗三止三观为最普遍。天台宗所谓的观,就是寻、伺、观察、参
究、思惟与觉观等意思。由止起观的目的,为通达明慧(般若),并进而回转清净本性,证成菩提。
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品”、“毗钵舍那品”,与智者大师《摩诃止观》
中所述及修止修观的方法,理趣大同小异。天台宗三观,即所谓空、假、中三观。空、假、中三观程序,始
于假观,经由空观,到达中观,最后完成智慧解脱。或由空观而缘起假观,归到中观而得般若法身。
所谓假观,即是认知止境乃一念所成,而此念是假,因此止境中的一切觉受,甚之与所显发的神通,也是假
的。所以不应贪着此假有,即进入空境,此时,毫无杂念,身心皆忘,仿佛与太虚融成一体。事实上这所谓
空,仍是自己意识所造成的空,也是假的,因此不贪着此空境,这就是空观。所谓中观,即是既不住有,也
不住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体证深入,自然通达般若,即显真空妙有,觉照无惑之境。
证成空、假、中三观之后,亦有再修慧观之说,所谓慧观,就是证成中道义后之正思惟。因为智慧是由正思
惟而来。所谓思惟,即是五遍行中的思。亦即谓之知,或谓之觉。明儒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之说,是脱胎于
天台止观而别成蹊径。但须知大小乘所有三藏经典,也都由此一正知正见的自证分而到达证成圣果。
五、还
观之后为还。还,就是回转之意。回转到法身,般若,解脱。法身,乃心念清净的属体。般若,是圆满无瑕
的属相。解脱,为千百亿化身的属用。“法身、般若、解脱”三样平等具足,即称之为还。例如对人、对事
、对物的执着,则非解脱。如白痴虽然形似解脱,但却绝无慧知。如非白痴,于得失,是非,人我之际,了
无挂碍,如人辱我,欺我,不因此而生气,反生悯慈之心,即渐接近般若解脱,清净法身的境地。
六、净
还之后为净。此是真正的净土。即如净土宗的唯心净土,清净法身。以上六项,简略说明天台宗的六妙法门
。
七、一念之间即具备六妙法门
若已做到了止观双运,定慧等持,则可一念之间具足六妙法门。止为定之母,定为止之果。观为慧之母,慧
为观之果。六妙门中前三步,一数、二随、三止属于定学。后三步,四观、五还、六净,则属于慧学领域。
一般以为数息做好之后才随息,随息而后才止息。其实不然。如一上座,一念之间即同时具备数、随、止、
观、还、净程序。望善自参证之。
学佛重在修证,而修行之法不离十念法。十念法中又以念安那般那为各种修定法门(包括佛教显教、密宗,
以及其他各宗与外道)通途之学。念安那般那为从身体四大之风大观之呼吸入门。天台宗止观的六妙法门(
小止观)也是安那般那的一种。一变再变,又成为一般内功之根本。但它也是三乘得道的要径。因此修持六
妙法门,一则自得证成圣果,一则可为度众生之方便,不可不知,不可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