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实修法门0

南怀瑾老师讲呼吸法门:佛的公子修出入息证罗汉果的经过(上)

自佛法传入中国,为什么东汉之后,隋唐以前,修行证果的人那么多;但在宋明以后,证果的人越来越少,主要

原因就是修证的问题。

 

讲到修证事相的问题,要特别提出小乘经典——四阿含经。中国佛教喜欢讲大乘,但真正中国的佛教,是融合大

、小乘的;而且大乘是以小乘为基础。后来的显教与密宗的修法,也都离不开这个原则。所以这次才特别抽出增

壹阿含经的“十念”要点来讲。隋唐以前,学佛修道证果者多,就是因为注重这方面的修持。十念当中,念“安

般”最重要。念安般——也有人称念安那般那,就是念呼吸与息,也就是现在密宗、道家的炼气法。中国道家讲

气脉,都是受安那般那的影响。“安般”的修证方法,于后汉时传入:大安般守意经,就是这一个时期由安世高

翻译的。

 

念安般。安般也叫安般守意。这个要注意了!非常重要。念安般就是念出息、入息、修持气息。后来天台宗的止

观,讲究出入息的方法,也就是从安般守意来的。安般守意不是释迦牟尼佛创的,印度的婆罗门教、瑜伽术里早

都有了,只不过佛用佛学的方法,将它与般若观行融会在一起。传到中国以后,又跟道家打成一片,守窍、炼气

都与它有关系。中国的高僧,有神通证果位的那么多,都同这个念安那般那有关系。修气是非常重要的,你们生

在这个时代,物质文明那么发达,未来的时代更忙碌了,最好是采用这个方法,不走这条路子,修行想得果位很

难,真的很难啊!

 

我们先插一段经文,增壹阿含经卷第七,安般品第十七,佛教他公子安般守意的方法:

 

【尔时世尊作是教敕已,便舍而去,还诣静室。】佛也是肉体之身,需要休息的。【是时尊者罗云复作是念:今

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忧无有诸想?是时罗云即从座起,便往世尊所。】私情上他们是父子;教仪上也是弟子之

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为什么一面坐?因为佛在打坐休息,所以行了礼后,坐在旁边等着。【须

臾】,过一阵子,佛出定了,下坐,罗云【退坐】,赶快去问父亲:

 

【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忧无有诸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世尊回答说:【善哉!善哉!罗云,汝乃能于如

来前,而师子吼问如此义。】你现在问我这样大的修行问题。【汝今罗云,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具

分别说。】这里有四个字要注意:善思念之,意思是说,你懂了以后,还要去研究,不要只是盲目地迷信。方法

我来教你,自己要好好地去研究。

 

【世尊告曰:如是罗云,若有比丘,乐于闲静无人之处,便正身、正意。结跏趺坐。】要注意!你们打坐坐不住

,两腿不争气,那不是“两足尊”。如果两腿的气通了,你们的寿命可增加几十年。

 

佛告诉我们,修行最重要的是正身。站着也能正身,睡也有睡的正身,吉祥卧、摊尸法都是正身的一种。我们打

坐做功夫没有效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没有正意;因为颠倒因果,把佛的成果结论,拿来当作自己的修持

法。一上座,都想空,空什么呢?你自以为这一下很好,空空洞洞的,其实,那正是“意”啊!是第六意识的境

界。纵使你现在做到身体忘了,感觉到内外都是光明,也还没超出第六意识的范围。在楞严经里的五阴区宇中,

还只属于色阴的范围,是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有些人静坐在一片光明中,未来的事情也能知道,以为是“灵感”。你若学过唯识就知道,那是第六意识的反面

,是所谓独影意识的作用。境界多得很呢!因为你学佛,所以就会看到佛、菩萨,这是意识境界。拿小乘修证的

理论来讲,你意识没有专一,没有“正意”。所谓正意、正身、正言,三者都不可缺。换句话说,你处处在犯戒

,一般人随便谈戒,谈何容易啊!你的心念意识,一点都没有正,随时都在造地狱种子的业,现行变成种子非常

厉害啊!要特别注意。所以佛说,修持第一要正身、正意,意念专一。

 

中国道家修神仙的丹经,在隋唐以后就多起来了,讲气脉的问题,很多都是从这个安般品中脱胎出来的。东晋以

后有黄庭经,讲究上药三品,神、气、精,这些都是事相,属于有为的功夫。如果有为的功夫,你都没有修到家

,怎么能达到无为呢?有为法不能专一,念头如何空得掉?那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所以后世学佛的,一万个中,

没有一个证果,请特别特别注意!我除了依照佛经以外,拿我几十年摸索的经验,诚恳地告诉各位,你真达到正

身、正意,没有一个身体不能转化;没有病去不掉的;没有身心不会健康的。正身、正意做到了,身心两方面绝

对地健康,可以返老还童。因为一切唯心所造,这是真的,就是“正身”、“正意”四个字。

 

“正意”涉及了呼吸,道家也一样,阴符经上有一句话——“禽之制在气”,这是一个重要的口诀,也就是方法

。念头抓不住,会乱跑,思想不能专一,就因为你的气在散乱,气散乱,心就散乱了。

 

但气不是主体,是心的附属品,可是这个附属品很厉害,抓它不住,你的心就停不下来,等于人骑在马上,你的

气就是马。西游记里,唐僧骑的那一匹马,就是代表那股气。人若骑在一匹劣马上,想叫它停住,缰绳拉得很紧

,马还是乱跑,停不下来,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我们心虽想定,若气不能定,妄念怎么能停止呢?有许多人

情绪不好,身体不好,其实都是气不好的缘故。

 

【无他异念】,这时心里什么念头都不要有,就是正意的道理。【系意鼻头】,把意识挂在鼻头上。这句话,害

死了许多修道学佛的人。什么“守窍”啊!“眼观鼻,鼻现心”啊!小心得高血压。还有什么学白鹤,白鹤能活

一千多岁,据说是因为白鹤休息的时候,鼻子对着肛门,两气相通的缘故。但我们的脖子比白鹤短这么多,怎么

学?所以佛说:众生之愚痴,至可怜悯者也。系意鼻头,不是叫你看鼻子,这要首先提醒你,要注意鼻孔呼吸出

入的气,也就是“心息相依”的第一步,使意念跟呼吸配合为一。

 

【出息长亦知息长】,你的正意不要离开呼吸,呼吸出来有多长,你自己要能知道。【入息长亦知息长】,注意

这个“知”字,如果你一边在修气,一边脑子里乱想,那就不对了,没有效果。思想和呼吸配合为一,叫安般守

意。怎么把妄想抓住呢?只要注意呼吸,呼吸就像是一条绳子,把这一匹马拴住了以后,等于妄念被拴住了,修

行便可以专一,也就可以证入“初禅”。修行的效果是一定会来的。

 

【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呼吸进来有时候是凉的,这时有两

种可能,一种是病态,一种是绝对健康的,是自己的热能,也就是“四加行”里面的“暖”相生起。相对的,你

会觉得从外面吸进来的空气是凉的,而又觉得那个空气与你不相干。

 

【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你们打坐,有时脚心发暖,那就是“息暖”。不过你们心跟息,两者不

能专一,所以东一下,西一下,息自己乱跑,跑到哪里就暖到哪里。跑到丹田就以为是拙火,劝你赶快拨一一九

电话,叫消防队吧!(众笑)。

 

佛告诉他的公子:【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这个气息,就是楞严经所说的风大,大家应该还记得,楞

严经里面的“性风真空,性空真风”。但这一步牵涉到大乘的修法,暂且不谈。你们不要一心爬高,先要能做到

守息才行。能够在静坐时,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记忆力非常好,脑子特别灵敏。

 

你们一般学打坐的,坐在那里,呼吸时在呼吸,都不知道;昏沉时也不知道;有时意识中有点空灵,又有好几个

东西在乱忙,如果不信,你们自己检查看看,根本没有“正意”,这个叫什么功夫啊!你坐一万年也没有用。

 

“皆悉知之”很重要,乃至你躺着睡,也可以注意呼吸,这是同样的道理。

 

【有时有息,亦复知有。】注意!这里进一步了。后来天台宗把这个法门扩充了,叫做“调息”、“听息”、“

数息”,乃至后来到了密宗,叫做修气功、修九节佛风、修宝瓶气等等。道家有句话:“天地玄珠,万气本根。

”在身心配合下,气有万种的变化。中国人看相,先要看气色好不好,的确是有道理的。

 

呼吸沉静到停止了,绝对找不出妄念来,你要起个妄念都起不来,可是这时知不知道?很清明,这是实际的功夫

。这时做到了【有时无息,亦复知无。】至于知道的这个“知”,又是什么?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所谓灵灵明明

,始终存在。

 

【若息从心出,亦复知从心出。】这句话就要研究了,从心出并不是从心脏里出来,而是说:心念动了。心念动

时,有时觉得与光明放射出去了,那时如有旁人经过,这个人马上会受感染,他的心境就会得宁静,或觉一股热

流一样传到他身上来。但这是过程,不是好事,这是做得到的。这时候还没有得定,还早,只是普通静坐功夫而

已。

 

现在科学晓得人体会放光,本来每个人都会放光的,到那时,你的气息停止了以后,那个光芒放射得更大。如果

讲有鬼神,那个时候,鬼都不敢碰你,老远看到你就躲掉了,阳气盛极之故。

 

所以息从心出,并不是息从心脏出来,那是你的心念动了。换句话说,一般人练气功都从心——心念故意造作,

学密宗也是,那是你心念构成一个气息出来的道理。

 

【若息从心入,亦复知从心入。】修宝瓶气时,丹田有一股气,炼到能不呼不吸时,即使把你长埋于地下,也可

暂时死不了。

 

大家注意啊!现在谈的这个路线,都是从鼻子来的,其实我们人体也在呼吸。身体上的呼吸停止了,才算真正入

定了。入定时三样东西还在——暖、寿、识。阿赖耶识并没有离开过身体,真正入定了,气息一定充满。气息充

满的人,不管多大年纪,身体任何部分,一定都是软的,软化到如婴儿一般。所以入定的人,不能去碰他,只能

用引磐在耳边敲。

 

你们功夫做了一段时间,身体还没有软化,两条腿盘不住,这不是两足尊,而是两足争,打起坐来跟两腿在争、

在熬。有一位朋友,写信问我打坐的问题,他说他腿坐不住,我回答他:那得功夫与腿争!我们现在用功都来不

及,还跟腿去搞这玩意儿!来不及啊!正意最重要。什么姿势都可以的,等功夫到了,两条腿已软化,自然就盘

得住了。只要这两条腿的气通了,寿命也跟着延长。你注意!你觉得身体老化一点,僵硬一点,那么你就早准备

一点——准备走了。老子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所以也不要有门户之见,在这一套修法上,佛家、道家

都行,因为“定”是共法。

 

有些人日常很忙,注意!赶快多打坐,不要以为忙啊!累啊!没有时间打坐。你要赶快坐,坐到能够住气,那么

一个钟头下来,一天都用不完,但是要真正做到了才行。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肠胃要空虚一点。道家有两句话:

“若要不老,腹中不饱。若要不死,肠内无屎。”当然营养还是要够,肠胃干净,气就容易充实。

 

【如是罗云,能修行安般者,则无愁忧恼乱之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在这物质文明发达的时代,修这个法

门,对身心都好,寿命也可延长。你们打坐时,有的人不是会乱摇吗?只要你把意念与呼吸配合为一,气就不会

乱跑了。则无愁忧恼乱之想,所以学密宗的讲,由喉轮到心轮的脉打通的人,妄念就不来了,忧愁烦恼自然就去

掉了。

 

【尔时世尊,具足与罗云说微妙法已】,具足,大原则都具备了。罗睺罗闻法后,【往诣安陀园】,安陀园又译

为阿兰若,意即清净的道场。他【在一树下,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余念,系心鼻头。】罗睺罗开始修持佛

所教的安般法门。

 

读书不能只用眼睛,应该别具慧眼,须顶门上另有一只智慧的眼睛,用智慧去看。增壹阿含经特别强调念气,因

此,由佛的公子罗睺罗,特别报告自己证阿罗汉果的经过。其他方法则没有特别报告,由此可见念气的重要。

 

我们的精神、身体都很差,做功夫几乎很少有人上路。就连静坐,也少有人能将妄念清静下来。换句话说,如果

能用炼气法门,像罗睺罗一样,较易得成效,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整理自《如何修证佛法》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