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受虹桥科技论坛委托,很荣幸在这个讲座给大家介绍一下“物质传输”领域的最新进展。
我小儿子,收集全套的“毕奥尼柯”玩具。缺的几个,我答应从网络上订购。他看着网页上五颜六色的样品目录,非常高兴。但又有些担心地问我,“那我们买了以后,怎么从计算机里取出来呢?” 他提出的就是“物质传输”的课题。所以,对今天的题目,各位领导不要理解为物流的概念,那些是交通部门和物资部门的课题。
无论使用何种运输手段,例如八百里快马急送,FeDex空运,总受制于载体速度。而这里所说的“物质传输”,是超越时空的一种物理过程,就是我国民间早就流传的某些具有特异功能人士的“搬运”术。内参上已有很多报告,在这里就不详细例举了。
研究并实现“物质传输”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再遇到1998年那样的洪水,江防现场再也不会因运输困难,而缺乏紧急救灾物资。国务院的指挥中心,只要输入仓库和现场的电子地址,执行指令后,江边可以立刻出现成吨的水泥、沙袋等等。
又比如,外长需要出席联合国会议,当晚仍然可以在部里处理工作。当发言时间快到时,进入“时空一号”传输间,即可瞬间从我设在联合国大厦的接收间走出,扬我国威。当然,有关领导干部的出国传输问题,最后的执行指令应该由纪委、公安、海关等部门联合操作,这在技术上已没有什么问题。不用再多举例,显然各位领导管辖下的部委,都可以从这项科学技术中得到相当大的益处,特别是国防和国家安全部门。
有关“物质传输”的理论可能性,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是,由于这项技术包含的巨大的军事,经济,政治利益,几个超级大国早在二战以前就开始着手进行研究了。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已经有部分解密。1943年美国海军“费城实验”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例,详情见发给大家的资料。
目前从工程技术上实现超越时空的“物质传输”主要有两大流派。
第一是“水到渠成”方法。人类在图像信号的即时传播技术方面,已经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比如咱们这个讲座的实况,由中央电视台现场转播,无论在北京和在北美的观众,都是和在座的各位领导同时看到和听到这个讲演的。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原理,任何具有质量的物质都不可能达到真空光速。所以所有在本会场之外的观众,只能接收到质量为零的音像信息,而不能接收到任何质量不为零的实体,比如我手上这页讲稿。
那么所谓“物质传输”,只要把已经到达接收端的信号赋于质量,任务就完成了。
事实上,多年来,“水到渠成”派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一直是循这个思路前进的。
我们知道任何东西都是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这样分下去的,组成物质的已知最小单元是“夸克”。而组成一枚鸡蛋的夸克和组成一根金条的夸克是没有区别的。那么只要在接收端建立一个“夸克”库,按照接收信号,组装该种物质,就完成了超越时空的传输。简明技术框图如下,物质分析---图像传输---全息显示终端---高能粒子加速器---夸克组装。
最近,日本早野教授等人用德国重离子研究所的加速器,使由2个夸克组成的π介子进入锡原子核,通过测定π介子和锡原子核之间引力的强度,推算出夸克对的密度。证明了“夸克凝聚”现象的存在。 向对图像注入质量的关键性技术前进了一大步。
第二种物质传输学派是用“无中生有”的方法。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1932年发现正电子的存在以后,立刻就有人提出利用“逆湮灭”过程实现物质的超传输。这个方法的理论依据非常清晰。面前的“一无所有”是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形态。如果找到可靠的工程途径,把“虚无”中的“反物质”剥离出来,就应该得到所需要的(正常态的)物质。
目前,这项技术发展得相对慢一些。主要是一些基本理论和计算问题还没有得到最后的解决。比如物质与反物质在湮灭态中的量子能态,用经典的薛定谔方程非常难以确认。较新的处理接受端图像信号的理论是“量子信息论”,不过该理论由于直接践踏广义相对论,恐怕还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考验才能最终确立,或者被遗忘。
好消息也是有的。1997年,我国在奥地利留学的青年学者潘建伟与荷兰学者波密斯特等人合作,首次实现了未知量子态的远程传输。所谓“量子纠缠态”的研究,是“无中生有”方法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意义非常重大。其次,在数学和计算机算法等方面,还有不少重大课题需要解决。比如“左邻疑难”问题,就是把处级以上干部排成圈,每三个收拾掉一个的问题,由于牵涉面广,对社会震动太大,至今还没有找到较完善的解决方案。
细心的领导同志可能已经注意到,在我上面介绍的两种传输方法中,都未提及发送端原件的“被传输”或者说必须“消失”的问题。这里的确存在一个相当大的悖论。
有一种看法认为,如果我向某地超传输了一公斤大米,如果发送端原来的米可以保留,为什么不在“聚宝盆”“摇钱树”的概念上使用超传输过程呢?但大多数科学家坚决反对这种思想。理由有三。首先是不敢触犯物质不灭定律,否则自然的惩罚可能将是毁灭性的。其次,有些“坏”物质,是坚决要推出去的。比如把某种病毒传输到对头的家里去。第三,也是最棘手的是在人体的超传输方面。由于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生命的超传输难以保证“两枚一样的树叶”。如果不保留原体,我们的干部经过多次传输后,在德、才、工作能力、群众关系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组织部门对此一定不满意。另一方面,如果保留原体,很可能有的同志一个个体在主席台报告,而另一个体却到了不太适宜的场所消费,给党和政府带来很坏的影响。
好在人体的超传输的普及还比较遥远,科学文化人,反科学主义者,政治家,愤青,中产阶级,以及弱势群体,都还来得及从伦理,立法等各个方面进行讨论和约定。
而物资的超传输方面,目前普遍接受的做法是强制分解,实际就是用小型可控核反应把原件给“化”了。
最后简单汇报一下,我国在物质超传输方面的进展。我国研究物质超传输,虽然起步较晚,但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我们民间高人层出不穷。从80年代起,有关部门已经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自关怀下,开始和特异功能人士合作,进行超传输的实验。
目前我们的工作还是集中在“搬运”现像的解析和大规模计算机仿真模拟阶段。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物质超传输研究,关键在投入。例如粒子对撞设备,1996年高能物理所的计划被搁浅,十分可惜。最近柯老等院士又有上书,呼吁加快物质超传输研究的步伐,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占领超传输技术制高点。现在正在制定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在座各位领导,请一定象当年支持863计划一样支持今天提出的441计划,则我中华民族自立于强国之林之日不远矣。
谢谢大家!
【完】
发表于2004-04-01
(转自《科学●哲学●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