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嗟!我今静虑中有起现时 散乱昏沉种种当永断 不乱无执定住离边中 “生”“圆”二次愿能得宣示 所作已断一心修行时 不为烦恼迷惑所随转 静虑中有就是在我们打坐入定时,识神所见的一切境界。这还是由于我们六根不清净,昏沉散乱的缘故。所以我们要永断“散乱昏沉”。这样就是“不乱”,就是“定”。定就是指对境不生心,不为境界所转,而不是坐在那里很长时间不动。所以说大定无出入。如果我们执着追求入定,反而不能得定了。因此我们要“无执定住”。“边中”就是说,我们凡夫不是执着“有”,就是执着“无”,总是向两边倒。有两边就有“中”,所以叫“边中”。如果我们在日常动用当中能心空无住,赤裸裸、净洒洒,一丝不挂,这样就是“离边中”。“‘生’‘圆’二次愿能得宣示”中的“生”是指生起次第,“圆”是指圆满次第。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是密法中修持的二个步骤。在修法前我们都会发愿,希望修法能够有所成就。如果我们果真能“不乱”、“无执定住”、“离边中”,那幺修法前所发的愿就能得到证实(“宣示”就是指实现);就能够时时刻刻了了分明,不为境界所转(即“一心修行时”);就能够做到作而不作(即“所作已断”),这也就是佛所证得的真空妙有的境界。这样就不会再有烦恼迷惑,就能潇洒自在,任运自如了(即“不为烦恼迷惑所转”)。 (四)嗟!我今死位中有起现时 一切贪求恋着当永断 不乱契入显明教授义 游心自证无生太虚景 即将舍离质碍血肉躯 无常死亡临头当了知 死位中有就是指我们死后三天半或四天之内。在这段时期,我们仍然贪恋着自己的身体、妻财子禄、名誉地位等。一旦知道自己死了,心里就会很乱。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当永断“贪求恋着”之情。只有这样,在死位中有时期,才能不慌乱(即“不乱”),才能接受(即“契入”,契是契合之意)别人为我们行此中有解脱密法。本密法教导我们:在死位中有这段时期,有两次光明显现,光明就是我们自己,这就是“显明教授义”(“显明”就是指光明显现的时候,“教授义”就是教导、指示)。在这个时候,只要我们一醒悟即可证成法身佛,这就是“游心自证无生太虚景”。“无生”即不生不灭的法性身。“太虚”就是指虽然有但实质是虚(即空),“太虚景”就是指真空妙有的境界,也就是证得法身时的境界。“游心”就是指散乱的心,即妄心。证成法身佛就是舍妄归真。这段偈文的最后两句就是说:在我们的识神即将离开身体(即“质碍血肉躯”)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白(“了知”就是了解、知道)诸法无常,有生必有死,死亡是必然的道理。这样,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磨炼自己,断除自己的“贪求恋着”之情,到死位中有时期,一切放下,与光明合上去就能证成法身佛了。 (五)嗟!我今法性中有起现时 恐惧怖畏境相当永断 一切显现认取为证智 中有境相即此当了知 阻大义利千钓一发时 自识变相“寂”“怒”又何惧 法性中有起现时,就是指死位中有之后,从第五天开始到第十八天这段时间,共 计十四天。这时,亡者慢慢清醒过来,识神从身体里出来,见到强烈的“光”“声”“辉”和佛菩萨寂、怒部的双身像,便产生恐惧和怖畏。所以我们应该明白“一切显现认取为证智”。就是说,一切现相都来源于我们的自内证智(见本书120页),都是我们的佛性所显现的,都是自识的变化。所以,在这时,我们要永断“恐惧怖畏境相”。如果我们不惊不怖,在法性中有时期光明显现时,与光明合上去就可证成报身佛。如果我们恐惧怖畏,甚至吓得逃避佛光,那就阻碍我们证成报身佛。所以这个时候就是“阻大义利千钓一发时”。“千钓一发”就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大义利”就是指成报身佛。 (下一页) |