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
经典中有一个贴切的故事,一位国王普里克沙,他听说,任何人能听到经师念诵《巴格瓦》(Bhagwat)(注1),就会从所有束缚中解脱。一天,他把宫廷僧侣叫来,要他把《巴格瓦》中的高超经文念给他听,这样他就可以从物质、头脑的束缚中解脱,并下令说,如果诵经的结果,未能显现经文力量的话,就会被送上绞架。这位僧侣并不比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位要好。他十分沮丧,看见死亡即将降临,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无法拯救国王。回家以後,他很沮丧,为即将到来的死亡,极端的焦虑。在诵经前的那个夜晚,那位僧侣已被吓得半死。幸好他有一位天赋异禀的女儿,在她的恳求下,他把不幸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女儿,女儿安慰了他一番,并保证说,如果第二天让她陪着一起去王宫的话,她一定能把父亲从绞架上解救下来。
第二天她和父亲一起进了王宫。她问国王是否真的想从世界的绑缚中解脱,国王的回答是十分肯定的。她告诉国王说,她可以帮助国王完成愿望,但要国王听从她的安排。她把国王和父亲带进了树林,并用两条结实的绳子把两个人紧紧地绑在两棵不同的树上,然後请国王解开僧侣的绳子把他放开。国王说无能为力,因为连他自己也被绑得动弹不得。这时女孩才向国王解释道,一位自己尚且为幻觉(maya)所绑缚的人,是不可能将别人从同样的绑缚中带离开的。如果是一位已经解脱的人来念诵《巴格瓦》,是可以将人们从迷惑的魔障中解救出来,因为这个人本身已经破除了迷惑。国王不能期待他的宫廷僧侣,一位和国王一样身披镣铐的人来拯救他。只有无为而为、置身於业的蛛网之外的人,才有能力将别人变成跟自己一样,并把他们从致命的因果循环中解救出来。
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光靠学习经典是不能够拯救人的,这纯粹是实际的修练主题。我们需要向一位精熟此道的人正确学习,并在他的指导下,通过实际的修练,才能达成完美。完美的灵性导师(Murshid-i-Kamal),首先要把被数不清的欲望和贪求撕成碎片的心智,重新拼接起来,成为一个完好的整体。然後一遍又一遍地把它擦亮,使心智能够反射出上帝的光辉和荣耀。书本的学习是无法做到的。
明师已在自己头脑的实验室中,亲身体验过经典讲述的内容,除非经由祂的解释,否则一个人实在不可能理解,并体会经典的真正涵意。因此,明师可以根据祂的亲身体验,教育、指导徒弟领会经典简练的警句中所包含的深奥哲理,而头脑则受限於思考范围的局限,无法理解这些简短生硬的话语。这就是为什麽人们说:“同萨德(Sadh,一位训练有素的灵魂)在一道,上帝就会来到。”一位已经自由的灵魂,才可以使其他灵魂自由,否则,没有人可以。关於这一点,有这样的论述:
研究《吠陀经》、《印度史诗》和《词源》(Etymology)不会导致任何结果。
不修练神圣的音流,一个人将永远停留於绝对的黑暗中。
一位了悟的修行者同时也是所有经典的融合,还包括一些超经典的东西。经典最多只是在微妙语句中提到理论的部分,却无法从口中解释理论本身,不能像明师一样,给予真实的体验。
现在,每个人都想办法把他的不幸,责难於“时代”,这种抱怨在所有的时代中,都是最多的抱怨。现在、将来就像过去一样都不属於我们。这个世界是个巨大的磁场,我们越是挣扎,就会被它的网勒得越紧、陷得越深。人就在这张网中跳舞,却以为没人看见。聪明的人能够觉察这张网,却不知在何处安然落坐。就这样,业力磨坊的巨大飞轮悄然无息、从不间断地运转,这个庞大的生命之轮,正在缓慢、分毫不差地把所有的一切碾成碎片。大自然这座磨坊缓慢,但坚决地研磨一切。有些觉察到的人说:“大自然似乎创造了人类,然後又把人类毁灭。”
尽管如此 没有人设法审视一切事物、事件背後的原因,我们骄傲自满,任凭时间流逝。没有尝试深入钻研这些事件,描绘出导致我们所看见、经历的一切锁链。每个人和别人交往时,都忘记他也得偿还世界所赋予的一切。甚至连大自然的礼物像——空间、光、空气等,对所有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都不是免费的。但是每个人却都视自己为上帝免费馈赠的唯一管理人。他会尽量装得慷慨大方,但当碰上一些“错镶的钻石”(指人)时,他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施与受的律法”影响。在经受了痛苦的打击後,我们才明白天秤并不能区分黄金和铅块,它在意的只是净重。
寻欢作乐无疑是快活的,但可怕的审判却终将到来。我们可以对自然的法则视而不见,可以对牧师的知识、能力坚信不疑,但这却永远不会起任何的作用。为了杀生、榨取、和类似的行为,一个人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那些靠榨取别人的血汗而兴旺发达的人,是不会有单纯的心的,更不用说进入上帝的王国。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将见到上帝
圣人告诉我们,人类在上帝的造物中位居最高位置,并被赋予了最高等的智力。因此我们不可以像别的动物那样,盲目地度过有限的生命。这为我们回归上帝的怀抱、返回原本的故乡,提供了绝佳机会,我们不应该错过。此一崇高的机遇只有在人们彻底看完“世界博览会”,成功地演完“人生大戏”後,才能获得。人们总是迷失在世界的诱惑中。其结果,在难以承受的业力重压下,经过了无数次轮回,才获得的回归灵性家园的唯一机会,就这样付之东流。在无尽的循环中,会被给予一个又一个身体。他开始感受到来自各种律法的重压,包括社会、物质、自然的律法,它们就像沉重的巨石,阻碍着他前进的每一步。他已别无选择,只能等待再次做人,但谁知道那会是在什麽时候呢?
圣人给罪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就是“忘记人的本来(或神性)”。任何使人们背离上帝的思想、语言、行动,就是真正的罪恶,而任何使人们接近上帝的思想、语言、行动,就是虔诚和神圣。
在人类接触的所有疾病中,业是最具传染力的一种看不见的疾病。甚至比侵入人体最深层细胞中,最致命、毒性最大的病菌都更快速、更具消耗性、破坏性。业会以最隐秘的方式慢慢地潜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在社会上,业首先牢牢地控制,改变人们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被称为公众舆论的制造者)。然後,对人们的性情、脾气产生影响,之後紮根在习惯中,成为人的“第二本性”。因而古人和年长的人总是警觉地提醒我们,不要交不好的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是什麽样子,看他交的朋友就知道了。
除了这些困难,一个人还得分享别人的业,而毫无所知,哪怕是在自己的家里,一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因此,善恶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综合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每天、每个小时都从四周收集着业。要脱离业的影响,唯一的方法是透过神一般的圣人,固守於上帝之路,这些圣人根植於至高无上,远远超越了业,是真正的无为而为(Neh—Karma)和解脱的灵魂。据说,在一位真正明师(Darvesh或Godman)的天国中,没有人需要为业偿还。当与一位训练有素的灵魂(Sadhu,同萨德)在一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变好了。但是,人们会自然地倾向於接受邪恶,而非圣人的无尽善良。跟随一位圣人对清除所有罪恶的痕迹,有着不可思议的效果。明师圣人磁场之广,远非常人所能想像。圣人到这里来,不只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是使这个世界所有阶层,可见和不可见的、活跃与不活跃的一切创造都能获益。这个称为人的可怜生物,没有真正的朋友。甚至连具备三种品质(gunas) 的头脑——具有纯洁性(Satva)、活动性(Rajas)和惰性(Tamas),都始终作为人类的帮凶,注视着人类,像猫毫不放松地盯着一只老鼠那样。那些听命於头脑的人,不可避免地落入头脑的圈套,从而堕入难以言喻的痛苦和极端的恐怖之中。
但是,“头脑”会惧怕上帝所关爱的人,上帝透过祂的代理人——明师(Satguru)关爱人类。头脑不敢侵犯上帝所宠爱的人的权利及特权,反而帮助他们,就像顺从的助手,对上级的吩咐唯命是从一样。头脑就像火,是很好的仆人,但却不是好的主人:
圣人的道路指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对印心者而言,法庭审判已不复存在。圣人无所不在,管辖的疆土范围之广,不可思议。他将永远和徒弟在一起,直至世界的尽头。这是他庄严的承诺:
每个人,我都会和你在一起,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我就在你身边,作你的向导。
就像一位慈祥、和譪的父亲对待犯错的孩子一样,父亲也许会规劝他,但永远不会把他送交警方处理。
绑缚最深的人,是错误地认为自己不受绑缚的人。出身望族的人,野心是他们的陷阱。那些以世俗的观点,被形容为富裕阶层的人,看起来过得很舒适,他们可能过去种下某些好的种子,因而现在明显的收获;或许他们现在正遵从“攫取、抢夺、积存”的策略。那麽无疑地正为将来形成不利的情势。所有那些生活优裕的人,不幸地忘记了无论何种情况,他们都是戴着“看不见的金镣铐”,不知不觉地朝向烦恼前进。
富人的大厦是在穷人的血汗上建立起来的。
除非一个人过去种过善因,否则今生不可能享受丰硕的果实。他也可能通过承受罪恶的重担,来换取财富,自己却毫不自知。如果他现在不种下好的种子,怎麽指望将来能享受好的果实呢?而且又能享受多久呢?
另外,善行本身并不能免除恶行的果报,就像脏水不能、也不会被清水洗净。我们尽管正直无私,却都只是肮脏的破布。一位基督教圣人说:没有人是乾净的。是的,没有一个人。人总是被施与受、弥补和报复的律法支配。明显地,善行之路是值得走的,而且比恶行之路好,但其实未必尽然。道德高尚的生活,可以使人们获得天堂长期逗留的权利,可以安逸享受天堂的完美快乐;但还是被困在星际、因果的身体里,未能从生死的轮回中解脱。只要一个人还认为是自己在做,就摆脱不了诞生的原动力,也就不得不承受种子的果实。只有当与圣灵、神圣的音流连成一体时,才能帮助一个人提升至高等的灵性区域,远远摆脱反覆生死的阴影——在无止尽的旋转中,不停地上下移动,无路可逃。
地狱和天堂是那些不转世的灵魂所停留的地方,停留时间的长短,视每个人在地球上行为的好坏而定。但即使停留的时间再长,也不是永久的,也不能将他们从不可抗拒的生死轮回中解救出来。天堂(天国或伊甸园)是某些信仰的黄金国,也被许多人称为得救之所。但事实是,享受了天堂的恩赐(时间视他的善行而定)之後,一个人还是会被再次赋予人的身体,因为只有人身,才能提供究竟解脱的唯一机会。甚至连为上帝工作的守护天使,当他们认为自己已完成了使命後,也渴望能下来当人。因此,在走完了一般为人们所认可、广为相信、普遍接受的行善之路後,终将发现,又一次堕入了不知足的欲望和野心编织的网中,跟在这只闪着亮光、总是令人难以捉摸的萤火虫後面,依旧成了业力无情掌控下,无知觉的俘虏。为了实现他的目标,他开始修苦行(Taqas),这会给他带来较好的生活,甚至有一天他会成为一国之君,掌握国家的主权,但这时他的心智开始骚动了,不再约束自己,并造下英勇、威猛的伟大功绩。其中大多数都邪恶到足以送他下地狱。在经受了地狱之火的煎熬後,他又再次设法从苦行中寻求安慰。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被捉住,落入诱惑的恶性循环之中,被引诱着从地狱到悔悟、从悔悟到掌权、从掌权又再回到地狱,反反覆覆,在生命之轮中滚上来、又滚下去,永无穷尽。因此,每个人的天堂和地狱都是自己造的,透过自己意志的行为,继续纠缠在自己备下的丝网中。
天堂和地狱,不在圣人的追随者所走的道路上,圣人之道即中道,位於两眉之间,绕过了行动瑜伽行者(Karma Yogi)所走的道路。灵魂即使是在明师保护下,也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堕落,但最终一定会得救。虽然圣人是谦卑的典范,不会提及祂们伟大的权柄,但有时祂们会间接谈到,从前的圣人所具有的拯救力量。经典中记载古鲁·那纳克曾营救过一位无意中堕向地狱的徒弟。为了一只迷途的羔羊,圣人不得不下到地狱,并将祂的姆指浸入地狱的炼火中,使整个地狱的熔炉冷却。不仅为了一个人,也为了许多在巨大痛苦中,凄惨嚎叫的罪人灵魂带来慰藉。在国王贾纳克(Janak)及其它的时代都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的师父有一次也曾把堕入地狱的徒弟拉了出来。要不然地狱里的人怎麽可能得救呢?
那些修练神圣音流的人,所有的尘劳都结束了。
哦!那纳克!他们的脸上闪耀着光芒,许多灵魂将和他们一起得救。
此外,还有一个地方被回教的圣人称为涤罪所(Eraf),在那里有着不同程度的欢乐和恐怖。对地狱的各种恐怖和痛苦的经历,不同等级的老师都描述过。这不是凭空想像,而是严肃的真实写照。无论一个人相信与否,圣人的徒弟和这些地方没有什麽关系。只要他对明师是真实的,地球上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伤害到他一根头发。
Ⅴ
没有人只为自己而生,没人能与世隔绝。帮助贫穷、患病、挨饿的人,是我们的第二天职(Sideline), 比单纯布道的效果要好。“助人为先”(Service before self)可以燃起同情、友善、仁爱的余烬。这些美德有着极大的净化作用,可以清除一个人心中的所有不纯洁,使他能够学习最高的神性知识。“助人最乐”是人尽皆知的道理。
“不伤害”(Ahimsa)不光意味着人们应该戒除杀生、暴力、 伤害性的行为,而且也包括戒除邪恶的思想和有害的话语。飞禽走兽也许不必遵循这一原则,但“不伤害”给人注入的力量, 不仅超越了许多道德,而且是所有道德中最高的。侍奉那些寻求神圣道路的诚心求道者,远比其它的侍奉都更有价值。有益的侍奉方式包括,特别要布施给那些真正穷困的人,送糖果给那些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精进打坐的修行者,看护病人,帮助那些处於烦恼中的人。这些品质都对修行有极大的帮助,应给予鼓励,并通过所有可能的方式努力锻炼和培养。但是一个人不应该就此满足,必须像明师所告诫的那样,藉着这些净化过程的帮助,在通向明师所吩咐的自由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爱”是解救世界大多数痛苦的灵丹妙药。是所有道德的核心。有了“爱”就等於拥有了和平。去爱,然後所有的祝福都将加诸於你,这是基督教理的核心思想。
人首先要对自己“真实”。我们大多数 人的问题在於我们的心智、语言、行为并不一致。我们想的是一回事、说的是另一回事、而做的更是另一回事。
对自己真实,无论白天黑夜,这样你就不会对任何一个人虚伪。
——《莎士比亚》
你在这个身体里;上帝——那个控制的力量,也在这个身体里。如果你对自己真实的话,就无所畏惧。在设法欺骗任何人之前,首先就欺骗了自己。史瓦米·拉姆·蒂拉特(Swami Ram Tirath)说 “真实”在所有的道德中是最重要的;而“真实的生活”甚至更为重要,我们必须试着在圣灵的殿堂里面,过一种乾净和纯洁的生活,而不是让虚伪和肉慾来玷污它,把它变成魔鬼金钱交易的贼窝。
人们普遍认为繁荣昌盛是和平的源泉,但这就像欺骗愚人的鬼火,对於富人而言,是一项危险。它卸下了心智的缰绳,而一旦头脑脱离了正轨,就会轻易招致祸端,後果不堪设想。将“自我”全心全意,根植於世俗污秽的思想言行的土壤之中,是一种极大的罪恶,所得到的回报只是死亡。通向世间的富足和通向上帝,是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中选择一条。头脑是一个单一实体,在一端可以把身体和灵魂连在一起;在另一端也可以把身体和世俗及世间的财富连在一起。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抉择。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不可避免地要置身於其中,无论你的目标是什麽,坚定不疑地走下去直到达成为止。财富本身并不是“灵性”的障碍,因为它是大家的公共遗产,富人和穷人一样,没有人可以声称这是赋予他的特别礼物。在灵修的道路上,要获得成功所需具备的全部条件——就是真诚的愿望、诚实的目的、纯洁的生活、把自己毫不动摇地奉献给上帝。当然,富人要反省是不是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积累财富,而且应把诚实获得的财富,用於有效的追求上,而不是用於挥霍和短暂的获利。应该始终把他的富有,看成是来自於上帝的神圣信托,并用它们来帮助处於贫困、饥渴、疾病当中的人,因为做为人类以及天父的子女,这些人有权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 诺贝尔奖得主艾略特(T.S Eliot)说: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播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收获的品质,取决於播下种子的质量。下一步就是适当的照管,这一人性化的过程,通常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究竟要经历几次转世,则要视每个人过去的情况而定。但是通过正确、坚定不移的奉献和明师力量的恩典,一个人会很容易通过原本非常艰难困苦的道路。
没有人是毫无过失的,人是错误之子,错误一直是他的信条。虽然人会犯错误,但坚持错误则是堕落。储存坏的商品,没有任何利益。诞生在庙宇中是件好事,但死在里面则是罪恶。如果我们想把握将来,并在现实(Reality)中觉醒的话,就必须对所走的道路进行研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罪恶和痛苦是我们经常的伴侣,形影不离。放任小缺点,会逐渐酿成大错,“承认过失”等於纠正了一半的错误。“真诚的忏悔”加上“知过必改”对减轻痛苦有很大助益。
那些尚为物质世界所绑缚的人,如果想从意识和物质的迷惑中解脱,就必须遵从已经解脱的明师教诲。将你所有责任重担都卸下,放在明师的足前,罪恶的魔掌会逐渐而又必然的失去对你的控制。“放下所有的一切,跟随我。”这是主克里斯纳的旨意。“把你所有的尘劳都交给我,我将给你和平。”基督这样说。忠实的徒弟会实际体验到,那怕是病房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奉献的殿堂。一位真正的明师、完美的向导精熟於神圣音流,有能力给别人印心,使他开始修行。明师像一位有能力、有效率的行政官员,终止一个人所有的行为,偿还所有的债务,然後像耶稣那样给予忠告:“不要再造罪。” 那麽我们就应该什麽都不做了吗?那怎麽可能呢?答案很简单。只要头脑还控制着一个人那他就得做,而且不能不做,但是他可以按照明师的教诲约束他的行为,逐步培养出最高尚的品德。如果什麽也不做,人会逐渐学着做坏事,像潘朵拉(注5)那样,开启埋藏在里面的邪恶。如果一个人喜欢玫瑰,就必须努力耕耘,自己培养玫瑰。但我们总是为了自私的目的,任意行事,不知道什麽该做,什麽不该做。明师是时代神圣的主宰。藉由慈爱、引导、指示、身教,明师将人们导向虔诚,并使人们对神圣的连接(音流),产生敬爱,因为他们都是上帝的示现。
明师不是因祂的殿堂而受尊敬,相反的,祂的殿堂正是因祂才荣耀。因此神圣的唯一、明师才是最值得崇敬、爱戴和敬仰的。祂赐予我们神圣的连接,让我们在那一刻忘记了身体的存在。然後看见内在的神圣连接,渐渐地获得越来越多的神奇体验。在他的灵性开示中,许多过去的罪,都被迅速处理。在他的陪伴下,可能是藉由想念、书信交流、打坐,就消除业力和罪恶的连系。虽然一个人的罪是无尽的,但与此同时,在上帝巨大的宝藏中,慈悲也是无法量度的。人生的旅途中,无论在任何地方、教派、国家、社会,可以发现到,自己的主要行李,是神圣音流,与内在生命线的连结,和上帝的光和音。我们通常都知道,也反覆诵念过许多上帝不同的名字,其实这只是我们对无法名状的真实(Nameless Reality) 一种自我表达方式。无法名状的真实是一个不可分割、无法描述、难以言喻的整体。
看守人员的职责是看押犯人、责罚、改造他们。同样地,神明和神明转世的目的,一直就是通过给予各种法力(ridhis)和瑜珈力量(Sidhis)作为馈赠,让人们被自己绑住(这里指的是给予世间的礼物、恩惠、帮助、财富、快乐、舒适,以及给予为善、为恶的超能力)。他们的信徒得到的,只是有限的救助和安慰,而且只能到达这些神明的果位,他们也许会允许信徒,居住在他们管辖的区域内,却不能帮助人们与全能的上帝融为一体,因为这些从属力量本身,并不具有这一最高的特权。
瑜伽力量或上面提到的超能力,是有一些修练成果的真理追求者所获得的力量,但是这些力量是了悟上帝的道路上正面的障碍,因为通常人们会受到诱惑,而沉迷於各种神通,像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神足通、满足愿望、灵力治病、催眠出神、改变磁场等。这些瑜伽力量可分成八种:
1. Anima:隐形使肉眼不可见。
2. Mahima:身体扩展至任意大。
3. Garima:随意增加体重。
4. Laghima:随意减轻体重。
5. Prapt:仅凭愿望,就得到任何喜欢的东西。
6. Ishtwa:替自我获得一切荣耀。
7. Prakayma:满足他人的愿望。
8. Vashitwa:影响、控制他人。
明师走访过所有的天堂境界,有时他会通过比喻来表明实际身份。他会明确地表示:“我就是世界的光;那些跟随我的人,不会在黑暗中摸索,他们将拥有生命之光。”
因此,明师代表着永恒的拯救力量,是现世拯救,而非死後,谁知道死後会发生什麽事情呢?死後拯救到最後可能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在这种长期悬而未决的状态下生活,不会有什麽益处。如果死亡是一个先决条件,那麽拯救只不过是一个人虚构的幻想罢了。一位真正的明师此时此地,就可以把灵魂从所有生死的束缚中,解救出来。他相信“在世往生”、就是现世解脱,术语叫做“Jivan-Mukti”。然後灵魂在身体内,也可以和难以言喻的惟一交流,并在最终死亡的时刻,融入万能的上帝中。
一般我们认为,肉体死亡後,才能获得拯救。但是“死亡”一词也包括短暂、有意识地,从身体上回摄灵流,而不只是通常所指的身体各组成部分的最终分化、解体。如果你认为一个在世时头脑里充满了世俗思想的人,在死後能立刻成为一位解脱的灵魂,这种想法无疑是荒谬的。一位在道德上训练有素的灵性奉献者,确实在活着的时候,就可以获得拯救,因而征服人生的最後一个敌人——死亡。“虽然我活着,不过,不是我,而是基督活在我里面。”——圣·保罗说。我师父也说过 “活着时是一个学者(Pandit),死後也依然还是一个学者。”
要了结业,并将灵魂从所有的镣铐中解救出来,不是政治家、外交官、部长,甚至任何政府的职责。即使高等力量的化身(Avtaras)在这方面也无能为力。像前面所提到的,代表上帝较低等力量的男神和女神也一样,都要等到获得人身後,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那些尚未寻求真正明师庇护的灵魂,还要承担旧业、新业、定业的重担。就定业而言,未能印心学习超世界科学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喘息,他们得承受全部的业,而得不到任何救助。对於新业,一个人在现世听任头脑指挥,所做的一切,必将收获新业种下的全部果实。这是一部严格、无私的法律,无论你相不相信。
因此,我们应该找寻一位有能力的明师,来终止业力无尽的循环,在他的莲花足下寻求庇护,把我们从自身迷惑的行为影响中,解救出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附录Ⅰ
真实的生活
我们在地球上生活,为了营造身体和头脑,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因此,必须努力使生活简单,学会过真实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依赖於真实的生活,甚至包括找寻自我和超我(Oversoul)。真实生活的重要性, 再怎麽强调也不为过,正确地说是:
真理高於一切,但真实的生活更高。
简单的生活、高尚的思想向来是古人奋斗努力的目标。在现代,我们却很少注意这一点,尽管有时会虚应故事、口头上略表敬意。虽然要获得这个最高等的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真实的生活值得我们去了解它的内涵及方式,有助於我们获得、采纳这样的生活。无论做什麽,我们都会制定一些目标,确定相关的原则,对达成预期目标所采用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定期进行全面检查,以了解我们进展的情况。就此而言,一个人一定会日复一日、专心一致、勤奋努力、直到他的生活和行为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不仅限於他自己,也包括了周围的人。
一个人也许会很自然地问,究竟什麽构成了人类的生活?生活经验丰富的老人,在厌倦了世上所看到、经历的一切後,会转而反省生活。难道生活就只是吃饭、睡觉、生孩子;只是恐惧、烦闷、战争、掠夺、囤积、仇恨;或是囚禁奴役那些在力量、身体、精神上的弱者,杀戮、及抢占别人的财产?难道就这样享用世间不义之财,一无所成到最终,带着对自己和无助地站在一边伤痛的亲人的歉疚,悲惨地终止一生?而且,所有那些世俗的诱惑─土地、房屋、金钱、宠物、数不尽的财富又能怎样呢?到最後还不是被迫放弃,无法从愿?面对这些冷酷的现实,为什麽我们只是以囤积世间财富为生活的唯一目标、首要目的,而不是为更高雅,今生来世都将伴随的永恒、持久的事情,来努力奋斗呢?答案很简单:那个万能的力量,所有生命的本源,我们幸福的家园,永恒的和平,以及能将我们从生、死、业力的可怕绑缚中解救出来的方法,才应该是我们的主要目标,而且是唯一值得渴望和追求的,是至善至美的生活。
上面所阐述的最高目标,无法只是通过要求或渴望就能获得。因为要实现这最高的目标,首先必须找到一位能实际帮助我们达成的人。一位自己已经达成,并获得上帝天国的人,才能同样帮助我们。正如光来自於光,生命也来自於生命。他将不断地提醒我们久已忘却的故乡、失去的伊甸园,并指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缺点,最终帮助我们过真正纯洁、向上的生活,而不是像目前肤浅、无意义的存在。这个世界是一座满是煤烟的房子,即使一个人保有所有的智慧,用尽所有的努力逃脱,也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污染。这些又黑又厚,无以计数的污渍和斑点,深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未经引导、帮助,只靠自己的努力,是无法洗净的。受到本性的驱使,每个人不得不扮演生命舞台上的角色,参与徒劳无功、漫无目的行动,除非有明师掌舵,我们才能顺利地避过沙丘和险滩。这样一位神圣的协助者,就是一位圣人。你可以称他为古鲁(持火把者)、教师、萨特古鲁(与真理同在的圣者)、完美师父(Murshid-i-Kamil)、向导(Hadi)、兄弟、朋友、长者、任何你喜欢的名称。
进一步研究显示,人类生活大多依赖两件主要的事情:饮食(Ahar)和社会行为(Vihar )。它们涵盖了一个人的生活安排。在这两个领域中,人们不是按照传统,就是依据书本及道听涂说得来的有限讯息行事。这些构成了他的修养和文明基础,在里面根深蒂固,盘据了心智和头脑。
几乎没有任何一般常识的课程能在身、心、灵三个方面,给予系统的指导。为了摆脱这种混乱的状态,应该对这个问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仔细分析研究。需要从身、心、灵三个层面着手,详细分析来塑造我们的生活。
饮食
饮食不用说是生活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需要用食物来保养身体。只要由定命或业力所决定的人生尚未走完,我们就得被迫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正是为了生存,我们需要摄取各种食物。在这方面,人是非常无奈的。业的法律是把世界置於它铁腕之中的自然、无形方法,这样就可以使世界充满人类而运行。因此,我们要非常留神,以免轻率、不加分辨地染上饮食的恶习。因为生活离不开食物,所以我们必须选择的食物,至少是经过证实对我们的灵性追求最没有影响的。我们的食物不应该为我们招致不必要的业债,这一点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做到。抱着这一目的,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自然。
人类的食物主要来源於地球,即土壤、空气、水,我们也发现生命存在於所有运动和静止的生物体中。动物相互取食,也取食植物──即蔬菜、谷物、灌木、草、树木等。但是人类喜爱靠大自然为生的动物(鸟兽),喜欢和牠们交朋友,因而把他们变成了人类的宠物。古人很清楚人、鸟、动物都被绑在同样的业力锁链上。念及共同的手足亲情,人类辛苦工作,养活自己和宠物。为了自己,也为鸟类朋友、母牛、公牛生产粮食,人类耕耘种果。但是终於,他变得好逸恶劳,其结果,先是取食动物的奶,继而也吃牠们的肉。
按照行为的道德、社会、灵性上的各方面法典,人不可以干扰上帝创造的任何动物的生活。在印度,生活的标准被阐述为“不伤害”,即不伤害任何生命,因而产生了素食(区别於非素食)。当我们对各种天然、非天然的食物深入思考时,我们会对所有有感知的生物内在品性、天然嗜好、潜在趋向,有进一步的了解。
食物可以分为谷物、蔬菜、水果,被归类为和谐食物,它们是纯净的,可以给人带来和谐与宁静,对圣贤、求道者有益。圣人、隐士退隐到与世隔绝的山洞、茅棚里打坐,总是偏好吃在地下生长发育的马铃薯、甘薯、菊芋。此外还有地下生长的可食用根类、如小红萝卜、萝卜、甜菜根。水果提供了充足的维生素,保有原本形式的有机盐,使圣人隐士安适於专心打坐的生活。有些食物自然生长极为丰富,有些则需人工种植。谷物对一般大众是很重要的。
食用谷物、蔬菜、水果、根类食物、牛奶等纯净食物,可以延长寿命,治癒若干疾病。他们的效用甚至也被医界所了解。目前,有许多药都是从药草、水果、谷物中提炼,结果证实非常有效。所有自然的疗法像日光浴、海水浴、泥浴、水浴、按摩、物理疗法、自然疗法、色彩疗法也都具有极佳的效果。这类食物和简单的生活,对发展最高等修养或文明是有助益的。我们必须记住食物是为人制造,而非人为食物制造。为活而吃,不是为吃而活,这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准则。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具备了对生活中高等事物(道德和灵性上) 的感受力,并逐渐导向了悟自我和了悟上帝。
产生能量的食物除了蔬菜类食物以外,还包括来自於奶牛以外的其它动物的产物像奶、奶油、黄油、酥油等,如果取食适度的话。在古印度,食用牛奶仅限於王侯阶层,因为他们要统治那些不遵循任何生活原则的粗鄙之人,而需要更多的能量。只有经过精心喂养和看护的奶牛才允许挤奶,而且要留下充足的奶水,使它们能够喂养下一代的小牛。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人们才能食用这些剩余的牛奶。这一特别规定在於防止早期文明的解体。印度吠陀仙人(rishis)也同样限制自己使用牛奶,他们与世隔绝,一切自主,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於打坐,而留下了大量的牛奶,给动物後代生长发育使用。
在印度一些乡村中,只使用剩余牛奶的传统,现在依然盛行。但今天,人类在不加约束的贪欲驱使下,以自己宣称的所谓自由为藉口,正在违反所有的自然法则。人类不幸地相信“适者生存”,因此得为在这件事情上,不明智的抉择,付出高昂的代价。
人类今天所想的,只是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牛奶,甚至不惜牺牲小牛的生命。在一些地方,小牛刚生下来,就被丢入沸水中,然後再用挤奶机挤出母牛的最後一滴奶,才能在商场竞争、获利。这就是有些人引以为傲的高等技术和文明。今天,我们初露头角的改革家们,正在把这样的商业意识和手段强加给人们,而不是设法改进农业生产及栽培技术来发展畜牧业,这两者不仅无害,而且可以缓解目前被广泛谈论的需求压力。
麻醉性食物包括肉类、酒精、大蒜等,实际上包括了其它任何一种食物,无论是天然、非天然,腐败还是新鲜的。那些经常随意吃喝,不加约束的人,为了吃而活,不是为了活而吃。他们生活的目标是享乐,他们的口号就是“吃喝玩乐”。轻率地沉迷於所谓生活的甜蜜享受中。当有幸得到一点小的专注力量,他们就会将所有的精神、身体能量导向自身小我的荣耀,那个我执的头脑。人们会乐於把这一行为过程称为文明的高等反应。对於那些寻求人类灵性的知识,和灵魂从头脑、物质的镣铐中,最终解脱的人,这种生活方式是受到最高等的老师所严格禁止的。
有头脑的人类会暂停片刻,慎重思考、理解人类真正的处境吗?为什麽会如此自豪地宣称,或被称为是最高贵的生灵、造化的顶峰呢?人类正匆匆奔向何方呢?难道他不是站在一个可怕的悬崖边缘,而悬崖正急度倾斜,随时可能坍塌吗?人类的行为使自己冒失地暴露在大自然复仇的意外风暴之中,时刻面临被吹下深渊的危险,那是物质和精神毁灭的无底深渊。
人类已从森林中的野兽那里学会了取食,他的行动举止就像是一头野兽。不仅喜欢吃友善的动物,像母牛、山羊、鹿、绵羊,以及无辜的空中飞鸟和水中的鱼儿,事实上也在吸食人类的血肉,满足他对金银财宝的贪得无厌。人类还未完成他夸称为进步的自我扩张课程,他也可能会对明师建议和规定的素食基本原则进行思索。植物本身也含有潜在的生命形式,现已为全世界的科学家所证实。但是,因为我们还得在世界这个舞台上,在生活中继续扮演自己的角色,因而还需要维持生命。要将肉体和灵魂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得依赖大地的农产品。
不错,蔬菜、水果、谷物的确有生命。生命的基本要素就是生长和衰退。这一事实在很早的时代就被发现了,并非是一个新的定论,尽管一些科学家重新发现了此一事实,并宣称是他们自己的创见。
现在让我们来谈一下问题的关键。整个造化中,自然法则规定,生命必须依赖生命才能生存。与其他等级的生物一样,人也需要取食含有生命的物质才能维持生命。从表面看来,就招致业力而言,人和其它低等的生命如兽类、爬行动物等的处境是相同的。
在这个物质世界里,大自然还有另外一个推进的转轮,那就是进化的法则。它使所有生物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万物从造化的一个等级,提升到下一个更高的等级时,每个生物的价值,就会和原先较低等级的那个有所不同。决定外在和内在价值的基本因素是材料和智力,生物中组成的材料越有价值,越以显着的形式出现,智力就越高,这个生物就越有价值。圣人利用这一法则,解决人们的食物问题。无论听从与否,圣人都会把这一法则摆在面前,这样人们也许会改变饮食,尽可能避免难分难解的业力锁链的重负。
每种食物对人都有固有的作用,且会妨碍人们获得 ─了悟自我、了悟上帝─ 的最高目标。这一法则与人们日常生活所接受的原则是一致的,尽管他们可能不了解行为的原因。通过比较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人们会出乎意料地发现,原来在社会的生活中认为可以接受的东西,竟与这里所解释的自然法则完全相符。
人的身体是由五种完全活跃的创造组成元素,即土、水、火、空气、灵气(Ether;乙太)所组成,而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这就是为什麽人类在造物的名单上排名第一,并被认为仅次於他的创造者,上帝。所以,人杀害他的同类,被认为是最凶恶的罪行,惟有死刑一途。仅次於人的是哺乳动物和兽类,有四种创造组成元素,处於活跃的状态,第五种、灵气(Ether;乙太)、则几乎不存在或微乎其微。因此粗暴地杀害别的动物,势必会受到与这种动物价值相等的惩罚。此後是鸟类,有三种活跃的元素,即由水、火、空气组成,因而他的价值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再往後是由两种活跃元素(即土、火)组成的生物,另外三种元素以休眠、潜伏的形式存在,像爬行动物、蠕虫、昆虫,人们不会因为杀害或踩死它们,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彷佛不会遭受任何惩罚般。价值最低的是根菜、蔬菜、水果,只有水元素是活跃的,并占据主导地位,其余的四种元素均处於休眠状态。因此,从业力的角度考虑,蔬菜、水果类食物实际上在取食的过程中产生痛苦最少,人类取食它们所招致的业也最少。所以,人类应该对这类食物感到满足,因为他无法避免,也找不到一种不产生任何後果的食物。
社会行为
化育人类是圣人的另一项职责。使人有充分的资格学习灵魂和万灵之魂的知识,是圣人第一个,也是首要的使命。圣人要求追求真理者的身体、头脑、心智完全净化,因为这可以使人在着手解开身体、灵魂之间的难题前,成为一个完全的整体。一个残缺不全的人,既不可能了悟自己,也不可能了悟上帝。那麽,渴望真理的人应该遵循什麽样的行为准则呢?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却为大多数人所忽视、错过,而没有深入思考。平常人得到的贫乏信息,不是从社会上、或宗教人士那里,无意中泄漏的零散线索得到、就是通过学习神圣经典获得的。但是没有人尝试学习任何明确的策略和方法,哪怕是在头脑的层次上。实际上他从未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这个问题。也许出於宗教的固执或恐惧,使牧师无法把大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问题。他们可能也发现起草一部饮食法典,是一项孤立无助的工作,因为气势正盛的唯物主义正在到处蔓延。但还是会有一些不含偏见的人,以开放的思想,研究东方着作。他们得面对很多的困难,因为一些特别的术语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这些词汇本身就不够明确、难以传递作者确切的意图。
古代的智者,包括古印度吠陀仙人和往昔的圣者,已经彻底讨论了人类生命的问题。他们详尽分析了不同角度的生命,为追求完美的人们,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教养计划。就这样,一个为人们接受的普遍文明或变革的标准就产生了,它包含了自我或灵魂的知识,和最高的终极真实,即伟大真理的获得。他们开始有条理地研究三大品质(Gunas)──所有业力活动的本源及精髓,头脑正是以它为支点来摆荡。然後他们剖析这三大品质,并将它们分成不同的三种类型:
1.Satogun──最高等的行为方式。可以描述成一种精神平衡的纯洁生活。(甲)
2.Rajogun──可以理解成一种中间的行为方式,像商人式的公平交易。(乙)
3.Tamogun──是最下等的行为方式,可以说是纯粹为个人自私的目的活着,完全不 考虑他人的立场。(丙)
通过一些例子,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这个主题:
从侍奉和帮助的角度来进行考虑
1. “甲”的生活原则是,侍奉他人,但不因所做的一切,要求回报,不期待别人也侍奉帮助他。做好事,然後就把它扔到河里,这是他的生活原则。
2. “乙”也侍奉和帮助他人,但要求相同的回报。这好比是商业机构中的服务交换,其原则是公平交易或物物交换──帮助别人,然後希望别人也帮助他。
3. “丙”既不侍奉别人,也不帮助别人,却认为有权利从别人那里得到侍奉和帮助,而不必给别人任何东西,来作为回报。
二、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布施的问题:
1. “甲”给了之後,就忘记了,不希望得到任何回报──他的原则是,给予贫穷无助的人无私的帮助。
2. “乙”给予,然後期待能得到各种形式的报偿和良好服务。
3. “丙”任何需要的时候,就向他人索取侍奉和帮助。却从不给予任何回报,甚至别人就在他的眼前,处於极端不幸时,亦是如此。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1.“甲”的行为是最好的,是最高等的行为方式。他的善行在每个人眼里,不仅在这个世界,甚至在造物主的世界亦是,并为自己赢得了奖励。
2.“乙”并未因善行,而赢得荣耀,因为他的生意式的公平交换,几乎将它们扯平,没有盈余。
3.“丙”相反地,为自己欠下债务,得经受业力的痛苦,可能一世接着一世,没有尽头。
因此明师劝戒人们应采纳第一种行为的方式,即使有特别的需要,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以低於第二种方式。同样,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决定行为准则。作为所属社会阶层中的一员,一个人在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情况就是这样。但这本身并不意味着结束,而只是到达终点的一种手段,终点是要不执着、不贪求结果,而且无为而为(swadharm),然後走向内在真我的揭示,并感受一切爱力、生命、光芒的本源;实际上我们就活在其中,并确实存在那里,就像水中的鱼,不知道水是何物一样。
附录Ⅱ
自我臣服的生活
个人行为问题(Achar)对於一位要在灵性道路上成功的人,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对上帝或他所选择的人(明师)的旨意,忠诚信靠和完全臣服,是真理追求者的基本生活原则。
圣者和经典都同样告诉我们,虽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我们不应该像属於这个世界般,那样来行为,应该保持一种自我克制、完全超然於世界和与世俗有关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像莲花一样,根植於淤泥中,头却昂扬於浊水之上,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像一只高贵的天鹅庄严地在水面上游动,那是它天生的习性。必要时,也可以振翅高飞,水不会成为它的障碍。
这种与周围环境的分离、不感兴趣,尤其是与低等的自我、身体、头脑、精神世界的分离,只有当一个人将自我或个人的意愿,融入上帝或古鲁(明师)的旨意时才会到来。因为那时他就像哑剧中的木偶,举手投足都根据幕後牵绳者的旨意来行事,这被称为完全的臣服。他会在心中默默地恳求:“哦!主啊,一切都是您的旨意,而非我的”,这样态度会帮助一个人很容易达成无为而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在做着一件又一件的事,但现在不是自己在做,而是在完成天父或神圣导师的旨意,因为他在内边真实地看到神圣计划在运作,而他只是随着生命的洪流漂流,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意识的工具,由看不见的手,引导所有的行动。
自我臣服意味着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上帝或上帝所选择的人——灵性的导师(God-in-man),包括身体、财富和那个自我(会思考的头脑)。这并不是像一些人想像的那样,会使一个人完全破产。伟大的上帝和他所选择的人,是所有这一切的给予者,他们并不需要那些东西,并且早已慷慨大量地赋予了他们的孩子,使他们能以最好的方式,合理的加以利用。我们无知地把这些都当成自己的,带着一种侵犯的占有慾,设法通过所有可能的方式,夺取它们,继而竭尽全力戒备,看守它们。执着於这些礼物,紧紧地抓着不放,使我们忘记了伟大的给予者本身,因而毫无觉察地陷入了巨大的迷惑之中,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我们身上的东西,无疑的是属於我们的,但只是作为一种神圣的信托,暂时地赋予我们,让我们按照赋予者的旨意来加以利用,他的旨意当然是完全尽善尽美,纯洁无瑕的。
但只要我们还住在这个物质王国中,用世间的聪明,是无法逃避巨大影响的诱惑,反而使其日复一日地肆意地积累,直至在周围形成一道岩壁,使我们失去了明确的洞察力,无法了解事实真相,把身体和头脑当成了自我。
圣人告诉我们应该通过了解生命的真正价值,把注意力从外在世界转向内在现实,因为“生命”远比肉体要宝贵,而肉体则比衣服(世间的财富)宝贵,我们用财富来包裹身体和头脑的小我,并错误地把它们当成是我们的财产,而将世间财富盲目、自私地用於追求感官的快乐和世俗的荣耀。一旦我们超越了身体的感知,那时会知道我们是什麽,会知道用给予我们的礼物,来为上帝和上帝的计划服务,该有多麽美好,而不应该用於源於肉体欲望和自我扩张的有罪行为上,或作为获取世俗权力、个人利益、报酬的一种手段。这就是圣者阿什塔瓦库拉在给予贾纳克国王现实的灵性体验後,给他的重大启示。实际上,我们要放下的不是别的,而是心中对宝藏的自我执着,这并不会使我们变得穷困潦倒。相反的,会使我们从无上的父亲那里,得到更多饱含着爱的馈赠,他看到以前那挥霍无度的孩子,现在变成越来越有智慧。按照神圣的旨意,为了更高等的自我(灵魂)缘故,放弃小我及其所有的附属品──身体、头脑、财富,成就无为而为,即生命的真正目标。
转自《星齐论道》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