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说佛论道

 

 

 

济群法师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节录)

编者按:
  2002年11月5日,济群法师应邀为南大历史系几十位博士及硕士生作了题为《认识佛教》的讲座。这是法师第二次在南大举办讲座,首次是在哲学系开讲的《人心与人性》。本文根据讲座录音记录。
....................................................................
  对多数没有佛教信仰或不曾接触过佛教的人来说,佛教似乎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事实上,佛教和中国人的关系不仅非常密切,而且源远流长。前年,佛教界举办了“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的纪念活动。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经过两千年的传播,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佛教和传统文化已水乳交织、密不可分了。
  关于佛教传入的时间,早期多认为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其后,学术界经过进一步考证,提出传入时间应为西汉哀帝元昭元年(公元前2年),这也是目前教界一致公认的。

一、佛教与哲学(略)
二、佛教与文学(略)
三、佛教与艺术(略)
四、佛教与民俗、道德

  除了对艺术领域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极盛之时,普及至“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于是乎,佛菩萨圣诞等宗教节日也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民俗节日。
  其中,尤以腊八节和盂兰盆会的影响为最。国人有很强的孝道观念,但这种孝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而佛教所提倡的孝亲则着重于报恩,可以说是更究竟的尽孝方式。
  此外,国人的很多道德观念也深受佛教影响,如因果报应的观念等等。维系社会安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律,一是通过道德。在世界各个民族,宗教都是道德建立的基石,以此维系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在阿拉伯国家,依伊斯兰教建立其道德规范;欧美国家,依基督教建立其道德规范;亚洲国家,则依儒教、佛教建立其道德规范。如果我们否定宗教,就意味着摧毁了道德的基础。科学似乎是越新越好,而道德却正相反,越古老就说明它经得起时间考验,不需要与时俱进
  基本的道德信条其实很简单,如佛教的五戒,基督教的八戒,是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的。社会虽然在不断发展,人性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人类对外部世界展开了种种探索,并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但对自身的生命依然无知。古人存在的问题,今天也一样存在。人性中的贪、嗔、痴烦恼,和两千多年前佛陀时代的人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我觉得,人性的弱点在今天更为张扬。今天的人,欲望可能比任何时代的人更大,也比任何时代的人更贪婪。除此以外,我们没什么可骄傲、可自豪的。古人崇尚的是哲学,是精神追求。而现代人崇尚的是金钱,是物质享乐。过去,第一流头脑是学哲学的,而在今天,第一流头脑是搞经济的。我们知道,哲学是代表了智慧,而经济只能代表物质的繁荣。此外,整个社会对演艺明星的盲目崇拜,又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今天的人崇尚的是声色犬马、是纸醉金迷,这正是古圣先贤呵斥的生活方式。这样一种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反映了社会的倒退而非进步
  宗教的戒律,是针对人性弱点而建立的。古今中外的犯罪现象,无非是杀盗淫妄,不同的只是犯罪手段有所改变。以刀砍人和以武器伤人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只是后者杀伤力更大,但不能说明人性有什么变化。而佛教提倡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犯罪现象产生的根源
  或许有人会觉得,建立几条规范很简单,任何一个人或单位都可以建立相应的制度。那么,宗教戒律的特殊性又在哪里呢?就在于它有强大的后盾。我们知道,建立规范很容易,但使大家共同遵守这一规范就不容易了。只有当规范成为法律时,才会具有一定威力。但法律的作用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漏洞可钻。即使法律能发现并制裁所有的犯罪现象,但法律发生作用时,对社会已经构成破坏。更何况,法律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还取决于执法者是否公正等诸多因素。而宗教戒律是根植于信仰之上,根植于对神的敬畏,对因果规律的敬畏。神是无所不在的,因果规律也是遍一切处的。有了这样的认知,持戒就是自觉行为,绝不会存有侥幸心理。而宗教信条就象一个无形的警察,随时都在我们心中站岗,监督着我们的起心动念,监督着我们的言行举止
  佛教的因果观为三世论,即生命有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现有的人生是过去生命的延续,而死亡也只是色身的衰败,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唯物论者则是一世论,生命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这种“人死如灯灭”的观点,很容易使人无所畏惧。既然生命只是那么短短几十年,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又有什么区别?当然,对社会来说意义是不同的,流芳千古的是造福人类者,遗臭万年的是危害他人者。但这种不同对个体生命却没有意义,所以断灭论会使人们变得非常功利,并导致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泛滥。假如没有神祗或因果观念的约束,只要权利大到可以不受法律制裁,或自以为是地蔑视法律,必然会为所欲为。
  所以说,宗教信仰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基本力量。在当今这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我们更需要寻找一种可行的全球道德规范。有些传统宗教排他性较强,或与现实人生距离较大。而佛教,则是立足于现实人生并具有包容性的宗教。更使人容易接受的是,佛教认为自利与利他是统一的。凡夫难免有我执,因而做每件事都会有利益的考量。如果象儒家那样将利与义对立起来,很难使人坚守这一道德信条。建国几十年来,一直在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正是佛教所提倡的菩萨道精神。但如果意识不到“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所在,这种服务能持之以恒吗?事实上,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相比之下,佛教道德的可行性更强,因为它是结合利益对道德行为进行界定。衡量一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就要看它是否对自他双方都真正有益。同时,它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眼前利益,更能使我们获得长远利益。在很多人的感觉中,利益他人似乎必须以损失个人利益为前提。而佛教却认为,凡是有利于别人的行为,必然有利于自己。当然,可能需要暂时付出一些,但这一善行会给未来生命带来百千倍的回报。就象播下的一粒种子,会结出累累硕果。结果可能在今生,也可能在来生或更久,因缘成熟时一定会得到回报,正所谓功不唐捐。
  或许有人会对此产生怀疑:万一善有善报只是个空洞的安慰,是永不兑现的许诺呢?对于凡夫来说,总是希望马上见到结果才肯确信。其实,结果并非都需要等那么久。善行能使我们内心善的种子得到了滋养,所以在付出的当下,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得益。这正是佛教对于因果报应的更重要的诠释。其实,我们在行善时不必关注外在的报应,那只是行善的副产品。真正的利益,在于我们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素质的提升

五、人生的幸福

  生命是习惯的积累。每个人来到世界时,生命起点都不相同,性格品行也大相径庭。俗话说,“三岁看一生”。为什么在一个没有生活历练的孩子身上就存在种种不同表现?或慈悲、或残忍,或愚笨、或聪明,或贪婪、或淡泊,等等不一而足。这是因为今生是过去生命的延续,还带着以往的种种习性。以贪为例,贪一次并不可怕,但如果继续不断地贪,每贪一次,生命中贪的力量就会得到张扬,贪的种子就能得到滋养,久而久之,贪就成为人性中最强大的力量,使其成为地道的贪性人。反过来说,一个有爱心的人,看到世间苦难就会产生悲心,如此不断长养生命中慈悲的种子,当慈悲发展为人性中最强大的力量时,就会将我们的生命带入良性循环之中。
  人性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因素。佛法认为,众生与众生是平等的,众生与佛陀也是平等的。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会表现出那么大的差异呢?而和佛陀相比更有着难以逾越的天壤之别呢?正是因为每个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张扬了不同的方面。当一种力量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时,其它力量便会相应萎缩。在我们的生命中,善恶双方一直在不断争斗,不断发展自身势力。而我们自己就是提供给养的人,我们究竟希望哪一方获胜呢?
  幸福的根本是是什么?就在于良好的心态。因为外在的一切都会变化,家庭会解体,财富会失去。尤其是今天这个全球化的世界,影响命运发展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包括有形的、无形的,直接的、间接的。
  过去,很多人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或小城市中,信息非常闭塞,甚至邻村发生些什么事都不知道。而在今天这个时代,一场“9·11”事件,却对整个世界构成了巨大影响。因为世界已是联系非常紧密的整体,我们不知道何时会出现什么意外干扰自己的生活。可能走在路上突然被车撞倒了,可能意外感染了致命疾病,当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之后,潜在的意外也越来越多。
  我觉得,在未来能不能活得幸福,关键取决于心理素质。如果具备这一点,走到哪里都能立于不败之地。面对世界的风云变化,始终能保持坦然淡定、宠辱不惊的心态。在东南亚金融风波中,不少人因为这一挫折而精神失常乃至自寻短见,但也有不少安然度过了这一劫难。为什么在同样的社会变故中,人们所受到的伤害完全不同呢?就在于能否正确看待财富,在于对财富的执著程度。环境对人所构成的伤害,与我们在乎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在乎,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执着。对感情特别执著的人,失恋就是伤害他的利刃。对事业特别执著的人,事业失败是就摧毁他的灭顶之灾。如果把这些得失看得很淡,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构成很大的伤害。
  其实,幸福生活可以很简单,未必一定要多么富有。不少人富有得没时间享受,那种富有只是给别人看的,是不是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就能得到幸福?如果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很幸福,而他自已却觉得痛苦,那么他是幸福还是痛苦?如果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很富有,而他自己还感觉很贫穷,那么他是富有还是贫穷?人们常常将物质作为幸福的保障,实际上,幸福只是个人的感觉,因为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心态中。有些人生活清贫,却能怡然自得;有些人虽锦衣玉食,却烦恼重重。可见,幸福无法具体地量化,我们也不能为此划定一个标准,十万就能幸福吗?一百万就能幸福吗?
  幸福的生活是健康的。如果为了赚钱把自己变成一个工具,这种生活健康吗?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虽然不发达,但人们都很快乐,劳动时也在引亢高歌。相比之下,他们显然比我们更懂得享受生活。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化,基本是一种全盘的西化,结果使世界变得千篇一律。每一个现代化城市,都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和各种噪音,人为地把人与大自然隔绝开来。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环境里,人很容易变得急功近利。
六、“空”的智慧

  佛教所说的“空”,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智慧。常人所理解的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其实并非如此。“空”,是对存在的一种智慧诠释。《心经》是佛教最短的一部经典,只有二百六十多字,但内涵极为深厚。其中,被人引用最多的是“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公式。“色”代表了物质的存在,我们不能离开存在的现象来认识空,存在的当下就是空。我们对“空”的理解,要和因果的理论结合起来。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可归纳为“因缘因果”四个字。也就是说,世界的一切存在和败坏,都是因缘决定的,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代表存在的一切,它们都是因缘决定的。因缘也就是条件,其中,因是主要条件,缘是次要条件。除了这些条件的和合,我们找不到真实不变的存在。比如我们眼前这张桌子。“桌子”是个假名,是为交流需要而约定俗成的一个概念。除了这个假名,桌子本身只是一堆材料的组合,是木板、铁钉、油漆、人工等众多条件合和之后形成。离开这些条件,哪有什么桌子?可见,桌子不过是因缘的假象。其中的每一种条件,又由众多条件构成,比如木头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等等。
  佛教所说的“空”,是“缘起性空”。否定有独存、不变的事物存在,一切都是条件决定,而不是自己决定,桌子没有自己,我们也没有自己。以此类推,世上万事万物莫不是因缘合和的假象,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假有”。所谓“假”,是要我们远离有和空的两边:桌子虽非固定不变的有,但假相宛然。如果认为完全没有,那是断灭见;如果认为固定不变,又落入常见。而佛教对世界的认识,是中道的认识,是远离断、常二边的真实认识。
  佛陀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一个认识世界的公式:“所谓桌子,即非桌子,是名桌子”。桌子只是因缘的假象,并无固定不变的实质,后由我们为其安立桌子的名称,如此而已。所以说,任何事物的存在既是有,也是空。空的是我们赋于它的诸多内涵:这个桌子好看不好看,喜欢不喜欢,有价值没价值。这些所谓的价值都是我们赋予它的,在不同的人看来,价值会有很大区别。至于是否好看或喜欢,和人的好恶和情绪有关,我们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对象中,然后执着它。其实,这种种评判都是源于我们的心态。佛教所说的“空”,正是帮助我们透视事物的真相,透视因缘的假象。
  从佛法修行上说,“空”主要是破除“我执”。人最大的特点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佛教认为,一切烦恼和一切罪恶皆根源于对自我的执著。如果一个人总想着个人得失,必定活得特别痛苦。我们可以这样去观察,如果一个人处处为大家着想,很少考虑自己,一定过得很开心、很安然。
  世界是无限的,宇宙是无限的。那么,人究竟有没有能力认识世界和宇宙呢?佛法认为,我们的心也是无限的,若是能开发出心性中无限的层面,自然可以认识无限。但强烈的“我执”,却使我们的心从无限变成有限,甚至是极为有限的一点点。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都是活在这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中。有些人世界很狭窄,有些人世界很开阔。这个世界有多大,就取决于我们自己。有些人一心扑在某人身上,那个人就是他的世界;有些人一心扑在家庭上,那个家就是他的世界;有些人一心扑在事业上,那个事业就是他的世界。
  佛教关于“空”的认识,作用就在于帮助我们打破“我执”,使有限回归无限。因为我执,使人世充满了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一旦打破“我执”,生命就会回归到原初的自然状态,成为一个自在的人。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是开发生命中所具有的无量智慧、无量光明、无量功德。我们的心本和太虚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但现在,却局限于由我执构建的非常狭隘的境界中。学佛修行就是要粉碎“我执”建立起来的城堡,将生命宝藏开发出来。整个佛法的修行,就是破除“我执”的过程。禅宗中所说的开悟,就是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七、结说(做人的重要性)

  在座的同学们会有许多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哲学知识等等。但所有知识中最根本的,是做人的知识,认识自我的知识。知识有如大海,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缺乏其中的某一种,对我们的生活并不会构成太大影响。但我们不能不做人,不能缺乏做人的知识。因为做人不可以请假,也不可以退休。认识生命,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懂得如何做人,才是任何人必不可少的知识。西方哲学将“认识你自己”作为最高境界。如果不了解自己,只懂得向外追求,只懂得赚钱、做学问,根本不可能获得幸福。
  现代教育只重视实际技能和知识掌握,却忽略了做人的知识。结果使很多人面对人生困惑时手足无措,乃至病急乱投医。法轮功的信徒中,博士、硕士比比皆是,得到一个高学历,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认识了人生。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要把今生几十年过好也不容易,何况生命还有无尽的未来。
  现代人太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念。尤其是学文科的同学,更应该了解传统文化、了解佛教。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念,才会有良好的心态,才可能有美好的明天。
(摘自《西园论坛》) 关闭窗口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